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143例孤独症患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3例患儿中,3岁后被家长发现症状者达52.31%;3岁以下初诊患儿仅占15.38%;平均就诊年龄明显大于患病年龄。临床表现以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最为突出;智力正常者仅占8.26%。【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防治儿童孤独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家庭健康》2007,(4):F0004-F0004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国家卫生部直属医院,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趵突泉畔,是山东省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的中心之一。医院始建于1890年,2000年10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飞利浦医疗系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共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典,热烈庆祝飞利浦公司Allura Xper FD20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系统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正式开机。这是业界领先水平的血管造影系统首次落户山东省,同时也标志着飞利浦公司与山东省合作的进一步加深。齐鲁医院院长魏奉才先生、飞利浦医疗系统的领导以及来自山东各地区的众多放射学和介入学专家出席了此次仪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直属医院,也是国家卫生部直管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山东省大型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914年的医院放射科,经过百年…  相似文献   

4.
日前,“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项目山东省启动仪式暨承办医院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举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为山东省惟一一家项目定点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5.
齐鲁医院口腔门诊健康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口腔预防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诊患者在得到口腔医疗服务的同时 ,希望从医务人员那里获得有关的口腔保健知识 ,为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门诊就诊患者进行了口腔健康教育 ,具体做法如下。1 专题健康教育 针对口腔保健知识和危害口腔健康的常见、多发病 ,对患者开展①龋齿病因及其防治 ;②牙周病病因及其防治 ;③氟化物的正确使用 ;④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⑤龋齿早期发现、早期充填 ;⑥如何正确刷牙 ;⑦牙齿健康利长寿 ;⑧儿童牙齿保健知识的专题健康教育。2 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1 )对儿童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3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发育性语言障碍(DLD)的Gesell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明确诊断为ASD(n=78)、DLD(n=80)的2~3岁儿童,通过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每个儿童进行发育水平测评,并对两组儿童5个能区发育水平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结果 1)ASD组儿童平均发育商得分均低于DLD组儿童。除大运动能区外,ASD组儿童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间发育水平均低于D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3、6.208、14.219、10.811,P<0.001)。2)语言、个人-社交发育比较:AS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重度、中度障碍为主(48.72%、33.33%),DL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轻度障碍为主(77.5%)。ASD组儿童50%的个人-社交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无1例正常;DLD组儿童的个人-社交发育商68.75%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30%处于正常或边缘水平。结论 除大运动能区外,ASD儿童其余能区平均发育水平均低于DLD儿童。熟悉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对ASD、DLD儿童的早期识别、康复及教育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干部保健科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努力做好干部保健工作,以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的要求。一、开展“四个一”优质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一是大力优化“一条龙”的门诊服务模式.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为方便保健病人就诊.干部保健科努力优化门诊流程.实行了“一卡通”.  相似文献   

8.
《现代保健》2008,(35):F0002-F0002
一百多年前,一对美国夫妇受北美长老会的派遣,来到济南,与加拿大和英国基督教会联合兴办了一所“华美医院”。一百多年来,这所“华美医院”历称“共和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第二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展为今天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三甲”医院,于2000年10月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相似文献   

9.
