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酸蚀症儿童唾液和无酸蚀症儿童唾液对牙釉质酸蚀的保护作用及程度.方法 收集5名患酸蚀症男童和5名无酸蚀症男童非刺激性唾液各10 ml.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新鲜拔除的健康青少年前磨牙15个,制备牙釉质块30个,随机分成酸蚀症唾液组、无酸蚀症唾液组和去离子水组3组.釉质样本分别浸泡在唾液和去离子水内,每天2次用0.3%的枸橼酸溶液酸蚀5 min,10 d循环结束后,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釉质表面粗糙度以及显微硬度计进行釉质硬度测量.结果 去离子水组的釉质样本表面粗糙度大于两个唾液组釉质样本,显微硬度值小于两个唾液组的釉质样本(P<0.00 1).酸蚀症唾液组和无酸蚀症唾液组釉质样本的表面粗糙度值和显微硬度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95,P=0.432).结论 唾液对牙釉质酸蚀起到保护作用,有无患酸蚀症的儿童唾液对牙釉质的保护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徐州市儿童酸蚀症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1 219名5岁儿童和786名12岁儿童进行酸蚀症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表记录酸蚀症的临床检查结果,调查问卷调查酸蚀症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酸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徐州市5岁儿童牙齿酸蚀症的患病率为10.91%,12岁儿童牙齿酸蚀症的患病率为22.14%。酸蚀症的等级多为1级和2级,3级以上的酸蚀症极少。酸蚀症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分别为:酸性水果,1.120;酸奶,1.062;运动饮料,1.159;碳酸饮料,1.151;果汁,1.187;睡前喝酸性饮料或酸奶,6.102;胃食道返流性疾病,2.311;维生素C,1.565;补铁剂,1.598。结论我国儿童牙齿酸蚀症已广泛存在,今后应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和饮食指导,减少酸性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量和摄入频率,促进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量酸蚀症儿童的唾液流率、缓冲力和变形链球菌的数目,并与同年龄、性别的无龋和龋活跃个体比较,以确定酸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组选择3~16岁常规检查出酸蚀症的103个儿童,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儿童组成的无龋组和龋活跃组。所有试验对象唾液收集均在早晨及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采集前2h禁食禁饮,测定唾液变链菌数、菌斑pH值、唾液流率和唾液pH值、缓冲力。变链菌用压舌板法采集后接种于培养皿,以Joyce Loebel Magiscan分析系统计数。非刺激性唾液收集时,儿童取坐位,低头流入  相似文献   

4.
[英]/O'Sulli van EA…∥Caries Res.-2000,34.-82~87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量酸蚀症儿童的唾液流率、 缓冲力和变形链球菌的数目,并与同年龄、性别的无 龋和龋活跃个体比较,以确定酸蚀症的重要危险因 素. 材料和方法实验组选择3~16岁常规检查出 酸蚀症的103个儿童,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儿 童组成的无龋组和龋活跃组.所有试验对象唾液收 集均在早晨及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采集前2 h 禁食禁饮,测定唾液变链菌数、菌斑pH值、唾液流 率和唾液pH值、缓冲力.变链菌用压舌板法采集 后接种于培养皿,以Joyce Loebel Magiscan分析系统 计数.非刺激性唾液收集时,儿童取坐位,低头流入 刻度管5 min;刺激性唾液收集时,儿童在咀嚼1 g石 蜡后吐入刻度管3 min.唾液流率、pH值、变链菌计 数的差异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唾液缓冲力用卡方 检验.计算各因素的未校正概率,评估其危险性,大 于95%认为相关. 结果刺激性唾液流率增高,pH值增高(仅 有0.3个单位提高).试验组约一半刺激性唾液缓 冲力低.变链菌平均计数:试验组大于龋活跃组大 于无龋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龋组 唾液流率最高,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H值则无龋组大于龋活跃组大于试验组,差异有显 著性(P<0.001).唾液缓冲力为试验组低缓冲力 的个体百分数最高,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01).表明变链菌数、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的 pH值、缓冲力是酸蚀症的危险因素,非刺激性唾液 pH值低于6.5则酸蚀症易感性提高5倍,低缓冲力 可提高易感性2倍. [杨德琴摘刘天佳校]  相似文献   

