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故障滚动轴承在单一工况数据下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在复杂工况下无法实现有效的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领域适配(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omain adaptation, CNN-DA)模型。卷积网络用于对故障振动信号进行高层特征提取,网络首尾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 CAM),以动态分配特征通道的权重,减小无效信息的干扰。结合领域自适应方法,将特征提取层获取到的高层故障特征进行源、目标域领域适配,领域适配模块整合了全域适配和类别域适配,以使两个领域中相同故障标签的特征的数据分布逐渐趋于重合,最后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多种不同工况迁移的场合进行训练,得到训练结果和测试结果。通过不同来源数据集的试验,在多种工况迁移下测试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应对复杂工况变化下的滚动轴承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2.
实际工程中行星齿轮箱受工况、运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获取的数据难以满足训练和测试数据独立同分布且训练数据充足的条件,直接影响故障诊断效果。为此,提出一种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迁移学习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辅助标记数据的原始信号频谱作为DBN网络的输入,逐层更新网络的权重和偏置值对输入信号进行分级表达,以获得其分布式特征表达,得到基于辅助标记样本的DBN预模型。再利用少量的目标标记样本微调DBN预模型的网络权重和偏置值,实现DBN网络的权重和偏置值从源域到目标域的迁移以适应新的目标样本识别,最终提高目标域样本故障识别准确率。通过行星齿轮箱故障模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中不同规格和工况下滚动轴承振动数据分布差异大,多个相似数据集资源利用不充分,导致诊断模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域异构模型迁移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时频谱图;选择多种不同规格和工况下已知标签数据作为多源域,其他规格和工况下少量已知标签数据作为目标域;使用多个源域数据训练多个ResNet-34深度网络,并提出利用基于进化策略的与模型无关元学习改进异构模型参数迁移策略,使其能够自适应决定迁移到目标域的知识层级及内容;提出将源域知识迁移到VGG-16深度网络得到多个目标域模型后,将其提取的特征首尾相接输入同一个极限学习机中实现特征融合和分类,最终建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经试验验证,所提方法可实现不同规格和工况下滚动轴承间的迁移诊断问题,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工况下的机械故障诊断问题,迁移学习方法相比于深度学习具有明显的成效,单源域迁移故障诊断仍会出现负迁移和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域深度迁移学习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进行锚适配器的构建,获得多源域-目标域适配器数据对。其次,建立基于深度域适应的迁移学习网络模型获得每个数据对的分类器与预测结果。最后,采用加权集成的方式进行分类器集成,用于最终的故障诊断识别。所提方法充分集成多源域故障特征信息,提取域不变特征,避免负迁移的问题,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一个滚动轴承数据来验证提出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多工况迁移故障诊断分类精度明显高于其中任意单一工况迁移,最高可提高8.78%,与其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夏懿  徐文学 《振动与冲击》2022,(3):45-53+81
针对轴承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振动数据存在分布差异,导致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深度自适应网络用于跨域条件下的轴承故障诊断。采用傅里叶变换将原始时域振动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通过深度特征提取器提取其分类特征;利用最大均值差异(maximize mean discrepancy,MMD)来进行深度特征的边缘分布对齐;利用Wasserstein度量网络将源域中有标签数据的类别结构与目标域中无标签数据的类别结构进行匹配,即对齐不同域的类别条件分布,使得故障数据在不同域的分布能够更好的对齐,从而提高模型在目标域未标签数据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试验利用凯斯西储大学公开的故障轴承数据集进行了两种跨域条件的模型迁移,验证了该网络在不同迁移场景中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优于其他深度自适应网络。  相似文献   

6.
