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任何一位紫砂艺人在学习创作紫砂壶的若干年后,都会逐步地形成自己的风格,艺术的风格是创造个性艺术作品的语言,在情景的交互中呈现出来的独有的特色。风格的成型可以看作是一个艺术家艺术水平走向成熟的标志,是衡量其创作的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一个艺术创作者尚未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之前,其  相似文献   

2.
紫砂花货是紫砂壶艺术发展中最为突出的形态之一,也是最能直接展现出生活趣味的造型艺术,其设计风格与自然形态息息相关,更是紫砂艺人从生活细节中出发,充分挖掘自然界中的事物,通过紫砂艺人的构思创作与紫砂壶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根据自然现象、植物形态制作而成,不仅重视了紫砂器具的实用性,还重点突出了作品的...  相似文献   

3.
风格的形成是一名紫砂艺人创造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紫砂艺术风格是紫砂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同一整体所呈现出来的紫砂艺术特征。每位紫砂艺人都有自己相对自我的创作思路,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自我的风格。比如何道洪的"粗嘴、粗把"、吴培林的绞泥、鲍志强的铭文刻画等,这些都是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紫砂风格。但是,在紫砂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紫砂艺人由于长期的手工制作,难免会形成一定的制作习惯,而这种习惯无论是好是坏,都是自由创作的天敌,应当无情地去掉它。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宜兴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紫砂陶刻凭借独特的文化积淀与艺术内涵成为紫砂艺人、爱好者、藏家等人群对紫砂的收藏标准之一。历史上,紫砂陶刻的装饰、语言和表现形式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创作空间,丰富了紫砂艺术的语言、风格和效果。同时,也为紫砂艺人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不再将创作的视野局限于紫砂壶本身,而更关注紫砂壶身上的“减法”艺术装饰——指的是以陶刻琢去部分紫砂,留下书法、绘画、印章、篆刻等文化艺术痕迹。  相似文献   

5.
<正>紫砂壶的制作是一门工艺特殊、风格多样、装饰多变、技艺精湛的手工艺术,通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受到了众多文人雅士的青睐。紫砂壶集实用与美观为一身,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印记。紫砂壶的制作不断发展,传承至当代已经形成了一套专有的制作技巧和审美标准。随着当代人对紫砂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紫砂壶  相似文献   

6.
一把紫砂壶经历了数百年的兴衰起落,以传承和发展为核心的艺术理念以及千姿百态的造型与装饰、丰富的文化元素,共同铸就了这一朵当代民间手工艺术的奇葩。紫砂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而变,随着不同艺人的创作而变,其独特的创造个性与艺术语言感染着众多的爱壶人,随着紫砂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紫砂,总结紫砂的理论知识,当代的紫砂壶艺创作既是个人的探索和突破,亦是为紫砂壶艺创造的新纪元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紫砂艺术的道路总是和孤寂为伴,如水一般个性和胸中满怀的激情让每一个紫砂艺人甘愿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把芳华韵彩的紫砂泥雕琢成仪态万千的紫砂壶。一把紫砂壶讲述着一个故事,一把紫砂壶寄托着一段情感。在艺人心中,每一件作品的创作都是一段心路历程的倾诉,用灵巧的双手来演绎紫砂的魅力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紫砂壶,今天看来,这些壶器的造型仍然深受人们喜爱。究其原因,紫砂艺人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了他们的作品中,铸成了紫砂壶器独有的艺术美感。说到艺术美感,其中最讲究的是感觉。俗话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紫砂壶的艺术美感,全凭紫砂艺人制作的壶器在欣赏者心上留下的精神共鸣或心灵的理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似文献   

9.
谢强 《江苏陶瓷》2009,42(5):37-3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也正是一批爱好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与热衷文化艺术的紫砂艺人共同创造了紫砂今天的繁荣。紫砂壶融茶道、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文化的积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与陶文化的辉映。赋予了宜兴紫砂更多一份东方魅力与世界色彩。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陶瓷史册中,紫砂壶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紫砂艺人巧妙地运用大自然赋予宜兴独特的紫砂五色土,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壶艺作品。这些紫砂壶在造型、艺术审美和精神寓意上,远远超越了一般茶壶,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因而值得探讨其规律。  相似文献   

