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新产程标准为基础的计划性饮食能量管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程进展的作用效果。 方法 将210例足月无痛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取自由饮食,干预组实施计划性饮食能量管理。比较2组分娩时间、血液生化指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 结果 干预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3.703,P<0.001;t=4.313,P<0.001),2组第二产程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干预组产妇血糖、血钠,较对照组呈现更高的水平(t=3.880,P=0.023;t=2.759,P=0.038);2组分娩的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中的pH、乳酸、碱剩余值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计划性饮食能量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产妇分娩第一产程进展,保障产妇能量需求,提高产妇体能,且不影响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塑时间观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重塑时间观训练,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时间观倾向、主观幸福感、社会功能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积极与未来、享乐的时间观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13.068,P<0.001;t=-15.550,P<0.001;t=-5.664,P<0.001),消极与宿命的时间观均低于对照组(t=14.973,P<0.001;t=10.544,P<0.001),主观幸福感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408,P<0.001;t=-5.366,P<0.001),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6.396,P<0.001)。结论 重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时间观可以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平衡的时间观,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社会功能及康复的疗效,达到减轻家庭、医院及社会压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在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结果 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好于对照组(t=19.790,P<0.001 ),治疗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01),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t=8.824,P<0.001),跌倒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t=28.488,P<0.001)。结论 经皮神经电刺激应用于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能减轻患者体征症状,改善其血液循环,使其运动能力和感觉恢复良好,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在慢性肾病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血液科行血液净化的慢性肾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2月入组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入组的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给予干预,比较2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面对评分、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13.751,P<0.001;t=9.049,P<0.001;t=22.985,P<0.001;t=14.261,P<0.001)。观察组屈服评分、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9.543,P<0.001;t=4.284,P<0.001)。结论 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可增强慢性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效能,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蔡喆燚  邹婵  易琼  罗颖  陈献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0):629-631
目的 探讨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对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科学评价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对改善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ICU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诊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吴茱萸贴敷神阙穴,7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治疗效果、血清中白细胞和降钙素原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评分、肠功能障碍评分、腹腔压力均好于对照组(t=2.510,P=0.014;t=5.911,P<0.001;t=-2.184,P=0.032);白细胞、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526,P=0.014;t=-5.145,P<0.00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Z=-2.180,P=0.029)。结论 吴茱萸贴敷神阙穴能改善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7月于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体检报告提示有骨质疏松症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2组自我效能、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行为及骨密度值。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124,P<0.001;t=7.452,P<0.001;t=5.666,P<0.001),腰椎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2.014,P=0.047),2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1,P=0.273)。结论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素养,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进而对腰椎的骨密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联合安抚奶嘴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脱离呼吸机患儿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撤离呼吸机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联合安抚奶嘴;干预后,比较2组情绪状态,是否出现屏气、喉头水肿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血浆乳酸值、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6.041,P<0.001;t=10.126,P<0.001;t=2.777,P=0.006;χ2 =4.444,P=0.035),患儿安静率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χ2 =7.156,P=0.008;t=2.467,P=0.015)。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安抚奶嘴的干预方法可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循环指标,减少患儿哭闹,减轻患儿激惹状态,使患儿保持安静,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耳部全息刮痧在老年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PC-BPP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老年PC-BPPV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复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耳部全息刮痧,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DHI的躯体、情绪、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011,P=0.041;t=2.386,P=0.020;t=2.298,P=0.018),且DH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0.486,P<0.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45)。结论 耳部全息刮痧对老年PC-BPPV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老年PC-BPPV患者的眩晕残障程度,对于老年PC-BPPV患者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音乐记忆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忆和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音乐记忆训练。比较2组记忆自我效能、记忆功能和抑郁的差异。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强度均高于对照组(t=12.310,P<0.001;t=11.746,P<0.001),观察组抑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t=11.577,P=0.006)。2组记忆测验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364,P=0.136)。结论 音乐记忆训练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记忆及抑郁有明显成效,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记忆功能恢复护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疲乏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肿瘤科收治的8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干预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iper fatigue fcale-revised, PFS-R)、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2组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疲乏总分低于对照组(t=42.859,P<0.001),HADS总分及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68,P<0.001;t=9.332,P<0.001;t=10.050,P<0.001)。