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34例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34例中1例未予治疗,6例行PTCD, 27例开腹手术。开腹手术术后30d死亡率为22.2%(6/27), 并发症发生率为55.6%(15/27)。16例行肝切除术、胆管取癌栓及胆道引流术病人术后生存时间为1个月~2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6.5个月。结论HCC合并胆管癌栓的预后差,但对其早期诊断和扩大手术治疗,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不能切除的胆管癌的胆道引流术(附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胆道引流治疗不能切除的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胆道引流手术治疗的不能切除的胆管癌80例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其中肝门部胆管癌49例(61.3%),胆总管中上段癌9例(11.2%),胆总管下段癌22例(27.5%).手术方式包括胆肠吻合的内引流术,U或T管外引流,或两者联用。结果:15%的病例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为10%。术后随访:肝门部胆管癌、胆总管中上段癌及胆总管下段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0、5.50和9.50个月。胆总管中上段癌无1年以上生存者,肝门部胆管癌和胆总管下段癌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7.39%、38.54%,6.59%、8.97%和2.10%、0。结论:胆道引流手术是治疗不能切除胆管癌的一种重要方法,可获良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AF)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5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疗情况。结果65例中,均行内镜胆道引流术或EST及取栓,联合TACE,PRAF治疗。本组无手术死亡。癌栓清除率为95.4%(62/65),肿瘤坏死率为96.9%(63/65),1年生存率为60.0%(39/65),3年生存率为38.5%(25/65)。结论内镜联合TACE及PRAF治疗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的内镜、TACE及PRAF治疗。  相似文献   

4.
16 肝细胞癌合并脉管系统癌栓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脉管系统癌栓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肝切除和癌栓取出术治疗HCC合并脉管系统癌栓6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门静脉癌栓63例,肝左静脉癌栓1例,肝中静脉癌栓合并门静脉左支癌栓1例,肝右静脉、下腔静脉合并门静脉右支癌栓1例,下腔静脉癌栓2例。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6例术后行门静脉化疗。结果:6例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 HCC合并脉管系统癌栓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7%,20.8%,4.1%。结论:肝切除并癌栓取出术是HCC合并脉管系统癌栓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辅助治疗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继发胆管癌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12例HCC伴癌栓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内癌栓的发生率为4.69%(12/256).术前确诊牢为25%(3/12).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8例,肝癌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内引流1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栓术3例。术后1年生存率66.7%(8/12).3年生存率25%(3/12),其中1例生存已超过5年。结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内癌栓十分少见.术前易误诊.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采用肝切除和门静脉切开取癌栓术治疗HCC合并PVTT63例,其中10例术后行门静脉化疗。结果: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5例,58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6%、21.3%、4.2%。结论:肝切除和门静脉切开取癌栓术是HCC合并PVTT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和超声介入疗法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多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68例。其中,肝部分切除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57例(83.82%).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道镜应用治疗11例(16.18%).肝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7例(10.29%),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治疗4例(5.88%)。结果手术后结石取净66例(97.06%),术后胆道镜取石2例,1例取净,总的结石取净率98.53%(67/68);手术并发症9例(13.24%),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病人随访6个月~2年,肝内胆管结石复发1例。结论以肝部分切除及胆道镜应用为主的多模式治疗策略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探讨16例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诊治方法和改善预后的途径。方法 综合分析16例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原发肿瘤切除 胆道癌栓清除 T管引流-化疗14例,单纯癌栓清除 T管引流2例,术后TACE14例,化疗药物T管滴注或灌注9例,术后二者同时化疗者9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原发灶未切除仅T管引流2例,术后生存时间为2.5个月和4.5个月。14例原发灶切除者,术后生存1年、1.5~2年、2~2.5年、2.5~3年分别为12例、9例、6例和3例,其中1例存活4.5年。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6例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例均行手术治疗,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45.5%和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诊治情况。采用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术7例、单纯胆管癌栓取出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切除加癌栓取出术10例。术后均行胆管引流及TACE。结果术前行TACE的10例患者,术中胆道出血(45.2±12.5)ml,明显少于未行TACE者(90.5±10.5)ml,差异显著(P0.05)。