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2019年4月,检索有关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者作为微创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者作为钻孔组。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包括1 1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RR=1.08,95%CI(0.99,1.17)]、治愈率[RR=1.05,95%CI(0.91,1.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MD=-24.40,95%CI(-30.15,-18.65)]、住院时间[MD=-3.42,95%CI(-4.54,-2.30)]短于钻孔组,术中出血量[MD=-38.03,95%CI(-46.57,-29.49)]、术后残余血肿量[MD=-8.43,95%CI(-11.24,-5.61)]少于钻孔组,术后复发率[RR=0.42,95%CI(0.22,0.78)]、并发症发生率[RR=0.37,95%CI(0.26,0.54)]低于钻孔组(P0.05)。绘制报道总有效率、治愈率、住院时间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发现,散点基本均匀分散在直线两侧,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相似,但与钻孔引流术相比,微创穿刺术能更有效地缩短CSDH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SDH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组(联合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方式。患者于术后当天开始药物治疗,共28d。随访期84d。比较2组血肿复发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MGS)。结果联合组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0vs11.4%,P=0.039)。2组癫痫、感染、胃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MGS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GCS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0.8±0.5)分vs(1.5±0.9)分,(12.8±1.9)分vs(10.3±2.5)分,P0.05]。结论老年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血肿复发率,并改善神经功能及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疾病、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筛选关于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疾病、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采用匹伐他汀治疗者作为PTV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者作为AVT组。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 0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PVT组患者TC[MD=1.18,95%CI(0.37,1.99)]、HDL-C[MD=0.12,95%CI(0.03,0.22)]高于AVT组,FBG[MD=-0.71,95%CI(-1.06,0.36)]、HbA1c[MD=-0.34,95%CI(-0.53,-0.15)]低于AVT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G[MD=0.04,95%CI(-0.03,0.11)]、LDL-C[MD=-0.00,95%CI(-0.08,0.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报道HbA1c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发现,分布于直线两侧的散点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绘制报道TG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发现,分布于直线两侧的散点对称,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匹伐他汀与阿托伐汀对冠状动脉疾病、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患者TG、LDL-C的影响相似,而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匹伐他汀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FBG、HbA1c,升高患者HDL-C,但降低患者TC的效果不如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CBM检索系统,检索时间截止2012年4月。纳入有关他汀类药物防治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预防性研究纳入0个RCT;治疗性研究纳入3个RCT,共计746例患者,均以英文发表,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在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方面的疗效与安慰剂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9,95%CI(-1.77,-3.94),P=0.46;MD=1.09,95%CI(-0.17,2.35),P=0.0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辛伐他汀在改善MMSE评分上疗效优于安慰剂〔MD=2.10,95%CI(0.16,4.04),P=0.03〕,阿托伐他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携带APE4 AD患者的ADAS-Cog评分〔MD=-3.66,95%CI(-6.15,-1.17),P=0.004〕。他汀类药物与安慰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3.31,95%CI(1.07,10.26),P=0.04〕。结论在防治AD的疗效方面,他汀类药物未能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药物。由于纳入研究的RCT数量及样本量较小,缺乏生活质量、经济学研究等终点指标,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强化他汀治疗对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CBM数据库,查找所有关于他汀类药物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IN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由3名研究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2722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老年患者采用强化他汀治疗后CIN的发生率显著降低(RR=0.41,95%CI:0.32~0.53,P0.00001);亚组分析表明强化他汀治疗能明显改善合并糖尿病患者(RR=0.38,P=0.002)及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RR=0.44,P0.00001)CIN的发生率;并较对照组术后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MD=-0.80,95%CI:-1.28~-0.32,P0.0001),血肌酐(Scr)水平下降(MD=-8.10,95%CI:-11.06~-5.13,P0.0000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上升(MD=5.88,95%CI:2.67~9.09,P=0.0003),胱抑素C(CysC)水平下降(MD=-0.15,95%CI:-0.19~-0.11,P0.0000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低于对照组(MD=-2.66,95%CI:-3.46~-1.86,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强化他汀治疗能减少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IN的发病率,同时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预防老年患者CIN发病率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盐城附属医院行钻孔引流术的CSDH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1~3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持续治疗至出院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10、30、90天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残余血肿量百分比,记录两组患者术后90 d血肿复发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在B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BI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第30、90天治疗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硬膜下血肿残余量百分比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硬膜下血肿残余量百分比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第30、90天治疗组患者血肿残余量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两组患者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促进血肿吸收,且未增加患者术后血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07-12,筛选有关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及拔管后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拔管时间及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7项RCT,包括426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心率〔均数差(MD)=-10.03,95%CI(-17.89,-2.16),P=0.01〕、拔管后心率〔MD=-9.21,95%CI(-14.53,-3.90),P=0.0007〕、术中收缩压〔MD=-16.23,95%CI(-31.71,-0.74),P=0.04〕、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D=-11.64,95%CI(-14.37,-8.91),P0.000 01〕、术后当天疼痛评分〔MD=-1.38,95%CI(-2.09,-0.67),P=0.0001〕、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MD=-0.62,95%CI(-0.99,-0.24),P=0.001〕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RR=0.39,95%CI(0.20,0.75),P=0.005〕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MD=-3.70,95%CI(-5.48,-1.92),P0.000 1〕;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D=-4.59,95%CI(-11.92,2.75),P=0.22〕、手术时间〔MD=-2.29,95%CI(-14.90,10.31),P=0.