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出生24 h后就给予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1 w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统计经胃肠达到摄入量标准的时间以及静脉营养天数等;于静脉营养1 w时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Cr)、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葡萄糖(GLU)及尿素氮(BUN),统计两组的存活率及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出生后体重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恢复至出生时体重时间、达到摄入量的时间和静脉营养所需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P< 0.05或P<0.01),对照组体重日增重量低于观察组(P<0.01).两组在静脉营养1 w后,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正常,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存活率分别为91.67%和78.33%,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41.67%和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及时给予足量静脉营养,对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出生后的营养补充非常重要,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降低EUGR的发生率,对降低致残率和提高人口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焦丽  郭新莉  王玮  陈靖  刘新军 《武警医学》2003,14(2):107-108
我院于1996年实行母婴同室。为了解母婴同室与新生儿疾病关系,我们对1996年~2001年母婴同室的新生儿552例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母婴同室组:1996年1月~2001年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新生儿552例。其中自然分娩顺产463例(83.9%),难产(包括剖宫产、产钳、胎吸等)89例(16.1%)。出生体重≤2500g40例(7.25%),早产儿39例(7.1%)。非母婴同室组:选择1990年1月~1995年12月在我院分娩新生儿460例,自然分娩386例(83.9%),难产76例(16.5%),出生体重≤2500g35例(7.6%),早产儿32例(7.0%)。母婴同室组与非母婴同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 方法 母婴同室组新生儿均于产后30min内与产妇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如何有效预防高原地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方法:对在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两年间我院产科分娩的75例孕周在28+3 W~34W之间,出生体重在1 000g~2 300g之间,无出生窒息史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在相同常规护理治疗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云  王心  尚丽新  赵谦谦 《武警医学》2016,27(9):884-886
 目的 寻求改善双胎妊娠母婴结局及减少双胎妊娠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早产儿并发症、不同分娩方式及双胎特有并发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1)分娩孕周不同,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胎妊娠剖宫产率93.57%,社会因素居于剖宫产原因的首位(22.75%);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自然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46.67%)明显高于剖宫产分娩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早产是造成双胎新生儿发病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早产对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双胎孕妇阴道分娩,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双胎妊娠特有并发症会增高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纳洛酮对早产儿中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以下简称VLBwI)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05年10月在本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VLBWl7O例随机分为两纽,用药组40例,出生后前3天应用纳洛酮静点,对照组30例不用纳洛酮。结果,用药组VLBWl3天内呼吸停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60%。结论:应用纳洛酮可以有效降低VLBWI呼吸暂停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黄文素 《人民军医》2003,46(4):243-243
正确处理脐带 ,是减少新生儿脐炎 ,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2 0 0 0年 12月开始 ,我院对新生儿按常规法断脐后 ,立即使用胎毒清 (I型 )包扎 ,疗效满意。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为本院产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儿 2 0 4例 ,男 10 6例 ,女 98例 ;孕周 37~ 4 2周。均无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及合并症 ,随机分为胎毒清组 10 4例和对照组 10 0例。均为自然分娩、头吸或产钳助产分娩的新生儿 ,体重 2 5 0 0~ 4 0 0 0g ,Apgar评分 1min评分均在 8分以上 ,排除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 (体重 <2 5 0 0g)。两组孕妇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对早产儿近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病房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孕母妊娠期血压,将早产儿分为A组(n=100)和B组(n=102)。A组中,孕母轻度子痫前期21例、重度子痫前期16例、妊娠期高血压63例。B组中,早产儿均为同期由于胎儿宫内窘迫等因素分娩造成。