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较低的阳极氧化电压下,研究了不同阳极电流密度对L2铝瓷质阳极氧化的影响,以及对经瓷质阳极氧化处理的L2铝试样着黑色与红褐色的工艺,并探讨了阳极氧化电流密度的大小与试样着色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L2铝材研究了化学抛光、电极材料与材料状态对阳极氧化膜质量的影响,试验出适宜于L2铝制构件的H2SO4阳极氧化方法。在获得良好质量的阳极氧化膜基础上,研究了对L2铝着古铜色、金黄色、黑色以及红褐色的工艺。同时,也探讨了对复杂构件着色以及在同一构件不同部位处着出颜色深线有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改变电流密度、电解电压、硫酸浓度、铝离子浓度、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搅拌、及串并联等条件,讨论了影响硫酸法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各种因素。发现影响氧化膜厚度的主要因素是电流密度、电解温度、氧化时间和硫酸浓度。本文同时研究了减小氧化膜脆性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提高硫酸法阳极氧化膜抗裂性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基体微观组织对阳极氧化膜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讨论LD2、LC4、ZL108等不同铝合 基体微观组织对阳极氧化膜层组织形貌、硬度、耐磨性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体的微观组织直接影响阳极氧化支的形成和成长,膜层的硬度与附磨性呈非线性关系,最佳匹配受基体微观组织及氧化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阳极氧化中烧损行为及防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脉冲恒流电源装置,对活塞(ZL109)硬质阳极氧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讨论了在大电流密度下阳极氧化烧损的原因,得出了电流密度、氧化面气泡、合金成分等是阳极氧化过程中烧损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止氧化面烧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模具钢表面产生热熔损失效,对渗铝后的8407钢表面进行常温硬质阳极氧化实验,使试样表面形成了氧化膜.着重研究了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膜厚度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确定适宜的氧化条件是:电流密度为2.5A/dm^2左右,氧化时间在60min左右,氧化温度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7.
利用阳极微弧氧化技术在纯铝表面制备了陶瓷膜,研究了偏铝酸盐体系下,影响氧化陶瓷层生长的因素,并分析了电解液浓度、氧化电压、电流密度及氧化时间对阳极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的影响.得到了电解液浓度、电压、电流密度及氧化时间对氧化膜成膜的关系曲线.利用SEM分析了铝合金阳极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表面微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陶瓷层表面宏观粗糙度及膜层表面微观形貌受电参数和氧化时间的影响较大.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电解液浓度为30g/L、电压350V、电流密度1.5A/cm2、氧化时间控制在25min以内.  相似文献   

8.
采用恒定电流密度控制方法,在碳酸钠一硅酸钠溶液体系中制备TA2纯钛微弧多孔氧化陶瓷膜。研究了阳极电流密度ja和阴/阳极电流密度比jc/Ja对陶瓷膜的厚度和相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冉瓷膜的厚度随ja和jc/ja的增加都存在一个峰值;提高阳极电流密度,陶瓷膜中的金红石相TiO2的含量增加。而增加阴/阳极电流密度比,陶瓷膜中金红石相TiO2的含量减少,但有利于锐钛矿相TiO2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恒流阳极氧化法,在铁铬铝表面制备抗氧化绝缘膜。对0Cr25Al5分别进行恒流0.2 A/dm2、0.4 A/dm2阳极氧化50 min,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观测了氧化膜的显微组织并进行表面形貌分析,探讨不同电流密度对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恒流0.4 A/dm2阳极氧化时,绝缘膜层主要由Al2O3和Cr3O4组成,其表面致密平整,裂纹较少,显著地提高了铁铬铝合金表面抗氧化及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优化方法,找出阳极氧化过程各因素对铝表面接触角的影响规律,确定提高铝基疏水接触角的最佳氧化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因素电流密度的极差最大,且具有显著性水平,相比氧化最低温度、氧化最高温度和氧化时间(30~60min),对氧化膜表面疏水接触角大小的影响最突出,而氧化最低温度次之。由体式显微镜和电镜分析可知,在优化工艺下制备的铝氧化膜表面获得了具有粗糙形貌的多孔结构。通过分析发现,其疏水性服从cassie—Baxter方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铝阳极氧化层封孔剂封孔效果差,氧化层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在分析阳极氧化微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F-,Ni2+在微孔中形成络合物的设想,以保证微孔能够完全封闭.通过化学计量,染色法,极化曲线法,筛选出工业纯铝的阳极氧化膜封孔剂的最佳工艺配方Ni2+浓度为1.1 g/L,Ni2+与F-比为177/228,pH为6,温度28℃,封孔时间15 min.对封孔后的试样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氧化膜表面没有发现微孔.在中性NaCl介质中进行动电位扫描极化,维钝区的电位范围在-1.5~0.5 V,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用于宽温快速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复合添加剂WL-99,它由起导电,络合及去极化作用的三类物质组成,这三类物质对铝阳极氧化膜生长速度,耐蚀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试验并分析了它们的作用原理,工业试用表明WL-99能扩宽槽液温度到38℃,成膜速度大于0.5μm/min。  相似文献   

13.
