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RA患者90例,根据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分为缓解期组19例、低活动期组25例、中活动期组28例、高活动期组18例,比较各组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分级评分、CRP、IgA及病情活动度的差异,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患者滑膜增生、血流信号、骨侵蚀、关节积液半定量分级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患者血清CRP、IgA及病情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滑膜增生、血流信号、骨侵蚀、关节积液半定量分级评分及总评分与CRP、IgA均呈正相关,与病情活动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RA患者血清CRP、IgA及病情活动度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评估及临床疾病活动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膝关节RA患者,依据尚处于活动期及经院内标准化非手术治疗后的12周处于缓解期时先后进行两次超声与血液检查,计入活动期组(DAS28量表评分≥2.6分)及缓解期组(DAS28量表评分2.6分),比较肌骨超声与血液指标对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活动期组滑膜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关节积液及超声半定量评分总分高于缓解期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等外周血炎症指标水平低于缓解期组(P0.05);超声半定量评分总分与外周血炎症指标ESR、CRP、IL-8呈正相关(P0.05);肌骨超声评估缓解期与活动期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外周血炎症指标ESR、CRP、IL-8联合评估(P0.05)。结论膝关节活动期RA在肌骨超声检查中表现出滑膜厚度增加,关节积液多,血流分级程度高、骨侵蚀严重等特点,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评估疾病活动期与缓解期效能高于血液指标ESR、CRP、IL-8联合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评分系统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50例,根据有无关节疼痛现象,分为甲/乙两组各2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患者关节的关节积液、滑膜增生、骨侵蚀、腱鞘炎进行半定量评分,检测患者血清RF、CCP、ESR、CRP含量,采用DAS28量表评估患者病情,运用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超声评分与DAS28评分、血液学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50例患者共有645个关节受累,腕关节受累频率最高为587个(91. 01%),关节积液为最多的受累类型445个(68. 99%),骨质侵蚀为最少的受累类型70个(10. 85%);甲组的RF、CCP、ESR、CRP、DAS28以及超声评分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甲组的超声评分与RF、CCP、ESR、CRP、DAS28呈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在RA检查评估中,肌骨超声评分系统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肌肉骨骼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度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5例RA患者,根据类风湿关节炎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分为高活动期组(20例,DAS28评分>5.1分)、中活动期组(32例,3.2分<DAS28评分≤5.1分)、低活动期组(28例,2.6分<DAS28评分≤3.2分)及缓解期组(15例,DAS28评分≤2.6分)。所有患者均接受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比4组患者肌肉骨骼超声半定量评分与关节血流分级,Preason相关性分析RA患者肌肉骨骼超声半定量评分与DAS28评分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肌肉骨骼超声半定量总分鉴别RA患者病情活动度的价值。结果:高活动期组滑膜血流信号、滑膜增生、关节积液、骨侵蚀与总分、DAS28评分均>中活动期组>低活动期组>缓解期组(P<0.05);Preason相关性显示,RA患者滑膜血流信号、滑膜增生、关节积液、骨侵蚀、总分与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肌肉骨骼超声半定量总分鉴别RA活动期的AUC为0.860(95%CI:0.767~0.953);RA患者不同活动期患者的关节血流分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骨骼超声可通过滑膜血流信号、滑膜增生、关节积液等方面判断RA患者病情活动度,且肌肉骨骼超声半定量评分与患者病情活动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2例患者按照疾病活动评分(DAS28)进行分组,其中DAS28评分≤2.6分为病情缓解组,>2.6分为病情活动组;对两组患者采用肌骨超声检查,统计半定量评分,评价两者相关性。结果 病情活动组半定量评分、血ESR、RF表达高于病情缓解组,TRACP5b表达高于病情缓解组,OPG、BALP表达低于病情缓解组(P<0.05)。疾病活动度越高,半定量评分越高,血ESR、RF表达越高,TRACP5b表达越高,OPG、BALP表达越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r=0.843,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肌骨超声检查,其评分高低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可作为一种理想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类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肌骨超声在RA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超声定性、定量和半定量评分系统可评估RA患者关节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超声整体评分系统可从患者整体水平对RA的疾病活动性和病变程度进行评价。本文对肌骨超声评分系统及其在RA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31-113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肌骨超声改变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用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评估其活动度,根据DAS28分数不同分为A组(低疾病活动,20例)、B组(中度疾病活动,22例)、C组(高度疾病活动组,28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肌骨超声改变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C组半定量评分总分(滑膜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骨侵蚀、关节积液)高于A组、B组,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和膝关节活动程度呈负相关(r<0,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肌骨超声改变的半定量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故能利用超声检测的方式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11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处于疾病的活动期进行分组,采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评估,分为缓解期组(缓解期,17例)、低活动期组(低活动期,29例)、中活动期组(中活动期,41例)、高活动期组(高活动期,23例)。