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藏南3条剖面硅质岩的常量、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取第一、第二、第三主因子,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陆源组分、自生组分和热水来源组分的特征。结果显示,自彭错林、夏鲁到宗卓组剖面,陆源因子和自生因子所占方差贡献率逐渐升高,热水源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大幅下降,指示彭错林硅质岩以热水沉积为主,夏鲁硅质岩属正常沉积叠加热水沉积,宗卓组硅质岩为正常沉积。  相似文献   

2.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藏南3条剖面硅质岩的常量、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取第一、第二、第三主因子,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陆源组分、自生组分和热水来源组分的特征。结果显示,自彭错林、夏鲁到宗卓组剖面,陆源因子和自生因子所占方差贡献率逐渐升高,热水源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大幅下降,指示彭错林硅质岩以热水沉积为主,夏鲁硅质岩属正常沉积叠加热水沉积,宗卓组硅质岩为正常沉积。  相似文献   

3.
热水沉积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热水沉积作用研究兴起的背景大陆地表广泛出露的温泉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本世纪20—50年代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理论的提出,把温泉作为探讨热液的性质、成分和成矿作用的重要对象,为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成为最流行的成矿理论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把热液的来源单纯归结为岩浆,并以岩基为中心而划分高温、中温、低温、远温等矿床的分带模式未能被广泛的地质找矿勘探实践所证实。60年代初期,当板块运动刚刚提出时,J.W.Eider就曾预测当岩浆由洋脊喷溢到洋盆中对,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热水活动。固体岩浆物质溢  相似文献   

4.
微组构信息对硅质岩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笔者以藏南四个剖面的硅质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各自的显微形貌特征,借此对其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流体以成矿溶液和搬运介质的形式参与各种成矿作用。在20世纪50—60年代,流体-岩石实验主要与成矿作用或地热体系研究有关,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反应过程中溶液化学变化、反应岩石的蚀变和新相的形成、岩石物理化学性和溶液化学的关系等(曾贻善,2003)。1970年,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协会(IAGC)设水-岩相  相似文献   

