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对日本东亚公司的SYSME SE-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评价并报告.方法用手工方法和库尔特JT-IR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与SYSMEX SE-9000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批内、日间精密度(CV)WBC<2.4%,RBC<0.7%,HGB<0.7%,PLT<2.2%,其他各参数均<1%;线性试验WBC在(2.35~179.87)×109/L,RBC在(0.26~12.68)×1012/L,PLT在(10-962×109/L)之间,有较好的线性;携带污染率<0.1%;血液参数对比实验,各CBC参数与COULTER JT-IR进行对照,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白细胞分类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66,0.9556,0.7509,0.7438,0.6161.结论SYSMEX SE-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一种性能较为优良,值得推广应用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科美CHEMCLIN 1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肿瘤相关抗原50(CA50)、肿瘤相关抗原242(CA242)的分析性能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LLS)EP文件要求,应用科美CHEMCLIN 1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测定CA50、CA242,评价检测CA50、CA242的精密度、正确度、检出限和分析测量范围。结果:CA50、CA242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均<15%,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均<15%;测定CA50、CA242定值校准品与靶值的偏倚<5%,正确度满足判断标准;CA50、CA242检出限分别为0.68 U/mL、0.56 U/mL;CA50浓度在19.43~131.55 U/mL范围内其测定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895,CA242在15.86~191.25 U/mL范围内其测定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1。结论:本次研究所验证的科美CHEMCLIN 1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CA50、CA242的精密度、正确度、检测限、线性范围均与厂家声称值一致,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精密度好、正确度高、良好的线性等优点,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小君  刘爱胜  文艳 《海南医学》2014,(24):3665-3667
目的:对Sysmex公司最新推出的Sysmex XN-9000多功能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进行初步评价,以证实其检测效果。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指南文件EP15-A2、EP6-A2的要求对Sysmex XN-9000血液分析仪进行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和正确度进行验证,以Backman LH750比对结果作为评估依据,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XN-9000血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主要参数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0.11%-2.32%,批间CV%为0.12%-2.46%,线性相关性分析r为0.99990-0.99997,携带污染率为0-0.37%,对比相关性分析,各项指标r均〉0.999,准确度验证各项指标的偏倚为-0.67-0.96。结论 XN-9000仪测定主要参数的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准确性等主要评估指标均符合要求,检测结果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计数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与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比较,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判断其准确性。方法收集215例EDTA抗凝静脉血,分别用Coul-ter AC.T 5diff AL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计数血小板。根据血小板数量多少,将检测标本分成三组,A组88例〉100×109/L,B组58例(50~100)×109/L,C组69例〈50×109/L,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血小板结果:仪器法(214±69)×109/L,手工法(209±65)×109/L(t=2.713,P=0.023),B组:仪器法(87±28)×109/L,手工法(81±35)×109/L(t=3.523,P=0.008),C组:仪器法(43±12)×109/L,手工法(31±15)×109/L(t=4.346,P〈0.001)。各组仪器法与手工法检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但其检测原理和方法还不能完全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血小板数值〈50×109/L时,应同时用显微镜复片或手工法计数,以提高血小板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以下称XE-2100)定量分析网织红细胞(reticuloeyte,RET)的性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XE-2100的线性、稳定性、精密度、准确度及携带污染率等各方面评价性试验观察其性能,并与Coulter STKKS(以下称STKS)和手工法相比较,同时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XE-2100计数RET在7.33×109/L~543.7×109/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短期稳定性试验表明,RET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 h对其检测结果无影响;长期稳定性试验提示标本放置在4℃其稳定性最佳,22℃次之,37℃稳定性最差.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试验显示其检测RET的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0.77%和3.22%;携带污染率为0.78%;XE-2100和手工法测定RET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3,P<0.05).ROC曲线显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8%和92.5%.结论:XE-2100检测RET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宽、检测参数多等优点;除大血小板外,脂浊黄胆、含异淋、小红细胞的标本均未见对仪器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血液中二氯甲烷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检测和顶空气相色谱(HS-GC)定量检测方法,为二氯甲烷中毒或致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和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取0.5 mL血液,以氯仿为内标,加入到顶空瓶,经65 ℃加热后抽取瓶中气体用GC-MS进行定性方法学验证,用HS-GC进行定量方法学验证,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案件鉴定。   