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块内部断层封闭性的确定对于储气库二期工程井位部署和后续注采方案制定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断层泥比率法在文23储气库断层封闭性评价中的符合率,找出存在问题并制定了改进措施。在垂直断距计算中需综合考虑地层产状和断层产状;泥岩层厚度计算是在断距窗口范围内求取,断距窗口内的逐点计算地层数等于断距窗口厚度除以0.125 m。采用改进后的断层泥比率法对已知封闭性的7条断层开展二次评价,其符合率达到100%。将改进后方法应用于主块内部全部断层封闭性评价,结果表明主块内部整体连通,但存在3个相对封闭空间,在后期库容落实和注采方案制定中,需考虑相对封闭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华北油田储气库群建设工作逐步展开,对注采井管柱优选是储气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对气藏注采方案下不同管径的注采能力、携液和冲蚀情况进行分析,优选出注采井管柱管径;同时,通过对比直井注/采过程油管的受力计算,和对丝扣连接强度校核\,抗内压强度和抗外挤强度校核,并考虑到温度和压力的作用,计算出管柱受力情况,进而优选出管柱级别。基于该方法优选的储气库注采管柱在储气库注采井得到采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冲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认为冲蚀程度是由冲蚀流速所控制。当气体流速低于冲蚀流速时,不发生冲蚀或冲蚀不明显;当气体流速高于冲蚀流速时,会产生明显的冲蚀。提出地下储气库注采井防冲蚀方法,并推导出防冲蚀所需油管最小直径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段承琏  张平  王多才  鲁俊 《石化技术》2023,(4):107-109+208
针对文23储气库高产、高气液比工况,在确定井筒流动型态的基础上,采用井下实测数据对6种常用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及修正,优选了无滑脱压降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符合率达到98%,为储气库气井采气能力的准确预测及合理配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23储气库属于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建设前需要对无法再利用的老井进行封堵。为确保老井的封堵质量,保障储气库的完整性,引入挪威石油工业协会井筒完整性技术标准的井筒完整性设计理念,识别了文23储气库老井封堵前后的窜漏风险状况,设计了井屏障系统,研发了适用于高温气层的耐高温缓膨气密封封堵体系,制定了确保封堵老井井筒完整性的工艺,形成了以井屏障设计、施工和监控为基础的井筒完整性保障技术。文23储气库老井采用该技术进行封堵,现场施工成功率100%,老井封堵后的井筒完整性良好,经受住多轮次注采交变应力的长期作用。研究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根据井筒完整性设计理念进行井筒完整性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老井封堵后井筒长期的完整性,也可为类似储气库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喇嘛甸地下储气库注气井部分相邻油水井出现上返地表水、吐气、外返泥浆等异常现象,用噪声频谱(NST)、多臂井径和电磁测厚(MIT+MTT)和扇区水泥胶结(SBT)组合测井技术,进行了排查测试。通过对各测井资料解释综合分析和前后对比,找出了发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治理后解决了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应用实践证明,这套测井技术的综合运用在处理地下储气库注气井异常渗漏问题中具有适用性,为今后处理同类问题做好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7.
文96地下储气库属于典型的枯竭气藏储气库,储层压力较低且层间压力差异大,射孔层位厚、层段多、跨度大,储层保护和安全投产难度很大。针对文96地下储气库储层特点以及储气库注采井强注强采要求,通过合理设计注采井完井管柱结构,优化射孔工艺参数,采用油管传输多级起爆负压射孔技术,同时配合低伤害完井液体系等措施,解决了储气库气藏储层保护以及井控安全矛盾突出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有效保护储层,缩短作业周期,注采井达到产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强 《断块油气田》2023,(3):517-522
针对中原油田文23储气库储层段施工过程中地层压力系数低、分布紊乱,水敏性强,储层保护要求高等特点,研发出抗温120℃、密度0.85~1.00 g/cm3的可调防漏型微泡钻井液,以及屏蔽暂堵和非渗透弹韧性水泥浆等关键技术,从而减少钻井液漏失,提高固井质量,保护油气层;同时,通过加强预封堵、强化微泡钻井液密度控制、做好固井前地层承压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现场施工工艺。相关技术在文23储气库储层段应用66口井,漏失发生率仅为13.6%,储层段固井质量优良率达98.5%;后期注气作业中,单井平均注气速率达50×104m3/d,超预测值15×104~20×104m3/d的1.5~2.0倍,且储层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测评价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的技术状况及油套管实际腐蚀情况,利用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技术,对注采井油套管进行了探伤检测,分别获得油套管壁厚数据,并对油套管剩余壁厚、腐蚀速率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套管腐蚀速率与注采井设计前的室内实验、生产过程的挂片监测试验数据相比有较大差异;油套管实际腐蚀量随井深增加而增加,环空保护液、水泥环界面附近及井口段腐蚀量显著增加。建议在储气库注采井油套管设计时,盈余量应显著大于常规油气井,特别是井口200 m段及下部位置。储气库注采井应在完成建井或注采井服役5 a内进行油套管基准壁厚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王建军 《石油机械》2014,42(11):170-173
