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关双冠醚钾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已有较多文献报道。本文以双[2’:3’,9’:10’-二苯并-16-冠-5)-6-基]-2,6-吡啶二甲酸酯(简称BDB16C5PDC)为中性载体,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剂研制的钟离子选择电极、其响应斜率优于以前所报道的双冠醚钾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0×10~(-5)~1.00×10~(-1)mol/l;检测下限为5.57×10~(-6)mol/l;响应斜率为67.5mv;对Li~+、Na~+、Rb~+、Cs~+、NH_4~+、Mg~(2+)、Ca~(2+)、Ba~(2+)的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4,5-二氮杂-9-对甲氧基亚氨基芴为铜(Ⅱ)离子载体的聚氯乙烯(PVC)膜电极的研制;研究了电极膜中增塑剂种类及载体和离子定域体(KTpClPB)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电极膜中各组分的最佳质量比为m(载体):m(PVC):m(o-NPOE):m(KTpClPB)=2.0:32.3:65.6:0.1;该选择电极对铜(Ⅱ)离子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性能和较高的选择性,线性响应范围为10-6~10-2 mol/L,斜率为29.9 mV/decade;电极具有优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电位滴定Cu^2 的指示电极和水体中铜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体石蜡作为粘合剂,将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二氮菲(又称为Bathocuproin)与碳粉混合,制备了新型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试验了测定微量Cu的最佳条件,考察了电极的性能。在pH 6.7的5×10-3mol/L柠檬酸钠溶液中,Cu浓度在1×10-6~1×10-3mol/L范围内有能斯特响应;响应时间小于60 s;考察了10余种离子的干扰情况,多数对测定没有影响。利用该铜离子选择电极对电镀废液和铜矿浸出液中的Cu2+浓度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稳定性好,精密度高,使用寿命长,有望在实际的生产、研究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以三脚架化合物1,1,1_三 (N_甲基_N_苯基氨基羰甲氧甲基 )丙烷 (TMPP)为载体的钙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探讨了增塑剂、载体浓度、pH等因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电极对钙离子有较好的近能斯特响应 ,相应的斜率为27.6 mV/pcCa2+ ,线性响应范围为5×10-5 ~5×10-2 mol/L,检出限为2.3×10-5mol/L ;电极在pH4~13范围内具有强的抗干扰能力 ,并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该电极作为钙离子选择电极 ,用于乳酸钙口服液中钙含量的测定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合成的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辛二酰、壬二酰和癸二酞双(4'-苯并-12-冠-4)制成了PVC膜钠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各种增塑剂,载体结构,膜组分和不同浓度内充液与电极性能的关系。邻硝基苯辛醚增塑的亚辛基双冠醚钠电极有较好的选择性,选择系数对Li~+、K~+、NH_4~+分别为1.3×10~(-3),8×10~(-2)和6×10~(-3)。对Ca~(2+),Mg~(2+),Sr~(2+),Ba~(2+)均小于2×10~(-4)。线性范围:2×10~(-5)~10~(-1)mol/L(NaCl)。  相似文献   

6.
以合成的二种含16-冠-5衍生物的肉桂酸酯分别制得光聚合敏感膜涂铜棒和PVC膜铊(1)离子电极。涂铜棒电极对Tl~+的响应线性范围为3×10~(-5)~1×10~(-2)mol/L,斜率为48mV/pTl~+,选择系数K_(Tl)_+~(pot),k~+=0.12比之相应的PVC膜电极有较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一种镍离子选择性电极,它以我们合成的异菸酸十六烷酯作中性载体,该电极对浓度范围为10~(-1)~8×10~(-5)mol/L的镍离子有线性响应,斜率为-25.5±0.4 mV/pC_((Ni)~(2+))(20℃).相对于钠、钾、锂、钙、锡、铁、钴、铜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8.1×1~(-5)、8.6×10~(-5)、8.2×10~(-5)、4.1×10~(-3)、7.5×10~(-4)、3.2×10~(-2)、8.0×10~(-2)、4.4×10~(-1).电极重现性优良,响应较快,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极膜的传导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电极过程受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以中性载体(ETH1097)为电活性物质的PVC钠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电极尖端直径小至2.5μm,线性响应范围10~(-3)-5×10~(-1)MNa~+,检测下限1.2×10~(-4)M,斜率为58.2mV(25℃).对K~+,Mg~(2+)、Ca~(2+)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0.050,6.5×10~(-4)及5.5×10~(-3)。该微电极特别适用于细胞内钠离子活度的测量。实验探讨和比较了癸二酸二丁酯(DBS)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为增塑剂的钠微电极的性能。研究了四苯硼钠(NaTPB)和硫氰酸钠(NaSCN)加入膜中后,电极性能的变化。为用于细胞内及临床微量试样中钠离子活度测量,电极采用DBS为增塑剂,并加入适量的NaTPB较宜。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层膜电位法直接测定了溶剂聚合物膜中载体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生成常数。制备并考察了以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为载体的银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选择电极对银离子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在1×10-3~1×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响应斜率为60.2 mV/paAg+,检出限为2.3×10-7mol/L,碱金属、碱土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不干扰银的测定。该电极可作为Ag+准确滴定卤素阴离子的电位滴定指示电极,用于维生素B1药片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报道水膜阿托品电极的制备,水膜中硫酸阿托品离子浓度\pH值、支持电解质的浓度对电极响应的影响。电极对3.5×10~(-4)~2.2×10~(-2)mol·L~(-1)范围内的阿托品呈能斯特响应,响应时间为1~4min,响应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电极容易制备,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1.
芦丁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芦丁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探讨了电极反应的机理为ECE过程。研究了它对抗坏血酸和KMnO4的电催化作用: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此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有良好的催化氧化作用,而对KMnO4有良好的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细胞色素C(Cyt C)在4, 5-二氮芴-9-酮(dafo)修饰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yt C在dafo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峰形较好且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式电位(E0′)为13 mV,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呈线性关系,该电极过程是表面控制过程,电化学反应效率常数(ks)为0.89/s.固定在dafo上的Cyt C能促进H2O2的催化还原,响应快速而灵敏(<10 s),峰电流与H2O2浓度在5.0×10-6~3.0×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2.5×10-6 mol/L;米氏常数为1.07 mmol/L,显示出较好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细胞色素C的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色素C(Cyt. C)在电极界面上的电子传递十分缓慢,只有在适当的电子迁移中介体(Mediator)或促进剂(Promoter)参与下才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反应,本文报道了以4,4′-二硫基联吡啶(PySSPy)作电极反应促进剂,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细胞色素C在金微网栅薄层透光电极界面上的电化学过程,测定了电极反应的热力学参数E~(o′)及n,并与循环伏  相似文献   

