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66岁。发现左侧阴囊皮肤赘生物20年,逐渐增大1年。无疼痛及压痛,阴囊无肿大、下垂,睾丸及附睾无异常,无坠胀感,排尿正常。查体:左侧阴囊皮肤可见25cm×10cm×10cm皮肤赘生物,无压痛,质软,有蒂,蒂直径约2cm,阴茎、睾丸、附睾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阴囊肿物呈等回声,偶见彩色血流。  相似文献   

2.
小肠淋巴管瘤致肠梗阻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发生在淋巴系统的较为少见的肿瘤。按照Wegner分类方法,淋巴管瘤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及囊状淋巴管瘤。小肠淋巴管瘤在临床上少见,我院曾收治1例,男,13岁,因中下腹疼痛伴呕吐5d入院。5d前患者因饱食后运动出现中下腹隐痛不适,逐渐加剧并出现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样液体,无腹泻、发热等,到当地医院救治(具体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遂转入本市红十字医院。腹部x线平片提示肠梗阻,行胃肠减压、抗炎补液治疗3d,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并加重而转入我院,因当时病情危重,在我院未行腹部B超和立卧位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2岁.因“胸部查体发现食管中下段肿物1个月,要求手术”于2011年2月22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距门齿28~36cm食管可见多条条索状黏膜隆起,表面黏膜尚光滑,病变食管管腔狭窄,内镜可通过。食管超声结果示:肿物位于黏膜下层,呈低回声,  相似文献   

4.
Hemolymphangioma is a kind of deformity of the lymphatic vessel and venule,which is rarely seen in clinical practice.A 66-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had a chief complaint of distention in left upper quadrant of the abdomen for 6 months was admitted to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Chengdu Military Region of PLA.Examin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B ultrasound confirmed that the patient had a retroperitoneal cystic mass.During the exploratory laparotomy,the soft mass was found at the left upper quadrant of the abdomen and had invaded to the pancreas.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that the mass was a pancreatic hemolymphangioma.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血管淋巴管瘤临床罕见,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4岁,因右上腹隐痛一周入院。一周前进食后感右上腹疼痛不适,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约10分钟后自行缓解;5天前上述症状再发,疼痛牵扯到右腰背部,仍无畏寒、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7岁,主因"间断便血8年,加重1个月"于2010年12月12日入院。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患者于2002年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后便少量鲜血,于当地医院按痔疮治疗有所改善。2010年11月初患者出现鲜血便,每日3~5次,量多,约300~500g,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感,并出现乏力、头晕等不适  相似文献   

7.
<正>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中低度恶性侵袭性肿瘤,可侵袭至身体多个部位,如肺、胸膜、软组织、头颈部、骨等其他器官,其发病率为(0.001~0.002)‰[1]。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临床上诊断困难,须依靠病理检查确诊,多预后不佳。原发性脾脏肿瘤是临床极少见肿瘤之一,仅占全部肿瘤发病的0.3‰,  相似文献   

8.
9.
背景与目的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脾脏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初诊时易误诊,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本文通过回顾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本病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2年9月收治的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50岁女性,因体检意外发现脾脏占位20 d余入院,全腹增强CT示:脾大,内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缘见弧形高密度影。腹部彩超示:脾脏多发混合回声病灶,较大者约10.2 cm×8.8 cm,形态尚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其内可见血流信号;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通过全科讨论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认为有手术指征。遂行腹腔镜辅助下全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脾脏血管淋巴管瘤。结论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的良性肿瘤,误诊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该疾病最重要的手段,完全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术后应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附睾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6 1岁。因阴囊内肿痛不适 2月于2 0 0 2年 4月 19日入院。入院前曾以“左附睾炎”接受多种广谱抗生素治疗 ,但肿块仍有进行性增大。患者既往无肺结核史 ,本次发病无发热及外伤史。体检扪及左附睾约 4 .5cm× 4 .0cm× 3.0cm大小 ,质地中等偏软 ,压痛 ( )。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5岁。发现左足背侧肿物1年。查体:左足第1、2趾蹼间轻度肿胀,无发热,可触及一约1.5cm×2cm×1cm质软肿物,固定.无压痛,足趾活动感觉正常。左足X线检查:左第1跖趾关节外侧可见数个点状钙化影,骨质未见破坏(见图1)。左足背彩色超声图像检查:左足拇趾近节背外侧见大小约1.4cm×0.8cm、1.0Cm×0.8cm低回声,  相似文献   