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并发症、血常规、凝血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剖宫产率、性别比例、1 min阿氏评分、产前激素应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内窘迫发生率、小于胎龄儿(SGA)比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8.0%(58/100)、62.0%(62/100)、48.0%(48/100),显著高于B组的23.5%(24/102)、38.2%(39/102)、21.6%(22/1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儿的呼吸支持时间和用氧时间分别为(12.9±19.7)d和(21.5±24.8)d,显著高于B组的(4.9±5.7)d和(13.6±19.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妊娠期原发性高血压可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导致早产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易引起感染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复杂性双胎妊娠对母体、胎儿或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01至2014-12终止妊娠的双胎妊娠319例,其中57例复杂性双胎作为复杂组,262例非复杂性双胎作为非复杂组,比较两组母体、胎儿或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别。结果 (1)复杂组的分娩孕周(35.0周)早于非复杂组(36.0周),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的发生率(12.3%)明显高于非复杂组(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次、受孕方式、胎儿性别等一般情况,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后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复杂组胎儿丢失率(18.4%)、早产或流产率(87.7%)、新生儿颅脑损伤发生率(12.3%)、新生儿窒息率(8.8%)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复杂组,新生儿出生体重(2113±574) g明显低于非复杂组(2332±471)g,复杂组新生儿住院率(32.5%)明显高于非复杂组(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双胎对孕产妇的并发症无明显影响;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明显,不仅异常胎儿本身预后不良,而且一胎儿异常也影响另一胎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及枸橼酸咖啡因联合鸟巢俯卧位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安康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4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2例。常规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及鸟巢俯卧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呼吸暂停消失时间、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42/42),高于常规组的90.5%(38/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8%(2/42),低于常规组的19.0%(8/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及枸橼酸咖啡因联合鸟巢俯卧位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的床旁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 VEEG)对判断早期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12至2017-10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住院,出院后在新生儿科和神经中心进行随访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分别在出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corrected gestational age, CA)40周、44周、52周时各进行1次2~3 h 的VEEG检查;在CA 52周进行Gesell 发育量表评估,取5个能区发育商均值(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比较各时期VEEG结果与DQ 结果的相关性,并对出生孕周、出生体重、合并疾病情况、住院天数、家庭抚触护理情况等因素和CA 52周Gesell 发育量表评估进行线性与回归分析。结果 出生后1周、 CA 40周及52周的VEEG与Gesell 发育商(DQ)呈高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0、0.017),而其中CA 40周VEEG结果相关系数最高。分析出生孕周、出生体重、疾病分类、住院天数、家庭抚触护理情况等因素对不同胎龄早产儿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进行床旁VEEG 检查,可辅助早期评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给予高风险患儿早期干预可以降低脑损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赵志勇  郑昊宇  张巍 《武警医学》2020,31(9):774-777
 目的 分析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的高分辨率CT征象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 对192例经病原学证实的单一病原体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原学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84,43.8%)、病毒性肺炎组(n=58,30.2%)和支原体肺炎组(n=50,26.4%),对三组肺炎的临床资料、病变部位和CT征象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均显著高于病毒性和支原体肺炎(P<0.05);支原体肺炎白细胞计数高于病毒性肺炎(P<0.05);在病变分布上,病毒性肺炎多呈多肺叶(40/58,69%,P<0.05)和肺外周分布(39/58,67.2%,P<0.05);支原体肺炎多呈多肺叶(28/50,56%,P<0.05)和肺下叶分布(31/50,62%,P<0.05)。在CT征象上,细菌性肺炎肺实变(48/84,57.1%,P<0.05)和含气支气管征(41/84,48.8%,P<0.05)多见;在磨玻璃影和碎石征方面,病毒性肺炎(分别为30/58,51.7%和26/58,44.8%)和支原体肺炎(分别为31/50,62%和19/50,38%)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上述征象均较细菌性肺炎多见(P<0.05);另外,病毒性肺炎间质增厚多见(32/58,55.2%,P<0.05);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壁增厚多见(29/50,58%,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片状实变影常伴含气支气管征,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多叶外周性分布的磨玻璃影伴碎石征及间质增厚,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双下肺分布为主的间质性炎性反应伴细支气管壁增厚。  相似文献   

12.
