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76年以来我们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结肠炎42例,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26例,女16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病程在一年以内者13例,1~5年者20例,5~10年者6例,10年以上者3例。其中最长者达30年。全部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二、疗效判定标准近期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三次以上化验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凝血指标的分析,探讨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与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1例UC活动期患者,通过中医四诊进行辨证分型,采集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证型与凝血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大肠湿热证组患者PLT数值高于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组,MPV数值低于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与血液高凝状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韩柯  王茂男 《吉林中医药》2007,27(12):16-16,18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为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感受外邪、脏腑虚弱;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虚胃热乃发病之本,湿热为发病之标,血瘀肉腐为局部病理变化。故治疗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化瘀通阳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瘀通阳灌肠方改善高凝状态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瘀通阳方+强的松龙)灌肠+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强的松龙)灌肠+SASP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LT、PAGMax及D-D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MPV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IB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RP与PAGMax和D-D均显著下降,但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瘀通阳灌肠方与对照组相比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肠屏障高凝状态,但其血液高凝状态与活动性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难度大,西医治疗虽起效快,但不良反应较多,患者耐受性较差;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缓慢、血管壁改变引起血栓并发症已成为死亡三大原因。湿热蕴肠,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瘀血既是UC病理产物,又是重要致病因素,各临床分型中均有血瘀的表现。活血化瘀,分期辨证,急性发作期以凉血止血为先,同时注重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以达止血不留瘀,凉血不凝血之目的;慢性迁延期宜攻补兼施,活血化瘀;临床缓解期宜健脾除湿,活血通络,恪守化瘀通滞不伤正,扶正固本不留邪,虚、瘀同治,化瘀扶正清余邪,降低复发率。以口服、保留灌肠、静脉给药等方式治疗。未来应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寻求循证医学支持。  相似文献   

6.
迟海英  王艳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1012-1013
1 病例 患某,女性,46岁,主因反复发作粘液脓血便 3年,加重 2周于 2005年 2月 3日收入院.患者近 3年来多次发作黏液脓血便,经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型),长期口服柳氮磺胺砒啶(2~4/d)和/或强的松(10~40mg/d)治疗,病情反复发作.近 2周来患者大便每日 8次以上,主要为脓血便,伴发热、腹痛腹胀、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查体:T38.6℃,P 80次 /min,患者精神萎靡,表情痛苦,腹部弥漫性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药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片,中药组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清TNF-α、IL-6及IL-8的变化。结果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较西药组相比腹痛、腹泻、脓血便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中医药治疗后较西药组治疗后相比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可通过调节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炎症反应过程进行调节,从而减少对血管内皮的刺激,改善高凝状态和血清炎性指标,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活血化瘀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 ,水病可致血病 ,而血瘀亦可导致水肿 ,血、气、水三者相互影响 ,瘀血是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把肾病综合征分为阴亏血瘀和阳亏血瘀两种 ,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达到改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恢复肾脏功能、促使疾病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溃疡性结肠炎病因未明,极易复发,表现为慢性化的病程特点。瘀血常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97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的9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金周 《光明中医》2013,28(8):1619-162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予自拟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4%优于对照组的76.09%,治疗组复发率8.78%低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腹痛、脓血便等症状以及结肠镜下所见。停药6个月内对显效和有效的病人保持随访。结果:临床症状疗效:试验组在控制脓血便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黏膜病变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综合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7%。远期疗效:试验组有7例复发或加重,对照组有14例复发或加重,试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尤其在控制脓血便方面,并且具有良好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紫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100例血液呈高凝状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紫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6.75±1.88)mg/L与治疗后(6.72±1.90)mg/L水平相近,维持情况良好,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紫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高凝状态的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还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宋大松 《世界中医药》2008,3(3):167-16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结肠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大便脓血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属难治病。笔者近年来在传统辨证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UC,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广东省南海市官窑医院(528237)胡凤林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颇感棘手。近年来,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该病2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1岁~40岁者12...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法干预溃疡性结肠炎肠屏障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俗非 《吉林中医药》2010,30(7):559-560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肠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肠黏膜三大屏障的损伤机制有助于其修复靶向的选择。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UC及修复肠屏障方面可起到有效作用,其治疗效应涉及通过调节细胞凋亡,抑制促炎因子,促进抗炎因子等以恢复肠上皮,加强免疫屏障。活血化瘀中药尚未有相关报道涉及肠道菌群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和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民 《河南中医》2012,32(2):232-23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和络法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和络中药治疗,4周为1疗程,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57%,治疗组有效率92.98%,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和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反应、高凝状态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解毒化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及8周的炎性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肠镜下黏膜积分及结肠组织病理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4周及8周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及8周PAGmax、D-D、FIB、Plt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MP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肠镜下黏膜积分、症状积分及结肠组织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结论自拟解毒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显著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综合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高凝状态、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8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高凝状态指标、炎性反应因子指标、临床症状积分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5%(61/65),高于对照组的80.00%(52/65)(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和肠镜检查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高凝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可改善症状评分,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桃红活血汤加常规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肝素加常规激素治疗。结果:两组均可显著纠正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而对照组则有部分患者出现出血等融作用。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可纠正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