12.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位 ,但以四肢 ,特别是手指、足趾末节多见。我科自 1984年以来收治手指血管球瘤 18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8例中 ,男 2例 ,女 16例。平均年龄 3 8 4( 2 1~ 5 6)岁。病程 10个月~ 7年 ,平均 3年 7个月。发生部位 :左手 8例 ,右手10例 ,各手指均有发生。均在手指末节 ,其中发生在甲下 11例 ,指腹 7例。临床表现 :18例均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 ,向近端放射。手持冷物或遇冷水时疼痛加重 ,触摸、碰撞时疼痛尤甚。体征 :7例位于指腹 ,局部轻度膨隆 ,可…  相似文献   

13.
探讨腹部血管淋巴瘤的临床诊治。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以血管淋巴管瘤及脉管瘤为检索词,检索出符合要求且资料完整的2001~2013年文献32篇(49例),与我院收治的7例一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腹部血管淋巴管瘤发病非常罕见,早期一般无症状,大部分是受累部位出现症状而发现,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和误诊,术前主要需借助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最佳,复发少见,恶变极少见,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陈宏  杨茹怡  高进 《消化外科》2012,(3):299-29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4岁。因反复行下腹隐痛5年,于2011年3月30日于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诊治的38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症状以肿瘤部位局限性压痛为主,遇冷加重;35例Love试验呈阳性;x线检查20例手指末节指骨有凹陷性压痕;38例均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术后经6月~2年随访,无1例复发,38例疼痛完全消失,指甲生长良好。结论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血管球瘤的唯一有效方法,完整切除肿瘤,提高对血管球瘤的认识,早期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刘勇 《腹部外科》2001,14(4):218-218
患者 :女 ,2 4岁 ,因腹胀 3月余于入院。查体 :腹稍隆起 ,中下腹可触及一约 15cm× 2 0cm包块 ,囊性感 ,边界欠清楚 ,表面光滑 ,活动度差。B型超声探查 :右肾至髂前上棘一巨大囊性包块 ,内可见多条强光带交织成网状 ,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多囊状结构。CT平扫示 :右腹部巨大囊性包块。常规试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手术在气管内麻醉下施行 ,术中见肿瘤起源于肠系膜根部 ,上平横结肠 ,下达盆底 ,小肠被推向左侧 ,大小约2 5cm× 30cm× 15cm ,囊性 ,壁薄 ,包膜完整。考虑为囊状淋巴水瘤。放出部分囊液使肿块缩小 ,囊液为清澈略带淡黄…  相似文献   

17.
胰腺淋巴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69岁,因反复阵发性上腹部隐痛不适2周入院。2周前进食后出现左上腹部隐痛不适,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1周前出现过性皮肤巩膜黄染。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胰头占位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图1)。  相似文献   

18.
19.
手指血管球瘤(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7例经手术切除的手指血管球瘤,6例位于甲床,1例位于指腹侧方,平均年龄34.2岁,疼痛是最主要症状,触压、遇冷可加重。甲蓝斑6例,X线片指甲骨压迹1例。MRI检查1例,手术采取拔一显微镜下瘤体摘除。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平均随访41个月,无指甲营养不良,残余痛及复发病例。结论:诊断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均可做出,MRI可明确瘤体的大小,精确的位置并为外科手术提供帮助,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是治疗本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钱伟峰  周永年 《腹部外科》2003,16(2):108-108
患者 :男性 ,2 7岁。因“上腹部胀痛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6d”入院。体检 :T 3 8.3℃ ,P 80次 /min ,BP 12 0 /10 0mmHg。神清 ,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全腹膨隆 ,肌紧张 ,压痛、反跳痛。中下腹触及约 2 5cm× 2 5cm×10cm的肿块 ,质硬 ,表面光滑 ,有深压痛 ,活动度欠佳。肠鸣音亢进。腹部平片示上腹部阶梯状液平。B型超声检查示腹部实性占位性病变。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全小肠系膜逆时针扭转 3 60度 ,系膜根部可见一 2 5cm×2 5cm× 10cm大小的实性肿块。完整切除肿块及部分小肠 ,将扭转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