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文献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种类、剂量及单位不一,无法合并分析,但大部分文献显示试验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2篇文献报道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更有效地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控制性降压,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拔管时间较短、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106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引流术基础上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1次/d;对照组口服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7%)显著高于对照组(72.9%)(P<0.05)。治疗前两组ADL、C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C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14.6%)明显高于观察组(3.6%,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能显著提高CSDH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复发率低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筛选检索有关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6年8月。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包括1 353例患儿,其中对照组670例、试验组6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1.12,95%CI(1.07,1.16),P0.000 01〕,住院时间〔均数差(MD)=-1.55,95%CI(-2.03,-1.07),P0.000 01〕、体温恢复正常时间〔MD=-1.25,95%CI(-1.64,-0.86),P0.000 01〕、咳嗽消失时间〔MD=-1.50,95%CI(-1.84,-1.17),P0.000 01〕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1.50,95%CI(-1.91,-1.09),P0.000 01〕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7,95%CI(0.26,0.95),P=0.16〕。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SDH老年病人44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脑血疏口服液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BI)、残余血肿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B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CSDH老年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收集80 mg/d阿托伐他汀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或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 5.2及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8项RCT。80 mg/d阿托伐他汀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RR 1.53,95%CI 0.85~2.76,P=0.16)、肝不良反应(RR 1.53,95%CI 0.99~2.36,P=0.05)、肌肉不良反应(RR 1.51,95%CI 0.92~2.49,P=0.10)、严重肝不良反应(RR 2.33,95%CI 0.88~6.20,P=0.09)和严重肌肉不良反应(RR 1.40,95%CI 0.46~4.30,P=0.56)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80 mg/d阿托伐他汀服药时长、对照不同进行亚组分析显示,空白对照亚组胃肠道不良反应(RR 4.22,95%CI 1.11~16.04,P=0.03)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80 mg/d阿托伐他汀可能不会使胃肠道、肝、肌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升高,不会导致严重肝及肌肉损害。但因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等限制,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交叉核对提取资料,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RCTs,871例Ⅰ~Ⅲ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在5年生存率〔RR=1.03,95%CI(0.95,1.12)〕、局部复发率〔RR=0.57,95%CI(0.30,1.06)〕、远处转移率〔RR=1.02,95%CI(0.59,1.7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方面〔RR=1.13,95%CI(1.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术后单纯放疗相比,放化疗联合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降低复发率和远处脏器转移率,可能会提高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其远期疗效尚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经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后神经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SDH患者300例,根据入院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行经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NSE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提高行经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CSDH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血清TNF-α、NSE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背景维生素C与维生素B1具有抗氧化作用,推测其与氢化可的松联合使用能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起到改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和减轻氧化应激的作用。有研究者基于此假设通过回顾性对照研究发现,此三联疗法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但其后多篇随机对照研究对此治疗方案提出质疑。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维生素B1(HAT)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维普网自建库至2021-08-01发表的HAT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脓毒症集束化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HAT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院内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72 h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变化值(72 hΔSOFA)、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评估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应用R 3.6.2软件Meta包进行Meta分析。根据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3类,进行亚组分析。应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评估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篇,共包含161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805例、对照组806例。在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方面,7篇文献为低偏倚风险,2篇文献为高偏倚风险,1篇文献的偏倚风险不清楚;在对受试者、试验人员施盲及对结局评估员施盲、结果数据不完整、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方面,10篇文献均为低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相对危险度(RR)=1.03,95%可信区间(CI)(0.92,1.15),P=0.65〕、AKI发生率〔RR=1.04,95%CI(0.89,1.21),P=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72 hΔSOFA高于对照组〔标准均数差(SMD)=0.58,95%CI(0.09,1.07),P=0.02〕;试验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SMD=-0.66,95%CI(-0.84,-0.47),P<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脓毒症患者中,试验组院内病死率〔RR=0.27,95%CI(0.12,0.63),P=0.01〕、72 hΔSOFA〔SMD=0.95,95%CI(0.64,1.27),P=0.04〕、AKI发生率〔RR=0.32,95%CI(0.15,0.66),P<0.01〕低于对照组。