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岩性复杂,岩性主要以泥质白云岩为主,储层表现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特点,预测裂缝发育走向和密度是油气勘探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各类裂缝预测技术,选择了叠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首先开展方位角各向异性正演模拟,确定该区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其次进行了地震资料分方位角处理,完成叠前地震方位各向异性属性的计算。结合井资料对该区裂缝发育强度和走向进行预测,指明了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后续钻探结果表明,裂缝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较好,证明此项技术在该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富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沉积环境、成因、分布规律及白云岩储集层油气富集高产因素。风城组白云岩按产状和沉积构造可分为纹层状泥质白云岩、薄层状白云岩和斑状白云岩,主要为准同生白云岩和后生白云石化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形成于半深湖咸水环境;后生白云石化白云岩是发育在半深湖咸水环境下的碳酸盐岩灰泥在成岩期经后生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火山喷发或逆冲断裂活动形成的古地貌斜坡上。白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和裂隙。白云岩储集层富集高产的控制因素是裂缝及构造背景。图8表3参20  相似文献   

3.
乌尔禾地区风城组白云岩储集层成因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储集层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其分布主要受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在扇三角洲发育处白云岩的发育明显受到抑制,扇三角洲前缘扇体之间的湖湾区成为白云岩分布的主要区域.白云岩主要为陆源物质供给较少的静水、微成浅湖环境下沉积的灰泥质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随Mg~(2+)含量变化而导致强烈白云岩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风城组是一套海退背景下的沉积产物,发育扇三角洲相、海相和火山碎屑岩相,并可进一步划分为6种亚相和8种微相。其中,扇三角洲相主要分布在克百地区,夏子街地区则主要发育火山碎屑岩相,浅海相集中在哈山和风城地区,滨海相发育在扇三角洲侧翼。风城组沉积期,海水不断退出,扇三角洲相沉积范围不断扩大,哈山东部地区也由浅海相逐渐演化为扇三角洲相,说明哈山作为和什托洛盖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是后期构造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裂缝是火山岩形成有利储层的重要因素,裂缝发育有利于储层改造,从而提高油井产能。选用合适的地球物理方法预测裂缝是火山岩油藏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叠前方位各向异性的裂缝预测方法,经过NMO道集分析、分方位角道集叠加和偏移、频谱分析、各向异性计算等步骤,利用5组方位角道集数据完成目标区3个油层的火山岩裂缝发育强度和裂缝走向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裂缝发育强度主要为1.10~1.5,强度大于1.25的裂缝发育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裂缝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符合火山机构控制裂缝发育程度的区域地质认识。实践表明,叠前方位各向异性预测技术能够定量描述高角度裂缝预测的分布,且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曲率或相干等叠后地震不连续性检测结果。叠前方位各向异性技术突破了主体围绕叠后地震资料定性预测火山岩裂缝的局限,有效地解决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裂缝定量预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裂缝对油气的勘探开发及压裂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目前,裂缝的地球物理检测方法很多,在叠后地震资料上提取各类不连续性属性表征裂缝的尺度一般较大.通过叠前地震数据属性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AVAV),可以对中小裂缝进行检测,并且这种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常规蚂蚁追踪技术往往应用于叠后地震数据,只能对裂缝进行定性描述。与常规蚂蚁追踪技术相比,基于蚂蚁追踪的叠前裂缝预测技术在保留对裂缝空间展布高精度描述的同时,融入了叠前分方位各向异性信息,从而使裂缝预测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化描述。基于蚂蚁追踪的叠前裂缝预测技术能够准确地预测白云岩储层裂缝发育位置及强度,为区带划分和储层精细描述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裂缝展布方向与区域水平主应力方向是否一致,可以判断目标区是否具备压裂条件。基于蚂蚁追踪的叠前裂缝预测技术对四川盆地白云岩储层的裂缝预测结果与已知井信息吻合度高,得到的裂缝预测结果可为后续储层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玛湖凹陷西斜坡云质岩致密油是准噶尔盆地近年来的重要勘探领域。通过对乌夏地区风城组云质岩特征分析,对云质岩致密油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总结,认为风城组地层发育优质烃源岩,其岩性、物性以及裂缝发育程度共同决定了致密油“甜点”分布。根据基质孔隙与裂缝的配置关系,将致密油“甜点”类型分为孔隙型、裂缝型及孔隙-裂缝型。通过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和正演模拟进行地震敏感参数分析,确定“甜点”的岩性、物性、厚度及围岩特征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致密油“甜点”预测方法,运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预测云质岩分布有利区;利用波阻抗反演以及随机模拟反演技术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反演,预测孔隙发育有利区;以矿物成分脆性指数评价法和蚂蚁追踪技术,预测裂缝发育有利区。