14.
郭玉良  郑翔龙  胡熙恩  朱泉 《化学学报》2007,65(23):2680-2686
4-氨基吡啶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为探讨其电化学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 采用循环伏安法、库仑电解等方法对强酸性条件下4-硝基吡啶-1-氧化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4-硝基吡啶-1-氧化物在铂电极上主要经历电化学-化学-电化学(ECE)还原历程, 并生成4-羟胺吡啶-1-氧化物; 对铜电极而言, 当电位高于-0.65 V时主要经历ECE还原历程, 并生成4-羟胺吡啶-1-氧化物; 当电位低于-0.85 V时经历ECE还原历程生成的4-羟胺吡啶-1-氧化物, 可发生进一步4e还原, 并生成4-氨基吡啶.  相似文献   

15.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以促进剂修饰的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霞琴 《电化学》1999,5(4):383-388
应用循环伏安法探索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在L-半胱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修饰的金丝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有效促进剂。组氨酸和精氨酸则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过程池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此外,还讨论了4,4-二硫基联吡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电子传递过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泡沫镍负载的NiCo2O4纳米线阵列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模板自然生长法制备了泡沫镍支撑的NiCo2O4纳米线阵列电极,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测了纳米线的表面形貌, 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纳米线的结构, 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了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 结果表明: NiCo2O4纳米线直径约为500-1000 nm、长度约为10 μm, 垂直且密集地生长在泡沫镍骨架上. 纳米线阵列电极的放电比容量高达741 F·g-1, 循环420次后比容量仍保持在655 F·g-1, 电化学阻抗测试其电荷传递电阻仅为0.33 Ω, 420次循环后电荷传递电阻仅增加0.06 Ω.  相似文献   

17.
新型杯芳烃为载体的铅离子选择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育 《分析化学》2001,29(10):1121-1124
报道了5,11,17,23-四(1,1-二甲基乙基)-25,27-二羟基-26,28-二[(2-丙酰胺)乙氧基]杯[4]芳烃1的合成及以此化合物为载体研制了PVC膜铅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不同极性的膜增塑剂和亲脂性阴离子位点对铅离子选择电极响应性能的影响,测定了铅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铅离子选择电极对铅离子表现出优良的能斯特响应和高选择性,能在pH4.0-6.5的范围内使用,该电极可作为电位滴定的指示电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 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 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进行Raman光谱测定, 得到了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采用电化学现场SERS光谱技术研究了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的SERS光谱随电位变化的规律. 在该体系稳定的电位范围内表征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特征谱峰1011与1093 cm-1、1575与1610 cm-1以及1206与1215 cm-1这三对谱峰其强度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分析表明, 偶联单分子层中吡啶环芳香性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是SERS光谱特征改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纳米Co3O4型固体pH电极的响应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酸度目前广泛采用玻璃电极 .然而 ,由于玻璃电极是采用极薄的玻璃膜作为 H+的敏感膜 ,致使电极极易破碎 ,亦难以用于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体系 ,如含氟体系 .此外它还具有体积大、成本较高、膜阻抗高而难以实现微型化、以及使用前需活化处理等缺点 .多年来对非玻璃型 p H电极的研究一直是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其中以金属 /金属氧化物型固体 p H电极倍受关注 [1~ 6 ] .本文对氧化钴 (Co3 O4 )型固体 p H印刷电极的响应性能、选择性、重现性以及在含氟腐蚀体系 p H测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Ф1 2型 p H计 (BECKMAN公司 ) ,2 3 2型饱和…  相似文献   

20.
Time-resolve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response of Raman bands from 4-cyanopyridine (PyCN) adsorbed on a Ag electrode to variation of the potential;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was 0.1 s. The response of the SERS signals of PyCN was instantaneous to the oxidation potential of Ag electrode. However, delay of the SERS signals was observed while AgCl was reducing. The decay and growth of the SERS bands look place within 1 s in the cases of desorption and adsorption of PyCN on the electrode. It took much longer for PyCN to alter from one adsorption geometry to another on the electro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