刘美荣 《武警医学》2018,29(11):1036-1039
 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时强化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4-01至2016-12入院治疗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50例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依从性,观察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完全依从性(77.33%)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70、31.852,χ2=31.097,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气促缓解及机械通气、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8、8.020、5.113、19.051,P<0.05)。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时配合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可使患者血气指标获得更大程度改善,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移植瘤小鼠进行青蒿琥酯(artesunate, ART)联合卡铂治疗,并与单独采用卡铂、ART治疗组分别进行比较,以观察ART联合卡铂在RB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1)将浓度为3.5×107/ml RBY-79肿瘤细胞注入新生小鼠右眼玻璃体内,建立RB移植瘤小鼠模型。(2)将建模成功的RB移植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为ART联合卡铂组;对照组分3组,分别为卡铂组、ART组、空白对照组,对各组移植瘤小鼠分别给药,观察肿瘤变化及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并观察ART联合卡铂的协同作用。结果 (1)成功建立RB移植瘤小鼠模型,移植瘤小鼠右眼重量明显大于正常左眼(P<0.000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卡铂组、ART组移植瘤小鼠的肿瘤均明显缩小,P值分别为<0.0001,<0.0001,0.0015;联合用药组、卡铂组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值分别为0.0253,0.0253;ART组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延长,P值为0.8722。(3)与ART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及卡铂组移植瘤小鼠的肿瘤均明显缩小,P值分别为0.0084及0.0015;联合用药组与卡铂组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值分别为0.0240,0.0239。(4)联合用药组与卡铂组相比,移植瘤小鼠的肿瘤无明显缩小(P=0.7980);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无明显延长(P=1.0000)。结论 ART、卡铂及两药联合对RB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ART联合卡铂对RB无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新生儿出生体重现状,分析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为控制出生低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随机抽取的乌鲁木齐市各级医院的1000例产妇及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 (1)100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1.462~5.223 kg,平均体重为(3.312±0.541)kg,其中低体重儿35例,占3.5%;正常体重儿891例,占89.1%;巨大儿74例,占7.4%。(2)婴儿性别、母亲职业、家庭收入为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Z=3.290,P=0.001;χ2=9.582,P=0.002;F=11.325, P<0.001)。(3)产妇孕前正常体重组、超重及肥胖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高于孕前低体重组(F=6.237,P=0.002)。孕期增重情况影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F=3.564,P=0.007)。结论 乌鲁木齐市汉族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处于我国正常水平,应该保持孕期体重适度增加,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将新生儿出生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王晶  东星  张学军  尚丽新 《武警医学》2020,31(9):805-808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胎盘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高血压19例、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16例) 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及胎盘中Lp-PLA2水平,并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中Lp-PLA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Lp-PL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Lp-PL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Lp-PLA2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对照组、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与胎盘中Lp-PLA2水平呈正相关(r=0.435,P<0.05)。结论 Lp-PLA2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母血中Lp-PLA2水平的变化有可能作为疾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郭丹  孟凡慧 《武警医学》2019,30(12):1065-1067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联合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治疗PICC导管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10至2018-08解放军总医院PICC门诊PICC置管后出现局部感染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0例),一个疗程为7 d,第1、2、3天对照组单纯使用磺胺嘧啶银敷料,而试验组使用磺胺嘧啶银敷料结合蓝光照射,第5天和第7天两组均只进行敷料换药,在治疗的第1、3、5、7天分别观察两组伤口疼痛评分(NRS),治疗后第7天观察创面愈合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第1天试验组即能显著减轻伤口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0,P<0.05)。其中创面愈合情况痊愈+显效两组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81,P=0.04)。结论 试验组通过增加蓝光照射,比单纯使用磺胺嘧啶银敷料治疗能快速减轻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伟  侯海利  黄汉英 《武警医学》2016,27(4):386-388
 目的 观察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梅花针、拔罐及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方法 将8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同时,联合梅花针、拔罐及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1例,仅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10 d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对比。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7.78%,总有效率100%,后遗神经痛发生率6.7%;对照组治愈率51.22%,总有效率78.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36.59%。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5.20,P<0.01;χ2=8.81,P<0.01;χ2=11.60 ,P<0.01)。结论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梅花针、拔罐及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确切,并能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01至2017-02选择住院治疗的1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舱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和81.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89.45±5.39)分和(78.20±6.14)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5.23±8.14)分和(65.11±7.89)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OX2灰度比值和RO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NOX2灰度比值(0.37±0.06)显著低于对照组(0.42±0.09)(P<0.05),ROS(518.85±54.48)U/ml显著低于对照组(551.28±69.93)U/ml(P<0.05)。结论 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改善患儿的心肌功能,抑制氧化应激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石海霞  杭木兰 《武警医学》2015,26(5):437-439
 目的 了解足月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143例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前B超检测的残余羊水指数(AFI)分为3组:A组(8 cm≤AFI<25 cm)75例,B组(5 cm≤AFI<8 cm)38例,C组(AFI<5 cm)30例,比较3组孕妇在分娩方式、宫内感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发病率和羊水粪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组剖宫产率高于A组(70.00% vs 37.30%,P<0.05);A组自然分娩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羊水粪染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羊水量(OR=2.912)、破膜至分娩时间(OR=2.356)与羊水粪染(OR=1.833)是产妇宫内感染、新生儿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的多少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羊水残余量越少对母婴的威胁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