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青霉素是临床最常见的抗菌素之一,青霉素过敏也屡有报导。但既往无过敏史经青霉素皮试阴性后,注射青霉素而发生严重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心跳、呼吸骤停者极少见。现就近年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3例分析报告如下。并就如何把好青霉素皮试关及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问题谈几点粗浅体会,供同道们参考。1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32岁,住院号63693。患者因手外伤感染于1991年6月30日上午10时30分来院注射青霉素。既往曾注射过青霉素,无过敏史。按正规操作给予青霉素皮试呈阴性.然后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注射后约3分…  相似文献   

2.
使用头孢菌素类是否做皮试 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时有发生。《临床用药须知》中明确规定:青霉素钠注射前必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一般不宜进行皮试、皮内注射0.1ml,阳性反应者禁用;而并无头孢类药物进行皮试的规定。并同时指出: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头孢菌素时发生过敏反应者约为5%-7%。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2岁,于1991年8月11日9时到我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给予氨基苄青霉素治疗。按常规配制氨基苄青霉素皮试液,常规氨基苄青霉素皮试后5min,发现患者注射部位局部皮丘变成灰白色,较干燥,皮丘大小无变化,边缘清楚,周围无红肿,全身无过敏反应,病人体温无改变,呼吸平稳。考虑为氨基苄青霉素皮试所致局部皮肤坏死。与此患者同时使用同一种皮试液的另3例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和局部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4.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霉素在临床使用中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特点以及过敏后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2000年至2005年内收入的56例青霉素使用患者病例作回顾总结性的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青霉素皮试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青霉素皮试后过敏反应2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其余52例均无过敏反应。结论:在使用青霉素时必须详细询问过敏史并认真做好皮试工作。测试结果为阴性者,观察20min无过敏反应后方可使用青霉素[1]。有过敏史或测试结果为阳性者都禁用青霉素[2]。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进入人体而发生的严重过敏反应,后果严重,应紧急抢救。用药前须做过敏试验及用药中的注射事项皆为所知。我院在抢救1例青霉素注射后停药29d,再次做青霉素皮试(同一批号)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人,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溶媒给苄星青霉素皮试结果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01-2022.12本院门诊需注射苄星青霉素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溶解配制后开展皮试)、对照组(加入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配制后开展皮试)分别包含49例,观察两组皮试液的苄星青霉素含量、皮试阳性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两组的溶液含量、苄星青霉素含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皮试阳性率是16.33%低于对照组36.73%(P<0.05)。实验组的轻度疼痛比例为81.63%高于对照组36.73%(P<0.05),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为16.33%、2.04%低于对照组30.61%、32.65%(P<0.05)。实验组含局部疼痛或压痛、皮疹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占比是4.08%低于对照组16.33%(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作为一类常见广谱抗生素物,采取生理盐水取代灭菌注射用水当作溶媒配制皮试液,能减少皮试假阳性情况产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值得推广应用到临床。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经过做皮试及肌肉注射后,过敏者不多见。笔者在临床偶遇2例,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26岁,上呼吸道感染,做皮试阴性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无不适,给予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250 ml,青霉素800万U。滴入约10 ml后,患者感面部灼热,瘙痒,出现皮疹,随后颈部及上肢出现瘙痒。立即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抗生素,因其廉价高效,相对其它抗生素毒副作用小.在临床被广大患者所认可.然而青霉素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乃至过敏性休克,它的发生率在7%-10%.2010年四月份笔者曾参与抢救一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患者.现将体会概述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青霉素皮试阴性,遵医嘱给予青霉素640万U加入盐水250ml以每分钟50滴静脉滴注,经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及阳性体征.术后第五天,仍遵医嘱青霉素640万u加生理盐水250ml以每分钟80滴静脉滴注,二十分钟后患者诉心慌,头晕,恶心,脸色青紫,四肢厥冷,脉细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喉头痰鸣音.  相似文献   