患者均接受肌骨超声检查,分析四组患者超声评分、骨形成血清标志物、骨吸收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差异,并探讨骨形成、骨吸收血清标志物与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患者骨侵蚀、滑膜增生、关节积液、血流信号评分、总分及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CTX-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患者,且低、中、高活动期组评分与血清水平依次升高(P <0.05);活动期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水平均低于缓解期组患者,且低、中、高活动期组血清水平依次降低(P <0.05);骨形成与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呈负相关,骨吸收与肌骨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肌骨超声评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关节炎作用性以及患者免疫生化特征。方法:81例PSS患者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均进行肌骨超声、免疫生化检测,分析肌骨超声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并根据确诊结果,将PSS患者分为关节炎组(n=65),非关节炎组(n=16),对比两组各项超声检查结果、免疫生化指标、年龄。结果:81例PSS患者,经后期确诊为关节炎的有65例,患病率为80.25%(65/81)。经肌骨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6.30%,敏感性为96.92%,特异性为93.75,AUC为0.953,具有较高预测准确性。同时关节炎组患者骨侵蚀、骨赘、肌腱腱鞘炎、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关节积液率以及血流信号评分高于非关节炎者(P<0.05),滑膜厚度厚于非关节炎者(P<0.05)。从免疫生化指标角度分析,两组对比IgA、IgM指标无统计差异性(P>0.05),而关节炎组年龄、RF、IgG、ESR、CRP高于非关节炎组(P<0.05);PSS关节炎患病率与年龄、RF、IgG、ESR、CRP、滑膜厚度、血流信号、SSDAI评分呈负相关性,与骨侵蚀、骨赘、肌腱腱鞘炎、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关节积液呈正相关性。结论:肌骨超声在PSS关节评判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配合免疫生化检测,发现PSS关节炎患者存在高免疫炎性反应和高球蛋白血症,表现为RF、IgG、ESR、CRP指标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RA患者为RA组,74例骨关节炎(OA)患者为OA组,另选择同期14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MMP-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A组MMP-3水平与ESR、CRP、RF、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数、28个关节压痛关节数、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相关性。根据RA患者DAS28、骨密度、是否器官/组织受累以及病程分为不同亚组,比较不同亚组间的MMP-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MP-3在诊断RA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相较于OA组及对照组,RA组ESR及血清CRP、RF、MMP-3水平更高(P<0.05)。相较于OA组,RA组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数、28个关节压痛关节数、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组MMP-3水平与ESR、CRP、RF、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28个关节压痛关节、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亚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关节疾病活动度高、骨质疏松、存在器官/组织受累、病程<1年及疾病活动期患者MMP-3水平更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MP-3诊断RA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最佳临界值为41.77 ng/mL。结论RA患者血清MMP-3水平显著上升,其水平升高在诊断RA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超微血管成像技术(c SMI)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2例活动期RA患者行双侧腕关节(Wri)、掌指关节(MCP)及近端指间关节(PIP)超声检查,记录滑膜增厚关节数目及增厚滑膜内cSMI、能量多普勒(PDUS)血流信号半定量评分,分析血流信号评分结果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1)440个关节显示滑膜增厚,Wri 112个,MCP+PIP 328个。Wri增厚滑膜中PDUS、cSMI血流显示率分别为62.5%、83.9%;MCP+PIP增厚滑膜中PDUS、cSMI血流显示率分别为63.7%、81.4%。两种成像方式间,Wri及MCP+PIP增厚滑膜血流显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Wri及MCP+PIP增厚滑膜内PDUS与cSMI血流分级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PDUS血流分级,cSMI可上调其分级级别。(3)PDUS及cSMI血流分级指数与CRP、ESR及DAS28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P<0.05)。较PDUS,cSMI与CRP、ESR及DAS28的相关性均增高(P<0.05)。结论:cSMI能更敏感地探测活动期RA患者增厚滑膜血流,能更好的评估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RA活动期患者37例和RA静止期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比较RA活动期和RA静止期患者滑膜关节增生厚度、关节腔积液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情况、肌腱炎/腱鞘炎、骨侵蚀发生率,并分析患者关节病变超声评分与DAS-28评分相关性.结果 RA活动期患者关节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厚度均明显>RA静止期(P<0.05).RA活动期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0级比率低于RA静止期(P<0.05).RA活动期患者肌腱炎/腱鞘炎、骨侵蚀发生率均高于RA静止期(P<0.05).关节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厚度、关节病变超声评分与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肌肉骨骼超声及病变超声评分可有效评估RA活动性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于该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RA患者80例,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将患者分为缓解组(20例)、中度活动组(30例)、高度活动组(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DD、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分析DD与CRP、ESR及RF的相关性。结果各RA患者组血浆DD、CRP、RF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中度组患者及重度组患者DD水平与CRP、ESR、RF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评价病情活动度的敏感指标呈正相关,提示DD水平与R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特征及免疫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81例PSS患者分为关节炎组65例和非关节炎组16例,均行肌骨超声和免疫生化检查,比较两组超声特征和免疫生化指标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SS关节炎患病率与免疫生化指标和超声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肌骨超声对PSS关节炎的诊断效能。结果关节炎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非关节炎组(P0.05),骨侵蚀、骨赘、肌腱腱鞘炎、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关节积液比例、血流信号评分及疾病活动指数(SSDAI)评分均高于非关节炎组患者(均P0.05),滑膜厚度大于非关节炎组(P0.05)。