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α-鹅膏毒肽是存在于鹅膏菌属真菌中的一种毒素,常常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与死亡。长期以来,肝细胞坏死被认为是α-鹅膏毒肽作用的主要机制,但新近的一些研究提示:该毒素尚可能具有引起小鼠肝细胞凋亡的潜在作用。这种作用如果存在,意味着其有可能被用于肝脏肿瘤的治疗。毒素是一种有害物,而药物则是具有应用价值的物质。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利用物质的这种两面性可使有害的毒素为疾病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2.
α-鹅膏毒肽(α-AMA)是含鹅膏毒肽类毒蘑菇最常见的毒素种类,现已成为我国食物中毒最主要致死因素,但α-AMA中毒肝损害的具体机制尚未清楚,且无特异性解毒剂,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α-AMA中毒导致氧化还原平衡失调产生过多活性氧(ROS)是肝损害重要因素之一,ROS作为凋亡上游信号分子激活P53表达,向线粒体内易位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抑制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基因和促进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表达,进而使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级联反应触发线粒体凋亡途径,最终导致肝细胞异常凋亡造成肝脏严重损害。作者就ROS激活P53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与α-AMA中毒肝损害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进一步阐述α-AMA中毒肝损害的机制,展望α-AMA中毒肝损害治疗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鹅膏毒肽对肾功能生化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鹅膏毒肽对大鼠肾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灌胃染毒制造鹅膏毒肽中毒的大鼠动物模型,分别于1d、2d、7d、10d、15d采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的含最。结果 鹅膏毒肽中毒2d后,血清Cr发生改变。随着时间推移改变愈加明显。10d后血清Cr、BUN、UA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血清肌酐(Cr)可作为鹅膏毒肽中毒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徐赛群  朱小寒 《医学综述》2004,10(11):647-649
鹅膏菌毒素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50年代以后随着分离新技术的发展,才使鹅膏蕈碱以及毒理作用的研究达到较高的深度。鹅膏菌毒素按其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分为鹅膏毒环肽(amatoxins)、鬼笔毒环肽(phallotoxins)和毒伞肽(virotoxins)三类。其中α-鹅膏蕈碱是致死鹅膏菌属中最毒的成分,它是一种含有几种特殊氨基酸的环八肽,作用于真核生物细胞时,能专一性的抑制真核生物的RNA多聚酶Ⅱ,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白毒伞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观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白毒伞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传统血液净化与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的α-鹅膏毒肽的浓度变化。结果患者在食用食蕈后6~12h出现系列临床症状,大部分出现胃肠炎症状,53例重症。所有患者均出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增强,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增高。血浆置换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液中α-鹅膏毒肽浓度下降明显高于传统血液净化组(P<0.01),且血浆置换组第二疗程治疗效果好于第一疗程(P<0.01)。结论以血浆置换为主的综合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白毒伞中毒患者的毒肽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鹅膏蕈镍铬钴混合物对小鼠肝毒性及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鹅膏蕈镍铬钴混合物腹腔注射染毒小鼠,共3周。每周随机处死5只动物,称肝重、体重,测全血和肝SOD活性。结果实验组小鼠生长缓慢,肝脏肿大,肝脏系数增高。染毒3周末,实验组小鼠肝重1.89±0.13g,肝脏系数6.21±0.18;对照组分别为1.60±0.20g和4.41±0.35,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和全血SOD活性染毒1周后明显下降,第2周起又回升至原有水平,直到实验结束。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小叶静脉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鹅膏蕈镍铬钴混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损伤作用,对体内SOD活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二硫化碳心血管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二硫化碳在低浓度下的心血管毒性作用、它的接触—反应关系、联合毒性及毒作用机制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阿霉素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阐述阿霉素(ADR)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ADR心脏毒性的发病机制尚有争议,主要集中在自由基的生成、钙超载、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等方面探讨。结论ADR抗肿瘤作用应用广泛,但要防治其心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误食鹅膏毒蕈中毒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与健康。本文阐述了鹅膏毒蕈的毒素分类及特性:在宏观上,总结出了鹅膏毒蕈的中毒症状;在微观上,分析了鹅膏毒蕈的发病机制,概括了国内外常规的治疗方法。以期为鹅膏毒蕈的研究提供理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胸腺肽α1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个组织中,可通过在牛胸腺上提取、固相多肽合成以及基因工程等多种方法加以制备。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胸腺肽α1主要是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技术来合成,其性质与人的胸腺肽α1相似。胸腺肽α1能促进T细胞和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增殖、增强抗体反应、调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还具有通过阻断类固醇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等生物活性,临床应用较广泛,多用于肿瘤、病毒性肝炎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的治疗。