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认知行为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在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卒中发病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为特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是一种继发性抑郁,它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抑郁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ADL评分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报道[1,2]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国外为40.1%,国内为34.2%.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疾病的发展、疗效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因此,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
5.
6.
我院神经内科2012-01—2013-01对35例脑卒中抑郁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01—2013-01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5例作为干预组,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总评分≥1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配合头针、腹针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康复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心理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头针、薄氏腹针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2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心理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配合头针、薄氏腹针治疗可明显缓解和消除PSD症状,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及护理手段.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抑郁标准判定脑卒中患者有无抑郁症状.结果 经综合护理措施,20例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于2~3个月内康复.结论 及早判断脑卒中后抑郁症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功能障碍肢体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及护理手段。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抑郁标准判定脑卒中患者有无抑郁症状。结果经综合护理措施,20例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于2~3个月内康复。结论及早判断脑卒中后抑郁症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功能障碍肢体恢复。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急性脑卒中后产生的一种情绪低落反应。机制可能与大脑神经环路受损有关,PSD可增加卒中并发症及死亡率,并阻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医学研究发现,卒中后有效的康复、护理、家庭支持,能降低PSD发病率。本文就PSD的病因、发生率、相关因素、筛查PSD的工具,早期康复与PS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4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54例患者作对照,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01-2012-04在我院神经科住院PSD患者108例。入选对象经脑CT或MRI显示有脑出血、脑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证据,意识清楚,有一定表达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HAMD)评分≥18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我科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9例患者中男71例,女38例;年龄37~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系因血栓形成或栓子阻塞脑血管或脑血管破裂等因素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临床事件。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生率(116~219)/10万,致残率86.5%,生活不能自理者约占43.2%,对患者及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国外研究表明,早期的院内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士促进康复的这一职责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改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程度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干预组47例在内科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抑郁改善程度。结果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第1疗程末、第2疗程末和第3疗程末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08%(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对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对抑郁组在给予抗抑郁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采用改良Ba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两组ADL评分较训练前均显著增加,但以无抑郁组ADL较抑郁组明显增高(t=2.347,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及时发现抑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除了导致患者的肢体功能残疾外,部分还具有一定的精神症状,其中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情感障碍。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且增加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及躯体干预,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现将抑郁患者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全国脑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9个省市脑卒中的病死率为77.16/10万,现今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大为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70%~80%。忽视早期及较长时间的肢体功能锻炼是导致永久性残废的主要因素,提高患者对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早期给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除不用抗抑郁治疗之外其它治疗同治疗组。共同观察8周。结果在治疗第3周末治疗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神经功能康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神经功能康复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能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