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IC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气浮”处理中药制药生产废水,处理水量为1 270 m3/d。经过190 d的稳定运行,厌氧单元的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2 883 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2 577 mg/L,平均COD去除率为80%。同步硝化反硝化单元的平均进水TN、NH3-N分别为266、191 mg/L,平均出水COD、TN、NH3-N分别为567、39.9、7.64 mg/L,COD、TN、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96%、85%,出水经过混凝气浮处理,气浮单元出水COD、NH3-N、T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40、7.26、31.9 mg/L,出水可以稳定满足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A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阐述外置式MBR-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处理皖南某生活大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工程实例。在进水COD平均为28 620 mg/L、NH3-N平均质量浓度为1 156 mg/L、TN平均质量浓度为1 285 mg/L、TP平均质量浓度为167 mg/L时,处理后的出水COD平均为305 mg/L、NH3-N、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20、25、3.7 mg/L;组合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8.9%、98.2%、98.0%、97.7%,出水显著优于《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级限值排放标准,且可生化性好,B/C均值提升至0.42,无浓缩液等二次污染,无沼气等安全风险源,实现尾水资源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级A/O-BAF组合工艺对安徽省某村庄150 m3/d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和运行效果。稳定运行结果表明,COD、NH3-N、TN、TP、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10%、93.00%、69.50%、87.40%、99.00%,出水COD为20.20 mg/L,出水NH3-N、TN、TP、S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降至2.10、13.80、0.39、0.80 mg/L,出水水质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建设费用约为309万元,设备运行费用仅为1.03元/m3。该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效果运行稳定、设备管理方便、运行费用较低,可为其他农污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良型A/O一体化地埋设备”净化技术对江苏省泰州市某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介绍了该设备从调试运行到连续稳定运行的水质变化情况。稳定运行结果表明,污水中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87.6%、85.8%、79%和69.5%左右,出水COD为24 mg/L,NH3-N、TN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低至4.1、14.2、0.89 mg/L,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江苏省地方标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2/T3462-2018)一级A标准,出水COD、NH3-N和TN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总建设费用为256 800元,设备运行费用约为0.35元/m3。该设备对农村污水的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设备管理方便,效果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可为其他农污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合流污水引起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对污水厂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为适应极端水体处理要求,采用絮凝-粉末活性炭-滤膜联用处理城镇合流制污水,考察该工艺对SS、COD、色度、NH3-N、TN、TP等处理效果及出水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絮凝-粉末活性炭-滤膜组合工艺系统对污水中SS、COD、NH3-N、TN、TP有较强的处理能力,SS、色度、COD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97.59%、70.5%、81.82%;NH3-N、TN平均去除率90%以上;TP平均去除率85%以上,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 3838-2002地表Ⅳ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地表III类水标准。此外,该系统对进水端污染物浓度出现较大波动变化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适应性,可在进水水质恶劣的情况下达标运行,处理范围广。该系统污水处理运行费用为0.906元/t,对于处理城镇合流制溢流污水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市政污水COD浓度低,NH3-N与TN浓度相对较高,碳氮比严重失衡的水质特点,采用AAO耦合重离子微孔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IMABR)工艺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COD平均质量浓度从126 mg/L下降到12.2 mg/L,NH3-N平均质量浓度从32.3 mg/L下降到0.05 mg/L,TN平均质量浓度从38.8 mg/L下降到7.75 mg/L,NH3-N与TN去除率分别高达99.8%和80%。AAO-IMABR耦合工艺不仅能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脱氮效率高,而且运行成本较低,处理出水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某化工园区企业收集的苯乙烯、苯酐生产类、生产生活类等高浓度综合有机废水难降解问题,采用UASB与活性污泥法工艺联用对该综合废水进行工业应用研究。总处理规模为2 000 m3/d,其中原水水质COD为1 000~20 000 mg/L,TN、TP、NH3-N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50、17、22 mg/L。运行结果表明,工艺稳定运行后COD出水为350 mg/L,TN、TP、NH3-N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5.9、2、1.3 mg/L,符合该地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8.
