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鞍钢高炉单管路及多管路喷吹的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清华  罗汝泉 《炼铁》1995,14(6):4-7
1989年鞍钢部分高炉喷煤工艺由多管路改为单管路,1994年全部高炉都采用单管路喷吹工艺。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单管路喷吹工艺具有可防止喷吹罐下部积粉,提高高炉圆周喷煤的均匀度,降低各风口间煤量误差,联系管路阻力和喷吹风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幸晓均 《重钢技术》2002,45(3):10-12
文章介绍了重钢三座高炉喷煤设施构成及采用浓相输送技术的喷吹系统工艺特点,该喷煤系统以N2作为输送介质,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负压,喷吹系统采用一组并列喷吹罐对应喷吹三座高炉的工艺形式,输粉速度1-3m/s,输粉浓度40-50Kg粉/Kg气。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青岛特钢2×1 800m~3高炉喷煤系统的工艺设计特点。该喷煤系统采用烟气自排式制粉工艺流程,二罐并列、单总管加炉前双分配器直接喷吹工艺。在设计中采用了定量圆盘配煤、共用煤粉仓、圆盘旋转给料喷吹及煤粉喷吹泄压返粉等先进技术。一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该喷煤系统生产运行稳定,已基本达到设计指标,为高炉的稳定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马德仁 《炼铁》2004,23(3):39-41
海鑫1080m^3高炉喷煤系统采用中速磨负压制粉,一级高浓度低压脉冲长袋式收粉器收粉,喷吹系统采用双罐并列单管路加分配器浓相输送工艺。喷煤系统是按喷吹烟煤设计的,最大喷煤比200kg/t,年平均喷煤比180kg/t,设备出口煤粉浓度≤50mg/m^3。喷煤系统投运后喷吹无烟煤,在无富氧的情况下,喷煤比很快达到117kg/t,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简述高炉喷煤发展概况,作用及其对高炉炼铁系统集约化发展的意义,认为我省应积极采用高炉喷煤技术,加速炼铁集约化发展,通钢宜采用中速磨制粉,浓相输送,以烟煤为主混喷无烟煤,富氧喷吹,系统全惰化安全技术,以较高起点建设喷煤设施。  相似文献   

6.
王敏  吴玉林 《钢铁》1995,30(10):4-7,26
介绍了石钢高炉煤粉制备工艺改造和煤粉喷吹工艺的特点及富氧喷煤的冶炼初中。石钢喷吹煤粉工艺采用多管路浓相输送技术,可实现按风口调节和控制喷煤量,具备喷吹烟析条件;针对富氧喷煤后高炉行程的变化,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增产节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阳升  刘述临 《炼铁》1994,13(1):21-24
高炉实现大量喷煤应采用氧煤喷吹技术。氧煤过程是氧煤直接燃烧-即采用氧煤枪。实现大量喷煤,氧煤系统设计和科研开发固然重要,但生产操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青钢高炉喷煤系统采用煤粉制备与喷吹一体化的直接喷煤技术、一次布袋收粉工艺、中速磨制粉、流化上出料输送高浓度喷吹、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先进的技术。青钢4座高炉经过半年左右的喷煤实践,平均煤比达到130kg/t以上,不仅实现了达产目标,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京西和宁夏无烟煤、大柳塔及大同烟煤的理化性能和喷煤工艺特点分析,确定了首钢高炉喷吹煤粉的最佳煤种及配比;分析了风温、富氧率、粒度组成等对高炉喷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论证了首钢高炉喷吹混煤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徐矩良 《炼铁》1995,14(4):40-44
近年来,我国高炉喷煤工艺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制粉系统的改进主要是:取消一次风机,采用全负压操作,减少或取消旋风收粉器,采用中速磨代替球磨机,喷吹系统的改进主要是:采用“总管加分配器”流程;广泛应用流化技术,采用上出煤喷吹工艺以实现沈相输送输送以及煤粉单管计量和调节等。  相似文献   

