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Y-BOCS及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半年、1年、3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莫三嗪用于双相抑郁患者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治疗后的远期复发率,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应用拉莫三嗪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处于急性抑郁发作的双相情感障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服用碳酸锂;另选择60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拉莫三嗪。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莫三嗪可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的抑郁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5例双相抑郁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对照组53例,应用氟西汀联合丙戊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2、4、6、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2、4、6、8周末两组HAM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单独使用与合并奎硫平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门诊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被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丙戊酸钠治疗)和联合组(丙戊酸钠+奎硫平),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8周进行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Y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8周末联合组的YMRS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HAMD均<8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奎硫平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较单独使用丙戊酸钠症状改善更明显,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1):87-89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伴有抑郁障碍患者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癫痫伴有抑郁障碍患者194例,按照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D-17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ADRS量表评分(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16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8周、16周后HAMD-17量表评分和MADR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6%,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8.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4%,与对照组16.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伴有抑郁障碍患者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癫痫发、改善抑郁障碍情况,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青年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的观察对象为2018年9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青年难治性癫痫患者,共有94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自尊量表(SE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观统计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93.62%VS 72.34%,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ES及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在难治性癫痫青年患者中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显著降低,患者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双相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双相抑郁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帕罗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拉莫三嗪联合帕罗西汀口服,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3%(53/60)对70.7%(41/58),P<0.05);观察组HAMD认知障碍、焦虑/躯体化、阻滞以及睡眠障碍因子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拉莫三嗪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双相抑郁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原来全部为双相躁狂的患者并全部经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口服,辅以(或未辅以)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躁狂症状完全得到控制后继续予奥氮平及丙戊酸钠维持治疗,经不特定时间后转入抑郁相即双相抑郁的患者,分成前后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原来方案继续予奥氮平+丙戊酸钠口服治疗;研究组:调整治疗方案予喹硫平+丙戊酸钠口服;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作4周持续性治疗效果观察,在入组前及入组治疗第1、2、4周末分别用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HAMD-17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第2周末和第4周末的HAMD-17总分及减分率分别出现明显差异并进一步加大,这两次总分及减分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有效率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GQOLI-74评分在第一周末未见明显差别,第2周末和第4周末即见明显差别,这些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与治疗前和治疗的第1周末相比,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双相抑郁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效果好、社会功能明显恢复、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及用药依从性。方法 60例伴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疗程均为6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安全性,从用药开始随访(门诊或电话随访)3个月观察对用药的依从性。在治疗前后1、2、4、6周末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经6周治疗,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43.3%;治疗后1、2、4周末TE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末TE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疗效和丙戊酸钠相当,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丙戊酸钠低、且服药依从性好于丙戊酸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或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对单用丙戊酸钠疗效欠佳的双相障碍躁狂/混合发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经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疗效欠佳的双相障碍Ⅰ型躁狂/混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对照组添加奥氮平,研究组添加齐拉西酮,治疗6周,分别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临床整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双相障碍版(CGI-BP)、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的YMRS、CGI-BP、MADRS和PANSS评分均有显著改变,第1、3、6周末,对照组YMRS的平均减分率分别为26.7%,45.8%、60.5%,研究组分别为27.0%、42.4%、57.6%,两组YMRS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基线后,两组的YMRS、CGI-BP、MADRS、PANSS评分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8.8%和21.9%,对照组分别为71.8%和2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有明显的食欲和体重增加(43.8%,+4.34 kg,P<0.01),研究组却没有变化.结论 齐拉西酮可提高丙戊酸钠对双相障碍Ⅰ型躁狂/混合发作的疗效,对肥胖患者特别适用,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掌握齐拉西酮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合并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拉莫三嗪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2组在前8周急性治疗期及之后12月巩固治疗期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起效更快,显效率更高。尤其12月末在显效率和复发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据有显著性(P<0.05)。