免疫生化检查显示,关节炎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非关节炎组(均P0.05);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PSS关节炎患病率与年龄、IgG、RF、ESR、CRP、滑膜厚度、血流信号评分、SSDAI评分均呈负相关,与骨侵蚀、骨赘、肌腱腱鞘炎、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关节积液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肌骨超声诊断PSS关节炎的准确率为96.30%,敏感性为96.92%,特异性为93.75%,曲线下面积为0.953。结论肌骨超声检查显示PSS关节炎患者具有特征性改变,免疫生化指标显示其存在高免疫炎性反应和高球蛋白血症;PSS关节炎患病率与肌骨超声特征和免疫生化指标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RA活动期患者(共600个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分别用SMI及能量多普勒(PDUS)对滑膜血流进行半定量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RA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SMI及PDUS对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RA患者中SMI技术在滑膜血流的显示率上优于PDUS,分别为90.17%、79.33%(2χ=251.18,P0.05)。SMI及PDUS对滑膜血流的半定量评分分别与DAS28相比较,SMI与DAS28的相关性更好(rSMI=0.618,rPDUS=0.474,P0.05)。结论在RA患者中,SMI探测滑膜血流的灵敏度较高,能更好地反映RA患者的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相关炎性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RA患者110例、痛风患者50例及正常对照者50名,检测其RDW、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实验室指标。以疾病活动指数(DAS)285.1和2.6~3.2将RA组分为高活动期组(60例)和低活动期组(50例),分别比较各项指标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痛风组、RA低活动期组、RA高活动期组RDW、CRP、ESR、抗CCP抗体、RF依次升高(P0.01)。RA患者骨损伤发生率为60.9%,骨损伤组RDW、ESR和CRP明显高于无骨损伤组(P0.01)。RA患者中高滴度抗CCP抗体(300 RU/mL)、RF(200 IU/mL)者骨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RDW及高滴度抗CCP抗体、RF可作为RA疾病活动程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水平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变化与RA临床疾病活动性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TUNEL细胞凋亡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2例RA患者和12例骨关节炎(OA)患者的滑膜组织HMGB1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同时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红外线障碍法分别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 RA组和OA组之间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表达CRP、RF、抗CCP和ESR水平均明显高于OA组(P0.01)。RA组病损关节滑膜组织HMGB1水平明显高于OA组(P0.01),而细胞凋亡水平则明显低于OA组(P0.01)。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凋亡水平评分与CRP、ESR、抗CCP、RF水平均呈强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8、-0.815、-0.783和-0.757,P0.05),而HMGB1表达水平评分与CRP、ESR、抗CCP、RF水平均呈强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8、0.739、0.698和0.648,P0.05)。结论 RA患者关节滑膜细胞高表达HMGB1,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凋亡影响RA疾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RA患者(观察组)及90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根据RA疾病活动指数,将观察组分为高活动期组(56例)和低活动期组(41例),比较各组RDW、ESR、CRP及RF水平,并分析RDW与ESR、CRP、R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RDW、ESR、CRP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活动期组RDW、ESR、CRP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活动期组(P0.05)。RDW与ESR、CRP及RF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2、0.270、0.292,P0.05)。结论 RA患者RDW变化显著,且与ESR、CRP及RF呈正相关,其可为RA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在手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3例手部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处于活动期将其分为活动期组(48例)与非活动期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高场MRI扫描,比较两组的MRI征象、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根据RA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将活动期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的MRI征象、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结果活动期组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骨侵蚀、滑膜炎、腱鞘炎检出率、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均高于非活动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骨侵蚀、滑膜炎、腱鞘炎检出率均高于轻、中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滑膜强化率、滑膜厚度均优于轻、中度组,且中度组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MRI扫描可清晰显示手部RA活动期病变特征,并能评估疾病活动度,为临床诊断RA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肌骨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性指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51例类风湿性指关节炎患者(共检查手指关节326个),所有患者均给予肌骨超声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类风湿指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滑膜增生、骨侵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超声关节积液检出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厚度Ⅰ~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血流信号Ⅲ级患者的ESR、RF、hs-CRP高于Ⅱ级与0-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MRI,肌骨超声可通过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反映类风湿性指关节炎患者的炎性反应,能够更有效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大力的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