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比研究了中日主流媒体关于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的报道框架,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性质和范围各不相同,但均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巨大潜力。自然科学博物馆如何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优先领域中做出贡献?为此讨论四个问题:自然科学博物馆在推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科技创新合作方面的潜在作用; “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一带一路”背景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海外发展援助潜力;自然科学博物馆在强文化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婧 《东南传播》2014,(10):106-109
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基础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近年来在风靡城乡的同时,也在微博上引起了公众和媒体机构的关注。通过抽样,对媒体机构微博关于"广场舞"话题的报道数量、发布形式、发布时间和报道角度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在微博舆论场中,公众和媒体机构共同建构了"广场舞"这个社会议题。  相似文献   

4.
高晶 《今传媒》2020,28(1):1-4
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新闻课程体系。首先要求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论,认真研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论述,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的影响,掌握国际新闻采写本领,掌握新闻语言技能,未来成为合格的党的外宣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大数据及可视化分析工具对Twitter平台中的"一带一路"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并调研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国主流媒体账号的运营和参与"一带一路"报道的实际情况,以期见微知著,对全面掌握国外"一带一路"社交媒体舆论场的生态景观及主流媒体调整报道策略提供科学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6.
马媛 《东南传播》2011,(1):62-64
在传媒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大众传媒引导的"媒体造星"运动愈演愈烈。本文首先阐释了"媒体造星"现象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并综述了对此类现象不同角度的各种研究报道。其次,通过列举大量时下广泛流行的"造星"现象,总结"造星"现象的特点及对受众的影响。最后,本文从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媒体造星"运动,从大众媒介自身出发,讨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起因及结果,并联系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初步分析了"媒体造星"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陈华健 《今传媒》2024,(2):87-90
中国和伊朗作为丝绸之路沿线上的两个重要文明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通过“丝绸之路”这一纽带展开了紧密联系,推动了双方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本文回顾了中伊双方通过“丝绸之路”这一纽带所创造的文化交流史,指出这一历史既有利于持续深化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好关系的稳步发展,又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伊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更加良性发展的中伊文化交流模式及其相关策略,旨在树立“一带一路”友好合作的典范,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合作与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问题突出,已严重阻碍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整合、重组全球范围内的各类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制造业资源配置,缓解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冲突。将传统两要素C-D生产函数扩展为包含劳动、资本、能源及污染的四要素C-D生产函数,并假设规模报酬递减,测算2006—2018年中国制造业整体、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及低能耗低污染行业的资源错配程度,分析各要素错配在总体错配中所占的份额;在此基础上,运用断点回归模型量化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资源错配程度在2006—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若各要素得到有效配置,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提高65.67%;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错配程度已超过劳动错配,成为资源错配的主要贡献者;低污染低能耗行业劳动错配对总体资源错配的贡献较为显著,能源错配和污染错配的贡献为负;"一带一路"倡议对制造业各要素错配的抑制作用强于促进作用,倡议的实施降低了制造业整体及低能耗低污染行业的资本错配和污染错配、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劳动错配,以及制造业整体、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及低能耗低污...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和电视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体具有强悍的传播力,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不同层次和年龄的大众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本文主要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电视媒体的传播策略,通过分析城市宣传片在电视媒体上的传播途径,探讨电视媒体在城市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智能终端的普及降低了传播的门槛,更多的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设置议题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转发抽奖"是社交媒体中传播主体经常采用的方式,传播者将议题和奖品绑定,要求受众转发信息即达成中奖条件从而加强和扩大传播效果。本文就社交媒体中"转发抽奖"所产生的议程设置效果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论述社交平台环境中议程设置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丽璇 《出版广角》2017,(21):10-14
民文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优质民文出版项目,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出版人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文章梳理了民文出版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并以部分民族出版社的典型民文出版项目为例,就民文出版工作展开历史文化和地理区域方面的研究,同时对民文出版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文出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其EAP教材的开发与出版对专业人才的语言与思辨能力、全球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外教社、外研社、高教社和上交社开发的大学英语EAP教材,探究其优势和不足,指出未来我国学术英语(EAP)教材的出版与转型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定性、教材定位、多元需求、数字产品等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对缅甸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缅甸华文报纸的出现以及曲折的变革过程则是中缅关系发展的镜像呈现。进入21世纪,民盟的领导为缅甸华文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以《金凤凰》、"缅华网"为首的缅甸华文媒体,表现出了空前的公信力、凝聚力。"一带一路"背景下处于变革期的缅甸华文媒体,仍在中缅关系良性发展的进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西北区域77所高校成员图书馆外文文献采购情况、采购途径等馆藏现状进行的三个阶段的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购的障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建立"一带一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寻求多渠道经费支持、重视资源建设的前期规划、形成合理方案、优化采购途径等外文文献资源建设与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琦 《中国出版》2023,(1):49-54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随着迎来了“出海”的最佳机遇。但各国文化背景和法律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文化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前后必须制定以著作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策略并及时作出因地制宜的调整完善。文章选取“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综合整理信息数据并深入分析各国的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的国际、国内保护现状。基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区域化水平差异,知识产权国内立法的形式、内容及司法意识差异,指明知识产权确权、策略、合规性及地域性风险要点,提出文化企业应当打造具有针对性和本地适应性的全面知识产权策略;此外,政府也需从宏观层面制定系统化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哈萨克斯坦也由汉语传播的"薄弱地带"转变为重点区域。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幅员最辽阔、经济规模最大的多民族国家,也是我国在中亚建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汉语传播是中哈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研究汉语在哈萨克斯坦传播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符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未来政治、经济与文化合作发展中的需要,并且对探讨未来汉语在中亚的传播趋势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与规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要国际合作方案,充分了解国际受众的态度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至关重要。【方法】文章基于计算传播和网络议程研究框架,对推特上有关“一带一路”话题的讨论进行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以探究公众对议题的讨论呈何种分布及情绪占比。通过主题建模、情绪计算和语义网络分析将讨论的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网民整体的关注点和媒体议程相关性高,整体呈现的正面情绪占比最大,负面情绪随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进程逐渐衰退。【结论】在开放的话语空间中,整体情绪呈积极状态,但和媒体议程相关度高。在未来对外传播过程中要把握核心要义,优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张昆  徐晓涵 《新闻界》2023,(12):75-90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三边关系不仅关乎中国和平崛起,更关乎亚太稳定、“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大局。因此,了解印度、巴基斯坦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制定和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战略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寰球民意指数”(2020)和“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结果,客观动态地展示印度、巴基斯坦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状况及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的新闻接触对大众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巴基斯坦公众接触媒体新闻越多,对中国的实力越认可,好感度越高,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评价越积极,证实了巴基斯坦公众的媒体新闻接触对中国形象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三年间由传统媒体渠道的影响力更大转变为互联网渠道的影响力更大。但对于印度公众而言,三年间,印度公众接触新闻对中国国家实力认知的正向影响逐渐消失,通过互联网接触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认知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另外,印度公众对中国好感度的认知始终不受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闻的影响。总之,于印度、巴基斯坦公众而言,互联网渠道接触新闻的影响力逐渐高于传统媒体渠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德黑兰时报》《伊朗日报》和迈赫尔通讯社为研究对象,运用议程设置和框架分析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三家伊朗媒体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梳理。尽管三家媒体的议题和框架类型基本相同,但是在报道的新闻主体与具体内容方面各有侧重,由此体现出它们对"一带一路"的不同关注,以及对中国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朝日新闻》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特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