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冠一体修复牙合龈距离过短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经完善根管治疗的磨牙残根、残冠,且牙合龈距离过短(﹤3 mm)的病例,用铸造桩核冠一体修复并随访观察。结果:对43颗患牙跟踪随访1年,除1颗于修复后半年根折而拔除外,其余均能正常行使功能,修复体无松动脱落,成功率达97.67%。结论:应用铸造桩核冠一体修复牙合龈距离过短磨牙残根残冠,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美观实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插销式分体桩核冠在后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4例(116颗后牙)患者,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利用磨牙的多根管,制作无需共同就位道的插销式分体桩核,以烤瓷或金属全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结果经过1~3年的观察,除3例(7颗患牙)失访外,剩余109颗患牙因使用不当致根折拔除2颗,因牙周袋形成拔除3颗,成功104颗,成功率95.41%.结论插销式分体式桩核冠是临床保存后牙残根残冠的有效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3.
插销式分体桩核冠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杰  王沙彬  陈香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33-133,135
目的探讨插销式分体桩核冠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核冠修复58颗磨牙残根残冠,观察患者使用效果及修复体情况。结果 58颗牙随访1~5年,57例获得成功,效果良好;1例松动,调后缓解。结论插销式分体桩核冠用于磨牙残根残冠修复效果良好,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插销式分体桩核冠在磨牙残根冠修复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学民 《华夏医学》2003,16(2):172-173
目的:介绍插销式分体桩核冠用于磨牙残根冠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核冠修复42颗磨牙残根残冠,观察患者使用效果及修复体状况。结果:42颗牙均获得成功,随访l——3年,效果良好。结论:插销式分体桩核冠用于磨牙残根冠修复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铸造分体桩核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1例497颗磨牙残根残冠进行分体核桩修复,其中牙根分离105颗(21.12%)。结果:部分牙齿出现桩核脱落,根折,根尖周炎,总有效率80.68%。结论:铸造分体核桩是有效保留磨牙残根残冠的方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张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26-126,128
目的探讨磨牙牙冠缺损致残冠残根进行分体桩核修复的效果。方法对我院40例磨牙残冠残根患者进行分体桩核修复。结果本组共有4例修复后的牙齿因牙周等问题而拆除重做,其中2例镍铬烤瓷牙出现较明显牙龈炎,1例钴铬烤瓷牙发生瓷崩,1例单冠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其余桩核X线片显示桩核与根管结合紧密,患者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成功率为90.0%。结论磨牙残根残冠采用分体桩核修复,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分体式铸造桩核保存磨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共78根磨牙残冠残根)用分体桩核修复磨牙残冠残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治疗结束后,对这78例患者的冠桥修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进行修复后的1~3年之间,有71例患者的71颗牙修复体固位良好,未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其治疗的成功率为91%。结论:用分体式铸造桩核保存磨牙残冠残根既保留了患牙,又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两种非金属桩系统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纤维桩核与陶瓷桩核分别治疗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为非金属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残根残冠提供合理治疗的依据。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60例后牙残根残冠患者共64颗牙,分为纤维桩核组(32颗牙)和陶瓷桩核组(32颗牙)各30例患者。所有患者先完善根管治疗,纤维桩核组采用纤维桩核系统修复牙残根残冠,陶瓷桩核组采用氧化锆陶瓷桩核系统修复牙残根残冠。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纤维桩核组患牙的修复成功率为90.6%,陶瓷桩核组患牙的修复成功率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核与氧化锆陶瓷桩核分别用于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无显著差异,均能达到治疗目的,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桩核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修复无髓磨牙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0例。对照组采用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纤维分体桩高嵌体法进行修复,经过一段时间对修复效果及临床疗效的比较后,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修复效果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无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桩核技术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分桩核冠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远期疗效观察,分析影响临床修复疗效的因素,探讨分桩核冠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6颗磨牙残根、残冠采用桩核技术修复治疗完成2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经X线牙片和临床检查以有效和无效作为判断标准。结果有效125颗,占91.91%,失败11颗,占8.09%。无效的主要原因有:根折(根纵形裂开)、牙松动、根尖周炎、牙周炎。结论分桩核冠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中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但在进行修复时须完善磨牙残根、残冠的根管治疗和牙周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纤维桩和金属桩对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07-08~2008-08到该院就诊经纤维桩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患者62例,共78颗患牙;选取同期经金属桩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患者56例,共70颗患牙。患者定期按时随访,对比二者的修复效果。结果经纤维桩修复的修复体固位和稳定良好,未发现折裂和松动,烤瓷冠边缘密合,牙龈元色素沉着,牙周情况良好,根周无病变。成功78颗,成功率为100.0%。经金属桩修复的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成功53颗,失败17颗(分别为牙根折3颗,桩核松动脱落2颗,牙龈边缘出现色素沉着12颗),成功率为75.7%,经纤维桩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成功率高于金属桩(X^2=21.40,P〈0.01)。结论纤维桩较金属桩更适合于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裂桩冠和分裂桩核冠修复低(牙合)龈距离且根分叉较大后牙的临床效果,阐明其应用优势并分析其改进方法。方法:选取29例患者的49颗完善根管治疗的低(牙合)龈距离磨牙残根,参考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分裂桩冠组23颗和分裂桩核冠组26颗,分别进行分裂桩冠或分裂核桩冠修复,观察2组患牙术后12和24个月后的修复成功率,比较戴牙12个月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含量。结果:分裂桩冠组在治疗后12和24个月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5.7%和82.6%,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裂核桩冠组在治疗后12和24个月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4.6%和52.2%,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后24个月,分裂桩冠组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分裂核桩冠组(P < 0.05);2组患者龈沟液中MMP-8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分裂桩冠用于低(牙合)龈距离磨牙残根修复在24个月随访期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分裂核桩冠,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有助于提高临床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可塑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采用的不同修复桩核,将120例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患者分为可塑纤维桩者(A组)68例、金属铸造桩者(B组)52例.