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该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14例,均行MRI和CT检查,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为3-12岁,结果 髓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儿童,常见于小脑蚓部,MRI扫描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略高于脑灰质信号,增强后呈中等至明显强化,CT平扫为等或稍高密度影,注药后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 对儿童髓母细胞瘤定位和定性,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2.
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鹏  程敬亮 《中原医刊》2007,34(14):83-84
目的总结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影像特点,并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进行对照。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12例,并与36例16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进行对照。1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3例CT平扫检查。结果9例发生在小脑半球,3例位于四脑室及小脑蚓部,其中1例肿瘤沿着脑脊髓播散,形成脑膜癌病。肿瘤直径大于5cm6例,5例大小为3-5cm之间,1例肿瘤小于3cm。CT平扫表现为团片状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境界欠清晰。1例见有细点状钙化。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及FSEIR呈高于脑灰质信号。增强扫描为中度强化,强化欠均匀。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仔细分析发生部位以及影像征像,术前可作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3.
儿童髓母细胞瘤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35例髓母细胞瘤患儿均行头部CT或MRI检查,全部病例行手术切除肿瘤,病理证实。结果: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1例,2例无好转自动出院,死亡2例;合并颅内感染3例,经治疗痊愈。结论:对小脑髓母细胞瘤尽量应做到手术全切除.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可明显减少或延慢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间歇性肉眼血尿2月,伴尿急尿频、下腹胀痛不适4天入院;B超、CT和MRI发现膀胱右侧壁巨大肿块突入膀胱腔,手术切除包块,病理学检查报告为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3月复查膀胱超声和膀胱镜检未见复发。结论:病史、B超、CT和MRI是诊断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重要手段,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柳宏肆 《当代医学》2021,27(18):159-160
目的 研究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就诊且高度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I诊断检查,并在手术完成后对病理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为96.15%,明显高于CT的78.85%(P<0.05);MRI诊断方式诊断价值高于CT诊断(P<0.05).结论 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检查,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均能检查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特征,但MRI影像诊断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27例髓母细胞瘤中,位于小脑蚓部18例,小脑半球4例,第四脑室5例。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20例,呈不规则形7例。发生囊变18例,钙化或出血各2例。MRI扫描呈长T1或等T1、长或混杂T2信号。结论:MRI对髓母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MRI特点,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28岁.所有病例进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与结论 髓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儿童,好发部位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MRI扫描T1加权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中至明显强化.MRI检查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23例幕下中线及其周围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特征,提高对幕下中线及其周围肿瘤的认识。方法对三家医院23例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下肿瘤中线处的回顾性分析。11例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7例行MRI平扫加增强,10例同时行CT、MRI检查。结果:23例中星形细胞瘤8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3例。髓母细胞瘤6例,均有各自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本组CT定位、定性准确率为78%、69%;MRI为97%、91%。结论CT和MRI对该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的MRI和CT表现以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MRI和CT表现和特征。结果:左侧桥脑小脑角区15例,右侧21例。其中听神经瘤22例,脑膜瘤8例,表皮样囊肿(胆脂瘤)4例,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及胶质瘤各1例。结论:MRI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检查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在鉴别肿瘤的类型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检查的49例高度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儿童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49例儿童都进行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磁共振成像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结果、诊断价值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病理诊断43例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CT诊断35例,磁共振成像诊断41例。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都比CT诊断高,其中敏感度、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儿童左侧顶叶可见囊实性肿块;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看见儿童脑桥位置存在病灶,且已经出现肿胀情况。结论:CT与磁共振成像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高于CT,但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诊断治疗仍然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四肢肢体脂肪肉瘤的MRI和CT检测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43例四肢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于手术治疗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辅助诊断,16例患者于手术治疗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辅助诊断,另外9例患者术前行MRI及CT平扫及增强扫描辅助诊断,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中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将其按照分型方式(分别为高分化型脂肪肉瘤、黏液型脂肪肉瘤、去分化型脂肪肉瘤及混合型脂肪肉瘤)评定其诊断结果。结果:43例患者中,发病部位在上肢者13例,在下肢者30例,病灶平均直径为(14.6±6.1) cm。所有患者病变组织均可见不同大小的脂肪细胞,病理学特征为脂肪细胞与脂母细胞混合存在,伴有可被深染的多形性细胞;CT检查,基本特征为病灶呈不规则低密度阴影但边界清晰,增强后显示病变部位分隔明显增强;MRI检查,基本特征为T1短信号、T2长信号及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成像等信号,肿块内存在条索状和线状阴影,病变组织周围神经与血管呈被挤压样,但骨质结构相对完整。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CT和MRI以脂肪信号为主,增强后轻度强化;黏液型脂肪肉瘤CT和MRI表现为囊性密度及信号,增强后可见云絮状、网格状轻中度强化;混合型脂肪肉瘤具有上述2种类型混合的影像学表现。结论:病理检查可为确诊脂肪肉瘤的类型提供确切依据,CT和MRI影像学检查可为判断肿瘤大小提供依据,MRI造影增强后扫描对明确肿瘤边界有重要作用,3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可为确诊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以及CT诊断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I影像学检查以及CT影像学检查,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0例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星形细胞瘤,有6例患者为髓母细胞瘤,有6例患者为脑转移瘤,有6例患者为室管膜瘤,有8例患者为血管母细胞瘤,有1例患者为脑膜瘤。不同病变的患者,影像学的表现情况也存在差异性。在小脑半球肿瘤的定位诊断上,MRI以及CT的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93%。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患者实施MRI检查以及CT检查,能够有效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3.
