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1 病例 患者,女,55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2月,晕厥1次于2008年5月13日入院。患者于2月前因迷信算命时被预言今年会猝死,受到严重精神刺激,出现心悸,胸骨后闷痛,伴大汗,持续2小时,至当地医院拟“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症状有好转,但至5月1日时症状加重,伴晕厥5分钟,急送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症状稍缓解后,到本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5岁,已婚,干部。主因发作性胸闷20余年,端坐呼吸不能平卧8天于2000年3月17日入院。患者20年前开始于劳累时出现发作性胸闷、心悸,休息可缓解。诊断为“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服用“消心痛”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10年前晨起散步时,突然出现剧烈心前区疼痛,为压榨样,有濒死感,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月后突然发生急性左心衰,咳粉红色泡沫痰,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发作时伴心电图ST段抬高,给予大剂量钙拮抗剂后,心衰缓解。10年来一直服用钙拮抗剂治疗,上述症状时有发生。入院前睡眠中再次发作胸闷、喘息、…  相似文献   

3.
蝮蛇抗栓酶阴性致过敏性紫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简介患者女 ,70岁。因胸闷、心悸半年加重 4d,于 1998年 6月 10日收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甲亢、冠心病史。 2月前曾因心绞痛住院治疗 ,静脉滴注青霉素时 ,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 ,经对症处理后 ,病情好转出院。查体见患者神志清 ,精神不振 ,胸闷 ,呼吸困难。血压19/ 12kPa ,心率 134次 /min ,律绝对不规整 ,双下肢浮肿Ⅱ度。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房颤 ,经治疗双下肢浮肿消失 ,上述症状减轻。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肢动脉栓塞 ,于 6月 16日做蝮蛇抗栓酶皮试 ,皮试剂量 0 1ml含 0 0 0 2 5U ,结果为阴性后将 0 75U加入 10 %GS2 …  相似文献   

4.
杨志莲 《新医学》2005,36(2):102-103
患者,男,53岁。以反复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20年,加重2日就诊。患者于20年前始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呈间断发作,无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多次检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型。给予胺碘酮、普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反复发作。到多家医院就医均按冠心病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2日来,上述症状加重来诊,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12kPa。体型偏胖,未见突眼,颈软,甲状腺不肿大,叩诊心界无明显扩大,听诊双肺正常,心…  相似文献   

5.
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常规方法,而临床上心肌炎后遗症最多见的是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室速,患者常有心悸、胸闷等症状而影响生活和工作,且心理负担重。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RFCA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本院1998年7月至2007年1月,应用RFCA对1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房颤是冠心病常见而重要的心律失常,电转复及药物除颤往往不能凑效,目前控制心室率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作者采用硫酸镁联合丹参治疗冠心病房颤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79岁,因胸闷,气短6年,呼吸困难5年,伴双眼睑及颜面浮肿3d,于2007年2月11日入院。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心衰是一个新的医学名词,是指心室肥厚和某些血液动力学的异常,但在此时活动耐力无降低,患者无心衰症状,是显性心衰的前驱,若未能采取积极治疗的干预性措施,迟早会发展为显性心衰,一旦出现显性心衰预后极差,目前报道极少。本文就我院92年收治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符合无症状心衰者76例,进行分析做诊断探讨。 1 诊断条件 1.1 有明确的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诊断符合WHO关于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有原发病症状,如头晕、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等而无心衰症状,如劳山性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1.3 心电图,彩色多普勒及胸大征提示有左房扩大、左室扩大,心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在超声多普勒上表现为A峰>E峰)及收缩功能不全,射血分数低于50%,无肺淤血的X线表现。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777-2778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治疗以及美托洛尔联合中药治疗,对比2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有效性。试验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症状评分(盗汗、胸闷、心烦、口干、心悸)均与对照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较好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不良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性,31岁,于1989年4月26日入院。患者于16岁起做木工,于5年前起自觉胸闷、气闭,咳少量粘痰,症状进行性加重,常有低热。半年前曾在当地医院拟诊为“肺结核”,经正规抗痨治疗近半年无效。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3岁,主因发作性心悸、胸闷10余年,再发加重4d,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2012年1月13日入住我院。患者近10年来间断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偶伴烧灼感,无明显胸痛,情绪激动时诱发,平时一般活动无发作,每次持续20min至半小时不等,曾在某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间断口服"阿司匹林片、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症状仍有发作。4d来因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6岁。因反复心慌、胸闷10年,短暂晕厥4日入院。患者10年前起出现心慌、胸闷,呈短暂发作,但无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在当地医院作心电监护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诊断为“心律失常型冠心病”。予美西律、复方丹参、硝酸异山梨酯等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仍反复发作。2年前患者再发心慌、胸闷,同时自觉纳差、乏力,多次到医院就诊,均诊断为“冠心病,慢性胃炎”,服用雷尼替了、丽珠得乐、硝酸异山梨酯等,症状无明显改善。4日前患者出现腹泻。晕厥,被家人送往医院住院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6…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6 8岁。因发作性胸闷、心悸、喘憋 3个月收入院。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史8年。患者于入院前 3个月无诱因突发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就诊 ,按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左心衰 )给予对症处理 ,症状缓解。此后又间断发作 2次 ,均按左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例 1:男 ,4 5岁。反复胸闷、心悸 6 a,多次 ECG示快速房颤或室上速。诊断冠心病。用消心痛 ,间断用抗心律失常及地戈辛等药 ,症状无好转。夜间曾发生胸闷憋醒 ,按左心衰处理。5 d前因受凉上述症状复发 ,在院外治疗。ECG示快速型房颤 ,除对症处理外加用地戈辛 0 .12 5 mg/ d,感心悸未予重视。晚班曾发现HR4 2次 / min,复查 ECG,仍示快速房颤。未追究夜间心率缓慢的原因 ,继续服用地戈辛 0 .12 5 mg/ d病情加重以发生阿斯综合征后转我院。心电监护心率快慢不等 ,34~ 185次 / min,ECG为多源性室早 ,阵发性房速。Holter:窦缓 …  相似文献   

