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改善皮革的染色性能,将壳聚糖季铵盐用于皮革染色中,探讨了壳聚糖季铵盐整理工艺对染料上染率、革样耐摩擦色牢度、染色废液中染料质量浓度的影响,并与壳聚糖助染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用于皮革染色可提高染料上染率、革样耐摩擦色牢度,降低废液中染料的质量浓度,当用量为1.6%(omf)时效果最佳。对比不同的加入顺序发现,壳聚糖季铵盐在染色后期使用助染效果好,并且优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2.
王飞宇  杨健  王平 《印染》2020,(2):13-17
真丝在加工与储存过程中,易受日光及大气影响而产生黄变或脆损。采用壳寡糖、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及明胶对真丝进行抗老化整理,测试织物黄度、强力、抗氧化性和抗菌效果,优化提升真丝耐气候稳定性的整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增加,真丝黄变和强力损失增加;壳寡糖和壳聚糖季铵盐能提高织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效果。优化后的整理工艺为:壳寡糖10 g/L、壳聚糖季铵盐5 g/L、明胶5 g/L,轧余率90%。经上述工艺整理后,真丝防泛黄效果较好,抑菌率为99.99%,紫外老化后强力损失较低(<15%)。  相似文献   

3.
利用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制备壳聚糖季铵盐对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分析壳聚糖季铵盐的结构特征,探讨壳聚糖季铵盐改性棉针织物预处理工艺中改性剂壳聚糖季铵盐的用量、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对染料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改性棉针织物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季铵盐浓度8 g/L、浸渍时间60 min、浸渍温度70℃、浴比1∶30;经壳聚糖季铵盐改性后棉织物能够实现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耐摩擦色牢度,满足服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李瑞萍  邢富强 《印染》2006,32(13):10-12
阐述了使壳聚糖产生抗菌性的三种工艺及将脱乙酰甲壳素季铵盐化的三种方法和抑菌机理,将季铵盐化的壳聚糖和BTCA混合整理在棉织物上,测试了壳聚糖整理对织物白度、撕破强力、抗菌性、尺寸稳定性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整理后织物的抑菌率达90%,且耐水洗,尺寸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天然色素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在自制壳聚糖季铵盐的基础上,探讨了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壳聚糖季铵盐用量对棉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棉织物进行壳聚糖季铵盐改性可以提高板栗壳色素的染色性能,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7 g/L、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80 min。用板栗壳色素上染改性棉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服用纺织品要求。  相似文献   

6.
周文常  刘元 《针织工业》2014,(12):31-35
介绍了壳聚糖季铵盐固色剂的合成方法,并采用红外光谱仪与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将合成的壳聚糖季铵盐固色剂分别用于纯棉织物直接冻黄G和M型活性红HE-TB染色后的固色中,并设计了正交试验,讨论并分析了固色剂用量、p H值、温度及时间对固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固色工艺条件。最后,将壳聚糖季铵盐固色剂的固色效果与固色剂DM-2518、耐氯固色剂SD-3078的固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固色剂对直接冻黄G染色织物的固色效果比M型活性红HE-TB染色织物的固色效果差;M型活性红HE-TB的最佳固色工艺为:固色剂的用量4.0%,p H值为5~6,固色温度为45℃,固色时间20 min;经壳聚糖季铵盐固色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均提升1~2级,织物还具有一定的抗皱性和抗菌性。  相似文献   

7.
将壳聚糖季铵盐(HTCC,DQ(季铵化度)= 93%)用于羊毛整理,探讨了整理工艺和整理后羊毛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HTCC能很好地吸附在羊毛上,吸附量随着整理液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整理液中HTCC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优化的整理条件是:HTCC浓度为10g/L,pH值3.0,温度50℃。经HTCC整理后羊毛的上染速率加快,平衡上染百分率有所提高。并且HTCC的整理能改善染色羊毛的耐洗色牢度和保持好的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8.
使用叔胺基硅油(胺值约0.4 mol/mg)、无水乙醇、苄基氯(三者用量配比为7∶60∶90),在温度为70℃、合成时间为6.5 h下合成季铵盐型有机硅油,将其乳化呈稳定乳液后,用于织物的整理。通过测定织物的柔软性、白度、吸水性、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等,对其应用性能进行评价。最终优化出有机硅季铵盐整理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硫化黑/硫化钠和硫化黑/还原剂AS/烧碱体系对棉织物进行浸染,通过测定染液电导率、还原电位,染色残液COD、BOD和硫化氢释放量以及染色织物K/S值、耐摩擦色牢度和织物上含硫量等来评价两种染色体系的染色效果与环保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硫化黑/硫化钠染色体系,当硫化黑与硫化钠质量比达到1∶1后,染色织物K/S值不再增加。采用中心复合实验法设计硫化黑/还原剂AS/烧碱体系,在相同硫化黑用量(5 g/L),且与硫化黑/硫化钠染色体系相同K/S值的情况下,优化后的用量为还原剂AS 3.4 g/L、烧碱2.07 g/L。在此条件下染色残液的COD、BOD和硫化氢释放量分别降低20.6%、7.5%和99.5%,耐摩擦色牢度、织物上的含硫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季铵化试剂对壳聚糖(CTS)进行改性,合成了水溶性的壳聚糖季铵盐--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合成的HACC结构进行表征.采用HACC对柞蚕儡纶复合丝针织物进行整理,分别用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对整理前后的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HACC整理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ACC处理后,柞蚕/锦纶针织物的染色深度(K/S值)增加,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及上染速率提高,染色织物的皂洗牢度稍有提高,摩擦牢度保持不变,所测各项色牢度≥3级.  相似文献   