核磁共振在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及宫颈浸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及宫颈浸润的术前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前盆腔的核磁共振图像特点,判断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55例子宫内膜癌,MRI均检出。46例MRI检查能够清楚显示瘤灶的形态及大小,术前做出正确分期;MRI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不符合9例,其中过高分期4例,Ⅰb期MRI诊断为ⅠC期;过低分期5例,ma期MRI诊断为Ⅰc期,Ⅲc期MRI诊断Ⅲa期。结论:术前盆腔MRI并增强检查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必须检查项目之一,其为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脊柱骨软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脊柱骨软骨瘤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将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科收治的 6例脊柱骨软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6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 ,2例术前诊断骨软骨瘤 ,术后经病理证实 ,另 4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 ,术前诊断率为 33.3%。 结论 :认识本病的临床特点 ,行CT和MRI检查可早期确诊。一旦确诊 ,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5例患者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输尿管镜等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输尿管癌。18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其中15例行根治性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手术治疗,3例行保守性手术。结论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正确率,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B超、CT、MRI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涌  钟鸣 《华夏医学》2009,22(3):413-415
目的:探讨B超、CT、MRI 3种检查方法对女性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以期找到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20例已行B超、CT、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这3种方法的检出正确率.结果:3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正确率依次为:B超77.5%、CT 82.5%、MRI 94.2%.结论:MRI检出准确率最高;CT对Ⅰ、Ⅱ期病变的检出准确率低于MRI,对Ⅲ、Ⅳ期病变的检出准确率与MRI对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李庆国  贾守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783-1784
目的:提高小脑肿瘤的MRI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肿瘤病例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病人中,髓母细胞瘤31例,脑转移瘤27例,星形细胞瘤30例,血管网织细胞瘤12例。结论:发病年龄以及部位、病灶形态等征像对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MRI对小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及MRI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asal and 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行手术病理确诊的SNIP患者100例,术前均有CT及MRI检查,比较CT、MRI、CT结合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分析CT、MRI的影像诊断特点。结果 100例SNIP中起源于上颌窦27例,筛窦22例,额窦16例,鼻甲15例,窦口鼻道复合体8例,蝶窦7例,不能确认起源5例;CT与MRI诊断的分期符合率为98.0%,明显高于单独CT或MRI的诊断符合率94.0%、96.0%;CT表现:单侧鼻腔鼻窦软组织病变,骨炎症出现率为63.0%(63/100),与起源部位一致率64.6%(42/65),9例出现眶纸板或前颅底骨质破坏,与恶变有关,MRI表现:97例出现脑回征,86例准确预测起源部位(准确率86.0%)。结论 CT联合MRI检查可全面显示SNIP的范围及其与周围软组织的界线,有助于术前肿瘤临床分期以及肿瘤起源的准确评估,从而更有利于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病因、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其中17例行尿道旁腺囊肿切除术,15例行囊肿开窗术,对诊疗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患者都获得随访,时间1个月~2年。全部单次手术治愈,均恢复正常排尿,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未发现囊肿复发、尿道狭窄、尿失禁或尿道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触诊是诊断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基本手段,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囊肿切除术是治疗女性尿道旁腺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开窗术具有治愈率高、创伤性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氟骨症引起的黄韧带骨化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评价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疗效。方法:收集2008-01~2009-12氟骨症黄韧带骨化(OLF)病例19例。病人OLF所累及脊柱水平均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术。病人术前体检,行X线平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尿氟测定。术后查体、复查MRI,观察病人临床恢复及椎管狭窄缓解状况。应用ASIA评估标准进行分级,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分对比,评价脊髓损伤进行脊髓减压的治疗效果。术中切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制作切片观察。结果:术后除2例长期严重截瘫病人外,余17(89.5%)例病人症状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症状明显改善12例(63.2%)。复查MRI,显示OLF累及节段椎管狭窄均明显缓解。术后病理切片示骨质硬化和软骨内成骨。结论:氟中毒是高氟地区黄韧带骨化的重要病因,可累及全脊柱大量椎体节段。MRI可明确脊髓病变情况,并为OLF术前诊断、鉴别诊断,术后评估提供依据。氟中毒椎管狭窄需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