机械设备实际运行中的工况具有时变性,这加剧了源域(训练集)和目标域(测试集)数据之间的分布差异,因而导致智能故障诊断模型的性能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对比迁移学习的方法,可用于机械设备变工况下的故障智能诊断。利用多层卷积块作为模型前置特征提取器,能够有效提取原始振动数据的代表性特征,提升故障分类器和域判别器的诊断性能。将前置特征提取器提取的特征传递给特征融合器,特征融合器提炼并联接局部感受野和全局感受野卷积特征,增强模型特征表达能力。将特征融合器提炼的特征用于故障分类器和域判别器诊断不同工况下的机械故障,并在故障分类器中使用Wasserstein距离度量源域和目标域数据的差异,基于互信息噪声对比估计提出用于工况区分的互信息对比域判别器,提高模型的迁移诊断性能。将所提方法用于诊断变工况下不同类别的轴承、齿轮故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变工况下轴承、齿轮故障的迁移诊断。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无监督领域自适应方法扩展到多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场景适用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域自适应残差网络(multi-source domain adaptive residual network, MDARN),通过对齐来自多个源域的相关子域,从而提高模型在多工况下的故障诊断性能。首先,利用ResNeXt残差网络从源域和目标域充分提取可迁移特征;然后,引入局部最大平均差异(local maximum mean difference, LMMD)准则,以两个源域的子域为基础对齐目标域中相关子域,减少相关子域间和全局域间的分布差异;最后,利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和MFS机械综合故障试验台产生的真实的轴承振动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工况下的平均故障诊断精度高达99.76%。与现有代表性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故障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齿轮箱在交变工况下运行时导致的故障模式难以识别、分类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改进深度置信网络(DBN)变工况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为解决齿轮箱单一时、频域特征反应故障信息不全面、异常不敏感问题,提取时域、频域、小波包时频域特征形成高维特征集。利用深度置信网络具有的贪心学习优势分别对其进行挖掘,同时结合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对描述齿轮箱状态有效的特征给予更多“注意”,从而提高齿轮箱故障诊断精度。引进余弦损失函数降低深度置信网络对不同工况振动强度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网络拟合负担、提高泛化能力。齿轮箱变工况故障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变工况下齿轮箱故障诊断精度,同时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二虎 《中国测试》2023,(5):137-144
针对异步电机故障诊断中,故障数据样本少导致传统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异构迁移学习的异步电机故障诊断算法。首先,通过仿真平台模拟异步电机故障,以解决故障数据样本少的问题;其次,对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小波变换,作为深度学习网络的输入;然后,基于多核最大平均差异方法,获得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深度特征差异,对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参数微调,使其深度学习特征具有跨域不变性。最终,在实验平台上验证文中所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故障诊断准确率高,依赖实测故障数据样本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变工况下的滚动轴承无法获得大量带标签样本数据以及传统深度学习诊断方法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获得源域、目标域样本集;其次,利用源域样本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最后,通过目标域样本微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1.
针对行星齿轮箱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与多域流形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樽海鞘群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SO-VMD)对信号进行分解与重构,降低噪声干扰;然后,从多域提取故障特征,并采用改进监督型自组织增量学习神经网络界标点等度规映射(ISSL-Isomap)算法进行降维处理,获取低维故障特征;最后,运用人工蜂群优化支持向量机(ABC-SVM)多故障分类器进行诊断识别。将SSO-VMD与经验模态分解进行对比,仿真信号分析结果验证SSO-VMD的优越性。将所提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于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实验分析中,结果表明:多域特征提取效果优于时域、频域和尺度域等单域特征提取效果;ISSL-Isomap降维效果优于等度规映射,t-分布邻域嵌入,线性判别分析,加权等度规映射和监督等度规映射等算法;所提方法故障识别率达到100%,能够有效识别出行星齿轮箱各工况类型。  相似文献   

12.
