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辅助治疗;12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治疗前(P0.05)。结论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情况,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7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有心功能不全患随机被分为2组,其中4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连续2周;对照组38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定心功能,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观察组患经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心排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增加(P<0.01)。同时血液流变学示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定量均显下降(P<0.01或P<0.05),其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明显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0.0%及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及26.3%(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显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性,是治疗肺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体外反搏是近年来用于冶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无创性手段之一,其临床疗效已渐为大家所公认。为此,我们采用反博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医疗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冠心病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38~83岁。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2组均予以相同药物治疗,包括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其中36例加用反搏治疗,34例单纯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反傅连续进行,每日1次,每次l小时。反搏24次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表明:反搏后低切和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粕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与反搏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治疗组50例给予降纤酶10U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3次;对照组50例给予复方丹参20mL静脉滴注,连用10天,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4天内观察起效时间、疗效、副作用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P<0.05),起效时间早(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仅发现1例出血性脑梗死和4例注射部位有瘀斑。以上提示降纤酶治疗急性及梗死作用迅速,并且有效、安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时对血液流变学及缺血症状,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脏病恢复期患42例,静淌血栓通注射液350mg,每日1次,连续10—14天,在治疗前及结束时查血液流变学,同时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显升高(P<0,05),心电固心肌缺血改善(P<0.05),均显好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总有效率虽好于对照组但未达显水平。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24例,分别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58.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抗凝作用强,其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片对老年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观察银杏叶对老年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2例老年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被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银杏叶片)和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其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定量等均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这几项指标均无显改善(P>0.05)。结论:银杏叶片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伴糖尿病患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改善脑组织的供血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02~2004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配为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高压氧+药物治疗组),每组90例。于入院时和入院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并用Fugl-Meyer量表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B组较A组疗效显著(P〈0.05)。B组Fugl-Meyer量表评分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不仅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可有效降低复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应用长春西汀片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7天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长春西汀片治疗组和对照组。长春西汀片治疗组患者口服长春西汀片治疗90天,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改良 Rankin 量表(mRS)、Barthel 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临床有效率等指标,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90天后,治疗组 NIHSS 评分为(1.82±1.49)分、mRS 评分为(0.79±0.70)分、BI 评分为(91.24±9.21)分、MMSE 评分为(26.50±4.53)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治疗组患者 SOD、MDA 在治疗90天后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后患者继续服用长春西汀片强化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认知功能,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4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反搏组,采用体外反搏治疗;100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的住院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反搏组症状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0%P〈0.01;心电图有效率反搏组为83.82%,对照组为50%,P〈0.01。结论:体外反搏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心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舒心丸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异山梨酯(消心痛)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7%。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7%,对照组为37%(P〈0.05)。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比容外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在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凝血因子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心丸能明显缓解冠心病胸痛、胸闷等症状,调节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缺血性心电图等指标。  相似文献   

12.
徐晓筑  周小玲 《山东医药》2011,51(27):45-46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并分别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及心脑舒通胶囊,疗程均为28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1%、72.58%(P〈0.01);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以观察组为著(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调节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的变化。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32例SAP患者为SAP组,30例体检健康人为NC组。于患者入院后治疗前即静脉采血,平行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TXA2、PGI2水平,并计算TXA2、PGI2比值。结果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SAP组血液流变学中除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NC组(t=2.185,P<0.05)外,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高于NC 组(t=2.820、2.755、2.700、3.622,P<0.05),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高于NC组(t=3.391、2.018,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NC组(t=2.980、2.209、2.004,P<0.05)、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高于NC组(t=2.630、2.440,P<0.05);SAP组TXA2、PGI2、TXA2、PGI2比值高于NC组(t=3.256、2.589、2.640,P<0.05)。结论 SAP患者早期即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及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4.
李秋英 《山东医药》2008,48(22):48-49
分别用黄芪联合川芎嗪(观察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尤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提示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治疗ACI疗效优于维脑路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变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60例为治疗组静滴甲磺酸二氢麦角碱0.6毫克,60例为对照组,静滴复方丹参20毫升,每天一次,持续两周,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血液黏度下降,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较好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对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21例,糖尿病1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老年高血压组纤维蛋白原(Fg)、血浆粘度(ηP)与对照组比较,P<0.01。全血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ηh)、血沉(ESR)、血小板粘附率(PAD)及体外血栓干重(DW)与对照组比较,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ηb,ηh,PAD及体外血栓长度(L)、湿重(MW)(P<0.05),DW(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Fg(P<0.01),ηh,ηh,ESR,PAD,L,DW,(P<0.05)。结果提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表现为纤维蛋白原增高、红细胞刚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致红细胞聚集性增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组,均以血小板反应性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内皮功能受损及体外血栓形成能力增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制蝮蛇抗栓酶在老年肺心病心衰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肺心病心衰患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疗效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采血检测其血液流变学的主要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P<0.05)。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能有效改善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平衡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平衡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亦改善明显(P〈0.05或P〈0.01)。结论 血平衡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失去溶栓机会或者有溶栓禁忌证的病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增强体外反搏治疗对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50例近期未用药患者为A组,30例规律用药患者为B组,均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同时选取3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相同指标,并将检测结果与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ABI及baPWV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液生化指标、ABI及baPWV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开展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可显著缓解各项临床危险指标,并且能够促进动脉血管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联用纳洛酮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钠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