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散云室     
《物理》1966,(9)
扩散云室,是原子核物理的一种探测仪器,可以用来探测带电粒子的径迹。这里介绍一种制造和操作都比较简单的适宜于教学上用的扩散云室。  相似文献   

2.
扩散云室     
威尔逊云室曾是观察记录基本粒子径迹的常用仪器之一,也是我国高等学校近代物理实验大纲中规定的内容之一。但是,威尔逊云室的缺点是灵敏时间短,工作频率低。扩散云室则是一种连续灵敏的云室,它不但克服了威尔逊云室的以上缺点,而且还由于它没有膨胀系统,所以具  相似文献   

3.
威尔逊云室是观察记录基本粒子径迹的常用仪器之一,但它的缺点是灵敏时间短,不能连续观察。而扩散云室则是一种连续灵敏的云室,不但能够连续观察α粒子的径迹和测量它在空气中的射程,还可以观察到α粒子的散射现象和B粒子径迹等。虽然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仪器,但是只有在能采购到致冷剂(干冰)的大城市才能做这个实验,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和普及。参照国外资料,我们研制了不用干冰而利用电热使云室工作的高温型扩散云室,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低温扩散云室的研制赵永业,刘自章(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大连116022)最早用来观察a粒子径选的云室是威尔逊云室,以后又产生了低温扩散云室和高温扩散云室.我们综合了以上三种云室的长处,克服它们的不足,研制出高低温扩散云室,用来观察a粒子的径速效果甚...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曾被卢瑟福誉为“科学史上最妙不可言和新颖的仪器”的威尔逊云室起过重要的作用。当时,它还被称为“物理学中的最高级技术”检验了碰撞理论。历史上,第一张电子对的照片,就是从云室得到的,从云室中发现了正电子、μ子、K~0介子。C.T.R.威尔逊由于云室的创建,于192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相似文献   

6.
梁振华 《物理通报》2021,(10):98-101
自制云室利用上端恒温加热板和底部制冷片在温室内建立较大的温差,能够在短时间快速形成过饱和蒸气层,而且可以长时间观察.整个装置一体化设计,操作时只需加入酒精和放射源,一键开机后短时间内就可以观察到射线的径迹.使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物品作为辐射源,观察射线径迹.  相似文献   

