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视网膜病变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的血压、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100(ApoB100)、血尿酸(UA)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等各项指标,并对各危险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视网膜病变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G、UA、mAlb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5),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上因素都不是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除了要注意控制血压,定期检查眼底外还要注意监测血脂、UA及mAlb。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早期DN患者在采用糖尿病教育、调节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温肾汤,1剂/d,水煎分2次口服。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尿微量蛋白/肌酐(MA/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肌酐(SCr)、血浆纤维蛋白(FIB)、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MA/Cr、血β2-MG、尿β2-MG、尿α1-MG、血SCr、血FIB均有减少(P<0.05),TC、TG、LDL-C、HDL-C明显改善(P<0.05)。结论:温肾汤能有效延缓早期DN的进展,减少尿蛋白,显著改善血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肝肾阴虚证晨峰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按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老年晨峰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h 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MDBP),醒后2 h平均收缩压(2h MSBP)、醒后2 h平均舒张压(2h MDBP)的动态变化,统计血压控制率、晨峰现象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24h MSBP、24h MDBP、醒后2h MSBP及2h MDBP、血压控制率、血压晨峰控制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24h MSBP、醒后2h MSBP及2h M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压晨峰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24h MDBP、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杞菊地黄丸可有效控制老年肝肾阴虚型患者的血压及晨峰现象,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降糖补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糖补肾汤治疗,连续治疗6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α1-微球蛋白(α1-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糖脂代谢指标[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肾损伤指标[骨形成蛋白-7 (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肾损伤分子-1 (KIM-1)、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69.05%(P<0.05)。治疗后,2组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尿α1-MG、UAER、24 h尿蛋白定量、SCr、尿β2-MG下降(P<...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肾煎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控制代谢基础上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片、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糖肾煎,于治疗前、治疗1疗程(3个月)、2疗程(6个月)后比较中医症状评分,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24h尿白蛋白(24h-UAlb)、血β_2微球蛋白(血β_2-MG)、尿β_2微球蛋白(尿β_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 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2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下降,24h-UAlb、Cys C、血β_2-MG、尿β_2-MG、Hb A1C、FPG、2hPG、TC、TG、LDL-C等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在24h-UAlb、CysC、血β_2-MG、尿β_2-MG、HbA1C、FPG、2hPG等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肾煎能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症状,调节糖脂代谢,减少尿蛋白,延缓其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白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组同时加服二白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24 h血压达标率、晨峰血压控制率,以及改进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SBP和DBP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值及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压晨峰值及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治疗组24 h平均血压达标率为88.9%、晨峰血压控制率为91.7%,对照组分别为67.7%、4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观察结果提示,二白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疗效明确,不仅24 h动态血压和晨峰血压控制良好,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田红 《中医药研究》2009,(8):896-89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心脏结构、功能、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240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为晨峰组(MBPS组)、非晨峰组(非MBPS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V)、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V)及EV/AV。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心律失常情况。结果MBPS组的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MBPS组(P〈0.01),MBPS组LVMI高于非MBPS组.EV减慢,AV加大,EV/AV降低。MBPS组室性早搏、心房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MBPS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者有更明显的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损害。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华奥胶囊对糖尿病肾病Ⅳ期(肾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和尿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糖尿病肾病(肾虚血瘀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华奥胶囊组。对照纽给予糖屎病常规治疗,华奥胶囊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华奥胶囊,共观察12周。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cystatin C、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p2-MG)、尿仅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结果:华奥胶囊组治疗后Cr、BUN、UA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cystatin C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cystatinC明显减少(P〈0.05);华奥胶囊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24h尿蛋白定量、尿α1-MG、尿B2-MG、尿NAG明显减少(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α1-MG、尿NAG明显减少(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华奥胶囊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华奥胶囊能够更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对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MBPS)对颈动脉硬化及心、肾的影响。方法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2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MBPS组153例和非MB—PS组145例,检查患者的心脏和双侧颈动脉彩超情况,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斑块的发生率进行计算,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血压晨峰值,MBPS组患者均较非MBPS组患者高;LVMI、左室肥厚(LVH)比例及颈动脉IMT,MBPS组均明显高于非MBPS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MB—PS组明显高于非MBPS组。蛄论有MBPS现象的患者对靶器官有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在原发性高血压(EH)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Ccr<85 mL/min和85 mL/min<Ccr<110 mL/min分为A(26)、B(29)2个亚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尿α1、β2微球蛋白的含量。结果:A组患者血、尿α1、β2微球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B组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尿α1微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比较血、尿α1、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的病情程度,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4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7例。对照组常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2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患者24 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24 h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与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以及SBP与DBP变异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 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D-二聚体、IL-6、TNF-α和血浆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结果治疗后2个月、6个月,治疗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t值分别为5.256、5.595、5.265、2.564,治疗后6个月t值分别为6.251、5.267、4.466、5.264,P值均<0.05);尿mAlb、尿β2-MG、ACR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t值分别为5.566、5.282、2.862,治疗后6个月t值分别为5.263、6.565、3.642,P值均<0.05);血浆D-二聚体、IL-6、TNF-α和FIB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t值分别为3.565、5.652、3.985、5.251,治疗后6个月t值分别为5.268、4.836、3.622、4.265,P值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减轻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肾损伤,使血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序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4年7月朝阳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且初次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临床前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前列地尔组(39例)和前列地尔序贯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前列地尔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第1、2周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2 m L/次,1次/d,第3、4周继续常规治疗。