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平 《江海学刊》2013,(1):5-13
虽然经验和思想史构成诱发原创提问的意识环境,但是在经验和思想史与原创之间随即表现出一种辩证式转折,即经验具有发展出经验思维方式的内在动力,而思想史在其纯朴的自然存在状态下,会惯性地依据自己曾经占据的逻辑普遍性而主张相对原创思维的思想前提地位。然而,经验思维方式和思想史的自身逻辑局限都根本背离原创目标,从而消极地异化为经验引力和思想史引力。因此,理性如果想要拥有进行原创认识的可能性,就必须批判和限定经验思维方式,并且同步进行删除思想史内容的逻辑普遍性的操作,以便还其在原创认识中应有的被动认识对象身份,消除它充当原创思维框架的本能冲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在西方学界思想史研究渐渐衰落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却仍然充满活力,这是由于中国的特殊背景使然,它也呈现了近年来中国学术的趋向。回顾这些年来有关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种种争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什么才是"中国的"思想史,而不是"日本的"或者"欧洲的"思想史?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各个文化区域的思想与历史的差异,涉及到各个文化区域的政治、宗教、社会环境的差异,更涉及到的是,如果试图确立思想史研究的"中国性",必须思考这一思想史研究能否在历史讨论中保持对中国现实的针对性,能否在对传统观念的梳理中回应当下中国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近年成果颇丰,但也出现略偏于虚悬的倾向.思想史研究首先要让思想回归于历史,其次要尽量体现历史上的思想,第三最好能在立说者和接受者的互动之中展现特定思想观念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将我们史学中已经淡出的具体单个的"人"召回到历史著述中来,让读者在"思想"的产生过程中看到思想者怎样思想,构建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史.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从草创起步到初步繁荣走过了约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迈入新世纪之际,该学科无论从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还是关键措施上都面临着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为学科建设者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5.
思想史研究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它应该使人们从"思想如何有力量"的事实中获得启迪,这是思想史研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本质要求。没有必要把"思想和思想史"与"经济"对立起来:自古以来,引领社会的直接力量从来就是经济、政治和思想三者,至今依然是如此。就是如今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思想的力量驱动起来的。当今中国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的态势,不但制约着经济,而且也关系到今后中国经济和政治的走向。对于思想的力量不应作简单化的理解,而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思想依其不同属性,既可以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使社会停滞不前的力量,还可以是开历史倒车的力量。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视角来回答"思想如何有力量"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思想与思想史研究的意义有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围绕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两大任务提出了哪些思想、观念和主张,这些思想、观念和主张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社会产生过哪些影响,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逻辑起点是嘉道年间而非1840年鸦片战争,因为嘉道年间复兴的经世思潮使中国传统思想具备了向近代转型的可能性,而发生于此时的鸦片战争,又给经世思潮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使这种可能性成为了现实性.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思想向近代转变,是由来自传统社会、传统思想的内部因素和来自西方文明冲击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合力共同推动的.  相似文献   

7.
启蒙:近代中国思想史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学术界的近代中国思想史主题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启蒙"才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主题。笔者认为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产生缘由是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和西方侵略引起中国民族生存危机有关,并将近代中国启蒙思潮划分为戊戌维新前、戊戌辛亥时期、五四新文化时期、五四后新启蒙时期四个阶段,进而分析了各个阶段的启蒙实质。  相似文献   

8.
9.
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者大体可以划分为属于内部的思想与属于外部的人的行为两个层面.在既往的思想史研究中,前者那些有关人们的观念与感受,从来是思想史研究视域中的焦点,而后者那些活动中的人在思想史研究的历程中总是处于不断地被捡起、被抛弃以及再次被捡起的过程中,形成了思想史研究中极有意思的一面.更为重要的是,当研究者试图将外在世界中的行为与内在的思想联系起来,并试图建立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思想史研究中又出现了新的路径.文章通过梳理思想史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者的"内"与"外",来窥探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0.