5.
预防与保健     
20051902 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抽样调查报告;20051903 农村儿童乳牙龋与部分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20051904 武汉市3~5岁儿童牙齿酸蚀症的研究;20051905 580名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因素分析报告;20051906 厦门近郊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及相关因素初步调查;20051907 非口腔专业的医学生牙周保健知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酸蚀症2例贵州省人民医院(550002)岳朝晖张光照由于较长时间摄入酸性食物或饮料可引起食物性牙酸蚀,主要见于后牙或前牙腭面和舌面。笔者所见二例患牙病损均位于前牙唇面颈部,较为特殊,报道如下:例一,患者刘某,女,26岁,教师,产后3个月,因上牙...  相似文献   

7.
牙齿酸蚀症     
牙齿酸蚀症与频繁消费酸性饮料及食物、患某些疾病使胃酸频繁进入口腔内接触牙齿等有一定的关系。牙齿酸蚀症影响着人们的牙齿健康。本文就牙齿酸蚀症的流行状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唾液的无机成分、有机成分、缓冲能力及流速流量对酸蚀症风险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影响酸蚀症风险性的唾液因素,可对唾液针对性地检测,能够及早发现酸蚀症易感人群, 有助于酸蚀症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该文就影响酸蚀症风险性的唾液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牙齿酸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酸蚀症与频繁消费酸性饮料及食物、患某些疾病使胃酸频繁进入口腔内接触牙齿等有一定的关系。牙齿酸蚀症影响着牙齿健康但人们对其认识不多。本文对牙齿酸蚀症的流行状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牙齿酸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酸蚀症与频繁消费酸性饮料及食物、患某些疾病使胃酸频繁进入口腔内接触牙齿等有一定的关系。牙齿酸蚀症影响着牙齿健康但人们对其认识不多。本文对牙齿酸蚀症的流行状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病例组为30名4—10岁,患有可疑性牙酸蚀症的儿童。对照组为随机选择30名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临床龋损、且预防性充填的牙不超过两颗的个体。所有家长知情同意。实验所用均为全唾液,收集前2h禁止饮水。非刺激性唾液收集是将唾液吐入带刻度的试管中,每30s一次,将读数转换成流速;刺激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连开发区3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所幼儿园里全部3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龋病诊断标准,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及口腔健康态度以及社会经济因素.使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乳牙龋患病率和龋均.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及龋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220名3岁儿童完成口腔健康检查,其中964名儿童家长(79.8%)完成问卷调查.3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为62.8%,龋均3.40,龋面均7.34,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摄入甜食和含糖饮料的频率(P<0.05),父母的最高学历水平(P<0.05)与儿童是否患龋相关.结论:大连开发区3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状况较严重,患龋与进食含糖食物和饮料的频率及家长的教育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ʴ֢     
近十余年来,牙酸蚀症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一个新的口腔健康问题。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认为牙酸蚀症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是化学、生物、行为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牙酸蚀症的易感人群,应对其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牙齿结构、唾液及获得性膜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并综合分析各项评估结果,以利于诊断和为不同风险级别的易感者制定全面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的饮料对龋敏感儿童及无龋儿童牙菌斑pH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型蜂式pH指示电极原位测试儿童牙菌斑pH值。选择四川省成都市幼儿园3~5岁无龋儿童10名和龋敏感儿童10名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饮用可口可乐、统一鲜橙多及乐百氏AD钙奶饮料后牙菌斑p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 无龋和龋敏感组儿童牙菌斑的静止pH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饮用饮料后,各组牙菌斑pH值均下降,约5~10 min后达到最低值。无龋组儿童饮用3种饮料后pH最小值(pHmin)和pH下降幅度(△p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龋敏感组儿童饮用3种饮料后pHmin、△pH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龋敏感儿童的牙菌斑产酸力较无龋儿童高。不同饮料对牙菌斑pH值的改变不同,其潜在的致龋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自酸蚀剂对托槽粘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自酸蚀剂对托槽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人离体前磨牙 10 5个 ,随机分成 7组。 1组 :3 5 %磷酸酸蚀 3 0s ,去离子水冲洗 ,吹干 ;涂粘结剂 ,TransbondXT光固化复合树脂粘贴托槽。 2组、3组和 4组分别在涂自酸蚀剂 3s内、2min和 15min后粘贴托槽。 5组涂自酸蚀剂后 ,再涂一层唾液粘贴托槽 ;6组依次涂唾液、自酸蚀剂后粘贴托槽 ;7组涂唾液、自酸蚀剂、唾液后粘贴托槽。所有试件均于常温去离子水内放置2 4h ,测试抗剪切强度 ,观察断面形态。结果 :4组的抗剪切强度最高。 5组和 7组的抗剪切强度显著低于其它组。断面形态观察 ,结果显示抗剪切强度高的组别在托槽与复合树脂之间发生断裂 ;抗剪切强度低的组别在牙齿与复合树脂之间发生断裂。结论 :该自酸蚀剂能获得与磷酸酸蚀相同的粘结强度 ,且发生断裂不受操作时间的影响 ,但在操作时间内应防止唾液污染。  相似文献   

