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肝豆状核变性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3.
肝豆状核变形(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亦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正常人每日从饮食中摄入铜2~5mg,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的铜大部分先与清蛋白疏松结合,然后进入肝脏.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豆状核变性(HLD),也称Wilson病。临床少见,早期大多误诊。1961~1988年,我院确诊16例。 16例HLD,男13例,女3例,男性多见。年龄7.5~34岁,7岁以下很少发病,这是由于铜代谢障碍在体内沉积,到出现症状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阳性家族史7例(43.7%)与国外报道相似或略低。有明确肝炎史14例,余2例虽未记载,但有肝硬化,说明HLD均有肝脏损害。7例血清铜氧化酶活力均下降(<1.52μg/L),5例血清铜蓝蛋白浓度均减低(<295mg/L),说明此两项检查具有诊  相似文献   

5.
黄炎 《中级医刊》1994,29(2):7-8
  相似文献   

6.
胡伟  黄绍平  郭新莉  刘向萍 《医学争鸣》2003,24(14):1333-1333
1临床资料1989/2000年我们共收治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患16(男10,女6)例,年龄5~14(平均9.1)岁,肝肿大10例(63%),脾肿大7例(44%),皮肤、巩膜黄染4例(25%),肝硬化腹水2例(13%),肝昏迷1例、步态不稳、手足徐动3例;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流口水2例;记忆力下降、智力倒退1例;癫痫大发作和肌阵挛发作各1例,急性溶血性贫血4例,  相似文献   

7.
宁小菊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37-737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vation,HCD)也称Wilson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缺陷性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聚积达中毒剂量的结果,尤其是肝脏和脑组织内大量的沉积,扰乱某些酶类的活力,产生各种功能障碍。此种病较少见,且由于条件限制易被漏诊、误诊。我科近日收  相似文献   

8.
许明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S):81-81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笔者发现一家3例患有此病,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氏病(WD),是一种较常见的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已定于D1 3q 14.2-3。应用两个与WD基因紧密连锁的侧翼标记对9个WD家系进行单倍体检测,证实该单倍体可用于该病的症状前诊断和杂合子检出。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一家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笔者发现一家3例患有此病,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1.
肝豆状核变性(WD)的离体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可用于WD铜代谢的进一步研究,并有可能提供WD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作者建立了WD患者和对照组各5例的离体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系,并进行了各细胞系在不同代数培养时胞浆内铜含量的测定,为进一步研究该模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肝豆状该变性(HLD)的病理机制。以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模型,利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研究HLD不同等位基因组成及不同病程患者溶酶体内外铜、硫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LD早期患者细胞中溶酶体外的铜含量高于溶酶体内,而随病程延长,铜逐渐呈现溶酶体内分布的特点,且溶酶体外铜含量和硫含量呈正相关。杂合子和对照组溶酶体内外铜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溶酶体外存在含硫的铜结合蛋白,它和铜的结合降低了游离铜的毒性。细胞膜的铜转运ATP酶的缺陷可能是导致HLD一系列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肝脏进行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探讨肝脏病理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例亲体部分肝移植术后摘除的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组织进行HE、MASSON、TIMM、PAS染色等病理检查,并通过H-7500透射电镜进行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光镜下肝细胞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胶原纤维增生以及典型假小叶形成;Timm's染色阳性,发现不均匀分布黑色颗粒或团块样物质沉积;PAS染色则普遍缺乏特异性染色;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形态多样,体积增大,溶酶体增多,粗面内质网管腔扩张,附着核糖体的脱颗粒,以及胞质水肿,质膜溶解.肝脏病理及超微结构均提示患儿肝脏进入肝硬化阶段.结论肝脏病理检查对于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细胞化学方法,对Joseph病黄氏家系患者(2例)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DNA、糖原、脂类的含量和SDH、LDH、GDH、ACPase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并与非神经性疾患患者(1例)对照,发现①Joseph病组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DNA含量、GDH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②Joseph病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LDH、ACPase活性及糖原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也看到少量中性脂肪小滴存在于1例Joseph病患者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质里。本结果表明上述变化可能与Joseph病的病理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已经建立的肝豆状核变性(HLD)细胞模型基础上,用凝胶层析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铜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不同蛋白组分中分布。结果:HLD患者细胞中第一洗脱蛋白峰的铜/蛋白质比值大大低于对照,患者过量累积铜主要与小分子蛋白质结合。此法可用于临床对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作者从80年代初开展WD的研究,至今已对WD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病理改变、遗传学、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手段从临床总结开始,接着开展生化、病理、影像学研究,进而采用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紧紧围绕患者早期诊断和杂合子检测这个中心,层层深入,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在WD离体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比较青霉胺及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疗效及对尿铜排泄的作用。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法)测定患者的 24 h尿铜排泄量,资料分析采用 X2检验及 t检验。结果: 69例用青霉胺及锌剂治疗的 HLD患者,青霉胺治疗组疗程为 10.25± 3.84 a,有效率为 94.2%。锌剂治疗组疗程为 3.62± 0.94 a,有效率为 58.8%。治疗同期的尿铜排泄量青霉胺组明显高于锌剂组(P<0.01)。结论:青霉胺疗效明显优于锌剂,青霉胺较锌剂更能有效地驱除造成组织损害的体内已蓄积的过量游离铜。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光镜和电镜对两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肝穿刺标本进行了细胞和亚细胞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运用电子探针对铜在细胞内的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提示:铜在细胞内的分布形式与细胞的病变密切相关;溶酶体在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占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1目的 探讨大剂量硫酸锌与小剂量青霉胺联合治疗儿童肝豆状核变性 (HL D)的远期效果。 2方法有症状病儿初期用小剂量青霉胺并大剂量硫酸锌联合治疗 ;病情好转后和症状前期病儿单用硫酸锌维持治疗。对31例病儿进行 4~ 11年随访。 3结果  3例症状前期病儿未出现异常 ;2 8例有症状病儿 2 3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 ,2例无改善 ,3例死亡。全部病儿血铜持续低于正常 ;2 4h尿铜于服药后 180 d均较治疗前降低 ,降至正常者 5例 ;服药后 1~ 2年降至正常者 2 6例。疗程中 2 0例有 1次或多次血锌增高 ,2 5例 2 4h尿锌增高。4结论 大剂量硫酸锌与小剂量青霉胺联合应用治疗儿童 HL D效果可靠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8号14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的高频突变点。方法: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39个家系45个患者的8号、14号外显子进行PCRSSCP筛选,对有异常者进行序列分析(放射自显影),并通过该突变点的酶切再次筛选。结果:Exon8发现有3个泳动异常,两个为多态现象,对1例明显异常者序列分析表明:①患者的序列发现同义突变C2250→G,错义突变G2273→T发生Arg778Leu,引起功能缺失。患者上述两个突变同时存在。②患者父亲在2250位点C及G碱基同时存在,在2273位点G及T碱基同时存在。③发现患者为纯合子,其父为杂合子,母亲为正常序列。针对Arg778Leu突变在所有病人中进行酶切,发现2例纯合子占病人总数44%,11例杂合子占244%。酶切的阳性率为28.8%。结论:本结果支持8号外显子778密码子作为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的高频突变点。本研究中出现类似杂合性丢失(LOH)现象,提示LOH现象可能发生在除肿瘤之外的其他遗传疾病中。Exon14未见异常,与欧洲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