6.
地质流体是一定地质作用的产物,而矿床的形成过程与特定地质构造背景下地质流体的产生、运移和聚集有着密切联系。不同成矿流体的成矿机制各有差异。岩浆热液因温度降低、压力减小等因素使热液中成矿物质达到过饱和,从而产生矿质沉淀;沉积盆地含矿热卤水流体在热对流、沉积压实等作用下运移、充填、聚集;与海底基性火山活动有关的现代大洋海底热液形成硫化物矿床;地幔流体的碱交代作用形成大型一超大型中高温热液矿床。在具体的成矿过程中,各种构造环境又对流体中的成矿元素的分配、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施丽明  杨平  郑锴  杜泽鹏 《云南地质》2012,31(4):438-442
北衙富碱斑岩是"三江"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带的一部分,金矿成矿与其同期或稍晚。同位素、包裹体、稀土研究认为:矿源来自最初地幔流体,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且受SN向及EW向构造控制,应是后生改造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8.
钙碱性岩类实验岩石学、热力学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以及与钙碱性岩类有着密切时空关系的矿床之成矿机理的大量研究成果均揭示出,钙碱性岩浆在由深部侵位到地壳浅部的成岩过程中能够分异出岩浆流体.近30年来,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钙碱性岩类岩石成因和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的理论,也推动了在钙碱性岩浆岩中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
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温高压岩石蠕变实验装置,对实际的岩石进行高温高压变形实验,通过观察和测试样品组构和成份的变化,考察一定温压条件下,岩石的构造变形所带来的物质组分的迁移和聚集,探讨构造动力控制成岩成矿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伴随构造变形,物质组分迁移 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类型:1)塑性或韧性流动;2)扩散与化学反应;3)热液携带。在实验后的样品中观察到:黄铣矿通过韧性流动沿韧性剪切带,韧性挤压带和韧性扭曲构造带的迁移和富集;斜长石和黑云母发生矿物成份和矿物相的转化。在实验变形过程中,Cu,Pb,Zn等成矿元素易于活化迁移,从高压区迁向低压区,K,Na,Ca,Mg等成岩元素也易活化迁移,但规律不明显,Fe,Co,Ni等元素对花岗岩样品不易活化迁移而对矿石样品则易迁移。上述实验结果对探讨成矿规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南彭错林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岩石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研究,探讨了藏南彭错林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呈厚层状产出的绿色、棕褐色硅质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局部受Fe、Mn矿化,Al/(Al+Fe+Mn)比值小,在Fe-Mn-Al三角成因判别图解中,大部分硅质岩样品落入热水沉积区域,微量元素Sr、Zr、Cu、Zn和Ba含量较高,稀土元素∑REE较低,Ce负异常,Eu正异常,北美页岩标准化后配分模式稍向左倾,体现出热水沉积特征;在沉积环境判别图100×Fe2O3/SiO2-100×Al2O3/SiO2、Fe2O3/(100-SiO2)-Al2O3/(100-SiO2)和Fe2O3/TiO2-Al2O3/(Al2O3+Fe2O3)中,硅质岩样品投影到洋中脊和深海区域,说明形成于大洋中脊和深海盆地环境;硅质岩常量和稀土参数变化特征图显示,在剖面中PCL-1、PCL-5和PCL-7采样位置更接近热液中心;硅质岩的形成与板块的汇聚消减产生的以洋中脊和海底热点为中心的洋壳热水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隆起带断裂构造型地下热水的形成机理与背景,并以铀为例对热水的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古热水排泄源地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为水化学方法寻找水成铀矿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贾跃明 《地学前缘》1996,3(4):253-258
对几乎所有金属矿床类型来说,其形成过程均与金属从源岩的活化、原始渗滤、矿质运移和金属沉淀富集成矿关系密切,这些过程主要是由流体的运动和作用完成的。因此,识别金属和流体的来源,追溯流体从源区将金属运载至最终成矿部位所经过的路径,以及查明金属和流体沿运移通道发生的物理、化学和时间上的各种变化及其特殊性质,可以为矿床评价与勘查提供很有价值的定量成矿信息。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沉淀(-堆积)过程会以流体成矿系统的形式保留下来。对流体成矿系统和作用的全面了解可通过调查活动的和古代的两种系统获得。活动流体成矿系统是目前正在进行原始矿质搬运的系统,调查这些系统可对运移通道中的含矿流体进行取样和监测研究。古流体成矿系统包括各时代从含金石英脉到铅-锌矿脉系统的所有热液脉型矿床以及沉积喷气型和所谓层控矿床。对含矿矿物和岩石的广泛岩石学、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将为定量评价与预测矿床的分布和变化提供至关重要的资料。流体成矿系统内具有一些重要特征,如各种地质要素的方向性、相关性和指示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湖南瑶岗仙钨矿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中部,加里东隆起带与印支-燕山凹陷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其中寒武系和泥盆系为含矿的主要层位。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笔者在前人对矿床的地质构造、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HRIMP铀-铅、铷-锶等时线和铼-锇等时线定年方法,对瑶岗仙花岗岩体及赋存于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黑钨矿-石英脉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岩体锆石SHRIMP铀-铅年龄为(170.7±2.2)Ma(置信度95%,n=12,MSWD=1.7),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寒武系地层中的黑钨矿-石英脉年龄为(175.8±4.1)Ma(置信度95%,MSWD=0.88),产于岩体内接触带的黑钨矿-石英脉年龄为(156±3)Ma(置信度95%,MSWD=0.20),产于外接触带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年龄为(170±5)Ma。测定结果表明,瑶岗仙钨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两个成矿期,分别对应于J1/J2过渡期与J2/J3过渡期。今后的深部找矿工作尤其是杨梅岭矿段深部应该注意寻找两个时期分别形成的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4.
秦岭热水沉积铅锌矿床中硅质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硅质岩是秦岭中泥企世铅锌矿床中的主要含矿层,呈层状与围岩整合接触,但因受海底同生断裂控制呈线状延伸。化学成分及其Fe、Ti、Al、Mn比值变化范围与现代或古代热水沉积物一致或相似。稀土元素以总量低、LREE>HREE、有明显的Ce亏损和中等的Eu正异常为显著特征。氢氧同位素测试数据表明,形成硅质岩的介质水主要为原生建造水。锶初始比及铅单阶段演化模式年龄反映硅质主要来自硅铝质地壳基底地层或岩石。  相似文献   