16.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学龄前儿童的唾液变形链球菌、唾液流速和缓冲力、口腔卫生状况、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在乳牙龋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18名4岁和5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其中dmft≥6的204人构成高龋组,dmft=0的237人为无龋组.测定两组儿童唾液变形链球菌水平、唾液流速和缓冲力、软垢指数,并由儿童母亲回答统一问卷.结果 共有417名儿童纳入结果的统计中.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唾液变形链球菌(OR=3.019)、软垢指数(OR=2.263)、每天吃甜食次数(OR=1.729)、每天喝甜饮料次数(OR=1.496)、奶瓶内容物含糖(OR=2.255)等因素有意义.结论 唾液变形链球菌水平高、口腔卫生差、高频率摄入甜食、奶瓶喂养时内容物含糖是乳牙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儿童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过氧化物酶(Salivary peraxidase,Spx)浓度及二者相关关系和龋病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4~5岁多龋儿童(dmft≥5)20名及无龋儿童20名,取非刺激性全唾液2ml,用NABA法测定SIgA浓度,Nb-SCN^-法测定Spx浓度,比较多龋组、无龋组儿童唾液SIgA、Spx浓度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有无差别。结果 多龋组儿童唾液SIgA浓度显著低于无龋组;两组儿童唾液Spx浓度无显著性差异;无龋组儿童唾液SIgA、Spx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72。多龋组儿童唾液SIgA、Spx无显著相关。结论 NABA法是测定唾液SIgA浓度的快速准确的先进方法;SIgA对儿童龋病发生有预防作用;无龋组儿童唾液内存在抗菌蛋白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Clearfil S3 Bond自酸蚀粘结系统和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剂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1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5颗.A、B组分别经35%磷酸酸蚀、Clearfil S3 Bond自酸蚀处理,C组35%磷酸酸蚀后唾液污染,3组均用Estiseal F窝沟封闭剂分层固化堆积形成5 mm高封闭剂小柱.再将样本切成1 mm×1 mm×10 mm大小的试件,微拉伸仪检测其拉伸粘结强度.结果 使用自酸蚀粘结系统与常规磷酸酸蚀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无显著区别(P>0.05),而唾液污染组显著低于常规磷酸酸蚀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P<0.05).结论 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唾液污染,而关于自酸蚀粘结剂对封闭剂与牙釉质的微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冲洗酸蚀剂的窝沟封闭系统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应用免冲洗酸蚀的窝沟封闭系统在临床应用的保留率和龋齿减少率。方法:选择儿童口腔门诊6-14岁儿童的完全萌出的第一或第二恒磨牙,由一位医师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窝沟封闭,术后3、6、12月复查。共复查38人136颗牙齿,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封闭后的离体牙封闭情况,结果:12月时免冲洗酸蚀组的完全保留率低于磷酸酸蚀组,脱落率高于磷酸酸蚀组,有统计学差异,免冲洗酸蚀组发现2例龋齿,磷酸酸蚀组4例龋齿,免冲洗酸组龋齿减少率为50%,结论:复查一年后,应用免冲洗酸冲的窝沟封闭系统,封闭剂保留率较低,脱落率较高,临床应慎重使用免冲洗酸蚀剂。  相似文献   

20.
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病例组为30名4~10岁,患有可疑性牙酸蚀症的儿童。对照组为随机选择30名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临床龋损、且预防性充填的牙不超过两颗的个体。所有家长知情同意。实验所用均为全唾液,收集前2h禁止饮水。非刺激性唾液收集是将唾液吐入带刻度的试管中,每30s一次,将读数转换成流速;刺激性唾液收集前先咀嚼1g无味石蜡片1min。唾液pH值的测量采用pH测量器;缓冲能力的测量使用试纸。软饮料选用Coco-Cola、Sprite、ADESN、Cindor。每个儿童一周测试一种产品,喝完后测不同时间段的pH值、pH值的变化(△ph),以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