《现代保健》2008,(32):F0002-F0002
一百多年前,一对美国夫妇受北美长老会的派遣,来到济南,与加拿大和英国基督教会联合兴办了一所“华美医院”。一百多年来,这所“华美医院”历称“共和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第二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展为今天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三甲”医院,于2000年10月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保健》2008,(31):F0002-F0002
一百多年前,一对美国夫妇受北美长老会的派遣,来到济南,与加拿大和英国基督教会联合兴办了一所“华美医院”。一百多年来,这所“华美医院”历称“共和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第二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展为今天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三甲”医院,于2000年10月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上海市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相关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1年12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个区34个中学125个班级4 536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学生版长处与困难问卷(SDQ)以及自编儿童青少年家庭环境问卷采集信息,分析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 共收回问卷4 536份,其中有效问卷3 615份,有效率为79.7%。中学生总体心理问题异常检出率为9.1%,临界为11.0%。经常存在母子冲突和父子冲突的学生总体心理困难得分显著高于亲子关系和谐和一般的学生(P<0.05)。家庭因素中经常不和的父母关系(OR=1.351,95%CI:1.015~1.799,P=0.039)、母子冲突(OR=1.584,95%CI:1.133~2.216,P=0.007)和父子冲突(OR=1.461,95%CI:1.030~2.073,P=0.034)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结论 上海市在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与国际水平基本一致,父子冲突和母子冲突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示改善亲子冲突对维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孤独症特质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中文克氏孤独症筛查量表和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于2019年3-5月选取苏州市郊区8所幼儿园所有在园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无孤独症特质组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在语言/认知信息、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有孤独症特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08,-6.251,-7.008,-6.008,-5.219,-8.550,P<0.01)。男性(OR=1.695,95%CI:1.207~2.381)、有分离史(OR=2.153,95%CI:1.225~3.782)、社会适应/自理差(OR=1.049,95%CI:1.002~1.098)、家庭环境气氛差(OR=1.147,95%CI:1.073~1.226)和频繁的忽视/斥责/打骂儿童(OR=1.053,95%CI:1.029~1.079)是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男性性别、有分离史、社会适应/自理、频繁忽视/干涉/惩罚、环境气氛差与儿童有孤独症特质有关,应当重视儿童早期有关方面家庭养育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农村0~3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项目”定量调查数据中3岁以下儿童信息进行分析,调查了全国12个省27个贫困县3 249例0~3岁留守儿童样本。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采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问卷”,影响因素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获得。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整体可疑心理行为发育异常检出率为9.48%,其中男生(10.94%)显著高于女生(7.75%),0~18个月儿童(12.20%)显著高于19~36个月儿童(8.1%);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看护人年龄偏大、学历普遍偏低的情况,亲子分离情况仍十分严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互动良好(OR=0.604,95%CI:0.417~0.876,P=0.008),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OR=0.664,95%CI:0.473~0.932,P=0.018),较高的家庭经济水平(OR=0.609,95%CI:0.414~0.897,P=0.012)和每日互动时间>30 min(OR=0.467,95%CI:0.230~0.948,P=0.035)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保护因素。从未母乳喂养(OR=2.071,95%CI:1.334~3.216,P=0.001)、纯母乳喂养时间>8个月(OR=1.793,95%CI:1.089~2.952,P=0.022)、存在照顾不周现象(OR=1.833,95%CI:1.047~3.211,P=0.034)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0~3岁留守儿童在养育环境上存在劣势,影响心理行为发育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大关注和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在不同时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探讨出更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减少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方法,共纳入2020年8月-2021年5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营养门诊就诊的0~3岁的早产儿1839例.调查其喂养情况,并收集其体重、身长指标,统计生后体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为高危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160例高危儿,进行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月龄满3个月后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定期测试发育商(DQ),随访至12月龄以上以临床诊断与随访评估结果明确其神经发育结局。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实施早期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两种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及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神经学发育结局:发育正常59例(36.8%),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迟缓32例(20%),脑瘫11例(6.9%);2)干预前后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367,P<0.01);3)干预后高危儿的DQ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 P<0.01);4)GMs评估结果与“儿-心”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5)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异常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7.650,95%CI:1.129~51.813,P=0.037)、缺氧缺血性脑病(OR=2.656,95%CI:1.158~6.089,P=0.027)、脑损伤(OR=2.123,95%CI:1.017~4.434,P=0.045)和早产(OR=2.405,95%CI:1.126~5.133,P=0.023)。