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CAIDA项目授权的海量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AS级Internet拓扑的CCDF-degree幂律分析和节点时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S级Internet拓扑结构的演化,高度值节点部分较为稳定,保持了网络的聚集特性和幂律性,但这部分节点随时间变化逐渐丧失有效连接,同时度值较低的节点的活动比较动荡,Internet的拓扑结构呈缓慢均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Internet路由级拓扑所呈现出的高度有序的问题,根据香农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并利用CAIDA提供的数据,计算了Internet网络结构熵和标准结构熵·并通过仿真实验,计算了Internet在受到随机攻击和有针对性的恶意攻击的情况下,其服务效率、平均最短路径和标准结构熵的变化,从而指出Internet的拓扑呈现出无尺度特征是影响其健壮性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Internet具有无尺度特性,随机攻击对其影响较小,而少数集散节点遭受恶意攻击时,Internet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核磁共振现象定义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1R,研究了链烷烃的标准熵与1R及碳原子得到数N的相关性.对比发现,157个链烷烃标准熵的计算值与实验值非常吻合,分析得到的方程可用于链烷烃标准熵的估算与预测.  相似文献   

4.
选取CAIDA机构数量级为107的互联网拓扑数据,对IPv4,IPv6与AS级互联网网络规模、标准网络结构熵、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和网络度分布幂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具有可扩展性与鲁棒性;互联网拓扑结构具有弹性网络特征,且随互联网的拓扑演化,弹性网络特征愈发明显.互联网弹性网络特征的发现,使借鉴生物学思想指导互联网宏观拓扑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地震网络的动力学行为,基于时空影响域的地震网络,分析以大地震发生时间为基点的网络的拓扑特征演化.结果发现:大地震发生前网络的规模和熵值较小,模块度较大;大地震发生后网络的规模变大,熵值跳变到相对大的值,模块度值达到极小值.同时分析了1992年地震网络的多参数拓扑特征演化,结果表明地震网络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网络动力学行为.此外,发现从大地震发生前100 d开始网络模块度振荡出现极大值,熵值振荡出现极小值,并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网络是典型的复杂经济网络,拓扑结构和权重结构都具有异质性的特征.提出了网络强度熵和网络权重熵.对国际贸易网络权重结构的异质性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1950年至2000年间国际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和权重结构的异质性呈现出相反的演化方向,拓扑结构的异质性下降而权重结构的异质性上升.这说明虽然更多的国家之间开展直接的贸易关系,但国际贸易网络中贸易量和贸易流量的分布趋于更不均衡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对网络权重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更为全面的系统演化特征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非本原代换及其诱导的集值映射的动力学性质.给出了该类代换诱导的超空间系统是Li-Yorke混沌的一个充分条件.证明了这类代换的拓扑熵为0,并且给出了这类代换诱导的集值映射具有零拓扑熵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现代软件生存周期可以看做是一个软件结构的演化过程.基于大量开源软件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标准结构熵、高度值节点数量和新增节点中低度值节点所占比例的演化,然后分析了度中心化指标较高的节点数量和新增节点中该指标较高的节点数量的演化.结果表明,标准结构熵和度中心化指标较高的节点数量普遍呈下降趋势,高度值节点数量呈上升趋势,新增节点大都为低度值节点.由此得出,成功实践的软件演化过程中,软件网络和软件结构的复杂性增长速度是逐步降低的.本研究对于指导软件开发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集值离散动力系统的拓扑遍历性、拓扑熵与混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X,d)为紧致度量空间, f: X→X连续, (K(X),H)是 X所有非空紧致子集构成的紧致度量空间. 通过研究点运动与点集运动的关系, 证明了集值映射拓扑遍历 与f拓扑双重遍历等价并构造一个零拓扑熵且不具有任何混沌性质的紧致系统, 其诱导的集值映射有无穷拓扑熵且分布混沌, 表明集值离散动力系统的拓扑复杂性可以远远大于原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协议数学原理的分析,得到Internet宏观拓扑具有幂率星分形拓扑可复制性,借助于物理学和图论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协议的Internet宏观拓扑数学模型,由网络传输时延推导出决定拓扑形成机理的拓扑复制系数关系式.仿真实验分析了模型的网络时间敏感性,结果验证了Internet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有序到复杂无序,再到简单有序的"生态"进化过程,这归因于拓扑复制系数极限和等于一个确定常数,其本质在于协议的无限空间换取有限时间效应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1.