结果  GC-MS定性验证:空白血液中无干扰,添加血样中二氯甲烷色谱峰特异且峰型良好,质谱特征碎片离子特异;方法检出限(LOD)为5 μg/mL。HS-GC定量验证:二氯甲烷与乙醇等常见挥发性化合物色谱峰分离良好,分离度均>1.5;方法定量限(LOQ)为20 μg/mL,在20~1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15%),准确度高(相对误差δ<15%)。2例二氯甲烷致死案件死者血液中均检出二氯甲烷,质量浓度分别为470 μg/mL、915 μg/mL。   结论  该方法快速、稳定且结果可靠,可用于疑似二氯甲烷中毒或致死案件血液中二氯甲烷的法医毒物学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临床应用性能评价。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的要求,对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八项参数进行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检测。结果:BC-6800对八项参数WBC、RBC、HBG、HCT、MCV、MCH、MCHC、PLT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各项性能符合临床检验相关标准的要求,能够满足医院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幼稚粒细胞IG的参考范围,为鄂尔多斯地区血细胞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方法应用已知高、中、低值标本连续测定30次,观察批内精密度;用高、中值质控物连续测定30d,观察批间精密度;以Sysmex XE-5000(日本SYSMEX公司)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配套试剂盒测定1 248例健康体检人群标本,测定IG数值,以建立本市IG的参考范围。结果高、中、低值检测的批内精密度结果IG计数的CV值分别为4.9%、6.19%、14.28%;低、中值检测的批内精密度结果IG计数的CV值分别为11.42%、4.99%;均<15%,在允许范围内。年龄间比较各年龄组IG值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间比较P>0.0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健康人群IG的参考范围,不分性别和年龄建立鄂尔多斯IG检测的参考范围为IG绝对值95%可信区间,其中男(0~0.03)×109/L;女(0~0.04)×109/L。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的动物血细胞分析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对该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和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并与Hemavet 950FS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及人工白细胞分类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该仪器的准确度、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线性均在允许范围内;与Hemavet 950FS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相关性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较好,红细胞压积(HCT)较差;白细胞分类测定结果与人工显微镜分类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相关性较好,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相关性较差。结论 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测定动物全血样本时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较好,携带污染率低,有较强的筛选能力,是一台性能良好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满足药物安全性评价课题动物血液样本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BC‐6800血液分析仪)的分析性能。方法按CLIS和ICSH的标准从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相关性等方面对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检测血液样本 WBC、RBC、HGB、MCV、PLT等指标的批内及批间精密度的CV%均在标准范围内;WBC、HGB、RBC、PLT 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0.30%和0.18%,均在要求的标准内;WBC、RBC、HGB和PLT的 r2都大于0.99,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仪器稀释功能良好;BC‐6800手动和自动模式配对检验( P>0.05),其在不同模式间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6800与L H750比较时,配对检验 P>0.05,与L H750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性能良好、检测快捷、能满足临床应用和临床实验室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外周血血细胞及其衍生参数和凝血功能的改变,研究其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子宫腺肌病组)和106例良性卵巢囊肿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血细胞、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全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凝血功能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的改变,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意义。   结果   (1)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子宫体积为(331.86±237.20)cm3大于对照组(50.30±23.74) cm3(P < 0.05);(2)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血小板(PLT)、SII及SIRI水平[(6.65±2.41)×109/L;(4.31±2.10)×109/L;(298.33±80.09)×109/L;(802.45±622.22);(1.34±1.70)]明显高于对照组[(5.93±1.30)×109/L;(3.60±0.89)×109/L;(222.42±41.59)×109/L;(456.36±138.98);(456.36±138.98)],P < 0.05;(3)子宫腺肌病组患者外周血CA125(139.96±119.42) KU/L)、CA199(73.93±123.66) KU/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0.98±8.72);(14.30±7.98),P < 0.05;(4)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11.11±0.67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4.78±3.52 s)较对照组缩短[(11.34±0.65) s;(27.4±2.79) s],P < 0.05;(5)WBC、NEU、PLT、SII、SIRI、CA125、CA199、PT、APTT的AUC分别为0.5658、0.5629、0.7901、0.7307、0.5836、0.9569、0.7971、0.6082、0.7596。   