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RR=1.02,95%CI(0.89,1.18),P=0.09〕、72 hΔSOFA〔SMD=0.22,95%CI(-0.09,0.53),P=0.05〕、AKI发生率〔RR=1.05,95%CI(0.88,1.26),P=0.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RR=1.12,95%CI(0.91,1.38),P=0.31〕、72 hΔSOFA〔SMD=0.66,95%CI(-0.58,1.90),P=0.30〕、AKI发生率〔RR=1.25,95%CI(0.91,1.71),P=0.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HAT治疗脓毒症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文献的漏斗图分布不对称。Egger检验结果显示,HAT治疗脓毒症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文献存在发表偏倚(P=0.02),进一步利用剪补法进行矫正后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84,1.38),P=0.57〕,提示文献原结果具有真实性。结论HAT可降低早期脓毒症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及AKI发生率,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改善其预后,但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心脑合病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文献检索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文献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7年1月6日,检索语种为中英文。纳入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加常规治疗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加常规治疗或单纯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心脑合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疗程4周或4周以上。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的效应模型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若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时,采用倒漏斗图分析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1 358例心脑合病病人,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加常规治疗比较显示:临床疗效改善率RR(95%CI)为1.25[1.18,1.32];总胆固醇(TC)改善MD(95%CI)为-0.36[-0.50,-0.22];三酰甘油(TG)改善MD(95%CI)为-0.37[-0.49,-0.2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改善MD(95%CI)为14.29[11.45,17.13];8项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与单纯常规治疗比较显示:临床疗效改善率RR(95%CI)为1.26[1.09,1.46];HDL-C改善MD(95%CI)为0.51[0.41,0.62];乳酸脱氢酶(LDH)改善MD(95%CI)为-12.62[-13.81,-11.43];ESS改善MD(95%CI)为11.90[8.31,15.50];3项研究TC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项研究LDL-C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项研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8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情况,5项研究对不良反应进行了描述。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心脑合病病人,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入文献的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查找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 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在总生存期〔RR=0.99,95%CI(0.95,1.04)〕及无病生存率〔RR=0.99,95%CI(0.94,1.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局部复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2,95%CI(1.27,1.81)〕。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在生存期方面无差异,但保乳手术却有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他汀治疗(PST)对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选取2003-01-01-2018-04-01有关围手术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影响心脏手术患者术后AKI发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获得相关数据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RCTs共包括3 2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组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显著增加(RR=1.17,95%CI:1.02~1.34;P=0.03);同样,他汀组患者术后48h内血肌酐值增加亦明显高于对照组(MD=2.53,95%CI:0.09~4.98;P=0.04);而2组患者在术后肾脏替代治疗的需要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3,95%CI:0.43~2.85;P=0.80);2组在术后病死率方面亦无显著差异(RR=3.66,95%CI:1.03~13.08;P=0.05)。结论:PST可能与心脏手术后AKI发生率的增加以及短期内SCr的升高有关,且不能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生存率。本meta分析受纳入RCTs数量的限制,尚需收集更多高质量的RCTs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应用阿托伐他汀以预防术后早期发生房颤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1999-01-2014-01英国医学会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BMA)、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ASP)、考克兰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Stata/SE version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7篇RCT,共1 483例患者,其中791例予以阿托伐他汀,692例予以安慰剂对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相比于使用安慰剂,20mg亚组Cochran's Q检验示P=0.407、I2=0%、RR=0.70、95%CI=(0.55,0.90);40 mg亚组的Cochran's Q检验示P=0.770、I2=0%、RR=0.65、95%CI=(0.51,0.83)。即相比使用安慰剂,每日予以20mg或40mg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术后早期的房颤发生率。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早期发生房颤的概率,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与单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NKI、万方、CBM、维普、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全面收集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773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他汀类药物组)组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治疗房颤比较,他汀类药物组房颤复发率(21.02%)低于对照组(41.11%,RR=0.51,95%CI:0.45~0.58,P0.00001),他汀类药物组治疗后左房内径(LAD)小于对照组(MD=-3.20,95%CI:-4.15~-2.25,P0.00001),C反应蛋白(CRP)小于对照组(MD=-1.88,95%CI:-2.32~-1.43,P0.0001)。他汀类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00%)较对照组(3.93%)高(RR=1.73,95%CI:1.11~2.71,P=0.02)。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对治疗房颤有较好疗效。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各4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其他调脂药常规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2天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光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间Scr、BUN、Ccr、CysC、GFR均无显著变化(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前术后CysC、GFR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第1天及第2天两组间CysC、GFR比较,阿托伐他汀组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ys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