结论 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疲乏状态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五感刺激园艺疗法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按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为期12周的五感刺激园艺疗法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1.685,P<0.001;t=-8.974,P<0.001),尿素清除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五感刺激园艺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其透析充分性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系统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放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放疗期间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营养干预,比较2组营养状况、放疗毒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5.628,P<0.001;t=3.822,P<0.001;t=8.498,P<0.001)。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唾液腺损伤等级均低于对照组(Z=-2.724,P=0.006; Z=-3.261,P=0.001; Z=-3.095,P=0.002)。干预后观察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及记忆功能、放疗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系统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放疗期间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体验式饮食管理在糖调节受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门诊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均低于对照组(t=5.523,P<0.001;t=4.280,P<0.001;t=2.970,P=0.004;t=3.478,P=0.001)。患者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0.357,P<0.001)。2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验式饮食管理能有效控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部分血脂指标水平,同时提高了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的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职业规划团体教学对实习护生带教的效果,以期为护生合理、科学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实习护生62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8月于妇科轮转的护生设为对照组(n=30),2020年9月-12月于妇科轮转的护生设为干预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职业规划团体教学指导。结果 干预组个人职业规划的自我认识、职业生涯定向、职业认识及自我规划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4.461,P<0.001;t=-3.731,P=0.012;t=-7.683,P<0.001;t=-6.273,P<0.001);主观幸福感量表中的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与紧张、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及心理资本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职业规划团体教学能够促进实习护生职业规划,提高其职业心理资本以及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Cameron适时理论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制订中,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将2020年4月-9月收治的5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5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出院准备,干预组采用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比较2组出院准备度评分、出院指导质量评分、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残余尿量及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结果 干预组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15.696,P<0.001;t=-10.663,P<0.001),术后4周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7,P=0.038),首次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t=7.061,P<0.001),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t=7.501,P<0.001)。结论 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可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护理人员出院准备指导质量,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并促进患者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干部病房外科2017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204例,其中腹腔镜手术109例,达芬奇手术42例,开刀手术53例。将同类手术方式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伤口按普外科常规消毒换药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伤口。分别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伤口疼痛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3种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术后4、7 d的伤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的伤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Z=-2.490,P=0.013;Z=-2.077,P=0.038;Z=-2.370,P=0.018);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t=6.718,P<0.001;t=4.411,P<0.001;t=6.541,P<0.001)。结论 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可显著缓解伤口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患者总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聚焦式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产科进行分娩并确诊为产后抑郁的初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聚焦式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前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社会再适应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评分及生活定向检验修订版(revised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R)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EPDS、SDS、PSQI、SR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562,P<0.001;t=7.610,P<0.001; t=8.072,P<0.001; t=29.475,P<0.001),观察组LOT-R评分高于对照组(t=11.434,P<0.001)。结论 聚焦式护理在初产妇分娩后抑郁患者中应用能够减轻患者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苏文乐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0):610-613
目的 探索白噪声干扰法缓解儿童重病监护病房患儿穿刺疼痛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儿童重病监护病房患儿穿刺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儿童重病监护病房间治疗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案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拍背和给予安抚奶嘴进行穿刺后疼痛安抚,干预组采用白噪声干扰法进行穿刺后疼痛安抚。结果 干预组疼痛评分、穿刺后心率最大值及啼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8.453,P<0.001;t=7.674,P=0.001;χ2=5.580,P=0.018),血氧饱和度最低值高于对照组(t=5.574,P<0.001)。结论 白噪声干预对于缓解儿童重病监护病房患儿穿刺疼痛的效果较好,能减少患儿穿刺后啼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医用退热贴冷敷及卷心菜叶外敷2种方法对缓解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在产科住院的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卷心菜叶外敷,观察组采用医用退热贴冷敷。结果 观察组产后生理性胀痛乳房评分低于对照组(Z=-2.568,P=0.010),乳房硬度优于对照组(Z=-4.361,P<0.001),使用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t=19.804,P<0.001)。结论 医用退热贴冷敷用于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效果理想,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实施方便,易被产妇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医结合模式下的肺康复训练与常规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12月在银川市某医院住院的6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呼吸东区的34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呼吸西区的34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体医结合模式下的肺康复运动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肺康复运动,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自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t=6.169,P=0.003),6 min步行时间长于对照组(t=9.214,P=0.001),自理能力好于对照组(Z=-3.505,P<0.001)。 结论 体医结合模式下的肺康复训练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