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经济敲响了警钟,我国楼市同样存在危机的可能。外资大量涌入,流动性过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展缓慢,以及对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监管的不足都可能诱发我国的“次贷危机”。为了防范于未然,应加快汇率改革步伐,严格金融监管,逐步解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ARM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就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比例和衍生工具交易规模对次级贷款发放规模有显著影响,且指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同时进一步实证得出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次级贷款发放规模影响显著且呈负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风险扩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泡沫破裂是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根源。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快速向系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演变,关键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具有内在的风险扩张机制。次贷市场不透明,以及缺少流动性保障的交易机制、评估普遍存在“助涨杀跌”的顺周期效应、金融机构风险管控不力、营销模式隐含了很高的道德风险等制度性因素,对次贷市场的风险集聚和危机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金融危机已演变为全球性经济与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有可能因此陷入中长期衰退状态。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次级贷款的发放和次级贷款的证券化过程是此次危机的两个微观基础,次级贷款的发放使得信贷风险增大,而次贷的证券化转移了风险,结构性金融创新更是数十倍地增大了风险,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则放纵了风险,一系列的"偶然"造就了灾难性危机的必然。危机之后,我国在资本领域的金融创新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差点夭折,但中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未来发展,只有吸收美国的经验教训,致力于金融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美国当下的金融危机远甚于其19世纪30年代的金融风暴,并已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住房按揭贷款衍生的问题所引起,即次贷危机诱发而来,实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等多方面原因所致。美国人的消费观念、美国房地产的假象升温、美国对金融业控制的放松。均使美国经济的虚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杨雨润 《商品与质量》2011,(S5):159-16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种有效解决房贷融资与流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其作用本应该是分散和转移投资风险,但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和个人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以及金融监管存在缺陷,反而扩大了资不抵债所产生的风险。本文将简单介绍住房抵押贷款的基本原理并就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带来的启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骤然恶化,演变为一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举措,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新的重要救市举措发生。简单归纳措施大致可以分为10类:(1)降息;(2)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3)严禁卖空行为;(4)注资、国有化或接管金融机构;(5)对金融机构的债务进行担保;(6)美联储直接向实体企业提供融资;(7)对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开展帮助;  相似文献   

8.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是指由依法设立的机构或者组织为合格借款人中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而与贷款人签订保证合同,当借款人不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时,由该机构或者组织承担约定清偿责任的信用担保行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主要功能是降低购房借款人的首付款比例,但它可能会增加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并诱发借贷双方的道德风险,从而降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危机是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住房价格上升的时候,消费者被鼓励购买更大的房屋、贷更多的钱。当住房价格下降而利率上升时,购房者无法支付按揭贷款甚至利息,这些抵押贷款就成为持有该债券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持续一年之久的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10月上旬,因为大量持有美国的不良金融资产,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的主要国家。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自从爆发以来,已经逐渐对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相当庞大并且其结构中包括大量的美元资产。通过分析次贷危机对美元资产价格、美元人民币汇率和美国经济形势的直接作用,分析了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考虑到我国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将2007年初以后美国次贷危机公布的资料,与20世纪90年代的历次金融危机比较,从历史、危机扩散、运行等视角归纳总结出次贷危机显现的特征,并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金融创新、金融产业链等角度分析中国金融业面对次贷危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金融市场。在银行信贷紧缩、股市崩盘、房价下跌、工厂倒闭、失业率飚升、贷款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危机表象出现的同时,典当业也深受影响。在后危机时代,典当业面临着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经营风险。但是,典当业若根据行业特点和经济形势,实施"树立行业品牌、探求多元化经营、加强人性化管理"等措施,可有效防范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1995年至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向美国出口、美国GDP的季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析方法,考察中美贸易与美国经济增长的共生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向美国出口与美国经济增长存在协整性,有着较强的正向响应作用,而且两者长期的响应关系更加稳定、显著。故本文得出结论: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增长起到了负面的影响;同时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降低又会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借助"Buy America"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单方面地转嫁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不利影响实非明智之举,其结果只能进一步加剧危机。  相似文献   

14.
傅皓然 《商品与质量》2010,(15):108-110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起因及传导机制,详细剖析了次贷危机的爆发与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并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有人曾提出危机四阶段的预测。第一阶段是次贷危机,2007年2月到2008年5月,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业严重衰退;第二阶段是信用违约危机,从2008年6月起,主要标志是信用违约掉期(CDS)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即将出现全面危机;第三阶段是利率市场危机,信贷全面紧缩造成长期贷款利率飙升,触发利率掉期(IRS)市场危机;第四阶段是美元地位危机,全球美元资产出现信心危机,造成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动摇。目前仍然处于危机的第二阶段,该阶段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以雷曼兄弟等五大投行的消失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赖信贷收入,信贷风险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从次贷危机角度思考,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的贷款质量差、贷款流动性差、信贷管理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并从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调整信贷结构、建立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和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同时,结合次贷危机,分析了加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为中国商业银行有效规避信贷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年前卸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现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曾经暗示,危机的根源,在于东亚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净储蓄,在于欧洲的结构性问题,唯独没有美国自身的问题。这种奇怪的逻辑是: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失衡,而中国等东亚国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成因,美国次贷危机被归结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高峰期看似已经过去、预测美国经济年底触底、美元即将反弹的观点似乎日渐成为主流,情况果真如此吗?其实,正在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只是美国全面债务危机的引爆器,美国债务高企这一结构性矛盾存在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进步》2011,(9):40-40
2007年7月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9月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的金融风暴。经过各国的共同努力,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基本度过,但是金融风暴还是“余震不断”,如欧洲、美国的主权债务危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高盛集团公司(GS)欺诈投资者、亚洲货币升值和资产泡沫隐忧等,这些问题仍然是影响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导致后危机时代金融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李国琴 《商品与质量》2009,(Z3):267-270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在种种关于次贷危机的分析和指责声中,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指责成此次危机的"帮凶"。在次贷危机后改革公允价值规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本文基于次贷危机的公允价值计量局限性分析和有关公允价值争议的重新审视,提出了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自我发展和改革的适用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