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高效、绿色、低能耗的水质净化原理与技术是实现水处理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电化学法和膜分离法作为污染物化学转化和物理分离的典型工艺受到广泛关注。电活性膜净水技术借助电化学反应和膜分离的耦合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的高效短流程去除,具有传质效率高、能耗低、缓解膜污染、工艺紧凑、适应性强等优势,在分散式水处理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围绕电活性碳纳米管(Electroactive Carbon Nanotube,E-CNT)膜的水质净化原理和应用,以典型的CNT及其复合材料体系为例,对E-CNT膜构筑原理、方法及其在水质净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E-CNT膜在水中重金属去除、抗污染膜构筑、脱盐及耦合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CrystalactorTM粒丸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ystalactor^TM粒丸反应器已被广泛地用于水质软化及重金属离子的回收等领域,通过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的介绍,传达了新的水处理设备信息。  相似文献   

3.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结合国内外对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判别方法,混凝、消毒、软化、膜技术等水处理工艺对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及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了今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石嘴山电厂以该市第二中水厂的出水为水源,经除盐和混合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该工程采用成熟的超滤和反渗透双膜工艺对采用纤维过滤器的部分预处理产水进行软化深度处理,使最终的软化水与另一部分预处理产水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试运行结果表明,混合水水质满足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要求,同时可以节约黄河水量为26 160 m3/d;此外,与预处理产水全部采用双膜工艺处理相比,采用混合工艺可节省工程投资、减少工程用地.  相似文献   

5.
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微滤工艺处理黄浦江源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微滤工艺对黄浦江微污染源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的出水浊度〈0.1 NTU,对铁的去除率〉97%,对CODMMn、UV254、TOC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可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要求。MnO2及其中间产物被膜截留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采用草酸和次氯酸钠进行膜清洗可使膜通量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6.
创新性地将多效膜蒸馏与多级闪蒸工艺耦合,研制了基于工艺集成的水处理中试装置,解决了膜蒸馏过程热量的回收与利用问题,并通过了168 h性能测试和技术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装置工艺设计合理,自动运行稳定,产水量为2 m~3/d,且水质良好,电导率在20μS/cm左右,平均膜通量为3.95 kg/(m~2·h),系统造水比为2.65。中试装置通过工艺集成创新,大大提高了热利用效率和造水比,在海水淡化、废水零排放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对多效膜蒸馏技术集成、工艺开发和设计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8)
<正>0前言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反应器中,实现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使其具有占地省、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低等优点,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膜分离技术凭借其超于常规处理方法的诸多优点正在很多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有反渗透(RO)工艺的运行管理经验,确定一级RO浓水的回收工艺仍为RO工艺,即二级RO工艺再处理一级RO浓水。通过对一级RO浓水水质的分析,提出了O3/BAC和粉末活性炭/GAC两种预处理工艺去除浓水中的有机物,两种工艺均可保证系统的出水COD30mg/L,满足RO膜对进水COD的要求。以NaOH为软化剂进行RO浓水的软化中试,在NaOH的投加量为400~440 mg/L、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5 mg/L(在软化反应后期投加)、曝气量为0.1 m3/(h.m2)的条件下,软化装置对总硬度、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约为80%、(7%~12%)、30%。  相似文献   

9.
低压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详细论述国内外低压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阐明了在饮用水的处理工艺中,低压膜工艺相对于传统工艺和反渗透工艺,在出水水质和处理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制备优质饮用水的有效方法;以超滤膜和微滤膜为代表的低压膜能够截留水中绝大部分的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对有机物、铁和铝也有一定的去除效率,其产水水质可满足更为严格的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0.
张显忠  程俊  徐波 《中国市政工程》2023,(1):36-40+92-93
MBR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耐冲击负荷强、出水水质好和占地面积少等诸多优势,随着MBR膜材料和膜应用技术的进步,MBR工艺运行能耗较高的痛点也得到大幅改观。在当前“双碳”背景之下,对城镇污水处理厂MBR工艺设计中影响到污水厂运行能耗和设备选型投资、设计参数选择和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逐项分析,并提供建议和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综述佛山市新城区优质水厂、优质水管网的工艺特点,介绍优质供水技术在新城区开展优质供水应用研究情况,重点分析活性炭+膜处理+臭氧消毒为核心的深度水处理技术,最后总结优质供水管网的设计、施工及维护对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膜混凝反应器处理滦河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膜混凝反应器(MCR)对滦河原水进行中试研究,重点考察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膜污染及清洗方式。结果表明:MCR工艺的出水水质符合《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在高温、高藻期投加4mg/L三氯化铁后,对CODMn的去除率为44.6%,若同时投加2mg/L的有效氯,则可使对CODMn的去除率提高到53%,且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时出水水质仍保持稳定;该工艺对浊度、细菌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膜在较高通量下运行时,采用化学在线清洗(即EFM操作)可有效清除膜污染物质,及时恢复膜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3.
纳滤膜制取中、低压锅炉软化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纳滤膜对某市政自来水和另两种中,高硬度的配水进行了软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75MPa,进料液温度为5-20℃,单支膜回收率为20%时的膜分离效果最佳。采用一级纳滤膜处理工艺可以满足中,低压锅炉所需软化水的水质要求,而采用二级纳滤膜处理工艺可以满足蒸汽锅炉所需软化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废水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环境污染治理日益迫切,废水的资源化回收利用逐渐成为解决这一环境问题的趋势。而目前膜分离技术已应用于冶金、化工、造纸、印染、医药及食品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了膜集成工艺在废水回用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刘素典 《山西建筑》2009,35(11):190-191
针对某些特殊情况下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情况,详细介绍了高浊度水、低温低浊水、微污染水、含砷水等特殊水质的处理方法,以不断优化水处理技术,更有效、更经济地使出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6.
膜蒸馏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设备简单、脱盐率高等特点,在处理高矿化度、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首先对膜蒸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分类进行了简要概述,详细阐述了膜蒸馏技术在石化废水、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印染废水等典型工业废水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当前膜蒸馏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工业园区含盐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多种膜组合处理技术,逐级回收含盐废水中的淡水,通过提高膜浓液的含盐量,降低进入蒸发工序的水量。探讨了系统的水回收率以及子系统的出水水质,考察了纳滤系统对一价阴离子和高价阴离子的分离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含盐废水,水回收率在96%以上,回用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该工艺能够与蒸发结晶和冷冻结晶技术联用,实现含盐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8.
造粒软化新工艺1前言近年来一种简单有效的药剂软化新工艺——造粒软化工艺,又称结晶软化工艺,在国外正日益受到重视,如荷兰已成功地将该工艺应用于城市供水的集中软化处理”‘。据介绍,造粒软化工艺无论在占地面积、基建费用、劳动强度和运行管理方面,还是在药剂利...  相似文献   

19.
将帘式膜MBR与A2/O及A2/O-气浮工艺组成两套对比工艺,进行市政污水处理研究。结果表明,A2/O-气浮-MBR与A2/O-MBR工艺均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能力,前者出水水质更稳定,其出水水质中BOD、COD、NH3-N指标已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标准,对比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GB/T 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仅TP指标略有超标;此外,A2/O-气浮-MBR工艺与A2/O-MBR工艺相比出水水质更好,A2/O-气浮-MBR工艺过膜压力低于A2/O-MBR工艺,表明A2/O-气浮-MBR工艺有利于提高膜通量、延长膜寿命。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开发与示范"课题的目标是形成城市再生水规模化生产利用、水质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为天津和海河流域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针对天津市再生水水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再生水规模化关键技术研发的进展及其在示范工程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以膜和臭氧技术为核心的天津污水再生利用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