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豆和玉米作为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且大豆和玉米为同季作物,存在争地矛盾,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种植栽培技术体系愈发丰富。基于此,为提高大豆玉米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从技术角度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本文深入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技术、种植技术、结构配置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总结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农业生产当中较为常见的农作物,玉米和大豆对于粮食生产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推广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技术,不仅有助于玉米和大豆产量的提升,也能够提升我国的农作物种植水平。滴灌技术不仅可以有效保养水土,还能够提升农田的灌溉效率。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与玉米大豆套种相互结合,能够在农村地区推广滴灌这一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效率。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施氮水平(N0、N1、N2、N3),副区为4个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单作(行距60 cm,株距分别为20 cm和30 cm)、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行比2∶2),以此研究氮肥和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种植体系下,仅就作物所占净面积而言,玉米为优势作物,间作比单作增产显著;大豆为劣势作物,间作模式下减产显著。对整个种植体系来说,土地当量比1,说明玉米大豆间作是一种对提高整体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益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可双向提高玉米大豆产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针对我国现阶段玉米、大豆种植现状,为解决两者争地矛盾,对玉米大豆间作技术适宜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林婷 《河南农业》2023,(17):16-18
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低产量和低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玉米—大豆套种的优势、玉米—大豆套种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栽培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早熟玉米是我国粮食作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近几年来,玉米面积已经超过了大豆、小麦,成为国内播种面积第一的粮食作物。同时,我国玉米在世界贸易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对早熟玉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提高早熟玉米栽培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玉米和大豆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广阔的种植面积,根据玉米和大豆的生长特性,可以通过玉米套大豆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从而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粮食产量,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玉米套大豆是一种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在玉米套大豆种植模式下,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来实现玉米和大豆的双丰收,因此加强玉米套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地块选择、种子选择、播前准备、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玉米套大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我国对饲用蛋白和植物油的需求量迅速攀升,但受耕地资源限制,难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只能通过进口满足市场需求。截至2021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不足15%,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国必须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提高大豆自给率。为此,农业农村部2022年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同一地块玉米与大豆共生,实现一季双收,解决扩种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既保障玉米基本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大豆,实现稳玉米、增大豆的总目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乃至相向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情况进行调查,阐述主要做法,分析效益,总结讨论,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今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优化组装配套,改变传统的玉米、大豆种植方式,进而提高玉米、大豆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一项综合生产实用技术。该技术显著提高玉米、大豆产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发展农业的生产规模。主要适用于东北平原地区垄作地区。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我国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节本增效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重点。东北大豆、玉米主产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垄三栽培、窄行密植等技术以提高大豆单产,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含水量。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我国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节本增效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重点。东北大豆、玉米主产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垄三栽培、窄行密植等技术以提高大豆单产,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含水量。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我国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节本增效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重点。东北大豆、玉米主产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垄三栽培、窄行密植等技术以提高大豆单产,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含水量。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整体产量和效益,以玉米、大豆纯作为对照,对玉米与大豆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玉米或大豆纯作,其中2行玉米与6行大豆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达到了12 413元/hm~2;2行玉米与2行大豆间作处理次之,经济效益为11 915元/hm~2。2行玉米与2行大豆间作处理的作物总产量最高,达到了10 317 kg/hm~2,该模式下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明显低于大豆纯作以及其他间作模式,而玉米产量明显高于玉米纯作。建议在以玉米生产为主的地区,尽量采用2行玉米与2行大豆间作模式,既能增加玉米产量,又能增收大豆,同时还能培肥地力;在以夏大豆生产为主的地区,尽量采用2行玉米与6行大豆间作模式,在确保一定大豆产量的同时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种植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行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强,当前我国处于农业大国,开展农业种 植工作过程中,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以及大豆产品,同时大豆种植面积占据比例较大,所以,开展大豆 种植工作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生产质量,加强农民自身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观念,采取先进化技术开展大豆种植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河南省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相向发展,聚焦关键技术、补齐生产短板、强化技术支撑,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不断提高玉米、大豆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种植区。近年来,为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我国在粮油产区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分析苏北平原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此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技术推广的对策,为其他地区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2001年我国大豆、豆粕市场供求形势分析 1.1 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下降 2001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约903.5万hm2,比2000年下降2.9%.其中主产省黑龙江、内蒙古的大豆播种面积均减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大豆与玉米和棉花的比价关系发生变化,一般来说玉米与大豆的价格比保持在1∶2.5以上较为合理,而2001年3月份,主产区玉米与大豆比价下降到为1∶1.87,按我国大豆生产水平和生产成本看,大豆价格明显偏低;二是受春播期间北方干旱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黔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成效,为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取“3+2模式”(即3行大豆+2行玉米),在黔北9个县(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结果]黔北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产量较2021年玉米产量增加;玉米产量以播州区最高,其次是凤冈县,桐梓县最低;大豆产量以凤冈县最高,其次是绥阳县,正安县、道真自治县较低;纯收益以播州区最多,其次是凤冈县,桐梓县最低。[结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水平,对改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我国,大豆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粮食,保证大豆的高产、高质量一直是研究者的目标。本文就实际情况对大豆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农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一、大豆种植现状现我国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和大豆,由此可见,大豆对我国的重要性。近年来,因分销大豆不断进入市场,占据国产大豆市场较大份额,从而被迫跟  相似文献   

20.
秋大豆的高产栽培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秋大豆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全年产量.一般种植方式是:夏熟蚕豆,3.8~4尺组合,春播套种玉米,收获前套种秋大豆.它与玉米间作夏大豆的不同处,主要是玉米组合由5.6~6尺缩小到3.8~4尺,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秋大豆在玉米收获前7~10天套种,每亩种植密度4.5万株左右,比间作的夏大豆增加3万株以上,可达到间作更大豆的产量水平.同时,一年三熟中有两熟是豆科作物,养用结合,不负地力,有利促进农田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据1981~1983年典型四调查资料,玉米套种秋大豆全年亩产为1337.4斤(蚕豆315.9斤,玉米812.6斤,大豆208.9斤),比玉米间作夏大豆亩产1090.3斤(蚕豆327.5斤,玉米557斤,大豆205.8斤)提高2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