结论   子宫腺肌病患者外周血炎细胞增多,同时存在着凝血功能的异常;CA125对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LT、SII、CA199、APTT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和MRD状态在对AML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初诊的10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了形态学完全缓解时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完全恢复组(CR)与未完全恢复组(CRi or CRp)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及2组患者OS和EFS的差异;及其对比分析了诱导治疗后第28天血小板完全恢复组(PLT≥300×109/L)与未完全恢复组(PLT < 300×109/L)2组患者OS和EFS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评估各种参数的差异性,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6(0.9,2.6)a,CR组与CRp or CRi组组间比较显示:2组患者在形态学缓解时MRD状态、预后基因(NPM1、FLT3-ITD、C-KIT、CEBPA)、预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形态学缓解时外周血细胞计数恢复不完全的AML患者预示着更差的结局,其中未完全恢复组(CRi or CRp)组与完全恢复组(CR)比较,总体生存时间(OS)明显缩短(3.2 a VS 1.8 a,P = 0.016);和无进展生存期(EFS)也明显缩短(未达到 VS 1.2 a,P = 0.041)。诱导治疗第28天血小板未完全恢复组(PLT < 300×109/L)与血小板计数完全恢复组(PLT≥300×109/L)相比,总体生存时间(OS)明显缩短(5.2 a VS 2.5 a,P = 0.001);EFS也缩短(3.2 a VS 2.7 a,P = 0.237)。Cox回归分析显示:第28天血小板恢复情况、形态学缓解时MRD状态是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初诊的AML患者,诱导化疗后的造血功能再生,特别是血小板的恢复,是AML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尽管造血功能恢复情况与MRD状态是相关的,但2者都是AML患者复发、OS和E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液细胞分析仪和流式参考方法对低值血小板样本测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133例血小板〈100×109/L抗凝血标本,采用Sysmex XE-2100、Mindray BC-5800、ABX Pentra 60以及流式参考方法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XE-2100和BC-5800与参考方法相关性良好(r=0.971 7、0.960 5,P〈0.001)。Bland-Altman分析中,各仪器结果与参考方法偏差的均值为(-2.69-+3.32)×109/L。在输血判定的一致性分析中,以10×109/L或20×109/L作为血小板输血决定水平时,XE-2100(PLT-I)和BC-5800具有相似的Kappa值(0.88 vs 0.84和0.89 vs 0.89)。结论 XE-2100和BC-5800与流式参考方法具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对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输血判定,血液分析仪计数欠准确,应采用流式参考方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复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创建了一个联合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破裂风险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ATAAD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入院后首次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值,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发生主动脉破裂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 = 44)和存活组(n = 10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Tn-I值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ATAAD患者破裂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在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cTn-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及cTn-I被纳入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表明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cTn-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上述因素创建的联合模型预测ATAAD破裂死亡的AUC为0.859(P < 0.05)。  结论  联合预测模型对预测ATAAD破裂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在输血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对肠氧合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以来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新生儿,根据输血过程中是否继续喂养,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禁食组及喂养组。使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其指标进行检测,新生儿在输注红细胞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时的肠道组织氧饱和度(rSO2)变化。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新生儿59例,禁食组21例,喂养组38例。2组患儿在性别、胎龄(早产儿纠正胎龄)、日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果  在红细胞输注过程中禁食组禁食前、禁食段、禁食后肠道rSO2 (%)平均值分别是[(54.77±6.49)、(55.18±7.64)、(55.94±6.46)];喂养组喂养前、喂养段、喂养后肠道rSO2 (%)平均值分别是[(55.35±6.11)、(57.79±6.37)、(58.89±5.55)]。2组禁食/喂养前、禁食/喂养段、禁食/喂养后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新生儿输注红细胞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对比禁食或喂养前后的肠道rSO2变化范围不大,在原喂养基础上可以考虑在输血过程中继续喂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凝血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并进行应用效果评价。  方法   制定凝血检验报告审核规则写入LIS程序。抽取试运行期间自动审核的6281份报告人工验证,评价规则的可行性。  