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心脏病学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及恢复血流的重要技术和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心脏介入手术技术的成熟,介入手术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心脏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由其是老年患者)、疾病反复发作与发作时的严重窒息感等导致患者常伴随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术前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同时由于手术后长时间神志清醒时的绝对卧床、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等也可导致患者烦躁等产生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加重再灌注后心脏负荷,甚至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则可导致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增加,有的并发症加大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规律透析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唐山弘慈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血液透析合并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6例患者.A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进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B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5岁,于2009—07中旬活动后突然出现胸骨后闷痛、不适,持续约1h,当地县医院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治疗。2009—08再次发作胸骨后闷痛、不适;随后出现全身无力症状,转至我院。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查体:脉搏85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营养差,神志清,精神差,被动半卧位。颈静脉怒张,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相似文献   

4.
李延辉 《人民军医》2007,50(10):601-602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首先由Andreas Gruentzig于1977年应用于临床,之后又出现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斑块切除术、血管内超声技术、压力导丝技术等,这些技术统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于介入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流变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另将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功能指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为分别2.0%(1/49)、7.3%(3/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疗效确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首先由Andreas Gruentzig于1977年应用于临床,之后又出现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斑块切除术、血管内超声技术、压力导丝技术等,这些技术统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预后预测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提示 ,以重要心脏不良事件为因变量 ,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P <0 .0 5 ) ,相关系数为 2 2 .0 0。其他因素为无意义变量 ,P >0 .0 5。结论 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重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13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抽取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心脏康复运动措施进行干预。评价并计算临床整体疗效率值,计算心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值以及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整体疗效率值95.59%高于对照组整体疗效率值76.47%。进行干预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11.76%。进行干预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不安情绪评分值、焦虑情绪评分值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不安情绪评分值、焦虑情绪评分值进行比较可知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进行干预前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心脏康复运动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球囊后扩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接受PPCI的284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PCI后是否进行球囊后扩张,将患者分为非后扩张组(n=867)和后扩张组(n=1982).主要...  相似文献   

11.
经桡动脉途径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PCI在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中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择期行PCI的患者22例,21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单支架置入7例,双支架置入14例,14例置入双支架的患者均成功进行对吻球囊扩张,1例系支架术后再狭窄,单纯行切割球囊成形术.术后每15 d或1个月门诊复查1次,3~9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22例PCI均取得成功,术后达TIMI 3级血流,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1例(4.55%),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显示支架内再狭窄2例(10.53%),1例再次行PCI术.术后平均随访(16.86±6.90)个月,随访期内死亡1例.结论 经桡动脉径路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PCI即刻成功率高,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行PCI时发生无复流或慢复流患者56例,随机分为抽吸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抽吸组除常规处理外立即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心肌酶谱、ST-T改变、LVEF及随访30 d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结果 抽吸组TIMI及TMP分级,心肌酶谱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出现缺血性ST段抬高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CE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时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有助于改善罪犯血管远端的心肌灌注及术后心功能,减轻慢复流或无复流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小血管置入国产EXCEL支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单纯置入小血管支架(支架直径〈3.0 mm,297例)和单纯置入大血管支架(直径≥3.0 mm,405例)进行对比分析,术后6、12、18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及血栓发生率。结果 6~18个月时两组间MACE事件、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心源性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及累计血栓事件老年小血管支架组较大血管组增加(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小血管内置入国产EXCEL比同龄大血管冠心病患者血栓累计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1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治疗的连续258例雷帕霉素DES植入术后至少1年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确诊为ISR患者(ISR组)和同期262例年龄和性别匹配但无ISR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生化指标、术后用药、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DES植入治疗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与ISR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R组患者既往心肌梗死史、糖尿病和吸烟多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增高,但LVEF减低(P 均<0.05)。尽管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数和支架植入部位无显著差异,但ISR组支架直径较小、长度较长,分叉病变多见(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心肌梗死史、糖尿病、吸烟、hs-CRP、LDL-C、支架长度是ISR独立危险因素,而支架直径、LVEF与ISR呈负相关。结论雷帕霉素DES植入术后ISR发生与多个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或介入因素相关,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改善左心室功能,对预防ISR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小血管、长支架和分叉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PALMAZ BLUE.014外周支架(简称BLUE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5例冠心病患者,其参照血管直径≥5.0 mm(简称大冠状动脉),术中采用BLUE支架,共置入5枚,其中前降支3枚,右冠状动脉2枚。结果 5枚支架均顺利置入冠状动脉狭窄段,支架置入术后,残余狭窄≤10%。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胸痛或胸闷症状,未发生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及再次血管重建。术后6~12个月均复查冠状动脉造影,5枚支架内未见明显再狭窄。结论 BLUE支架用于PCI术,安全性好,疗效满意,可作为大冠状动脉冠心病患者PCI治疗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低剂量比伐卢定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选取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n=80)和低剂量组(n=82).PCI术前两组患者接受静脉推注负荷剂量比伐卢定0.75 mg/kg,术中标准剂量组以1.75 mg· kg-1·h-1加术后0.2 mg· kg-1· h-1剂量持续给药2h,低剂量组以1.5mg·kg-1·h-1加术后0.15 mg·kg-1·h-1剂量持续给药2h.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给药后5 min、30 min、手术终止时、术后1h活化凝血时间(ACT)值以及术后1个月内出血事件、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不明原因卒中发生率.结果 低剂量组给药后30 min、手术终止时、术后1 h ACT值与标准剂量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分别为(331.2±53.5)s对(383.5±74.7)s、(324.9±47.6)s对(371.3±65.4)s、(289.6±34.9)s对(314.8±43.1)s,P值均<0.00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心肌梗死、一般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大出血、靶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和不明原因卒中事件.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PCI术中应用低剂量比伐卢定抗凝,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Coronary artery intramural hematoma is a rare com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hich develops from intimal tear of coronary artery and propagates by blood accumulation along the medial surface of adjacent segment. Fifty-three-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nonexertional chest pain; he was referred after a positive stress test with+ moderate lateral wall ischemia. Coronary angiography showed 80% lesion in mid-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mLAD). Angiogram after angioplasty with 2.0 mm × 15 mm balloon and 3.0 mm × 15 mm drug-eluting-stent demonstrated a new stenotic lesion distal to stented mLAD segment. Subsequently, an overlapping 3.0 mm × 30 mm stent was placed with effective restoration of blood flow through LAD.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balloon predilatation can result in plaque fracture and stent deployment may cause intimal tear forming intramural hematoma which can lead to post-PCI myocardial infarction necessitating prompt detection by intravascular imaging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Management is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cludes medical therapy, angiographic surveillance or repeat PCI.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总结278例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后出血并发症情况,其中单纯CAG术174例,急诊PCI术42例,择期PCI术62例。结果出血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6.47%。血管径路出血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4.32%,其中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及血肿9例,8例痊愈,1例死亡;假性动脉瘤3例,均痊愈。血管径路外出血6例,发生率为2.16%,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治术后的出血并发症,处理适当预后良好,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504例次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分为A组(经桡动脉组)270例次、B组(经股动脉组)234例次,并观察、记录、对照二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穿刺侧肢体疼痛、烦躁失眠、腰背疼痛、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局部皮肤损伤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而动脉痉挛或畸形需更换入路或放弃的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或0.01);手术并发症,A组患者拔管迷走神经反射、出血、血肿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而动脉瘤、动脉闭塞、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创伤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卧床时间短、术后处理相对方便、安全,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小,术后体位舒适,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