11.
鞍钢高炉喷吹煤粉合理配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兴惠  吴炽 《炼铁》1997,16(1):5-8
实验室研究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高炉喷吹烟煤和无烟煤的混合煤的综合效果优于喷吹单一烟煤或无烟煤,研究结果还表明,在鞍钢生产条件下,对于1000m^3级高炉,当煤比为100kg/t左右、不富氧或低富氧率时,混合煤的挥发分含量宜控制在18%左右,当煤比进一步提高后,混合煤的挥发分含量应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福明 《炼铁》1995,14(6):16-20
首钢高炉喷煤始于1964年,讨论进一步了发展首钢高炉喷煤技术应该采取后些措施,如提高精料水平,提高热风温度改用分配器系统的喷吹方式,实现富氧大喷煤,喷吹烟煤,彩煤粉浓相输送技术,提高喷煤自动化控制水平等。  相似文献   

13.
安钢炼铁厂依靠科技进步,通过优化炉料结构、提高原燃料质量、保持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实现大煤比喷吹、加强企业管理等措施,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政善,生铁能耗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4.
太钢高炉喷煤技术的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友三  吉永业 《炼铁》1999,18(2):14-17
太钢高炉喷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常压喷吹到高压喷吹,稀相输送到浓相输送的过程。经过对制粉和喷吹系统的一系列改造,实现了集中制粉、远距离浓相输送和浓相喷吹,输煤浓度达到56kg/kg以上,喷吹浓度达到90kg/kg以上。  相似文献   

15.
降低梅山高炉生铁成本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代德  徐震林 《炼铁》2000,19(1):18-20
梅山炼铁厂依靠科技进步,通过采取狠抓精料工作、保持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实现大煤比喷吹、加强企业管理等措施、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生铁成本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鞍钢高炉喷吹半焦的可行性,在分析半焦性能基础上,以鞍钢常用煤种作为基础煤种,开展了配入量作为水平的优化配煤实验,并对优化后的混合煤粉的输送性能、燃烧率、理论置换比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煤粉中配入小于15%的半焦要比现场正在喷吹的混合煤粉的输送性能略微改善,混煤的燃烧率提高约2%,理论置换比都在0.95以上,远高于行业要求标准,半焦作为高炉喷吹用煤完全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7.
安阳高炉喷吹瘦煤的安全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钢炼铁厂在喷吹瘦煤之始,针对瘦煤的特性,在供煤设备的安全控制方面作了大量的改造工作。经过两年来的生产实践,没有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确保了喷煤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煤系统的安全控制改进促进了高炉喷煤量提高和保证煤粉的置换比,高炉生产达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济钢第一炼铁厂针对原喷煤系统存在的制粉设备产能低、耗能大,设备故障多,不能进行烟煤、无烟煤混喷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改造措施:扩建煤场,实现了原煤储备量充足、给料快、达标;引进高产能中速磨煤机,并对其分离器结构和气流喷嘴的导流方式及收粉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保证了煤粉的产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改用卧筒式烟气发生炉,确保系统压力、温度、流量符合混喷工艺要求;完善煤粉输送系统配置等,实现了煤粉的平稳均匀输送,实现了高炉高煤比喷煤。  相似文献   

19.
对产自陕西的一种弱粘煤进行了实验室研究,探讨了高炉喷吹弱粘煤的可行性。结果证实,弱粘煤具有低硫、高发热值等特点,是高炉喷吹的一种优质煤种。其可磨性指数高于现用无烟煤;属于强爆炸性煤种;燃烧性能优于生产用无烟煤。建议可先在老系统按35%弱粘煤+50%无烟煤+15%烟煤配比进行工业试验。  相似文献   

20.
高炉大喷煤时煤粉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万仁  吴铿  张龙来  赵勇  张飞 《钢铁》2006,41(4):10-14
根据岩相显微分析和化学分析的结果,计算了宝钢高炉不同煤比操作条件下,炉尘中未消耗煤粉中的碳含量.给出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炉尘碳含量与未消耗煤粉碳含量的关系式.确定了高炉喷煤比与炉尘碳含量和未消耗煤粉碳含量与喷煤比的关系式,进而计算了宝钢高炉在不同喷煤条件下煤粉在高炉内的利用率.为高炉大喷煤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