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犯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种子犯罪较为突出。有的犯罪分子使用假冒包装、商标标识冒充品牌产品,甚至可以通过产品包装上的电话、短信等进行防伪查询印证。有的犯罪分子注册成立公司,冒充专业农资企业或指定的专业销售门店,披上合法外衣公开进行犯罪活动,欺骗广大农民群众。公安机关侦查发现,犯罪分子生产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质量低劣,几乎不合有效成分,使用后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减产、绝收,严重坑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2月28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正值春耕备播关键时节,也是农资销售的旺季。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确保农资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安全,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抓好新年春耕备耕,大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我市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国各部委组织一系列打击假劣农资的专项活动,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成立农资打假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经营种子、化肥、农药的门店进行专项检查。同时通过广播、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宣传农资识假辨假常识,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春耕的到来,从3月开始,响水质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春季农资打假利剑"行动,一是抓生产源头。深入农资生产企业,对企业生产行为、产品生产执行标准,是否存在无证生产、标识和计量欺诈行为进行检查;二是抓销售市场。对市场农资销售进行抽样检验,防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不合格产品。三是抓打假宣传。开展质监大篷车下乡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法律法规、识假辨假知识,现场为群众发送打假宣传资料,提高农民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民朋友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假冒农资对农民对土地造成的危害让人痛心疾首。去年,质检部门积极行动,履行职能,服务“三农”,大力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为农民朋友保驾护航做出了成绩。今年,质检部门更是新举动、新气象重拳出击整治农资市场,力争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3月16日,湖北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经信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供销社等七部门联合部署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各地铁腕打击农资"李鬼",为全年农产品生产保驾护航。据了解,2020年以来,湖北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1万余人次,检查农资企业和门店5万余次,查处各类假冒伪劣农资违法犯罪案件1680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8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6.
《中国防伪报道》2016,(3):65-65
一年之计在于春。乌拉特后旗公安局经侦大队连续三年在春耕前调查走访农资市场,积极宣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用设施设备的危害性,确保辖区两年来未发生此类案件。走访过程中,经侦大队民警详细询问农资经销店的产品进货渠道、进货总量及销售情况,并向经销店负责人宣讲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老百姓带来的严重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促使其规范经营,增强其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防伪报道》2012,(3):31-32
三月的北国大地还是春寒料峭,南方已是万物欣欣、春意盎然。从南向北,随着春风的脚步,各地进入了春耕备耕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种子、化肥、农机、农药都是春耕急需的物资。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各地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资打假下乡专项行动,强化对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地膜等农资产品的监管,确保亿万农民用上放心产品。一些地方政府引导有规模和信誉的农资企业到农村开展农资连锁经营,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  相似文献   

8.
《中国防伪报道》2011,(6):44-45
全国公安机关强力推进"亮剑"行动,严厉打击涉农违法犯罪,截至4月底,已破获假冒伪劣农资案件336起,涉案金额1.53亿元,收缴假种子7200吨。其中,全力侦破了北京袁某等人特大销售假种子案、福建泉州周某制售假冒伪劣化肥案等一大批重特大案件。据了解,公安部日前部署各地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涉农违法犯罪活动,要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竭尽所能地维护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劣质化肥、农药和种子等农资物品对于农民的损害显而易见,不言自明。一袋假冒伪劣化肥给农民带来的危害,绝不仅仅是一袋化肥的价钱,与之相应而产生的减产、绝收所带来的损失则更加巨大。今年上半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了化肥市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等违法行为,使农资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得到了初步遏制,农资产  相似文献   

10.
正相关案例在农业生产用肥高峰期,各地都会有企业通过开农民会的形式向当地农户推广产品,但与正规企业开农民会不同的是,农资忽悠团的产品往往存在质量不合格、夸大效果、虚假宣传、服务无保障等问题,通过低廉的价格对农户形成巨大诱惑力。低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前景"吸引下,农资忽悠团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也是农户农资需求高峰期,违规农资也浮出水面,尤其是在各个乡村,显得更为"活跃"。某天上午,龙湾镇农资店主邱生接到旗垌村农户电话,发现村里有两辆车正在销售化肥,市面上售价超过160元的"3个17"肥料在这里只需要90元,并吸引了大批农户前来购买。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正宁县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深入全县各乡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执法人员重点就门店销售种子备案、农资生产批号、经营许可证、进货出货台账等进行了检查,确保假冒伪劣农资不出店、不下田。检查组共检查农资市场10个,农资经营企业150多家,发现各类违规行为18起,纠正18起,有力保障了春耕农业生产市场平稳有序。  相似文献   