在2004年1至5月对贵阳市南明河三江口至水口寺水质研究的基础上,选择5个断面于2004年10月、2005年1月和5月按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南明河的底栖动物再次进行了监测,2005年5月对底泥汞进行了测定。共获底栖动物17种,底泥汞含量在0.18~1.18 mg/kg之间。污水生物指数法和生物学指数法对南明河的水质评价为中污染-重污染。底泥单因子汞评价表明,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底泥土壤级别为2~3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脑电α波的非线性参数人体疲劳状态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脑电信号(EEG)的α波并计算其三种非线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用于评估人体疲劳状态的综合判据.首先,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从原始信号中提取EEG的α波,然后计算其最大李亚普诺夫指数、复杂度和近似熵.这些非线性参数的数值可以定量地反映人的生理活动,进而可以用于评价疲劳状态.对现有EEG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归纳出建立在上述三种非线性参数基础上的疲劳状态的综合评估判据.针对18组已知数据,采用上述综合判据得到相应的不同状态的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对照,对疲劳和非疲劳状态的评估准确率接近100%,但对轻微、中等和严重疲劳状态之间的区分精度稍低一些.  相似文献   

13.
改进马尔可夫链降雨量预测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汇总分析1956~1999年昆明市东川区的年降雨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分级法,对各年的降雨量进行状态分级,分为洪涝、偏涝、正常、偏旱、干旱5个状态.应用马尔可夫链及转移概率矩阵对昆明市东川区2000年的降雨量进行分析预测,并根据模糊集理论中的级别特征值预测降雨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根据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5种常见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顺产、肠息肉、脑梗死)的月人均治疗费用数据,采用BP 神经网络模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灰色GM(1,1)模型以及非线性回归模型,分别预测2015年1月至8月5种疾病的月人均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并与真实费用数据进行对比,判断4种模型预测的准确程度。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灰色GM(1,1)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5种疾病的可决系数R2最小分别为0.278、0.565、0.048和0.097,最大分别为0.826、0.901、0.600和0.747;与2015年1月至8月的真实费用数据比较,4种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最小分别为9.845%、3.507%、5.897%和3.642%,最大分别为15.450%、13.940%、30.518%和17.204%。其中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疾病费用的预测结果相对于其他模型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融合医学图像在过渡区微小细节及边缘信息不够清晰,边缘容易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变换耦合最大熵值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待融合图像划分为大小相同的非重叠图像块,引入模糊变换对得到的图像块进行处理得到模糊子块,并利用邻域最大熵融合规则对模糊子块进行融合,获取新的融合子块;然后,将新的融合子块进行逆模糊变换,利用选择最大值融合规则,将逆变换得到的子块进一步融合生成最终融合医学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对比,本文算法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指标边缘强度、信息熵、互信息、峰值信噪比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其融合图像边缘更加清晰,细节丰富,克服了边缘模糊与伪轮廓,更能够有效完成医学图像融合,实现了多模态医学图像信息互补.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沈阳市1993~2004年的生态资源占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沈阳市1993~2004年人均生态资源占用平均为2.1075 hm2,人均生态承载面积平均为0.724 8hm2,人均生态赤字平均为1.3827 hm2.人均生态资源占用是人均生态承载面积的3倍.1993~2004年间,以人民币表示的生态消耗强度从1993年的3.123 hm2/万元降低到2004年的0.839 hm2/万元,生态效率从3 202元/hm2提高到了11919元/hm2,生态效率提高了2.72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2.69%.生态效率的上升说明单位产出对资源的占用逐渐降低,进一步说明了沈阳市在这12年来对...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最大分布约简方法,找出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的最大分布约简,即重要的属性集,再根据规则归纳的7种形式和决策矩阵方法形成决策规则,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网络安全性、数据可靠性及用户隐私性三大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可信要素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泛在可信物联网系统,提出一种面向泛在可信物联网的区块链体系架构。该架构通过分层架构与跨层协同方式,有望突破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限制,解决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泛在可信物联网中协议机制不匹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