受制于该流域用地指标及用地性质的影响,结合流域环境整治的景观需求,采用了灰绿结合的A2/O+MBR+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形式作为流域治理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对流域收集的污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四年来,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TN≤10 mg/L),其中再生水厂COD、BOD5、NH3-N、TN、TP、SS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18%、98.27%、97.83%、62.74%、91.29%和99.04%;潜流湿地NH3-N、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8.44%、12.15%和33.04%。工程实践表明,该组合工艺不仅满足了流域水质要求、节约占地,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孟家兴 《云南化工》2023,(6):121-123
采用AO-ABFT生化组合工艺,对电镀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结果表明,技术改造后的组合工艺对NH3-N、TN的去除效果稳定,去除率可达90%以上,系统出水符合该园区污水厂进厂标准,即COD≤100 mg/L、TP≤3 mg/L、ρ(Ni2+)≤0.1 mg/L、NH3-N≤20 mg/L、TN≤30 mg/L。  相似文献   

10.
为对农村分散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以空心菜为湿地植物,在温度(32±2)℃、水力负荷2.40 m3/(m2·d)条件下进行湿地污水处理实验,评价了蔬菜型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性能及其资源化回收潜能。结果表明,当COD、TP、NH4+-N平均进水浓度分别为198.52、2.92、20.69 mg/L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8%、64.0%、27.6%,将COD、TP、NH4+-N平均进水浓度降低为148.12、1.81、15.14 mg/L时,湿地去除效果明显提升,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5%、73.0%、41.3%,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34.83、0.49、8.89 mg/L,出水COD、TP、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18-2002)一级A标准,NH4+-N达到二级标准,实验期间空心菜生长状态良好,每株平均增重45.88 g,增长47 cm,具有较大的资源回收潜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灰乳反应-除氟反应-混凝沉淀-絮凝沉淀-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初步处理某新材料公司高纯度石墨、膨胀石墨生产废水后,再使用保安过滤-反渗透-MVR(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蒸发工艺对该废水进行浓缩和蒸发处理以实现盐分分离。工程实际运行一段时间后,水质检测结果为:一级 RO 出水 COD 22 mg/L,NH3-N、TN、TP、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 0.79、3、0.05、800 mg/L,pH 为 7.2、SS 未检出;二级 RO 出水 COD 17 mg/L,NH3-N、TN、TP、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 0.42、2.8、0.03、760 mg/L,pH 为 7.0,SS 未检出;三级 RO 出水 COD 为 15 mg/L,NH3-N、TN、TP、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 0.40、2.3、0.02、700 mg/L,pH 为 7.0、SS 未检出,水质符合 GB 3838-2002 中的Ⅳ类水质标准和GB 30484-2013中的新建企业直接排放水污染物标准。废水处理费用为3...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炭作为基质填料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探讨不同进水C/N和曝气量条件下,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N减小会导致湿地出水NH4+-N、TN和TP浓度显著升高;曝气量从0.2 L/min提高至0.6 L/min时,湿地对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增加,但是继续提高曝气量,出水TP浓度明显增大;间歇微曝气-改性生物炭添加的湿地系统对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09%、99.15%、99.41%和91.40%,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及以上。以生物炭为人工湿地基质填料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多级A/O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除磷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增设前置厌氧段改良多级A/O工艺,重点研究了除磷效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7℃±3℃、流量分配比为100%∶0∶0、水力停留时间为10h、污泥回流比为50%、污泥龄为14天的条件下,系统总体除磷效果较好。其中COD、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1%、90.35%,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32.65mg/L、0.49mg/L,均优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由于受到硝化反硝化的综合影响,对污水中含有的氮素去除效果一般,其中NH3-N、TN去除率均为50%左右,出水平均浓度为30.32mg/L、30.41mg/L,可通过外加碳源的方式增强反硝化能力,进一步提高系统脱氮效果,出水有望达到一级B标准。改良工艺在保证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脱氮除磷,可为实际生活中处理低C/N生活污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袁鹰  刘明源 《安徽化工》2015,41(3):52-54
