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采取应力刺激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2例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接受应力刺激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应力刺激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VAS评分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1.3%(42/46),高于对照组73.9%(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VAS评分、踝关节Mazur评分、膝关节Karlstro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采取应力刺激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可改善患者骨折愈合,缓解患者的疼痛,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戴云峰 《新中医》2015,47(2):93-94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配合应力刺激治疗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患者均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应力刺激,研究组给予当归补血汤配合应力刺激。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延迟愈合率、骨折不愈合、膝关节Kadstrom功能评分和踝关节Mazur评分、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率为4.0%,骨折不愈合率为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0%和8.0%(均P<0.05)。研究组患者膝、踝关节功能疗效优良率为94.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当归补血汤配合应力刺激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应力刺激治疗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应力刺激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当归补血汤联合应力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7.27%、63.63%,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情况均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情况均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影像学骨痂生长评分分别为(3.14±0.14)分、(2.03±0.06)分,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当归补血汤联合应力刺激治疗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态、活动功能、愈合程度,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当归补血汤、应力刺激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当归补血汤、应力刺激联合治疗,单独应力刺激治疗。结果研究组并发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研究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0.9±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0.7)分;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0.9)分;研究组踝关节评分(1.4±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分,各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当归补血汤、应力刺激联合治疗能加速踝关节、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感,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应力刺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患者9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应力刺激进行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桃红四物汤联合应力刺激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治疗优良率为88. 9%,对照组总体治疗优良率为73. 3%,治疗组的总体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的Mazur评分、HSS评分、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的骨痂生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应力刺激,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并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肢体关节功能,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应力刺激治疗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应力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锻炼时间和治疗前后踝关节Mazur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血浆黏度(ηb)、红细胞比容(HCT)。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和完全负重锻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ηb、HC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ηb、HC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Mazur和H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azur和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应力刺激可有效改善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完全负重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杜俊超 《中医正骨》2008,20(9):49-50
四肢长骨骨干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一旦出现骨不愈合,常需二次手术植骨内固定,增加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如何提高骨愈合率是骨外科医生需经常面对的课题。我们对伴有较大骨折块的长骨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病人,术中保留与骨折块相连的肌肉组织蒂,并原位固定于骨折处,同时行相应的内、外固定措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了术后骨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五苓散对跟骨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肿胀的影响。【方法】 将83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碳酸钙D3片和常规功能锻炼治疗,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桃红四物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骨折愈合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出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均有1例失访,最终共有8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中药 组 41 例,对照组 40 例。(2)术后 7 d,2 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中药组患者的患肢完全消肿率(肿胀程度为 0 度)为 78.0% (3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7 d,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后3 d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术后3个月和6个月,2组患者的AOFAS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AOFAS 评分又较术后3个月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在术后3个月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1个月, 2组患者血清ALP、IGF、PICP、BMP 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且中药组患者的血清ALP、IGF、PIC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出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五苓散能显著促进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改善术后足踝功能,缓解术后疼痛和关节肿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出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治疗组予自拟活血接骨汤治疗,对照组用骨肽片治疗,治疗10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3.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57.19/6.11盘床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为11.9周,对照组平均为17.8周。经Ridit分析,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南詹骨科中药制剂对下肢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骨折复位固定术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据骨折愈合分期使用不同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骨折初期(术后l~2周)使用新伤丸进行理气镇痛、活血化瘀等治疗,骨折中期(术后3~4周)主要使用舒筋接骨丸进行接骨续筋治疗,骨折后期(术后4周及以后)主要使用补骨丸进行养血补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等。结果:①观察组术后纵向叩击痛减轻时间、压痛消失时间、肿胀减轻和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②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骨折愈合不同时期,合理应用南詹骨科中药制剂,可显著提高下肢骨折的临床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手术+中药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手术组)。随访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消退及骨折愈合情况,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肢髋关节功能。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中位数7.5个月;术后患肢肿胀消退,骨折均愈合;手术+中药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较手术组短[(7.400±1.734)d,(8.400±1.101)d,t=2.649,P=0.013;(12.333±1.212)周,(13.200±1.186)周,t=-2.832,P=0.008],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手术组高[(90.166±2.972)分,(87.133±5.090)分,t=-2.467,P=0.020]。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可靠,配合中药内服较单纯手术治疗更有利于消除患肢肿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马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2):647-648