12.
网络点击     
《质量探索》2010,(12):22-24
<正>我国有望建立农资质量溯源体系为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将在农资行业建立农资质量溯源体系,并建立全国性的农资产品防伪追溯信息网络平台,农资产品也将佩戴上"身份证"。农民买了农资产品,就可以查到所买化肥和农药的整个流通过程。未来农  相似文献   

13.
假冒伪劣农药、农资,在市场上屡打屡现,屡禁不绝,似乎成为当今城乡农业生产资料工作中一大顽症。各级政府为了净化农资市场采用多重举措,不惜动用多种手段,可谓是"煞费苦心"。可是那些伪劣农药、农资依旧"东方不亮西方亮",令政府的打击手段成了"按下葫芦浮起瓢",伪劣农资商品仍然在许多政策的狭缝里"冒头",在鞭长莫及的农资营销网点频频亮相"出彩",继续祸害农民。就目前对与农药、农资市场的整治现状而言,我们还是应该毫不松懈,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大量的农业劳动量,是广大农民劳动中不可短缺的重要生产工具,它对改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农机产品方面 总体质量堪忧,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各种损害农户的现象屡有发生。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投诉情况看 农业机械的投诉也是高居前列。农机产品质量差,制假售假情况严重,这些劣质产品不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刚过,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一幅幅春耕图正徐徐展开。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村地区对各类农资产品、用水用电等需求急升,广大农民朋友也进入了春耕繁忙时节。一些不法分子也将罪恶之手伸向农民,"免费技术培训""扶贫补贴""新产品推广""保证销路"……不法分子用种种套路骗取农民信任,再施以小恩小惠,赠送小礼品吸引农民参与。由于农业生产时间跨度长,不法分子利用各种理由包装谎言、拖延时间,导致受害农民不能及时发现骗局。一旦出现问题,这些不法人员早已逃之夭夭,农户很难溯源追回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从大连市公安局获悉,针对当前春耕生产在即,涉农违法犯罪活动有所抬头的实际,大连市刑侦、食药侦部门打响了"除恶、打假、护农耕"专项战役,破获破坏农耕生产案件18起、涉假农资案件51起,端掉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黑窝点26个,打掉犯罪团伙28个,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91名,极大震慑了各种损农坑农害农违法犯罪行为。为严防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犯罪活动滋生,食药侦部门对这类农民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7.
郭佳 《中国标准化》2004,(3):18-18,20
2003年全国质检系统以农药、复混肥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年初,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2003年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质检执眼2003演47号),对2003年农资专项打假工作作出部署。各地质监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集中整治了一批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不断加大治本力度,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2万人次,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35535起,其中立案查处案件23256起,查获假冒伪劣农药、化肥、农机配件等假冒伪劣农资货值2.98亿元。一、狠抓重点区域整治,工作初见成效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了山东…  相似文献   

18.
《中国防伪报道》2012,(8):36-42
今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继续严打假冒伪劣犯罪,特别是从3月1日起,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掀起打击假冒伪劣犯罪的更大攻势,集中突破了一大批假冒伪劣农资、食品、药品、机械电子产品、日化产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安全的大要案。7月1 7日,公安部公布了严打假冒伪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并就各大案例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黑龙江省绥化市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活动,破获4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案件,查扣假冒伪劣种子150余吨、伪劣化肥114吨。工作中,绥化市公安机关强化专群结合工作力度,深入群众、走访企业,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提供各类涉农违法犯罪线索;采取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方式,以种子、农药、化肥和农机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为重点,实施精准高效打击,全面加大涉农案件侦办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一年之计在于春"。初春时节,江西各地涌动着春耕备耕热潮:大家忙着购农资、运肥料、种蔬菜、育新苗……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假冒农用物资问题,却时时困扰着农民兄弟,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他们一年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农用物资简称农资,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农业运输机械、生产及加工机械、农药、化肥、种子、农膜等等。为了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各地质监等相关部门已开展了形式不同的执法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