袁壮  董瑞  张来斌  段礼祥 《振动与冲击》2020,39(12):281-288
实际生产中,机械设备的工况变化会造成监测数据的分布差异,破坏分类模型的应用基础,降低诊断准确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领域自适应方法,用于跨工况情境下轴承故障诊断。该方法构建两个级联的深度网络:前者用于处理振动信号,自动挖掘故障敏感特征;后者用于将不同工况的样本特征同步映射到一个深度隐藏层(公共特征空间)中,消除工况波动引起的分布差异,生成工况不变特征,实现领域自适应。此外,该深度映射网络可通过参数优化方法自适应构建,能够实现最佳的跨域诊断性能。实验表明,与其他方法和相关研究相比,深度领域自适应在跨工况故障识别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齿轮在复杂运行工况下故障特征提取困难,传统故障诊断方法的识别精度易受人工提取特征的影响,以及单传感器获取信息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与信息融合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每个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数据层融合;利用DBN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从而实现故障分类。为了避免因人为选择DBN结构参数,导致模型识别精度下降的问题,利用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ISFLA)对DBN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试验表明,与BP神经网络、未经优化的DBN以及单传感器故障诊断相比,该研究提出的信息融合及优化方法具有更高的故障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被标记的滚动轴承故障样本收集困难,传统诊断模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伪标签学习融合参数迁移深度学习网络的半监督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将ImageNet数据集上预训练的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模型参数迁移至本文模型中作为初始参数,并使用不同学习率微调网络层参数以加快模型收敛速度;随后引入伪标签半监督学习,使用标签数据训练模型并对无标记数据进行预测以生成伪标签;最后使用标签数据以及伪标签数据训练参数迁移后的ResNet模型,并测试诊断效果。对两种滚动轴承故障数据进行半监督下故障诊断实验及跨域故障诊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大量未标记样本集下,所提出模型可迁移至不同设备完成诊断,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用于处理复杂工业环境中的故障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迁移学习中源域,目标域数据分布差异大,传统学习中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贡献动态变化难以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动态域适应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在域适应层引入动态分布自适应方法,通过域分类器分别进行边缘分布对齐和条件分布对齐,在根据平衡因子动态衡量条件分布和边缘分布对域的贡献度,进行动态域适应。通过对凯斯西储大学和江南大学轴承数据集变工况下的迁移诊断试验及对比分析,有效地提高了跨域诊断的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卓越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齿轮箱振动信号在变转速工况下出现的调频、调幅等现象,使得信号征兆与故障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变得复杂,导致齿轮箱故障难以精确诊断。鉴于深度神经网络在自动提取数据特征和分类上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无阈值递归图编码(Un-threshold Recurrence Plot,URP)和自适应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Adaptive Normaliz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ANCNN)的变转速工况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先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再利用URP编码将得到的频域信号转化为二维递归图,并提取图像特征输入到ANCNN模型。在ANCNN模型中,采用批量归一化算法消除因转速变化引起的特征分布差异,同时处理转速波动下产生的频移和调制特性,并使用遗传算法自动调整该网络模型的超参数,以提高该网络的整体性能。采用转速波动的齿轮箱试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转速波动的影响,成功实现对不同齿轮故障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工况下齿轮箱监测数据重用性低,受复杂工况影响大和已训练模型经常失效的问题,提出基于不同工况下辅助数据集的迁移成分分析方法用于设备故障诊断。迁移成分分析(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TCA)通过核函数将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映射到潜在空间,进而减小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的分布差异性。重点对比分析训练数据中不同工况下辅助数据所占比例对迁移成分分析算法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迁移成分分析方法相比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明显地减小了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的分布差异,具有更高的监测数据重用率与更高的诊断准确率,有效提高了齿轮箱变工况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数据驱动的机械装备故障诊断方法依赖目标工况下的完备数据,而装备实际运行工况复杂多变,难以预测,且数据获取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嵌入度量网络(Deep Embedding Metric Network, DEMN)的机械跨工况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装备在已知工况下的数据学习鲁棒特征表示,建立适用于未知工况场景下的泛化智能故障识别模型。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CNN)获取故障信号的深度嵌入特征;用度量学习方法引导判别性特征学习,构建特征嵌入空间下的三元组损失(Triplet Loss, TL);利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对间隔参数进行寻优。所提方法有效缩小装备健康状态类内距离、扩大类间距离,降低工况变化对健康状态映射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齿轮箱跨工况故障诊断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识别精度与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齿轮箱齿轮早期微弱故障信号在恶劣工况下信噪比降低、故障特征不明显、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融合的共振稀疏分解故障诊断方法,对成分复杂、存在模态混叠的非平稳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建立齿轮箱故障模型,模拟齿轮故障信号,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与粒子群融合算法对品质因子全局快速寻优,利用最匹配品质因子对齿轮振动信号分离得到高、低共振分量与残差分量,对低共振分量做Hilbert 包络分析,得到冲击脉冲信号,进而对齿轮箱进行故障诊断;利用MATLAB仿真分析与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取齿轮箱早期微弱的故障信号,具有较高的分离精度,实现齿轮微弱故障诊断,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振动传感器监测信号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astICA算法与信息融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算法对各通道测得的信号采用FastICA算法进行降噪处理,采用自适应线性加权算法对降噪后信号进行数据层信息融合,最后基于谱峭度指标设计自适应带通滤波器,进行特征提取。此方法解决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问题。使用了仿真和实验轴承故障信号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