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居住区声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细部设计及建筑布局等不同的途径改善居住区的声环境,以保证居住区声环境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居住区声环境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我国一些居住区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由噪声扰民产生的恶性事件比比皆是。居住区规划是优化住宅建筑声环境最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现结合居住区规划,对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和施工噪声3大噪声源进行分析,并采用软件,从规划角度提出了优化居住区声环境的措施,供开发商及建筑设计人员选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汉中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居民住房压力的变大,居住区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高层居住区的建设更是伴随着形势迅猛的发展,同时在居住区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风热环境问题,对人们户外活动的舒适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增加建筑能耗,产生污染物,由此造成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营造良好居住区室外热环境,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缓解汉中市居住区热岛效应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及生态节能的需要,绿化率对居住小区的热舒适性尤为重要。文章以西安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应用ENVI-met数值模拟软件对小区风环境和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得出了3种绿化率条件下不同竖直高度上的温度和风速比。研究对高层居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邰惠鑫 《山西建筑》2003,29(11):141-142
针对住区声环境中噪声污染严重的现象,提出只有从住区的规划、建筑设计等各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影响,并引入人们乐于听闻的自然声,才能改善居住区的声环境,提高人们居家生活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6.
聂微 《山西建筑》2011,37(17):34-35
结合高层住宅对环境的要求,对高层居住区底部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高层居住区底部空间存在的弊端,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多层次交往空间,改变入户方式,建立适宜的室外环境等解决方案,以改善高层居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7.
马立群  绳兵 《山西建筑》2005,31(7):241-242
简述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发展过程,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三方面,对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进行了阐述,指出应认真研究居住区规划设计和景观绿化,使居住区环境朝着更加舒适、适用、美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的任务。各种要素所组成的居住区物质空间蕴含着不同色彩将带给人不同的内心感受。本文从居住区物质空间各要素的色彩规划入手,浅谈居住区色彩规划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9.
聂微  马玉洁 《山西建筑》2010,36(33):59-60
从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发展的困境入手,提出了“庭园立体化”的概念,并从空间、环境、城市交通的角度阐述了构建庭园立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通过将高层居住区底部空间与建筑空间,城市空间有效互动,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庭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人工照明对于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安全性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使用中对导向性、安全性等的要求;另一方面烘托住区良好的环境氛围,满足居民心理方面对居住区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等的需求。该文探讨如何通过居住区室外照明设计来解决一些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华  徐辉 《山西建筑》2010,36(28):41-41,49
简要介绍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以及发展趋势,从设计角度探讨了居住区景观规划的方法,并提出了景观设计中一些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对营造生态化、宜人化、舒适化的居住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土地的紧缺,高层居住区成为当今居住区的主流。住房商品化带来了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自由选择,居民异质性增强,邻里交往淡化。面对高层居住区淡薄的邻里关系,提出了"半网络"规划模式,在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层面探讨利于邻里交往的居住区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蕊 《山西建筑》2008,34(15):27-28
针对如何创造休闲型居住区这个议题,分析了居住区外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休闲型住区外环境的设计原则,从而营造出舒适安逸的居住区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浅析现代居住区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娟 《山西建筑》2007,33(27):352-353
阐述了居住区绿地的主要功能,在综合比较现代居住区绿化与传统绿化的区别后,提出了高层住宅区、多层住宅区、别墅区及户外活动区的绿化特点,以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区绿化环境,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居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健身、休息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如今的城市居住区严重受到城市噪声的影响.解决城市噪声问题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迫切愿望.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初步阶段就应该运用设计手段,结合地形、地貌以及用地情况,从城市的规划、城市的交通布置、居住区的总平面规划、建筑组团的组织以及建筑单体的设计着手,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设计中改善居住区的声环境.从而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建设生态住宅、生态小区、生态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规划设计居住区,如何使居住区的形式、规模、公建配套能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等等,是居住区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居住区进行规划,其目的就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即:舒适(高质量的室内外环境)、方便(满足人们的交通、购物、入学、幼托、就医、文化娱乐等生活要求)、安全等。在上海的居住区建设中,甘泉、康健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规划中的声环境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晓东  唐建  王迎军 《规划师》2010,26(9):59-62
就居住区规划阶段的声环境设计目标来说,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甚至没有完善的规范体系;就设计方法来说,我国很少有设计师在规划阶段主动考虑声环境设计。设计师应将声环境设计融入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运用设置声屏障、进行声学调研、通过计算机模拟等3种方法优化声环境。  相似文献   

18.
陈金顺  陶勇  马冬梅 《山西建筑》2008,34(12):47-49
通过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分析,介绍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景观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并从植物配置、水景及建筑小品等方面探讨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素,从而为人们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赵森 《建筑与环境》2011,(1):111-113
本论文以市场经济下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新需求为背景,对居住区规划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对影响居住区环境品质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以互融互利的原则来研究居住区建筑与环境景观的一体化规划设计,使居住区建筑与其外部环境更好地组织配合统一风格、提高居住质量、环境品质。并探讨居住区建筑与环境景观一体化规划设计的原则及方法。造就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实现“以人为本”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贯彻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及活动场所,其景观设计建设的舒适程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植物设计作为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对于居住区的空间形成至关重要。我们针对具体项目,简要分析了植物在居住区景观适宜空间营造中的应用,同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