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活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入选双相抑郁患者34例,随机分为拉莫三嗪组18例,碳酸锂组16例.分别口服拉莫三嗪50~200mg·d-1,碳酸锂750~1 500 mg·d-1,疗程8周,疗效观察指标包括基线以及治疗终点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HAMD17总分与基线相比均明显降低,两组HAMD减分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24.8%和47.4%;以HAMD17减分率判断的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33.3%和50%.拉莫三嗪组治疗结束时体重无变化,有2例皮疹报告,其他不良事件两组发生频率相当.结论:拉莫三嗪治疗轻中度的双相抑郁部分有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谭荣任 《中国当代医药》2015,(3):125-126,129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8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4、8周,研究组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双相障碍躁狂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米氮平联合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HAMD评分(10.70±1.23)分、HAMA评分(7.46±0.95)分低于对照组的(15.57±2.16)、(11.91±1.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的抗抑郁焦虑疗效较单独应用米氮平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应用VPA(丙戊酸钠)、CIT(西酞普兰)、RIS(利培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在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49)、对照组(n=47)。两组患者均应用VPA-CIT联合治疗2周,研究组采取VPA-CIT-RIS联合治疗,对照组仍采用VPA-CIT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被试均接受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不良反应发生记录表(自制)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各时点HAMD-17及CGI-SI评分、痊愈率(即HAMD减分率75%以上患者的比例)、有效率(即HAMD减分率25%以上患者的比例)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治疗1周、2周、8周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AMD-17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治疗1、2、4、6、8周时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痊愈率(研究组63.27%、对照组48.94%)、有效率(研究组93.88%、对照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研究组的CGI-SI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被试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困倦、失眠、嗜睡、口干、便秘、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等,但两组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应用VPA、CIT、RIS联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喹硫平与丙戊酸镁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占48例。其中一组患者单纯采用丙戊酸镁口服治疗,设为单纯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析喹硫平与丙戊酸镁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设为联合组。将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狂躁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HAMD评分、炎性因子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RMS评分、HAMD评分、IL-1β以及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可在今后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拉莫三嗪添加或替换疗法对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按照随机分类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替换丙戊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添加丙戊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参照组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低于参照组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8.17±5.58)分,高于参照组的(73.25±5.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实施拉莫三嗪添加丙戊酸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入院的120例双相躁狂发作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0例,分别予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以治疗第6周末为观察期限;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患者显效率为93.3%与丙戊酸钠组的显效率8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35,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在治疗1,2,4,8周HAMD评分均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微,喹硫平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占11.7%;丙戊酸钠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均较轻,依从性较好,但喹硫平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59-62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丙戊酸镁在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安慰剂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安慰剂组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联合丙戊酸镁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心理波动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三组近期疗效。结果安慰剂组与对照组疗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疗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周VAS评分,低于安慰剂组和对照组(P<0.05);安慰剂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6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周HAMD-17、HAMA评分,低于安慰剂组及对照组(P<0.05);安慰剂组与对照组治疗3、6周HAMD-17、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6周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丙戊酸镁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于浚玫  王立娜  王永军 《中国药房》2014,(40):3761-3764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7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齐拉西酮组(37例)和丙戊酸钠组(40例)。齐拉西酮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胶囊起始剂量为20 mg,每2 d增加1次剂量,每次增加20 mg,剂量范围为60120 mg,口服,bid;丙戊酸钠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片起始剂量为400 mg,每2 d增加1次剂量,每次增加200 mg,剂量范围为400120 mg,口服,bid;丙戊酸钠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片起始剂量为400 mg,每2 d增加1次剂量,每次增加200 mg,剂量范围为4001 200 mg,口服,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所有患者失眠症状严重时,给予佐匹克隆3.751 200 mg,口服,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所有患者失眠症状严重时,给予佐匹克隆3.757.5 mg,治疗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镇静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使用佐匹克隆例数及平均使用天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随时间变化趋势,治疗后双相障碍专用量表(CGI-BP)评分减分值、体质量和代谢指标减分值,记录治疗前后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HAMD-17评分、实际随访时间、实际服用药物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患者平均使用佐匹克隆例数及平均使用天数均显著低于丙戊酸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齐拉西酮组抑郁CGI-BP评分减分值、体质量、代谢各指标减分值均显著优于丙戊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躁狂、双相CGI-BP减分值、葡萄糖减分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ES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疗效和安全性与丙戊酸钠相当,但齐拉西酮在改善患者失眠、转躁方面显著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