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2(2~54)个月。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7例,平均生存(21.5±2.8)个月;术前TACE、2周后行肝叶切除加癌栓取出10例,平均生存(28.5±3.1)个月;单纯癌栓取出3例,平均生存(4.1±0.5)个月,术前行TACE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早期诊断、积极切除肿瘤并清除胆管癌栓,配合术前术后TACE术,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所有患者均根据肝癌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其中接受根治性手术58例,包括肿瘤局部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栓+T管引流术18例,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术+T管引流术40例;接受姑息性手术42例,其中胆总管切开取栓+T管引流术+患侧肝动脉结扎术28例,胆总管切开取栓+T管引流术14例;手术整体切除率为70.00%。②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③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1年、术后2年总生存率为65.52%、44.83%,均高于姑息性手术的19.05%、7.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手术禁忌症的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建议尽可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肝细胞肝癌合并胆总管癌栓手术病例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以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收治肝细胞肝癌合并胆总管癌栓行手术病例共9例,5例病例行根治性半肝切除术,3例行肝部分切除术,1例行术中射频,全部病例均行胆总管探查取栓术;术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进行随诊;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12个月.结果 全部手术病例术后黄疸指数均明显下降,根治性手术病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生存时间均略优于姑息手术病例,术后再次胆道梗阻发病率也低于姑息手术病例.结论 肝细胞肝癌合并胆总管癌栓病例通过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切除肿瘤、解除胆道梗阻的目的,根治性半肝切除术的疗效优于肝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细胞癌侵入肝胆管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侵入肝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3例病人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单纯胆管癌栓清除+T管引流10例;胆管癌栓清除+肿瘤切除10例,其中左半肝切除8例,右半肝切除1例,右肝不规则切除4例。结果 手术死亡3例,存活3 ̄6个月3例,半年 ̄1年4例占17.4%,1年 ̄2年8例占34.8%,2年 ̄3年4例占17.4%,单纯胆管癌栓清除平均存活时间6.5个月,肝叶切除17.3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附40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8年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 40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 8例占同期原发性肝癌住院之 43 .9% ,大肝癌占 81.9% ,伴门静脉癌栓者占 8.5 % ,伴胆管癌栓者 4.8%。 40 8例中行左外叶切除 118例 ,左半肝切除 97例 ,右半肝切除 112例 ,右肝肿瘤所在区段切除 73例 ,左、右叶肿瘤同时切除 8例。同时行门静脉癌栓 (左、右支或主支 )取栓术 3 5例 ,同时行肝内外胆管癌栓取栓术 2 0例 ;加行全植入或药泵置入 (DDS) 48例 (3 5例有门静脉癌栓者均经门静脉置入 )。术后发生并发症共 3 0 2例次。包括膈下脓肿、肺部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 ,胸腔积液、腹水、伤口裂开等。手术死亡率 2 .7% ,残癌率为18.4% ,术后复发或转移率为 73 .0 %。 1,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3 .9% ,5 1.3 % ,3 5 .5 %。结论 原发性肝癌接受手术治疗者的病期均较晚 ,术后复发和 /或转移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价值。方法自2000年11月~2004年12月我科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实施10例肝癌及下腔静脉、肝静脉内癌栓切除手术。其中肝血流阻断手术方法包括有:1、Pringle’s手法+肝上下腔静脉侧壁肝静脉阻断(2例);2.Pringle’s手法+肝上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7例);3.Pringle’s手法+经膈下胸纵隔内下腔静脉阻断+肝下IVC阻断(1例)。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9例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1例至今术后3月未见复发。全组病人中位生存期6个月。结论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技术下,实施肝癌及下腔静脉、肝静脉内癌栓切除手术,技术安全可行,然而如何加强防止手术后复发是将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段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51例下段胆管癌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8例,减黄性手术23例。结果: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减黄性手术生存期分别为32,8个月;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年生存率17.8%,减黄性手术为0;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减黄性手术(P<0.01)。结论:对下段胆管癌积极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年至2008年53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资料,应用B超、CT、MRCP、AFP定量等检查以及术中探查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结果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临床表现主要为黄疸,全组53例中34例术前通过B超、CT、AFP定量等检查获得明确诊断,其中B超确诊22例,诊断率为41.5%(22/53),CT确诊27例,诊断率为50.9%(27/53),MRCP确诊6例,诊断率为85.7%(6/7)。另外19例通过手术得以明确诊断。结论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多种影像学联合检查以及结合AFP定量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式,积极行MRCP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方式,术中探查术后病理是本病确诊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