结果  凝血检验报告自动审核通过率71.34%,假阳性率4.49%,假阴性率0.032%,阳性符合率24.14%,阴性符合率71.34%,一致率95.48%,通过正确率99.96%。  结论   23条拦截规则,APTT项目的Delta Check规则需进一步完善,其余22条拦截规则通过正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新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全自动核酸定量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并探讨该系统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快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EBV全自动核酸定量检测系统包括核酸提取和实时荧光PCR(FQ-PCR)定量检测,分别采用PANA9600S全自动旋转式核酸工作站进行全血标本的核酸提取,ABI7500荧光PCR仪进行FQ-PCR扩增。然后验证EBV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防污染能力、交叉反应和抗干扰能力等。最后将EBV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用于50例2018年11月—2019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疑似IM患儿的核酸定量检测,并将EBV核酸检测结果与其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EBV全自动核酸定量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好,高、中、低水平的定量标准品均在定值范围内。检测精密度高,批内及批间精密度的CV值均<5%。该检测系统在1.0×103~1.00×108 copies/m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0.980,检测限为5.0×102 copies/mL。另外,该检测系统的防污染能力良好,无交叉反应,抗干扰能力强。对50例儿童疑似EBV感染者的外周血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0.0%,EBV定量值在5.45×102~1.46×108 copies/mL,明显高于血清EBV IgM抗体检测(P=0.031)和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检测(P < 0.001)。  结论  EBV全自动核酸定量检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可满足临床检测要求,可较好地用于疑似儿童IM的快速诊断,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及血脂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astro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GEVB)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综合科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住院的发生GEVB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出血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未发生GEVB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未出血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RDW、PLT、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血脂相关指标,然后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RDW和血脂对GEVB的影响,最后用ROC曲线判断其诊断效能。  结果  与未出血组相比,出血组RDW升高,TG、TC、HDL-C、LDL-C、ApoA1、ApoE降低(均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DW是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367, 95%CI:1.141~1.639),TC是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的独立保护因素(OR = 0.437, 95%CI: 0.262~0.728)(均P < 0.05)。通过绘制ROC曲线提示,RDW诊断GEV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P < 0.05),最佳临界值15.25%,敏感度为86.7%、特异性为63.3%;TC诊断GEVB的AUC为0.789(P < 0.05),最佳临界值2.765 mmol/L,敏感度为78.3%、特异性为75.0%。  结论  RDW及TC对于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方法  用石油醚对美洲大蠊粉末进行脱脂,以65%的乙醇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乙腈溶解配制成美洲大蠊供试品溶液,使用Agilent色谱柱(9.4×250 mm;5 μm),以纯水∶乙腈 = 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取10 μL,对照混合标品和单一标品对美洲大蠊供试品溶液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用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5种核苷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 > 0.9941),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佳,加样回收率均在 97.58%~103.26%之间。  结论  该法实验过程简便、结果可靠、稳定,可用来测定美洲大蠊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MVIS-2035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的参数进行评价,探讨血液流变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MVIS-2035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分别测定健康人(5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6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并用国家物质中心调配的标准液(高黏度油、中黏度油、低黏度油和血浆黏度油)测定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结果全血高、中、低黏度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在切变率200/s、30/s、3/s时均小于2%,批间全血低黏CV在切变率200/s、30/s、3/s时为2.59%、2.79%13.22%,其余CV均小于2%。血浆黏度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31%、2.49%。病人组与对照组比较,除血液屈服应力(f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Arbe)、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电泳时间(EP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MVIS-2035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血液流变的精密度好,结果可靠,可用于临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与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