瞿林东 《中州学刊》2007,4(1):196-203
中国古代史学家的思想空间非常宏阔,这不仅见于纪、传,也见于表、志;不仅见于纪传体史书,也见于编年体、典制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不仅见于官史,也见于私史、野史、笔记。因此,中国古代史学家同中国思想史的关系至为密切。总结中国古代史学家的思想特点,从古代史学家所描绘的历史画卷的背后,不难发现古代史学家思想发展之波澜的事实,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史学家的丰富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评介各家主张的基础上,阐发了结构派在中国思想史研究对象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认为中国思想史是研究中国人思想观念及其存在结构演变过程的学科.之所以要强调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认识传统思想的发展,是由于以天人合一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与以《易》经为体而以其他经史为用、以儒家为本而以其他子学为末的学术结构共生、共荣,共衰、共被新的思想、新的学科所融解,而融解在新思想、新学科中的“传统思想”在离开了原来的结构后将成为当代中国人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结构派的这一主张,对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学当中,思想史是一门需要更多地进行理论思辨的学科,它对研究人员的思想方法、整理与总结的技术具有某些特殊的要求。本文详细总结了前人关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指出了它们的成就与不足,提出了以验证、对比、解读、多思、多读、求是为基本框架的方法论体系。本文的探索,对于思想史的学科理论的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导语:中国近代思想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发展变化,与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息息相关。认真研究好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人物、著作、思潮,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而且有利于人们深入地把握现实、走向未来。因此,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是一个比较活跃、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思想史研究一般性的观念、理论系统的逻辑成因及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是以普遍性、深度性为基本特点的学科.近百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比较繁荣.从学理上看,思想史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特点有:思想史的学科性、思想史与历史、思想史与表达、思想史研究对象、思想的单位、思想与知识、思想史比较.以此认识为基础,思想史研究可以在分析思想史、中国思想史的批判性研究、比较思想史研究、运用中国思想智慧应对当代问题、观念社会学研究等方向不断拓展,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应该注意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根本目的、中国社会思想本身的特征以及表述的体例问题。个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风与俗、文与质、现实与理想等几对范畴,可作为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已经建立了九十多年,但学术界一直缺乏理论上的自觉,缺乏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自身的研究,对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等其他中国近现代史分支学科以及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等其他专门思想史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逻辑起点、发展动因、研究方法、历史分期等都缺乏应有的讨论,难以取得高度的共识.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半叶,日本汉学研究的视角改变了以往把中国视为在现代化道路上落伍的后进国家的看法,转换了审视新中国的眼光。21世纪前半叶日本汉学理想的研究视角应当是:我们怎样在认识中国时,把欧洲的现代与社会主义加以相对化?怎样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确立认识中国的座标。就开放世界中的中国研究来讲,我们还希望把视野扩大到中国之外,展开一种超越哲学、思想和思想史研究框架的新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思想史对文学史的影响 ,必须分清各类思想与文学创作及文学史的疏密深浅关系。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概念与范畴也有宽窄之分 ,这必然涉及到思想史对文学史的影响关系的不同认识。文章认为 ,文学与文学史在内涵上是有所不同的 ,文学史所涵括的方面也有异于文学作品之处。文学史应以文学本体及其演变史为核心 ,其中思想史的成分应适当 ,以免淡化了文学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张毅 《阴山学刊》2002,15(4):5-8
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罗宗强先生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著名学者,其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研究,在融合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以及打通文史哲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其治学精神和学术追求、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都显示了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20.
张荣明针对近百年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作了四个阶段的划分:哲学的方法,历史理论的方法,历史文献的方法,新的探索。李焯然指出,以往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各成体系,各不相关,在不同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是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一问题应当随着跨领域和多元学科研究方法的兴起而解决。方光华希望未来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朝着三个方向努力:一是深化对中国思想史学科范畴的理解,二是加强对中国思想史多样性研究方法的探索,三是提高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文化自觉反思境界。劳悦强则立足于文化和历史的语脉之中,通过对《论语》中一个鲜为人注意的语汇——“朋”字的语义追踪,揭示出它在《论语》中的最初语义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时代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