14.
张学平  李艳玲  贺会先 《临床荟萃》2006,21(18):1366-1366
临床上胆心综合征常误诊为冠心病。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华北制药集团医院曾收治类似冠心病胸闷、胸痛症状的患者12例,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1~72岁,均有类似冠心病胸闷、胸痛的症状,症状发作时间0.5~2小时。12例患者均有因冠心病住院治疗史,并经过冠心病相关规范治疗,包括使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硝酸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调脂药等,但无明显好转,其中8例长期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厌食症状。1.2心电图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ST段压低,5例患…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患者,女,78岁。曾经有六年的高血压、冠心病史。2004年5月25日因发热、胸闷、心悸、气急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窦综合征,阿斯综合征。予营养心肌治疗,好转后出院。2004年6月12日该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气急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8.5~39℃,至当地医院予抗生素(具体不详)抗感染,效果不明显,发热、贫血症状明显,同时行骨穿检查后诊断为贫血。为进一步诊治,于2005年7月1日收治我院。查体:BP110/70m m H g,精神欠佳,自动体位,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50次/分,律不齐,心音欠有力,杂音…  相似文献   

16.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且存在5%~10%的致心律失常作用[1],可诱发新的心律失常,长期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本院采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本院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均有胸闷、心悸、气促、头晕目眩、乏力、失眠症状,以12导联心电图中2~3个导联ST段下移>0.05 mV,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提示24 h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及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在2000次以上,或伴有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患者列入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男性,74岁。因劳累后左胸痛伴心悸气促十年,于1982~1984年曾5次住我院,每次经给氧、强心、利尿、扩冠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最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衰。心电图改变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治疗,大多由患者遵医嘱在家自行用药,在降糖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所表现的症状主要以神经系统为多见,伴有心律失常者较少见,若不及时纠正低血糖,单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4年7月对5例低血糖反应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多脏器衰竭的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营养状况差,容易并发褥疮,是护理中较棘手的问题。我科于2004年5月3日收治1位80岁高龄的冠心病、心衰、肺部感染、糖尿病并发褥疮的患者,采用芦荟啫喱和金因肽治疗褥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0岁,退休干部,因阵发性胸闷、胸痛19年,加重伴气短14d于2004年5月3日收入我科,入院后查体:患者极度消瘦、营养状况差,见骶尾部有4cm×3cm大小破溃,肛门左侧约5cm处有4cm×5cm大小破溃,均有渗出,入院后给予抗凝、扩管、降糖、抗感染及支持治疗,褥疮创面给予芦荟啫喱+金因肽治…  相似文献   

20.
静脉滴注美西律引起神经系统症状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 口服美西律治疗心律失常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而静脉滴注美西律应用并不普遍。本文报告因静脉滴注美西律引起神经系统症状3例如下。2 病例报告 例 1 男,74岁。因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于1998年11月20日入院。既往有在外院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后出现神志不清史。此次入院后每12小时给予5%葡萄糖500 mL加美西律600 mg静脉滴注,并维持治疗。第三日凌晨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出冷汗、肌张力增强、四肢阵发性抽动。体检示双眼瞳孔等大、均为0.25 cm,心电遥测示窦性心律。诊断:美西律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即停美西律。停药3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