&#  &#  &#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4):93-96, 108
采用阳极氧化和低温快烧技术制备高性能的铝合金表面梯度搪瓷涂层。将铝合金板材放入硫酸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用磷酸溶液阳极氧化膜进行扩孔,用搪瓷釉料进行涂搪和烧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和机械性能测试将该试样与直接涂搪烧制的试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涂搪烧制的试样的瓷层表面出现了裂纹和气泡等内部缺陷,而通过阳极氧化过渡处理后,瓷层的致密度和光洁度较好,瓷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括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几种常规封闭方法:水合封闭法、重铬酸盐封闭法、水解盐封闭法、常温金属盐封闭法等。介绍了两种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新技术:有机酸封闭和稀土封闭法,分别比较了不同封闭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由于稀土元素对铝合金有很好的缓蚀作用,并且无毒性,因此,稀土元素在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闭处理中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单晶硅表面溅射铝,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纳米多孔铝膜。研究了电解液种类、阳极氧化时间、扩孔时间对孔的结构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硫酸和磷酸相比,草酸是制备纳米孔阵列的相对方便与可靠的电解液;第二步阳极氧化时间对孔的均匀性及孔深度影响较大,对平均孔径的影响较小;扩孔时间的长短对孔径大小及孔的均匀性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性能,采用硫酸和草酸的混合溶液(质量浓度比10:1)对AC7A铝合金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并对阳极氧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AC7A铝合金硫酸草酸阳极氧化的氧化膜为多孔蜂窝状结构,其硬度和厚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电流密度3.0 A/dm2、电解液温度2℃、氧化时间1 h的工艺参数下,AC7A硫酸草酸阳极氧化膜层硬度可达471 HV50,厚度可达75μm。说明采用质量浓度比10∶1的硫酸草酸混合溶液对AC7A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保证氧化膜的硬度和厚度满足使用要求,提高铝合金构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在硫酸阳极氧化液中添加白刚玉粉体,研究粉体加入量、阳极氧化电压、氧化液温度等对钛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膜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非磁性测厚仪测试氧化膜的厚度,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盐水中钛合金阳极氧化膜的阻抗谱,使用RMJ-II型平面磨耗试验机测量氧化膜的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氧化液中粉体含量和阳极氧化电压对耐磨性的影响显著,对氧化膜的膜厚和阻抗影响都不显著;氧化液温度对三个性能影响都不显著;当粉体加入量为40~50 g/L时,钛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均增强;低温高电压进行钛合金阳极氧化可得到高耐磨性能的氧化膜;用高于90℃的蒸馏水进行封孔后,试样的阻抗值极大地提高,即阳极氧化钛合金的耐蚀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概括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几种常规封闭方法:水合封闭法、重铬酸盐封闭法、水解盐封闭法、常温金属盐封闭法等.介绍了两种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新技术:有机酸封闭和稀土封闭法,分别比较了不同封闭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由于稀土元素对铝合金有很好的缓蚀作用,并且无毒性,因此,稀土元素在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闭处理中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纯铝L2为试样,对其表面经预处理后进行直流电阳极氧化,考察了氧化时间、氧化电压对氧 化膜厚度、膜硬度的影响,并对经阳极氧化的试样横截面进行SEM 和EDS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电解液成分 H2SO4的质量浓度为200g/L、Al2O3的质量浓度为1g/L,直流氧化电压为10V,氧化时间为40min,温度为(20± 1)℃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均匀、与试样基体结合紧密、膜硬度相对较高的的氧化膜。而且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可以 得到相对较大的膜厚度,但膜硬度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恒定电流密度控制方法,在碳酸钠-硅酸钠溶液体系中制备TA2纯钛微弧多孔氧化陶瓷膜,研究了阳极电流密度ja和阴/阳极电流密度比jc/ja对陶瓷膜的厚度和相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陶瓷膜的厚度随ja和jc/ja的增加都存在一个峰值;提高阳极电流密度,陶瓷膜中的金红石相TiO2的含量增加,而增加阴/阳极电流密度比,陶瓷膜中金红石相TiO2的含量减少,但有利于锐钛矿相TiO2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