9.
患,男32岁,于1991年8月11日9时到我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给予氨基苄青霉素治疗。按常规配制氨基苄青霉素皮试液,常规氨基苄青霉素皮试后5min,发现患注射部位局部皮丘变成灰白色,较干燥,皮丘大小无变化,边缘清楚,周围无红肿,全身无过敏反应,病人体温无改变,呼吸平稳。考虑为氨基苄青霉素皮试所致局部皮肤坏死。与此患同时使用同一种皮试液的另3例患,未出现过敏反应和局部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10.
<正> 患男,6岁。因发热、咳嗽3d,鼻塞、流涕7d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询问无药物过敏史,在右前臂屈侧皮内注射青霉素G皮试液0.1ml,30min观察结果,局部无红肿及硬结,皮试阴性。根据医嘱给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150ml,内加青霉素480万U,静滴10min时,患儿面颊部出现潮红,继之眼睑也红肿,颜面部出现皮疹,压之不褪色。患儿述腹部不适,而四肢及躯干均无皮疹出现、心率90次/min,律齐,腹软,肠鸣音正常,追问病史,既往曾有2次类似情况,未引起注意,考虑与青霉素过敏有关,立即停用青霉素,换用洁霉素静滴,约3h后,患儿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0岁,因头部外伤2小时来院就诊。清创缝合后给予注射TAT。经询问并无过敏史,既往并未注射过TAT。取试验液在其前臂内侧皮内注射0.1ml(内含TAT150U)后,患儿即刻晕倒在地,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脉搏微弱等休克现象。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同时给予吸氧、保暖、地塞米松静脉补液等抗过敏抗休克治疗。30分钟后患儿逐渐恢复正常,转危为安,观察24小时出院。TAT皮试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王素红!262700$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王春娟!262700$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12.
唐萍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8):143-144
青霉素皮试后15~20分钟,检查患者无自觉症状,皮试部位无红肿、疼痛,但当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青霉素过敏反应,这种现象属于青霉素假阴性现象.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在使用青霉素的过程中,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正确判断和用药时的密切观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王再贤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181-182
患者,男,36岁。因从高处坠落致足部外伤,在县级医院处理后,嘱其抗感染治疗,来我处就诊。患者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先予以青霉素皮试。皮试液用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青霉素G钠(80万U/支)配制,国药准字H37020079,批号L070426,浓度500U/ml。于左前臂屈侧腕关节上5cm处常规消毒,皮内注射试验液0.05ml,约2分钟后,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本组初次青霉素皮试阳性者225例中,男102例,女123例.年龄2~69岁,平均32.6岁.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判定方法:青霉素皮试方法及判断标准,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波0.1ml,20分钟看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皮肤无红肿,无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直径>1cm,并出现红晕,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相似文献   

15.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门诊注射室常见的危险最大的过敏反应。皮试或注射时均可发生。发病极为迅速。发生率为0.004-0.015%。死亡率为10—20%。临床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通常采用付肾素为首选药物。由于付肾素在抢救中或抢救后出现一些副作用。为了避免这些副作用的发生而又能达到抢救成功的目的。我院门诊注射室大胆地采用地塞米松为抢救青霉过敏性早期休克的首选药物;成功地抢救95例患者,无一例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浅谈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应用头孢菌素时注意:①对青霉素过敏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也曾有个别患者用青霉素不过敏而换用头孢菌素发生过敏.②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须皮试,应参照执行.皮试液参考浓度300pg/ml.皮试结果的判断按青霉素皮试的规定.③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参照青霉素休克同样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 12 3例以往青霉素阳性患者 89例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再分析。方法 对 89例青霉素皮试阳性者运用 0 .2 %利多卡因作为溶液配制剂进行测试 ,定人观察 ,同时避免了在皮试液的温度、浓度、皮试部位、病人心理等方面易发生假阳性的因素。结果 在 89例青霉素皮试局部阳性者中 ,青霉素阴性为 69例 ,注射青霉素后有阳性反应者 14例 ,有阳性症状者 6例 ,分别占77.5 1%、15 .7%、6.85。结论 假阳性率的产生与测试者、皮试液、病人三者均有一定的联系 ,皮试时要规范操作、爱岗敬业 ,可减少假阳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验教学中都是重点及难点,青霉素皮试液以每毫升含青霉素G200-500U的生理盐水为标准。常规的配制方法是:(1)向40万u(或80万u)青霉素的密封瓶内注人生理盐水2ml(4ml),稀释后每毫升含青霉素G20万U。(2)取匀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毫升含青霉素G2万U。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采用常规方法做青霉素皮试出现阳性的患儿采用两种不同的对照方法,择优选用较好的方法减少患儿的痛苦,减轻工作量.方法:将180例采用常规方法皮试出现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0.9%的生理盐水在对侧皮肤相同部位清洁后,皮内注射原青霉素皮试液0.1ml,对照组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后,皮内注射0.9%的生理盐水0.1 ml,比较两组患儿出现的阳性数、阴性数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做皮试,一次即可有效地判断青霉素能否使用,无须再做对照,皮试结果判断方便,同时可减少患儿的痛苦,减轻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青霉素类药物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中国药典明确规定,使用该类药物前,必须做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皮试液为每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含青霉素G钠(或钾)500U.临床为了提高青霉素皮试液(下称皮试液)注射剂量的准确性,习惯使用玻璃卡介苗注射器或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另加5号针头,现我们进行3种注射器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浓度测试实验,目的是了解青霉素皮试液浓度的实际情况,找出准确的配制方法与影响皮试液浓度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