结论 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儿-心”量表进行早期评估,有助于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并且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为高危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160例高危儿,进行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月龄满3个月后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定期测试发育商(DQ),随访至12月龄以上以临床诊断与随访评估结果明确其神经发育结局。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实施早期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两种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及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神经学发育结局:发育正常59例(36.8%),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迟缓32例(20%),脑瘫11例(6.9%);2)干预前后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367,P<0.01);3)干预后高危儿的DQ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 P<0.01);4)GMs评估结果与“儿-心”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5)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异常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7.650,95%CI:1.129~51.813,P=0.037)、缺氧缺血性脑病(OR=2.656,95%CI:1.158~6.089,P=0.027)、脑损伤(OR=2.123,95%CI:1.017~4.434,P=0.045)和早产(OR=2.405,95%CI:1.126~5.133,P=0.023)。结论 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儿-心”量表进行早期评估,有助于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并且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CHD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相同月龄、性别、地区进行配对。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儿童保健的符合条件348对12~36月龄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方式进行统一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相关信息,应用“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对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进行筛查。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状况,分析影响CHD儿童发育的因素。结果 CHD组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均低于对照组(P<0.001),房间隔缺损组神经心理发育优于其他类型CHD儿童。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505,95%CI:1.717~17.241)、早产(OR=9.091,95%CI:1.538~47.121)、独生子女(OR=3.802,95%CI:1.051~13.889)是CHD儿童DQ落后的危险因素,母亲工作类型为弹性时间工作(OR=0.118,95%CI:0.029~0.487)、定期儿童保健(OR=0.233,95%CI:0.098~0.553)可降低CHD儿童DQ异常的风险;早产(OR=3.906,95%CI:1.346~11.364)是CHD儿童MI落后的危险因素,母亲工作类型为弹性时间工作(OR=0.219,95%CI:0.052~0.923)、定期儿童保健(OR=0.224,95%CI:0.089~0.560)可降低MI异常的风险。结论 CHD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仍不理想,需进一步研究和干预并制定适合我国CHD儿童的评估和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0~14岁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3例哮喘儿童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就诊的44例非哮喘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自制哮喘问卷调查分析高原地区儿童哮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原地区哮喘儿童发病季节不定(12例,36.4%)或9~11月高发(11例,33%),容易在午夜(12例,36.4%)发病,发病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13例,39.4%)和接触冷空气(7例,21.2%)所致,哮喘限制了儿童的体育活动(26例,78.8%),且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诊断为哮喘(OR=3.660,95%CI:1.498~6.549)、呼吸道感染史(OR=2.660,95%CI:1.409~7.291)、早产儿(OR=2.413,95%CI:1.380~4.356)、有家庭成员吸烟(OR=2.834,95%CI:1.501~5.487)和早期应用过抗生素治疗(OR=4.328,95%CI:3.384~8.645)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而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OR=0.057,95%CI:0.008~0.411)为儿童哮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在氧气稀薄的高原地区,家长应积极避免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婴儿期尽量使用纯母乳喂养,对预防和控制高原地区儿童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频繁夜间遗尿症与出生窒息的关系,为频繁夜间遗尿症的病因研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区3个区(静安、徐汇和杨浦)和郊区4个区(闵行、浦东、奉贤和崇明)选取62 290名5~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频繁夜间遗尿症与出生窒息的关系。 结果 上海市5~12岁儿童频繁夜间遗尿症的发病率为0.5%(327/62 29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频繁夜间遗尿症与出生窒息显著相关(OR=4.127,95%CI:2.994~5.6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出生窒息的儿童仍具有患频繁夜间遗尿症的高风险(OR=3.001,95%CI:2.054~4.385,P<0.001),此外,还得出两者的相关性在男童中(OR=3.518,95%CI:2.275~5.438,P<0.001)比女童(OR=2.293,95%CI:1.041~5.051,P=0.039)更显著。结论 频繁夜间遗尿症与出生窒息显著相关,并且此相关性在男童中更高,提示出生窒息为频繁夜间遗尿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4月龄幼儿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在全国4个省的5个县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内出生的2 731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追踪随访收集孕产妇基本情况和幼儿基本情况、喂养情况、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以国家预警征筛查表为工具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迟缓筛查。结果 追踪随访到2岁幼儿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阳性率为6.65%,在性别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至6月龄及以上、家庭居住环境、幼儿每天室外活动时间和每天与儿童互动玩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OR=2.169,95%CI:1.516~3.103)、生活在北方(OR=2.308,95%CI:1.630~3.267)、母乳喂养未到6月龄(OR=1.645,95%CI:1.088~2.489)、幼儿每天在室外活动时间低于4 h(OR=2.715,95%CI:1.548~4.761)是2岁幼儿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注重幼儿早期心理行为预警征筛查,早发现、早转诊、早干预,提倡母乳喂养,家长在养育幼儿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的陪伴、多参加室外活动等,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