为了研究注采管柱在交变载荷下的密封性能,评价注采管柱气密封螺纹对储气库井工况的适用性,通过研究储气库井工况下注采管柱所受载荷的变化情况,在实验室内进行注采管柱气密封循环试验。以177.80 mm×9.19 mm的气密封螺纹套管为例,按标准密封循环试验和多周次气密封循环试验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依据API RP 5C5标准进行的套管气密封试验不满足储气库井多次注采作业和压力的变化需求;在拉伸-压缩载荷交变循环过程中,注采管柱在注采压力下的耐压缩能力较低,且经过多周次交变循环后其额定密封承载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前钻井施工大多仍采用柴油机提供动力,存在能耗高、污染重、成本高、效益差等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消耗,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大力推广网电钻机应用技术,文23储气库项目8个平台14部钻机应用网电设备,一期实施66口新钻井,可减少能耗0.9×104t(标煤),节约资金1640余万元,有效降低噪声污染,减少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减少柴油机使用及维护费用,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实现钻井生产的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2.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深  孟凡彬 《天然气工业》2003,23(Z1):139-142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是中国第一座城市调峰储气库,于2000年12月建成投产,是由正在开发的大张坨凝析气田改建而成,作为陕京输气管线的配套工程,该地下储气库的建成既保证了陕京输气管线满负荷高效运行,又部分解决了首都北京市用气调峰和事故应急供气问题.该地下储气库总有效工作气量6×108m3,设12口可注可采井,年采气期120天,年注气期220天.介绍了该地下储气库的采气、注气、露点控制设计等工艺,并结合该气库运行效果介绍了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设计中需重点注意的问题,对国内其他类似地下储气库的设计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世界地下储气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气储运工程是整个天然气工业的关键环节和基础设施之一。作为天然气储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地下储气库的作用,世界地下储气库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地下储气库储气量的校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气从地下储气库中泄露逸出不仅表示库存现金的流失,同时也削减了气库向市场供气的能力.文章通过介绍地下储气库储气量校核时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包括恒体积储气库、水流驱动的储气库、压力-存量迟滞图,讨论地下储气库内的存气量的相关问题,同时对存气量估算的精确度和相对误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现代计算机工作站技术,综合所有本地区的地质、地震、测井、测试、钻采等全部资料进行储层的横向预测研究,为储量、产能接替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使用各种国内外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软件,结合文23气田的地质现状,对文23气田沙四段储层进行了横向预测研究。结果:进行了三维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参数预测,储层烃类检测,储层综合评价,获得了储层气藏综合评价结果。结论:阐明了文23气田目的储层的主要性质和参数分布,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枯竭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钻采工程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延平  刘飞  董德仁 《天然气工业》2003,23(Z1):143-146
据统计,目前,世界已有约427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利用枯竭油气藏改建而成的,约占总库数的76.8%.该类储气库所具有的工作条件和生产运行的内在特性与外在要求,决定了在储气库的建设工程上,须全面认识和掌握其与油气藏开发建设工程的异同,以便更好地满足要求.结合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对大张坨枯竭凝析油气藏所建第一、第二、第三储气库所做的工作,对枯竭油气藏改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工程中钻采工程方案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表明采用钻采一体化工程设计思想,在钻井、固井、射孔完井等工序过程中采取的油气层保护措施,其效果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认为修建地下储气库的关键是选择适合燃气储存的地下空间。首先,依据历年供气的统计资料,计算作为调节用气高峰之用的地下储气库有效库容;进而对包括超容积,垫底容积及其他无法界定容积的灰容积进行“白化”处理,求取设计库容。  相似文献   

18.
华北京58地下储气库群首座储气库是在永22构造高含硫化氢、潜山构造上建立的,它不同于枯竭油气田型储气库和常规潜山储气库等完井工艺,有效地解决了高压、高含硫、水平完井的技术难题。对井筒环境、压井液都作了优化,彻底冲洗产层段,对原有屏障层化学降解,酸化,直至放喷测试,保证储气库长期有效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地下储气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世界上地下储气80年的历史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储气库数量可望增多、储气层位更趋多样,高新技术广泛采用是现代地下储气发展的方向。针对我国建造地下储气库的空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