7.
以高含氢硅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通过调聚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低含氢硅油。并通过1H NMR(以二氧六环为内标物,以氘代氯仿为溶剂)表征了该含氢硅油,由特征峰的面积比计算出了其含氢量,并与化学方法测定的含氢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间相对偏差均小于±1.9%。同时,此方法还可以求得含氢硅油链段中不同结构的链段比,从而求得含氢硅油的分子量;结合特性粘度的测定,求得含氢硅油的K值为4.21×10-5L/g,α值为0.83。K,α值不受含氢量的影响,且与文献中的值一致,表明用1H NMR测定含氢硅油分子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准确、可靠、所需样品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T.R.威耳逊的主要贡献和发明云室的过程.他由研究水滴的凝结规律入手,不断改进实验装置,拍摄了带电粒子的径迹照片,从而证明了康普顿效应;还分析了威耳逊取得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牙述刚  胡化凯 《物理》2004,33(6):452-457
英国物理学家C.T.R.威耳逊是云室的发明者,中国物理学家霍秉权对云室做了重要改进.文章在介绍威耳逊发明云室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霍秉权对云室的改进工作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历史上第一个粒子探测器---威尔逊云室的发明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时对威尔逊云室的改进、威尔逊云室对粒子物理学的贡献以及威尔逊本人的生平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几年来的试验证明,用乙基含氢二氯硅烷处理光学零件,能使零件表面获得一层很薄的均匀透明憎水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霉和防雾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光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改善光学玻璃表面的机械性能(如不易损裂)等。乙基含氢二氯硅烷处理光学零件,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一、处理工艺使用乙基含氢二氯硅烷处理光学玻璃零件的方法有浸泡法、棉球蘸擦法和蒸洗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法诊断了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成分、离子电荷状态及离子扩散速度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的离子成分主要由H+,Ti+,Ti2+和Ti3+组成,其中Ti2+占主要部分。当放电电流为40~80 A时,Ti离子的平均电荷数在1.95~2.13之间,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大,平均电荷数也会增加。同时诊断了不同离子的扩散速度,其值均在104 m/s量级,但不同离子的扩散速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法诊断了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成分、离子电荷状态及离子扩散速度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的离子成分主要由H+,Ti+,Ti2+和Ti3+组成,其中Ti2+占主要部分.当放电电流为40~80 A时,Ti离子的平均电荷数在1.95~2.13之间,随着放电电流的增...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布莱克特的生平,回顾了他对威耳逊云室的改进及利用威耳逊云室所做的证明原子核人工转变、验证正电子的存在和对宇宙射线的研究工作,分析了他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正南  许振嘉 《物理学报》1982,31(7):994-1000
对于中子辐照的n-FZSi(H2),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由于辐照所产生的各种与氢有关的缺陷态。在未辐照的样品和辐照的样品中分别发现了未曾报道的1992cm-1和1857cm-1吸收峰。对于在n-FZSi(H2)所引起的本征吸收峰和辐照损伤吸收峰,进行了讨论和指派。2150cm-1吸收峰则被认为是由于氢施主所引起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陈明文 《光谱实验室》2008,25(3):462-464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法在硅片、玻璃上生长类金刚石薄膜.通过Raman光谱、AFM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的生长工艺条件下类金刚石薄膜的性质的变化.实验表明,RF-PECVD生长DLC膜,在上方电极处以及较低功率下可获得较高sp3含量的薄膜.  相似文献   

17.
由于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高热能应力因子以及低的活化性能等等,钒合金是很好的聚变工程结构材料,也是很有潜力的储氢材料。钒合金在堆内使用时,处于氢及其同位素的环境中,因此氢致力学性能降低和氢脆是倍受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拔海3185米的山上,用一个云室来选择宇宙射线的高能核作用。云室每边长50厘米,深27.5厘米,有效体积为40×40×12立方厘米。室中放置7块铅板,每块厚1.2厘米(在少数情况下,每块厚0.64厘米)。在大多数情况下,云室上面放有10厘米厚的铅层,在云室的上下各放一排计数管,上排一个计数管与下排三个计数管的符合作为选择事例的条件。立体照片是用一对照相机摄得。照相机的光轴间的夹角是15°。  相似文献   

19.
真空弧离子源在真空镀膜、材料表面改性、真空大电流开关、加速器离子注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对真空弧放电等离子体的研究主要针对纯金属或合金电极,对含氢电极的研究和公开报道较少.本文利用高时空分辨的四分幅图像诊断系统,结合氢和钛原子特征线单色器件,研究了含氢钛电极的真空弧微秒级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轴向和径向时空分布特性.研究表明:在真空击穿阶段,阳极区域发光更为明显,阳极电极解吸附释放的氢原子是引发击穿的主要放电介质;在真空弧阶段,阴极-绝缘-真空三结合点处产生圆锥状阴极斑,喷射出大量的等离子体以维持弧放电,同时电极内壁非阴极斑区域也有少量等离子体产生,等离子体中H原子的轴向和径向空间分布均比Ti原子均匀.  相似文献   

20.
林绪伦 《物理学报》1986,35(6):716-724
氢气氛下生长的区熔硅(磷~1014/cm3)经镉比为10,总通量为(2.9—6.0)×1017n/cm2的中子辐照后,在77K,X波段观测到一种S=1/2的新EPR谱(标号为PK2)。geff值随(011)平面内磁场的角度关系呈三斜对称性。对应于缺陷在硅中一特定取向下的g张量主值及主轴相对于立方晶轴的方向余弦如下:g(±0.0004) n[100] n[010] n[001] g1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