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如燕 《当代护士》2016,(12):53-55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结果干预后,两组SAQ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上述患者随访发现,研究组心绞痛、心力衰竭加重、再次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改善生存质量,提高预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53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81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对照组72例给予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明显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R随访管理在慢性肾衰竭(CRF)行腹膜透析(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诊治的61例CRF行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延续性护理基础上采用4R随访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国际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总体依从性及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4R随访管理应用于CRF行PD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可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总体干预依从性,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改善分娩方式,帮助产妇调节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量表(SSMIS)]、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BPR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CD-RISC中坚韧性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力量性、乐观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SMIS、SQLS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有利于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症状,改善其心理弹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其生活质量有一定正面意义,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观察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戒除烟酒、定期复诊、情绪稳定比例高于对照组高(P 0. 01,P 0. 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1);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 0. 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1);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干预前(P 0. 01),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同期(P 0. 01);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 0. 05),且研究组干预对照组同期(P 0. 01)。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运患者动耐力,改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且利于增进患护关系,增加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1日~2019年2月1日收治的GDM患者90例进行研究,以信封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研究组在常规随访管理基础上实施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相关问题量表-5(PAID-5)]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FBG、2 h PBG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AID-5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应用于GDM患者随访管理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6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ESCA、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优化MHD患者的护理质量,强化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时段护理模式在老年脆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80例脆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三时段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再入院率及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数字分级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NRS评分知晓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认知维度、环境维度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升高,回避、屈服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面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沟通、护理制度、护理服务、护理环境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三时段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脆性骨折患者围术期,可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衰弱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应对能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联合人文关怀理念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联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的这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LQ-C30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应用整体护理与人文关怀理念,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下的阶段性护理方案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于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下的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希望水平[采用希望指数中文版(HHI)]、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情绪处理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行为能力、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检测能力、行为方式、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行为能力,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优化分层式护理对肝细胞癌患者心境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肝癌患者102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化分层式护理。观察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心境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 两组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明显下降, 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明显下降, 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上升, 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74.50%(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88.23%, 明显优于对照组70.58%(P<0.05)。结论优化分层式护理用于肝细胞癌患者, 可以改善患者心境状态,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144-2145
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DL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干预对急诊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116例急诊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预警干预;比较两组PI发生情况、时间指标(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P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中实施早期预警干预能够减少PI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在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5A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53例,5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和护理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和状态管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良好率为84.91%,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结论5A护理模式应用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明显,可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接受PICC置管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投掷硬币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患者联合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CD-RISC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CPPSM各项目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EORTC QLQ-C30各领域及整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对促进PICC置管患者的机体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IMB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IMB干预可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QCC活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QCC活动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联合疼痛管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7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联合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病情现状、治疗方法、术中配合、用药和注意事项、术后康复方面的认知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士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联合疼痛管理可提高白内障患者对疾病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