以泰州市紫光水业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和曝气池的活性污泥制作一定浓度的污泥混合液,通过测定COD、TN、TP、NH3-N等指标发现自制的可移动悬浮式曝气设备脱氮除磷处理效果非常好。进水COD=324.6mg/L,TP=6.04mg/L,NH3-N=49.3mg/L,TN=56.4mg/L,出水COD=28.7mg/L,去除率为91.2%,TP=0.49mg/L,去除率为91.9%,NH3-N=8.02mg/L,去除率为83.7%,TN=12.7mg/L,去除率为77.5%。出水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采用A2/O生化法+物化法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参数,对COD、TP、TN、NH3-N等测定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污水经过处理后,COD、TP、TN、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8.9%、89.0%、49.7%、98.4%,出水COD为17 mg/L,TP、TN、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45、9.15、0.23 mg/L,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要求。在进水COD低于设计条件的情况下,出水污染物含量不易受进水量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鑫  韩东旭  林山杉 《水处理技术》2023,(10):126-130+136
为了有效降低黑臭水体总氮,针对高硝氮、低氨氮的黑臭水体采用了铁碳微电解串联改性沸石工艺,通过静态和动态串联实验确定了最佳参数并进行了中试实验。改性沸石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6、改性沸石投加量为60 g/L、最佳吸附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NH3-N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7.1%),比天然沸石在最佳条件下(pH为6、投加量为100 g/L、吸附时间60 min)NH3-N去除率75.2%,提高了11.9%。铁碳微电解串联改性沸石小试试验中,TN、COD、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1%、83.6%、91.4%和82.7%。中试实验中,在装置连续运行97天内,TN、COD、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3%、77.04%、82.41%和76.89%。证明铁碳微电解串联改性沸石工艺应用前景良好,为城市黑臭水体总氮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BBR-Fenton-BAF组合工艺处理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介绍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和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ρ(COD)≤14 000 mg/L、ρ(NH3-N)≤2 450 mg/L、ρ(TN)≤3 000 mg/L时,该工艺可全量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出水ρ(COD)≤96 mg/L、ρ(NH3-N)≤7.6 mg/L、ρ(TN)≤40 mg/L,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表2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某精细化工园区污水厂设计规模为10 000 m3/d,通过升级改造,使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生化前端新建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原有AO生化系统改造为AO+移动床生物膜(MBBR)提高COD、TN去除率;末端设置高密度沉淀池和滤布滤池去除悬浮物。经调试运行,改造后的处理工艺运行效果稳定良好,出水平均COD、NH3-N、TN、TP分别达到26.7、2.44、10.9、0.14 mg/L。  相似文献   

19.
山东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业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因进水水量水质变化较大,进水和出水均超标较多。为了确保出水达标排放,新建调节池、事故池、芬顿池、臭氧接触池等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后,CODcr、BOD5、SS、NH3-N、TN、TP去除率分别提升42.87%、92.71%、87.27%、52.34%、60.41%和63.63%,出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0.
阐述UASB+MBR+RO工艺处理泉州某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工程实例。系统稳定运行的数据显示,当进水COD、BOD5为21410±2838 mg/L、10527±1262 mg/L时,出水COD、BOD5为76.6±19 mg/L、28.3±8.6 mg/L;进水NH3-N与SS质量浓度分别为1295±192 mg/L和3336±210 mg/L时,出水分别为2.95±1.14 mg/L和1.59±0.45 mg/L,满足水质排放标准。通过污染物降解过程分析可知,UASB与MBR可去除97.7%的COD,MBR可去除89.5%的NH3-N与87.1%的T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