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柳塔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以采空区矸石作为过滤、净化污水的载体,将井下排水直接注入采空区进行净化处理后供井下工作面生产及地面的生产、生活使用.此矿井水综合循环利用保水开采技术创造了神东矿区首个邻近煤层钻孔自流供水系统以及采空区自流泄放排水系统,实现了供、排水的自流化.通过制定专项的水质保证措施,采空区净化后的水质指标均达到了G...  相似文献   

2.
新集二矿111305工作面为寒武系地层推覆体下开采工作面,工作面自2010年回采结束后其采空区水量受寒武系灰岩水(通过风巷4-3#钻孔)补给,水量达到110 m3/h左右,大大增加了矿井涌水量并加重矿井排水负荷,增加了排水费用,因此,需要对111305采空区出水点进行注浆堵水,由于井下施工安全威胁较大,需在地面施工钻孔进行注浆堵水,但该工作面地面位置为花家湖水面,施工难度较高,为此,利用水上平台采用主孔与分支孔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对111305采空区出水点进行了注浆封堵,注浆结束后,井下111305采空区水量降至22 m3/h ,减小了矿井涌水量及排水费用,提高了矿井排水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平能化五矿己四2个风井井筒二期施工过程中,对排水方案进行了科学设计,合理选择、分期安装了排水设备,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加快了矿井施工进度,提高了经济和安全效益。在保证及时、有效排出井下涌水的同时,还对矿井水进行了有效的综合利用,满足地面生产降尘、降温及职工浴室用水需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井下排水的水质分析和矿井井下条件的充分考虑 ,采用给水净化工艺处理矿井井下排水 ,达到排放要求 ,既防治了井下水对地面及井下环境的污染 ,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水源 ,简要介绍了其主要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侏罗系和石炭系双系煤层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给采空区积水探测和防治带来困难。本文分析和优化了探测技术,并建立了基于地面钻孔贯通采空区直排水、井下深孔探放、地面大孔径抽水井抽放以及侏罗系老矿井分流等综合方法的立体防治水体系,该体系的运用能够很好地进行探水和疏排水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有较好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赵文才  张杰 《煤》2010,19(8):41-42
井下已封闭采空区老空水,作为矿井水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如果合理有效地利用这部分水资源,不但可以防止水资源流失,而且有利于缓解矿区井下用水短缺的局面,同时,减少封闭采空区涌水排到地面的处理程序和对矿区环境的污染,并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在矿井水的开发利用上作文章,使之变废为宝,实现废物资源化,为矿井井下用水的稳定、可靠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 水力采煤的供水一、供水系统在“德尔乌克隆”矿井(以下称德尔矿井)水力落煤和水力运煤的供水,是利用矿井的排水和循环水;在北波矿井,除矿井的排水和循环水外,还利用地面蓄水池,作为补充水源.矿井的排水系用水泵沿压力管路送至工程用水贮水池,再用水泵由贮水池,将水送至井下供水仓之  相似文献   

8.
矿井消防、生产、生活用水量供应不足,会给矿区生产、生活带来诸多麻烦、重大损失,是矿井的一大隐患。该文通过对消防、生产、生活用水系统优化改造,建立地面污排水净化处理车间,增加地面清水池,建造井下减压水池等方案,解决了矿井用水量不足、井下水压大问题,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济宁二号煤矿矿井供水、排水、水处理3大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地面和井下水处理及供水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矿井水的全面综合应用,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西部矿区的矿井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的现状,结合王家塔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生产实际,制订了矿井水循环利用方案,并在该矿得到成功应用。首先将井下产生的污水注入采空区,通过改造3104水仓、增敷供排水管线和安设恒压水泵,利用采空区储水能力和巷道高差,实现污水在采空区内自流的过程中滤化,然后将过滤后的清水收集至3104清水仓,最后利用恒压供水泵把过滤的清水用于采掘工作面的设备冷却、消防除尘,多余的清水外排至地面。该方案的实施实现了矿井降本增效的目的,也实现了煤炭资源开采条件下的水资源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矿井电法技术的应用概括,对井下超前探测、巷道底板探测、地面小窑采空区及突水通道探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结合煤矿矿井水井下再利用新技术在某矿区的成功应用,总结了其应用工艺、应用条件及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防水密闭墙结构,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注入采空区,进行沉淀、过滤、储存作为矿井生产生活水源,提高了矿井水利用率,解决了矿井水供水和污水外排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为其它有条件的矿区及矿井井下采空区的储水再利用的安全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内蒙古干旱缺水、湿陷性黄土地区矿井给排水工程的工艺设计与主要特点。井下排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工业场地生产用水标准的要求。为节约地下水源,减少废水排放量,该矿井工业场地的生产用水采用经处理后的矿井水。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矿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利用采空区预沉淀、水射器曝气和相互冲洗过滤装置接触氧化过滤,将哈拉沟煤矿矿井水在井下直接处理后作为井下生产用水。运行实践表明,该处理利用系统适合煤矿井下巷道环境,可有效地去除矿井水中的悬浮物(SS)、铁(Fe2+)和锰(Mn2+)等物质,总进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23mg/L(SS)、1.21mg/L(Fe2+)、0.28mg/L(Mn2+),总出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mg/L(SS)、0.11mg/L(Fe2+)、0.04mg/L(Mn2+),相应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4%、90.9%、85.7%,均达到煤矿井下生产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对煤矿井下废水的处理及利用进行论述,并介绍了部分矿井井下排水经处理作为矿井用水水源的处理工艺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煤矿井下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煤矿设计》1997,(9):42-45
本文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对煤矿井下废水的处理及利用进行论述,并介绍了部分矿井井下排水经处理作为矿井用水水源的处理工艺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贾汪矿区井下水害的种类和来源,各种水害产生的原因,现存的几种井下水害,以及地面与井下各类水害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根据贾汪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总结了该矿区地面与井下采取的蓄水容量、排水能力、控制水害技术、分流措施等综合性的防治水技术。提出了“立体式”防治水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地保证矿井正常的安全生产,增强该矿区应对水害的能力,对类似矿区水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哈拉沟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实践摸索,提出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该技术统筹考虑矿井水产水点水质特点、用水点水质要求及已有水处理设施,从矿井水产水源头抓起,采取清污分离等措施,充分利用井下采空区联通和自净功能,在投入最小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矿井水生产、生活和生态化利用。通过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效益2231万元/年,减轻了矿井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矿井用水主要是利用深井抽采地下水供给井下生产,而矿井水往往没有被充分利用就被排放到地面.为了节约水资源,充分利用矿井水,减少能源消耗,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赵固一矿提出了用钻场钻孔涌水代替抽采地下水供给井下生产的优化利用方案.实践应用表明,该供水方案水量和水压稳定、可靠,确保了矿井下的正常用水,且节能降耗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甘肃省华亭县黄庄煤矿为例,介绍了干旱缺水、湿陷性黄土地区矿井给水排水工程的工艺设计与主要特点。井下排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工业场地生产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为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量,该矿井工业场地的生产和井下消防用水均采用经过处理后的矿井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