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河口电站坝址位于峡谷河段,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对工程造价、施工工期有现实意义。峡谷地区消能防冲的布置,影响枢纽建筑物的布置。本文结合工程特点,合理地解决消能工的型式。  相似文献   

2.
王静  王睿 《新疆水利》1998,(6):17-24
本文针对新疆山溪性多沙河流的水沙特点,提出了建在多沙河流卵砾石河床上的低水头引水枢纽,泄洪闸闸后应“适当消能”的观点,即应避免因闸后局部消能过大而影响下游河道沿理冲刷,并通过对某些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成果的分析,探讨了建在多沙河流卵砾石河床上的低水头引水枢纽闸后防冲设计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盛芳 《四川水力发电》2011,30(Z1):75-77
以某河床式水电站泄洪闸消能防冲设计为研究对象,结合水电站枢纽布置中建筑物运行工况,针对泄洪闸消能防冲的影响,详细介绍了泄洪闸的消能防冲设计计算,并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对设计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何巷船闸是怀洪新河何巷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结合分洪闸使用,运行条件较为复杂,设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独特性,本文主要介绍水工及金属结构设计的一些思路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醉主义可里狮泉河电站的布置,研究了溢洪道、底孔的水力学问题,通过动床试验优化了溢洪道及底孔的出口布置形式,改善了下游水流条件和下游消能防冲问题。  相似文献   

6.
老口航运枢纽工程是一座以航运、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兼顾为改善南宁市水环境创造条件的综合性枢纽.泄水闸坝的消能防冲设计应满足船闸下引航道和电站正常运用的要求,减轻对下游河床的冲刷.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的验证,泄水闸坝的闸下消力池消能效果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隔河岩枢纽泄洪消能试验研究成果。通过试验,将表孔、深孔、底孔采取平面错开,空间分层,出口采用收缩射流转向的新技术,既满足了泄洪要求,又有较好的消能防冲效果。上述研究成果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解决了工程中许多重大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9.
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工程是大型工程,在这大型工程设计中建筑物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总体运行效果的好坏。文章论述了北部引嫩工程中泄洪闸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鄢永安 《水力发电》1992,(11):25-27
一、枢纽布置方案选择为选择合理的枢纽布置方案,需进行枢纽整体模型试验研究和方案比较。铜街子枢纽整体模型按重力相似律设计,几何比尺L_t=100。上游库区段为定床,下游为动床。枢纽主要过水建筑物包括溢流坝、河床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泥河水库泄洪闸下消能防冲加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总结,进一步证明了在平原地区,当承泄河道存在着向源性切割且尚不稳定的条件下,闸下消能防冲采用沉井基础“固守一线”是合理的、成功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低水头大流量枢纽的泄洪能力、消能设计、下游防冲设计、闸门泄洪调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消力人消能率的计算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赵永宣 《人民长江》2008,39(14):32-33
金沙峡水电站枢纽最大闸高34.2 m,闸坝基坐落在含漂石砂卵石覆盖层上.枢纽壅水22.9 m,过闸最大单宽流量69.7 m3/(s·m).泄洪冲砂闸采用较宽扁的闸门,水流出闸后横向逐渐变宽,消力池上游段设消力坎,纵向就近充分消能.消力池下游段左边墙顶高程降低,右边墙向主河床弯折,引导主流向主河床扩散,减小河床防冲区单宽流量,简化消能工程.消能方案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经过两个汛期泄洪运行,各泄洪消能建筑物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4.
裕溪节制闸除险加固工程须在老闸上游重建新闸,新老闸在闸底板高程、闸室总净宽等方面变化较大,致使枢纽泄流能力、上下游流态等方面也产生较大变化。老闸浅孔闸闸底板的撤除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新闸闸下的消能防冲条件和除险加固工程工程量,为统筹协调各方面的要求须进行模型试验以对枢纽进行优化研究。本文通过对枢纽四个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将原设计方案的水闸胸墙抬高0.5m,优化老闸闸底板的施工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孤山水电站枢纽泄洪冲砂闸最大闸高20m,枢纽基础座落在第四系(Q4)冲洪积含漂石的砂卵砾石层上,消能以消力池为主。泄流建筑物消能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站的运行,并且消能建筑物的结构尺寸也直接影响了工程投资。通过对电站消力池的设计选型和水工模型试验,合理地确定了消力池的结构尺寸,达到了既满足消能防冲,又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甘肃省金塔县大墩门水闸枢纽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现场检测鉴定分析,将原短护坦消能方式改为综合消力池消能方式,并在原短护坦后增设了二级消力池,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该工程运行20年来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解决“南水北调”引水加高丹江口水利枢纽有关水力学问题,在丹江口初期工程实际运行30多年原型水力学观测坝下冲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高后枢纽泄洪消能防冲问题试验对比试验对比分析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