修复前及修复完成后1周、1个月、1年,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修复1年后评价总体临床疗效,并比较患者修复失败的因素.结果 两组修复后1周、1个月、1年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修复前显著下降,且A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B组;A组1年后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而牙龈变色、牙龈红肿、桩冠松动或脱落及牙根断裂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塑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有效提高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88个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利用3M ESPE RelyX纤维根管桩、3M ESPE KiltekZ350树脂等材料修复.分别于修复后6个月、1a、2a进行随访.结果纤维桩修复2a后,有5例6个患牙失败,失败率7%.其余62例82个患牙均未发生修复体松动,未出现主客观症状,能承担咀嚼功能,成功率为93%.结论纤维桩修复残冠、残根是一种操作简便、省时、临床疗效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田静  唐旭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25-1427,1430
目的:评价纤维桩系统联合全瓷冠在切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患者的52颗切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拆除不良修复体,完善根管治疗、牙周治疗及必要的外科手术等。观察1周无不适症状且X线片示牙周状况良好者,按桩预备原则进行预备,尽量保存健康的牙本质,黏桩、成核,按全冠预备原则,牙体预备联合全瓷冠修复。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12个月,通过影像学方法及临床检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例修复体出现桩脱落,1例修复体出现桩折断,牙龈充血,其余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色泽稳定,牙龈情况良好,X根尖片示牙根、纤维桩无异常,均未出现继发性根尖周炎。结论:纤维桩系统在切牙残冠、残根修复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剩余牙体组织较少无法获得足够牙本质肩领的薄弱根管,应慎重选择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4种不同修复方式对根管治疗后(RCT)乳磨牙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对儿童乳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于天津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83例患儿共计453颗因龋病继发牙髓炎或者根尖炎而需要做RCT术的乳磨牙。随机分为4组进行修复治疗,即:玻璃离子充填组、光固化树脂充填组、钴铬合金高嵌体组、金属预成冠(PMC)组。患牙修复治疗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4种修复方式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和6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4种修复方式的总体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和2年4种修复方式总体成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修复后3个月和6个月,乳磨牙RCT后玻璃离子充填组、光固化树脂充填组、钴铬合金高嵌体组、金属预成冠组4种不同修复方式疗效相近。修复后1年和2年,乳磨牙嵌体、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方式优于光固化树脂和玻璃离子修复方式,其中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观察高嵌体和纤维桩修复磨牙重度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根管治疗后磨牙余留2~3个轴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8例患者60颗患牙。随机分为高嵌体组(30颗)和桩核冠组(30颗)。采用改良USPHS对修复体的折断脱落、基牙的保存情况、边缘适应性、邻接关系和牙龈健康状况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  6个月观察期内,桩核冠组和高嵌体组在牙体完整性和修复体完整性上均为100%,边缘适应性、邻接关系和牙龈健康状况上,桩核冠和高嵌体达A级分别为90%以上和95%以上,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的观察随访里,2组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修复体在修复体完整性和牙龈健康状况上各增加1例,其中桩核冠组较高嵌体组发生不良数量多且程度严重。  结论  在修复磨牙严重缺损修复中,使用全瓷高嵌体修复在邻接关系、牙龈健康状况较桩核冠修复更具优势。临床上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使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5月在丽水市第二医院就诊治疗的牙根冠缺损患者170例(170牙)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金属铸造桩核组及玻璃纤维桩树脂桩核组,每组各85例.比较两组修复总成功率、修复后1、2年的咀嚼效能有效率、修复前后抗折裂强度、牙龈指数(GI)及修复齿出血指数(SBI).结果 ①玻璃纤维桩树脂桩核组修复总成功率[95.29%(81/85)]高于金属铸造桩核组[84.71% (7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失败的各种原因中牙龈炎、牙龈着色、冠折或根折、全冠松动或脱落、桩核松动或脱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金属铸造桩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玻璃纤维桩树脂桩核组修复后1年的有效率与金属铸造桩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纤维桩树脂桩核组修复后2年的有效率[88.24% (75/85)]高于金属铸造桩核组[80.00% (6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修复后的抗折裂强度高于修复前,GI及SBI修复后低于修复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纤维桩树脂桩核组修复后GI及SBI低于金属铸造桩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前牙残根残冠采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较为理想的咀嚼功能,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效果比较更为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俞长路 《安徽医学》2011,32(11):1834-1836
目的 比较铸造金属桩核和纤维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61名患者,共有171颗上颌前牙残根需要进行修复,其中115颗采用铸造金属桩核,56颗采用纤维桩核修复,所有牙齿最后均采用金属烤瓷全冠恢复外形.患者分别于6、18、36、48、60个月召回,拍摄X线牙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判定有无修复体脱落、...  相似文献   

20.
薛雯  李娟 《医学综述》2013,19(12):2288-2289
目的比较纤维桩与金属桩在桩核冠修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105例(13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65颗患牙)采用纤维桩+树脂核联合烤瓷冠修复,对照组50例(65颗患牙)采用铸造金属桩核联合烤瓷冠修复。修复后随访观察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后1年,试验组1例纤维桩冠脱落,成功率为98.5%;对照组2例牙龈缘炎症、1例根管壁劈裂导致桩核冠松动,成功率为9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6,P>0.05!。修复后2年,试验组3例失败,均为纤维桩核松动脱落,成功率为95.4%;对照组7例失败,牙龈缘炎症3例、根折3例、桩核脱落1例,成功率为89.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0.05!。结论纤维桩可代替金属桩行桩核冠修复,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桩核冠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