15.
广西高龙金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高龙金矿赋存于滇黔桂裂谷右江裂谷带,区域上为—高的地热场环境,矿床形成于相对封闭的、具还原性地球化学障的局部洼陷,矿区具灰岩同生角砾岩、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生长断裂等同沉积断裂构造系统,矿体为多层的似层状、层状、并与脉状矿体共存,矿石具角砾状、层纹状构造及草莓状结构,矿床具“底蚀”特征,同时论述了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据此提出矿床为热水沉积型金矿。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富CO2含金流体及有关成因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赫英  廖永胜 《地质论评》2001,47(5):500-507
本文分析了胜利油田火山岩中的Au含量,发现CO_2气藏区火山岩和非CO_2气藏区火山岩中Au含量有明显区别:前者合Au很高,平均327×10~(-9),最高2150×10~(-9);而后者含Au很低,平均只有2.5×10~(-9)。这一基本事实提供了CO_2与金矿化间联系的直接地质证据,指出了在中国东部郯庐断裂两侧找寻新的金矿资源的方向与可能性。研究表明,地幔及其岩浆去气对形成富CO_2含Au热液系统有重要的贡献,而一个由深部稳定热源驱动、富含地幔及其岩浆去气带入的CO_2和Au并与地壳浅部流体混合的热液环流系统是形成重要金矿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河南汤家坪钼矿床流体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汤家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别造山带。对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表明,汤家坪钼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富(含)CO2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3类;均~温度集中在126,7-472.1℃,盐度集中在(0.18-14.21)wt%和(33.10~54.37)wt%.密度为O.38~1.21g/cm^3;子矿物含石盐及金属硫化物等。从矿体中心向外围.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有逐渐变小的趋势;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由高盐度低密度岩浆流体逐渐变为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压力逐渐变小,深度变浅。辉钥矿的Re-Os模式年龄集巾在113~118Ma.表明成矿略晚于母岩岩体的成岩时代.其成岩成矿的构造背景为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晚期的伸展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18.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它们在矿物演化路径、石英晶体微形貌和集合体微结构存在差异,为利用微组构区分不同成因硅质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夏鲁硅质岩中生物化石残骸内存在方英石和玉髓,为反演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矿物演变序列提供了很好的证据.硅质岩成岩过程中微组构演变和元素迁移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石英在重结晶过程中对杂质元素的剔除作用是促使某些微量元素产生富集的重要机制.从微组构角度切入硅质岩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它综合运用微区微束手段对硅质岩的微观组构特征进行测试,进而探讨微观组构信息所指示的地质意义.结果对探讨硅质岩的成因、演化和藏南地区硅质岩容矿型Au-Sb-Cs矿床的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东秦岭成岩成矿作用的硫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49年索特(Thode et al)等人发现了天然岩石标本中硫同位素组成有很大差异后,近卅年来硫同位素地质已成为研究某些地质体,矿物形成条件和富集过程越来越有成效的手段,而铅同位素地质学的发展对成岩成矿历史过程和岩源矿源地球化学特征提供了大量新的资料,因而同位素地质学已从一个探索性的新领域进展到地质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相似文献   

20.
王可勇  卿敏  张欣娜  万多  肖力 《岩石学报》2011,27(5):1275-1286
金厂金矿床是一个发育有隐爆角砾岩筒、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及裂控石英脉-蚀变岩三种矿化类型的特大规模矿床。本文对区内三类矿化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成分、氢-氧同位素及子矿物的扫描电镜等多方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类矿化成矿流体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隐爆角砾岩筒成矿流体为岩浆-溶液过渡态流体;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成矿流体为一种成分复杂的高盐度热液;而裂控型成矿流体为高盐度的NaCl-H2O溶液。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出它们均来自于岩浆活动。结合矿体产状及已有的年代学资料,认为三类矿化形成顺序为隐爆角砾岩筒型→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裂控型,因此金厂金矿床是不同期次岩浆来源流体叠加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