前列地尔序贯组第1、2周治疗方法同前列地尔组,第3、4周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服贝前列素钠片,1片/次,3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总蛋白、24 h尿6-酮前列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和肾动脉血管阻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TC、TG、LDL-C、24 h UMA、尿总蛋白、Cr、BUN、血栓素B2、肾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HDL-C、24 h尿6-keto-PGF1α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后,前列地尔组、前列地尔序贯组这些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而前列地尔序贯组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肾功能,同时还可升高24 h尿6-keto-PGF1α,降低血栓素B2和肾动脉阻力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温胆汤合血压平方加减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及对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10 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半夏天麻丸,6 g/次,2次/d;观察组给予温胆汤合血压平方加减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12周。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记录治疗后血压达标情况;进行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 平均脉压(24 h PP)和血压变异性(BPV)指标[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比较夜间系数];进行治疗前后痰湿壅盛证评分、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评价;检测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达标率为80.70%(46/57)(χ2=5.211,P<0.05);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PP,24 h SSD,24 h DSD,nSCV,nDCV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痰湿壅盛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UA,TC,TG,LDL-C和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cy,CysC,AngⅡ和NF-κ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西药干预的基础上,内服温胆汤合血压平方加减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可进一步控制血压水平,提高了血压的达标率,稳定了血压,并减轻痰湿壅盛证症状,改善代谢情况和BPV,抑制炎症因子,从而降低了ASCV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口服降糖西药加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41例,单服降糖西药.共观察16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一氧化氮(NO),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六味地黄丸治疗组尿UAE,尿α1-MG,尿NAG酶、血β2-MG、血肌酐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Ccr)和尿NO有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筛选出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80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5 mg,晨服,每日1次,缬沙坦40 mg-80 mg,每日晚上服用1次,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8周末,24 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分别降低(10.4±2.5)/(7.8±2.6)mmHg(、11.2±1.8)/(7.5±2.8)mmHg(、9.6±1.5)/(7.5±2.0)mmHg,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晨峰程度降低(14±2)/(11±3)mmHg,血压峰值异常控制率84.4%,24 h动态血压达标率86.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不仅有效降低24 h血压,而且能降低晨峰程度,有效控制血压晨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夏枯草汤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7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 例和研究组44 例。对照组应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应用缬沙坦联合夏枯草汤治疗。比较2 组24 h 动态血压检测水平、血脂变化、血管内皮功能及临床总体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1.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日平均收缩压(dSBP)、日平均舒张压(dDBP)、夜平均收缩压(nSBP)、夜平均舒张压(nDBP)、24 h 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 hDB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 周、16 周,2 组dSBP、dDBP、nSBP、nDBP、24 hSBP、24 hDB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降低较对照组同时间段更显著(P<0.05)。治疗前,2 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C、TG、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 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前列环素(PGI-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 周、16 周,2 组NO、eNOS、PGI-2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ET-1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同时间段更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夏枯草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有效调节血管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并发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单纯性肥胖并发早期肾功能损害儿童,随机分为耳穴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儿童设为正常组。测定各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Albumin,Alb)、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m,β^2-MG)及α^1微球蛋白(α^1 microglobulim,α^1-MG)含量。结果治疗前耳穴组和对照组24h尿Alb、β^2-MG及α^1-MG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耳穴组和对照组β2-MG及α1-MG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24h尿Alb、β^2-MG及α^1-M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耳穴组与对照组B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耳穴贴压较运动干预更能降低肥胖程度,对改善单纯性肥胖儿童肾功能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U)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对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窒息新生儿和50例无窒息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尿液中mAlb、TRU和α1-MG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窒息新生儿尿液TRU、mAlb、和α1-MG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窒息新生儿肾损害发生率59.21%,轻度窒息组为33.33%,重度窒息组为96.77%。TRU、mAlb和α1-MG对窒息新生儿肾损害检出率分别为95.56%、88.87%和82.22%。结论:尿α1-MG与TRU平行联合定量测定是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敏感而简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及评价益肾平肝汤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取晨尿20 mL进行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抽取静脉血3mL进行血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比较尿联检与各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差异。将尿联检阳性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益肾平肝汤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候积分,采用动态血压仪监测24 h动态血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mALb、β2-MG,评价中医症状改善疗效。结果:尿联检(尿mALb+尿β2-MG)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BUN+血Cr、单项尿MALB、血β2-MG、尿β2-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眩晕、头痛、腰酸、膝软、夜尿频多、脉络瘀血、五心烦热、舌苔、脉象等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除头痛外其他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ASBP)、24h平均舒张压(24A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24ASBP、24A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ALb、β2-M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ALb、β2-M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8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Lb、β2-MG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疾病诊断、病情评判、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简易、无创、灵敏性高的优点,应该常规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20.
耿健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2):1510-1511
目的:探讨丹参粉针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功能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2次/d;格列美脲2 mg,1次/d,治疗组于治疗前2-3 d,加用丹参粉针注射液1 200 mg加入0.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静脉滴注,1次/d。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ysC、24 h尿mAlb总量及β2-MG。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ysC、24 h尿mAlb总量及β2-MG较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降低血清CysC、24 h尿mAlb总量及β2-MG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粉针对2性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