11.
《印染》2018,(23)
为了改善胭脂虫红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过氧化氢和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分析比较织物的强力和醛基含量,优选出合适的氧化剂质量浓度为2 g/L。探讨壳聚糖含量对胭脂虫红上染率和织物撕破强力的影响,确定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15 g/L。胭脂虫红在乙醇-水体系中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染色热力学曲线为朗格缪尔型,且平衡上染量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氧化棉织物的耐水洗和耐摩擦牢度均有一定的提升。棉织物经壳聚糖改性处理后织物表面接触角增加,芯吸高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文中通过对涤氨竹炭提花面料进行一浴法去油染色、防紫外线及吸湿快干整理,制备了具有防紫外线、亲水功能的涤氨竹炭提花面料。测试了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吸湿快干性能、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及拼白沾色牢度,并进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多功能涤氨竹炭提花面料的UPF值大于50,且具有良好的吸湿快干性能,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拼白沾色牢度等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3.
《印染》1978,(4)
硫化黑染料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简单,应用方便,但由于硫化黑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硫原子,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染料分解逐渐生成硫酸和磺酸物,导致纤维素键断裂破坏,造成织物的脆损非常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各纺织部门试验研究,在织物染色后用碱性物质(如尿素、磷酸三钠、醋酸钠、碳酸钠等)进行防脆处理,以中和硫化黑染料中所生成的酸,达到防脆的效果。经过这种方法进行防脆处理,硫化黑染色织物发脆情况比过去有所好转。但这种用物理吸附方法浸上一些碱性物质,在防脆处理工艺不当、仓库贮存条件不良或碱性物质被洗去的情况下,染料生成的酸多于碱性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季铵盐(HTCC)是一种具有强阳离子性的水溶性聚合物,采用HTCC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改性处理,研究改性后丝织物对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经HTCC溶液改性后,桑蚕丝织物对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较佳工艺为:染液pH为8.0,染色温度为90℃,染色时间为70 min.改性后的丝织物经无盐染色后,上染率、固色率及色深明显提高,水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也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5.
张静 《针织工业》2020,(3):53-56
文中研究了指甲花叶色素对涤纶织物染色及防紫外线整理,首先探讨了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指甲花叶色素直接染色的较优工艺,并以硫酸铝钾和单宁酸作为媒染剂对织物进行后媒染色,探讨了媒染剂媒染对染色性能及防紫外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指甲花色素对涤纶织物高温高压直接染色工艺较优条件为:染色温度125℃、染色时间60 min、染液浓度30 g/L和pH值=3,染色后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满足穿着要求,且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性能;硫酸铝钾和单宁酸作为媒染剂对涤纶织物后媒染色有利于提升指甲花叶色素上染涤纶织物的效果及防紫外线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季媛  蔡再生 《印染助剂》2006,23(4):28-30
用上染百分率、K/S值、耐摩擦色牢度探讨了抗静电整理剂PEE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先染色再抗静电整理的涤纶具有增深效果、良好的摩擦色牢度和抗静电性能.染色、抗静电同浴整理相对涤纶织物直接染色的颜色浅,且抗静电性能和摩擦色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文中采用活性荧光黄FL和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LIQ对改性棉织物进行一浴无盐荧光染色和防紫外线整理,探讨了Na2CO3、NaCl用量、温度、时间对改性棉织物染色和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K/S值、UPF指数、紫外线透过率、耐洗性能和染色牢度。结果表明:当活性荧光黄FL和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LIQ分别为1%、3%时,改性棉织物一浴无盐荧光染色和防紫外线整理的优化工艺为10 g/L Na2CO3,染色温度65℃,保温染色时间40 min;改性棉织物一浴无盐荧光染色和防紫外线整理后织物UPF指数可达到76左右,经30次标准洗涤后,其UPF指数仍保持在65以上,且具有较高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丝绸》2015,(11)
将阳离子蛋白衍生物助剂WLS-20应用到活性染料染色莫代尔织物皂洗中,研究WLS-20在活性染料染色莫代尔织物皂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经WLS-20皂洗处理和未经该助剂处理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润湿性、透气性、抗皱性。结果表明,经WLS-20助剂防沾处理,皂洗时白布沾色明显减少,染色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和润湿性均有所提高,透气性和抗皱性均无明显变化,从而为有效利用废弃物,开发绿色环保助剂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棉织物经壳聚糖处理后,再用栀子黄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染料用量、p 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来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且对染色后壳聚糖改性棉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后棉织物的栀子黄染色性能较好;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栀子黄用量为9%、染色温度30℃、染色时间50 min、p H值为5;染色后壳聚糖改性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增强,耐摩擦色牢度及耐洗色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季铵盐在桑蚕丝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朱蓓  陈宇岳 《纺织学报》2010,31(10):70-74
基于壳聚糖季铵盐良好的抑菌性和水溶性,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壳聚糖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和比较了壳聚糖及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性,并将其用于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整理,采用振荡烧瓶法对处理前后的丝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 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性,且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效果优于壳聚糖;经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处理后,桑蚕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明显提高,且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