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学精密机械》2006,(2):11-11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近日说,该所纳米碳研究中心开发的批量生产单层碳纳米管的新技术可使产品纯度超过97.5%,使产品直径误差可控制在0.1纳米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推导出了差动石英谐振式力传感器的一种输出表达式,考虑温度的影响进一步得到了温度影响下的传感器输出特性。并找到了一种新的温度自测方法——差动式温度自测法。结果表明:选择较高的泛音次数、合适的作用力方位,能够提高传感器的测力灵敏度,可使其达到单敏感型传感器的4.1倍;温度是影响传感器输出特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温度越高,影响越大,必须对输出特性进行补偿。选择合适的泛音次数、作用力方位能提高温度自测的灵敏度,可使其达到双频温度自测的2,7倍。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11日下午,借CIMT2005的东风,德马吉公司在北京皇家大饭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德马吉公司董事长Dr.Ruediger Kapitza,亚洲区CEO Dr.Thorsten Schmidt和北京办事处总监单锡林等公司高层分别介绍了德马吉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主推产品以及产品的个性化售后服务。2005年德马吉公司将亚洲总部迂到了中国上海,突出了中国市场对德马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温度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工业、医疗、军事和生活等许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测温装置来检测温度。随着当今无线技术的发展,如何把无线技术应用到实际的产品中去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同样,由于嵌入式系统的高速发展,现今的诸多产品都体现了一定的智能化。本文所介绍的一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是集当今诸多先进技术(如OLED显示、语音提醒、无线传输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可应用于环境温度的检测、物体温度检测.也适用于汽车轮胎等场合。  相似文献   

5.
新型温度计     
新型温度计北京市宣武区京陆传感器仪表厂最近推出的ADD-401型温度计,具有高低温报警、温度数据保持、时钟/温度数字显示、温度记录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领域。产品主要技术指标为,温度测量范围:-40~+110℃;分辨率:0.1℃:测量精度:土1℃...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乙二醇单丁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装填聚二乙二醇丁二酸酯涂溃的硅烷化102白色担体的不锈钢柱上,成功地分离了反应液中的产品乙二醇单丁醚,副产品二乙二醇单丁醚,催化剂和溶剂各组分,分离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进行,使用的检测器为热导检测器,以外标法定量分析乙二醇单丁醚和二乙二醇单丁醚,相对误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7.
鲍丙豪 《仪器仪表学报》2002,23(4):354-356,365
研究了利用具有高磁性温度稳定性的纳米晶合金Fe73.5Cu1Nb3Si13.5B9敏感材料制成的新型弱电流传感器。它采用对称的单纳米晶磁芯双绕组结构,多谐振荡桥励磁及反馈技术,极大地改善了传感器的性能。详细地介绍了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信号处理电路。传感器工作量程为-200~200mA,线性度优于0.2%FS,零点温度漂移优于0.025%FS/℃(12℃~80℃),截止频率可达2kHz。  相似文献   

8.
考虑纵向粗糙度的点接触微观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了纯滑动点接触热弹流润滑在考虑纵向单粗糙峰/单粗糙谷这一因素时,油膜的厚度、压力、温度随粗糙波高度、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粗糙度对油膜的压力、膜厚和温度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的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水杨酸和甲醇为原料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的实验中,考察了同体超强酸、磷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氯化铁和硫酸氢钠等几种催化剂。结果表明,硫酸氢钠的催化活性高,是一种比较好的酯化反应催化剂,适于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甲醇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合成水杨酸甲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7h,水杨酸与甲醇的物质量的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2g,反应温度为72℃时,水杨酸甲酯的产率可达到72%~78.5%。对水杨酸甲酯产品进行了折光率和粘度测定以及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证明产品纯度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械工程》2006,17(16):F0004-F0004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三机械厂最新推出的单螺杆空气压缩机是螺杆空压机的第四代产品.通过了中国石化集团的技术成果鉴定,其整机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活塞式空压机和双螺杆空压机无可比拟的先进性。OGD系列单杆压缩机是世界最新技术的机电体化通用设备之一,是国内用户替代其他进口压缩机的理想产品,各项性能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单片机教学设备的现状,介绍一种基于微控制器(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教学设备的开发。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按键、液晶显示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以KeiluVision4为软件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完成系统的程序设计,控制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电路获得当前温度值,将当前温度值和温度阈值比较,再经过温度控制电路控制温度。经实际运行,该系统实现了通过按键对温度阈值进行设定,LCD显示当前温度值,并能通过温度采集形成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电厂主蒸汽温度系统大惯性、大迟延、非线性的特点,常规串级PID控制难以取得满意的调节效果,为了改善常规PID控制的不足,文章在研究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把BP神经网络PID控制应用到主汽温控制系统中。运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相比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有效减小了系统的超调量,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在主汽温控制系统中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已有温度控制系统的前提下,首先选取SJA1000芯片作为CAN总线的控制器、82C250芯片作为CAN总线的收发器,来设计电锅炉温度控制网络,然后通过CAN—USB转换器与通用PC相连。形成形式上以通用PC机为上位机,独立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为下位机的电锅炉温度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温湿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结合 ATmega16 单片机和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温湿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时采集温度和湿度,并根据计算结果实现降温、升温、加湿和除湿等操作.给出了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基于深度学习网络设计了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可以判断和预测温湿度变化趋势.最后,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述温湿度控制方法可提高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度,提高系统响应速度,降低系统达到稳态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时对镀槽温度进行监控,并有效控制镀槽温度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镀槽温度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镀槽温度控制系统硬件结构,为了克服传统PID控制方法的缺陷,在PID控制中引入了模糊控制理论,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最后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PID控制器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能够实现镀槽温度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6.
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实现PID参数的自动整定,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某型热像仪分子筛激活机中恒温炉温控系统的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它基于PID参数的优化规律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在线的自动整定.与常规PID温控系统比较,该控制器的系统超调量明显减小,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均得到改善,升温速度和目标温度控制精度超过了设计指标,且结构简单、计算量小.系统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所研制的CCD图像传感器系统,通过采用比色测温的方法,实现了对焊接温度场图像的实时采集与处理。以焊接电流为控制量,研制了薄板钨极氩弧焊(TIG)背面温度场等温线宽度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焊缝背面熔宽和熔透的控制。大量的焊接工艺试验证明本系统在焊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AVR单片机的精密温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精密温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820完成对温度信号的采集。并把采集的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实时显示温度值,根据系统设定完成相应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9.
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的生产环境温度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硬件结构、温度检测电路以及输出控制电路结构,并介绍了系统的远程控制扩展。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系统,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扩展方便,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温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0.
针对通风机组的纯滞后特性,采用Smith预估器对系统进行补偿。根据通风机组的结构和特性,建立以改进型数字PID控制算法和纯滞后补偿技术为核心的温度控制模型。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实现了温度控制模型在通风机组中的工程应用。实践表明,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消除系统的静态误差,减少超调,缩短调节时间,提高控制精度,使系统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