11.
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制壶业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传统制壶业相互影响,是一种富有宜兴地区风格的工艺品,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深厚感情以及东方传统文化的追求,表达了对于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运用紫砂泥材质将艺术情怀体现出来,赋予它新的灵魂。紫砂壶是一门审美艺术,在器形的造型创作上别具一格、打破常规,将制壶艺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艺术想象表达出来,在现实与抽象之间创造出艺术,制壶艺人对于每一件作品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因为要考虑到壶器的实用性,但是在构思的过程中又是无拘无束的,因为作品需要灵魂、需要艺术感,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兼顾,才能创作出既庄重典雅又飘逸秀美的紫砂尚品。  相似文献   

12.
紫砂壶是用得天独厚的五色土制成的,历代艺人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吸收了其它传统艺术的造型风格,历经辛勤的探究与揣摩,并精心设计了造型各异、不计其数的陶瓷器皿,孕育了紫砂壶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紫砂艺术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和精神,艺人们还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魄融汇于作品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紫砂光器是紫砂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之一,其"化繁为简、大道至简"的艺术理念广受好评,被收藏爱好者们所推崇。虽然紫砂光器看似是紫砂壶器中最为简单的,但是其工艺和艺术手法确实最考验制壶技法的。相比其它风格的紫砂壶,光器不加任何雕刻的装饰物,素面素心,任何的瑕疵都会影响紫砂壶的美感与整体性。虽然每一位艺人制作的紫砂光器意义不同,但是无一不展示着紫砂壶的典雅之美。  相似文献   

14.
正宜兴在宋、元、明、清时期,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加上文人墨客的参与,历代紫砂艺人们把小小的紫砂器皿演化,提炼到具有欣赏、把玩价值的美学境界,创造了奇迹,深厚的陶文化底蕴更是紫砂陶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也是这特殊行业里的祖祖辈辈艺人以接力、传承的形式,进行跨越时代的一种创造。紫砂壶是实用的饮茶器具,也是最具鉴赏价值的艺术品。紫砂壶的美在于它集:壶泥、壶色、壶型、  相似文献   

15.
邵美华 《江苏陶瓷》2012,45(1):30-30
人类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精彩的历史文化。陶都宜兴,制陶艺人更是凭借灵巧的双手创制了具有美妙韵味的紫砂壶,顺应着紫砂泥的泥性,内含紫砂艺人的个人品格魅力,最终面世的紫砂壶总是伴随一种精神意愿,呈现出高雅的视觉美和精神美。发展至今,紫砂壶艺术在艺人们兼容并蓄的心态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有所革新,作品也便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6.
在紫砂的道路上,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不经意间就将人的一个个愿望分别予以不同的结局。有的心神俱失,有的物我两忘,也有的勇于创新,走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紫砂之路。一把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件喝茶的容器,它融和了紫砂艺人执着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也赋予了紫砂艺人无限的生活向往。  相似文献   

17.
紫砂壶的天地,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一座艺术的园林。宜兴物华天宝、文风鼎盛,很寻常的一坨紫砂泥,经过紫砂艺人之手的巧妙制作,便可以点土成金,造型万千。紫砂泥因艺人的巧手而焕发出天地之灵气,萌生出艺术的张力与魅力,让生活中的实物通过紫砂壶艺人的仿造以及艺术加工,从而走进艺术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沈震宇 《江苏陶瓷》2009,42(1):42-42
宜兴紫砂陶起源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到今天壶的造型艺术和制作方法已日臻完美和丰富。紫砂作为传统的实用陶瓷工艺品,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有着传统工艺品根深蒂固的民族艺术根基,有着前辈们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积累。这些都是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财富,它也被一代代紫砂艺人所传承。紫砂壶在发展过程中。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个时代的紫砂艺术对于后来的紫砂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紫砂艺术注定要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是用得天独厚的五色土制成的,历代艺人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吸收了其它传统艺术的造型风格,认真探究,细心揣摩,并精心设计了不计其数造型各异的陶瓷器皿,孕育了紫砂壶艺的独特风格。紫砂艺术包含深刻的文化内涵,把传统文化的精魂熔铸于作品中,形成内在的生命力。在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在壶艺创作时不仅应注重造型的设计,更应注重紫砂艺术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20.
正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紫砂壶同样如此,作为全手工制作成型的工艺品,每一把壶都承载着不同的气质、内涵和思想,而这些既构成了紫砂艺术渊博的文化体系,也成为了紫砂艺人孜孜不倦追寻的方向。紫砂壶以壶式种类之繁多而冠绝于世,它们或"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或筋纹线条均匀有致、布局对称合理;或以瓜、果、鱼、虫等动植物变形夸张而形成壶状,各领风骚。不止如此,紫砂壶的装饰风格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