综合岩性、物性、裂缝预测成果,划分Ⅰ类、Ⅱ类和Ⅲ类“甜点”有利区,为该地区下一步致密油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致密油已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的新热点.通过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薄片的观察和鉴定以及物性压汞数据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及储层“甜点”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风城组主要发育5种岩石类型:云质岩类、凝灰岩类、砂岩类、泥岩类和盐岩类,并以云质岩类为主;致密油储层常见4类储集空间类型:裂缝、溶孔、晶间孔和原生粒间孔,其中裂缝占储集空间的53%,溶孔占储集空间的35%;油层属典型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为1%~10%,平均为3.86%,渗透率<2 mD的样品占85%以上,平均为0.17 mD;致密油储层“甜点”区主要受白云石化、裂缝和溶孔发育程度等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风化壳型火山岩是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南斜坡二叠系风城组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但目前对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程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岩心、钻井与录井资料、常规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和多种分析化验数据,对储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区火山岩类型主要为玄武岩和安山岩,储集空间包括风化溶蚀孔洞、原生半充填气孔、裂缝以及少量的基质溶孔、晶间溶孔、基质收缩孔等。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别较大,孔隙度为0.29%~16%。储层受到早期火山作用和后期风化作用的共同控制。早期火山作用决定了气孔的发育程度,气孔主要集中在各期火山岩的上部,大多被充填-半充填形成杏仁构造和半充填气孔。后期风化作用形成了火山岩风化壳,可划分为土壤带、淋滤带、崩解带和母岩带4层结构,处于淋滤带的气孔段极易形成溶蚀孔洞,其储层物性最好,崩解带主要发育裂缝型储层。凹陷中心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大型走滑断裂-小型伴生断裂-火山岩风化壳的路径高效运移,在鼻凸构造圈闭部位聚集成藏,因此处于斜坡中部鼻凸构造上的淋滤带、崩解带气孔段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
风城组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重要的勘探层系,其沉积环境一直存在争议。 通过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分析,探讨了风城组沉积相标志、类型及特征。 研究认为,风城组沉积环境为深水、封闭缺氧和盐度较高的陆缘近海湖,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包括火山灰流、热液脉动性喷流和低密度浊积砂沉积微相;盐类矿物的富集、高盐度值与热液喷流沉积平面分布明显均受控于乌夏地区二叠纪基底断裂,推测断裂为高温及高盐度热卤水喷流活动的通道。 研究区风城组陆缘近海湖热液喷流内、外源沉积模式的建立,可为该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明确该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沉积与演化特征对拓展盆缘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岩XRD、元素地球化学、有机质丰度、薄片鉴定和岩相组合特征,开展了玛湖凹陷和哈山地区风城组沉积特征与岩性、岩相组合差异分析,恢复了该区古沉积环境演化序列,建立了古沉积演化模式。哈山地区风城组岩相组合特征及古沉积环境演化序列与玛湖凹陷高度相似,整体为火山背景下的碱湖多源混合细粒沉积建造,发育多种岩相组合,沉积古环境具有阶段性演化特征。哈山地区风二段典型碱性矿物的大量出现,揭示该地区发育除玛湖凹陷外的另一湖盆中心。风一段沉积时湖平面相对较高,水体盐度较低,气候半干旱,火山沉积发育,岩相以含有机质块状凝灰岩为主;风二下段沉积时湖盆开始萎缩,气候相对更干旱,水体开始变咸,环境更局限,岩相以富有机质层状云质泥岩为主;风二段顶部和风三段下部沉积时环境相对最封闭,水体盐度大,发育大量碱性矿物,岩相以富有机质纹层状含碱云质泥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状混合质页岩为主;风三段上部沉积时陆源碎屑输入增多,咸化减弱,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岩相以含有机质块状粉细砂岩为主。风城组沉积环境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程度,总体上,碎屑输入少、温暖湿润、盐度相对较小的深水环境更有利于有机质富集。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和解释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带速度谱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根据钻井、测井资料建立的本区两种精细砂泥岩压实模型,利用地震速度岩性解释系统(VLIS)进行了层速度转换、谱算层速度校正及砂岩指数计算误差平滑和校正,分别计算了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的层速度和砂岩指数。通过对研究区地震相和沉积相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砂岩指数高值区与前积、充填相等对应,表明本区物源主要来自东北方向,这就是为阜东斜坡带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在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匡立春 《测井技术》2002,26(3):229-232
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MDT)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藏的勘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MDT的取样及光学流体分析仪(OFA)分析样品快速准确地发现油气层,根据MDT测得的地层压力剖面精确地确定油-水(气-油,气-水)界面,利用MDT进行测压及PVT取样,可以在勘探早期研究气藏性质,对于油气水关系复杂的油(气)藏,通过MDT测压及取样,可以准确选择试油层位,加快勘探进程,MDT测量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相结合能较好地预测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