本文主要对胸腺肽α1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以便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是一种肠道多肽类激素,具有多种肠道效应,包括刺激肠黏膜生长、促进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肠屏障功能、抑制胃能动性和胃酸分泌等。近年来GLP-2已经用于多种临床肠道疾病的治疗,因此阐明其作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GLP-2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GLP-2R来发挥作用。GLP-2R在多种肠细胞中均有表达,故推测GLP-2通过多种下游介质来间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GLP-2对结肠的肠营养作用被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调节,而小肠生长除了与IGF-1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之一ErbB相关外,还与IGF-1、IGF-2和ErbB配体相关。GLP-2的抗炎和血流效应分别依赖于由黏膜下层神经元释放的血管活性肠肽和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述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QNs)的软骨毒性及其作用机制,为新QNs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分别按QNs的毒性损伤特点、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毒性作用机制3个主要部分进行介绍.结果 与结论目前,国内外围绕儿童使用QNs是否安全的争议尚没有明确的结论;对QNs致关节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我们的近期研究结果表明,QNs可能通过干扰β1整合素受体而影响ERK/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最后促使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α-鹕膏毒肽(α-Amallitin)对HepG2 2.2.15细胞(2.2.15细胞)乙肝病毒(HBV)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α-鹅膏毒肽作用2.2.15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测定上清HBsAg和HBeAg浓度.结果 α-鹅膏毒肽在0.006~0.800μg/mL时,对HepG2 2.2.15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当浓度达到4.000~20.000μg/mL时毒性较明显,TC50为10.190μg/mL;其对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抑制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495μg/mL和0.346μg/mL.结论 在无毒或低毒浓度下α-Amanitin能抑制2.2.15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分泌,可能与α-Amanitin抑制HBV DNA的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苍耳子水提物单次给予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将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急性肝毒性反应,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计算肝体比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制备4.0 g/m L苍耳子水提液,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按101.14 g/kg剂量小鼠灌胃给药一次,分别于给药后各时间点取血,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1 h后明显升高,给药后8 h达到高峰,24 h后恢复近正常值;肝体比值增大,肝组织病理损伤严重;量-毒关系研究表明:小鼠单次灌胃给药不同剂量(101.14 g/kg、83.312 g/kg、66.650 g/kg、53.320 g/kg、42.656 g/kg、空白组同体积蒸馏水)。苍耳子水提液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随剂量增大,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肝体比值增大,肝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给药苍耳子水提取液可造成明显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量-时-毒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何首乌有效成分、毒性作用和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何首乌及首乌制剂在医药、美容美发及食品保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日渐受到关注。本文着重对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在临床应用方面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α-LA)对高糖腹膜透析液诱导大鼠腹膜纤维化(PF)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α-LA腹腔注射高剂量组(400μmol/L)、α-LA腹腔注射中剂量组(300μmol/L)、α-LA腹腔注射低剂量组(200μmol/L)、α-LA灌胃组(300μmol/L),空白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5组大鼠腹腔注射高糖腹膜透析液制作PF模型、后4组大鼠同时按分组设计给予相应药物,连续4周。取各组大鼠腹膜组织,苏木素伊红(HE)、Masson’s染色观察腹膜组织学形态及纤维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平滑机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2(p-Smad2)及p-Smad3蛋白表达。结果 处理前各组大鼠体质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处理后α-LA高剂量腹腔注射组较对照组、模型组和α-LA灌胃组体质量低(P <0.05);纤维化表达面积百分比、腹膜组织α-SMA、CollagenⅠ表达、腹膜...  相似文献   

18.
郑少强 《医学综述》2011,17(9):1383-1386
吸入麻醉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的临床麻醉,其神经毒性一直是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接受吸入性麻醉的患者术后会出现细胞凋亡、神经损伤。尤其是处于发育期的婴幼儿和大脑结构发生退行性变的老年人,对神经毒性物质异常敏感,暴露于吸入麻醉药后,可出现记忆、认知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吸入麻醉药导致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氨酪酸受体活性增强以及脑代谢改变相关。现就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甲醛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醛可降低机体的呼吸功能、神经系统的信息整合功能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肾脏均具有毒性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