目的:评价环抱式接骨板与骨卡环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西脉环抱式接骨板与骨卡环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50例。结果:50例上下肢骨干粉碎性骨折经1~2年随访,均在术后4个月内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接骨板与骨卡环断裂及再骨折。结论:西脉环抱式接骨板与骨卡环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及持续的自动加压功能,固定可靠,骨卡环有良好的辅助固定作用,持续的抱合力使骨折愈合周期缩短。不钻孔.不用螺钉,人为损伤小,操作简便,缩短了手术时间,可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骨折。但该固定器不适用于扁平骨及干骺段等不规则部位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四肢粉碎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架固定联合髓腔内异体骨支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2例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因四肢粉碎性骨折到该院进行医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应用外固定架固定联合髓腔内异体骨支撑治疗。观察患者的患肢关节功能恢复优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关节功能恢复优秀率为85.87%,骨折愈合时间为(87.12±3.65)d,并发症发生率为5.43%。恢复效果较好。结论四肢粉碎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架固定联合髓腔内异体骨支撑治疗的可行性较强,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能叫好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下肢长骨干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6年12月,将50例下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应用生龙接骨胶囊配合骨皮质切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骨皮质切剥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痂形成情况和综合疗效,治疗组骨折愈合率和综合疗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龙接骨胶囊配合骨皮质切剥术在下肢骨干骨不连治疗中,能增加骨折临床愈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精制血府胶囊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0)患者股腘动脉搭桥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股腘动脉搭桥AS0患者38例(41条患肢),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20条患肢),中药组20例(21条患肢)。所有患者均予华法林长期口服抗凝治疗,中药组给予精制血府胶囊口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超声检测治疗后6、12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情况及踝肱指数(ankle arm index,AAI)。结果 手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中药组(20%,4/20例)较对照组(56%,10/18例)明显降低(P〈0.05);截肢率中药组(5%,1/20例)低于对照组(17%,3/18例,P〈0.05);术后12个月中药组人工血管通畅率(86%,18/21)较对照组(65%,13/20)显著增高(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中药组AAI(0.73±0.24、0.69±0.19)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0.45±0.17、0.41±0,23,P〈0.05)。结论 精制血府胶囊可明显提高股腘动脉旁路术后12个月人工血管的通畅率,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肢体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强骨活血续筋汤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不愈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服用西药,研究组术后服强骨活血续筋汤。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VDR、BAL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TRACP-5b则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骨活血续筋汤可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有利于骨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Pro Tek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配合口服化瘀接骨汤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采用Pro Tek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配合口服化瘀接骨汤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21~55岁,中位数37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患者,其中左侧17例,右侧6例。合并腓骨骨折16例。骨折线至胫骨远端关节面的距离为45~135 mm,中位数62 mm。受伤至手术时间4~9 d,中位数7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2例、可1例。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Pro Tek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配合口服化瘀接骨汤治疗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髓内钉附加侧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采用髓内钉附加侧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4~56岁,中位数36岁。左侧10例,右侧11例。股骨中上段骨折6例,中段骨折9例,中下段骨折6例。简单骨折2例,复杂骨折19例。横断形骨折4例,斜形骨折2例,螺旋形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12例。所有患者初次手术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钢板断裂时间为钢板内固定术后8~40周,中位数15周。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中位数5个月。均无内固定再断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改良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20例、良1例。结论:采用髓内钉附加侧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率高,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成骨因子保留结合补肾凉血化瘀中药对踝部骨折术后快速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踝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成骨因子保留组、中药组和成骨因子保留+中药组,每组40例。成骨因子保留组术中在骨折线处回植含有成骨因子的血肿块,中药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次日开始口服补肾凉血化瘀中药,疗程为4周;成骨因子保留+中药是在保留血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补肾凉血化瘀中药4周。分别于术后1周、2周和4周时测量患肢踝后足评分系统量表(AOFAS)评分;术前、术后2周和4周时检测患者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等骨生化指标的含量;在术后第4、5、6、7、8周对患肢行X射线检查,确定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AOFAS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2周和4周时,联合组和中药组患肢踝部A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单纯成骨因子保留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和4周时中药组的患肢踝部AOFAS评分均稍微高于联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的骨代谢指标BGP、BALP和PIC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4周时,单纯成骨因子保留组和联合组的BGP、BALP和PICP值均高于中药组(P0.01),而且联合组的相关指标也高于单纯成骨因子保留组(P0.01)。成骨因子保留组和联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中药组(P0.01),而且联合组的愈合时间也较单纯成骨因子保留组缩短(P0.01)。结论:补肾凉血化瘀中药能协同成骨因子保留促进踝部骨折愈合,并能快速恢复成骨因子保留的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踝关节活动功能,表明成骨因子保留结合补肾凉血化瘀法能有效促进踝部骨折快速愈合,加快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配合关节功能锻炼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9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进行早期中药经验方熏洗疗法配合关节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对照组52例只进行关节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患肢消肿止痛时间、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患肢消肿止痛时间(P值〈0.01)、关节功能恢复(P值〈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用中药熏洗疗法与现代护理技术相结合,可有效减轻下肢手术后患肢肿胀疼痛,预防和治疗关节挛缩,促进术后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