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情绪释放技术对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预期性悲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情绪释放干预疗法。比较干预前后2组心理痛苦程度和预期性悲伤得分水平。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痛苦程度低于对照组(t=-17.930,P<0.001);预期性悲伤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情绪释放技术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痛苦程度,降低患者预期性悲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Cameron适时理论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制订中,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将2020年4月-9月收治的5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5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出院准备,干预组采用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比较2组出院准备度评分、出院指导质量评分、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残余尿量及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结果 干预组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15.696,P<0.001;t=-10.663,P<0.001),术后4周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7,P=0.038),首次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t=7.061,P<0.001),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t=7.501,P<0.001)。结论 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可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护理人员出院准备指导质量,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并促进患者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龚玲  陈璐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5):272-275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8年1-3月收治的34例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8年4-6月收治的46例心力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以时间为节点组建住院期间基于医院的个案管理师团队、准备出院时从医院到社区的个案管理师团队、出院后基于社区的个案管理师团队,为患者提供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连续个案管理。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t=3.372,P=0.001),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患者的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809,P=0.028;χ2=4.581,P=0.032)。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连续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一区65例PICC置管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肿瘤二区65例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PICC置管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导管维护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导管维护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307,P=0.012;χ2=6.759,P=0.009);观察组导管相关知识、导管监测行为、心理信念及自我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876,P=0.015)。 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知识及导管维护能力,从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在颅脑术后患者脑室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8),2020年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58),对照组行常规引流及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辅助进行脑室引流,比较2组引流袋入口高度准确率、引流管阻塞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流袋入口高度准确率高于对照组(χ2 =6.576,P=0.010),引流管阻塞、脑疝、脑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949,P=0.015;χ2 =7.004,P=0.008;χ2 =7.017,P=0.008)。结论 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有助于临床护士精确调整脑室引流袋高度,降低患者脑室引流相关并发症及引流管阻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总分总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且接受胰岛素注射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住于双号病室者48例设为对照组,将入住于单号病室者4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胰岛素注射技术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总分总教育模式干预,比较2组胰岛素注射技术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3.270,P<0.001),对胰岛素注射教育的满意度总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11.179,P<0.001)。结论 采用总分总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水平,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刘桂兰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0):618-620
目的 观察健康促进云管理与束臂操联合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7月-12月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术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6月收治的同类患者4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健康促进云管理联合束臂操干预,比较2组内瘘成熟率、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率、内瘘首次使用时间、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临床成熟率、超声成熟率及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 =5.091,P=0.024;χ2 =5.436,P=0.020;χ2=4.062,P=0.044),内瘘首次使用时间早于对照组(t=-15.469,P<0.001),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5.091,P=0.024)。结论 将健康促进云管理与束臂操联合应用于血液透析内瘘护理之中,可实现较好的促内瘘成熟效果,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及二级预防知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6年1-12月收治的80例P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自我效能及二级预防知识干预。比较2组自我效能感、二级预防知识得分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及二级预防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t= 6.154,P<0.001;t=4.195,P<0.001);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275,P=0.012;χ2=7.440,P=0.006)。 结论 加强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以及二级预防知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个案循环跟进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量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出院随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循环跟进护理,对患者进行体质量监测,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心功能指标、体质量监测依从性、再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体质量监测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3.844,P=0.036;Z=-4.926,P<0.001),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32,P=0.037)。结论 个案循环跟进护理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量监测依从性,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在老年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8年1—12月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行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老年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护理团队协作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5.086,P=0.024;χ2 =4.396,P=0.036);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t=5.913,P=0.016)。结论 多学科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可以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术后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14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干预1个月后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和非计划性拔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沟通、护理服务和护理环境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制度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期间接受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不仅可改善舒适度,还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不良反应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育对临时回肠造口患者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临时回肠造口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以问题为导向对患者实施肠造口自我管理,比较2组患者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并记录2组随访期间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护意愿、自护知识、自护技能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470,P<0.001)。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症状、认知理解能力、社会角色功能、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育可提高临时回肠造口患者自护行为,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路芳  秦妍  郜媛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4):225-227
目的 研究预警预控理念下护理干预在预防透析相关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6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预警预控理念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透析期间低血压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时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3.910,P=0.048;t=5.020,P=0.02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4.148,P=0.042)。结论 预警预控理念下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无缝隙护理在社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对象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比较2组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649,P=0.001),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791,P=0.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在社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免疫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八段锦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共80例入住本科的乳腺癌术后预期行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除采用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外,增加八段锦的锻炼,2次/d,30 min/次.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V4.0)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FACT-B中文版(V4.0)测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升高显著(P<0.001) .结论 八段锦锻炼能够有效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对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85例行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2),对照组术后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6.502,P<0.001)。观察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社会/家庭、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能有效促进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移动终端智慧护理信息系统各模块功能的应用,对提高儿科护士临床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19年5-7月在儿科住院的患儿699例设为对照组,运用传统的移动护理工作站核对患儿信息、人工采集生命体征并录入电脑、使用表格清点记录急救设备等;选取2019年8-10月在儿科住院的患儿671例设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6),对照组术后给予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自护能力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6.400,P=0.011)。结论 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进行节点信息化精准管控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2019年1-6月收治的11 219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收治的11 931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纸质版转运交接单进行患者转运交接,观察组采用PDA行节点信息化精准管控方式进行患者转运交接。比较2组患者转运交接单填写规范率、转运交接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准备时间。结果 观察组转运交接单填写规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93.574,P<0.001);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16.736,P<0.001);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57.923,P<0.001)。结论 运用PDA行节点信息化管控,能有效提升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书写规范率,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转运交接准备时间,有效提高交接效率,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