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掌握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相关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驱动力,依据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清单指南提供的相关数据,对区域交通碳排放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建立改进的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和岭回归法对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市为例,研究该地区2005—2014年交通碳排放情况,得出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发展态势及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力影响程度排序,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省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大,而建筑用地是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索建筑用地变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STIRPAT模型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上海市1999—2014年建筑用地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对上海市未来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9—2014年上海市建筑用地面积与碳排放量均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04%和5.24%,建筑用地面积与碳排放量之间呈现正的显著相关性,弹性系数为0.013。预测2020年上海市碳排放量将达到6 289.67万t,2015—2020年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仅为0.93%,说明上海市控制建筑用地利用的措施对碳减排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LMDI模型计算了各因素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值和贡献率,得出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主要的拉动作用的结论.在经济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发电能源结构是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碳排放量,应当大力开发新能源发电,改善我国发电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和2000—2020年广西各类能源消费数据,通过IPCC清单法计算广西能源消费碳排放,定量分析广西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密度、公路总里程数、环境规制投入、国内外旅游人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岭回归拟合后发现,这些影响因子每增加1%,将引起广西能源消费碳排放相应增加0.486%, -0.035%, 0.134%, 0.242%, -0.005%, 0.001%, 0.265%, 0.058%, 0.09%。  相似文献   

5.
6.
在测算中部地区六省2000-2010年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中部六省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人口规模、人均GDP和能源强度作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对中部地区六个省份分别研究这3个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度,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型计算2008—2013年湖南省因能源消耗而导致的碳排放、地均碳排放、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等碳排放量指标;基于灰色模型对湖南省未来5年能源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能源消耗仍以工业方面的能源消耗为主,且所占比重较大;对于清洁能源使用率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对湖南省能源碳排放量影响较大。预测结果表明,从能源消耗结构上来看,工业能源消耗正在逐渐下降;从能源消耗的种类上来看,对清洁能源的使用率正在增加,但其速率相对于经济增长仍然较缓慢。因此,要促进湖南省低碳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公共建筑具有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特征,是建筑业重点减排对象。在传统低碳建筑研究的基础上,以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视角,将建筑碳排放分为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建造、建筑运行以及建筑拆除几个阶段,并对某博物馆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定量分析该建筑各个阶段碳排放特点。结果表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占总量的74.61%,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占总量的20.34%,并针对性地提出降低碳排放的技术路径与措施,为之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城市建筑的温室气体减排与建筑废弃物的处置和资源化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的支撑,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立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分别计算了北京地区某办公和教学用公共建筑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显示在50 a的建筑生命周期内,使用阶段温室气体排放分别占总排放量的82%和89%,建材生产阶段分别为17.3%和10.4%.为此,根据北京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建筑节能的要求,利用情景分析法,通过模型计算,提出了公用建筑温室气体减排的建议.同时基于我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对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不同情景进行了分析,定量核算了不同情景下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首先由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为切入点,介绍了当前严峻的气候形势,描述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特征,建立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模型,系统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后得出,我国近年来的人均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的,而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和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1.
由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的世界环境与气候问题,促使了“低碳概念”的产生与传播,但其中各领域低碳概念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探寻.从建筑能源消耗计算出发,综合分析了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单位指标值区间,并与其他值区间进行比较,探讨了公共建筑节能低碳化的空间及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能源消费带来的排碳量作为一个地区的排碳量,从碳排放总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碳排放效率、碳排放结构、各产业煤消耗总量等对湖南省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碳排放总量较多,呈上升趋势,在中部8省处于中下等水平;湖南碳排放效率先减少后增加,略低于东部,高于中部、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湖南碳排放主要以煤碳排放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第二产业对煤和石油消耗最多,第三产业煤消耗最少;2005年3个产业煤排放急剧增加,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形成节能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碳排放预测与情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005—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碳排放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2005—2030年的产业碳排放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并设定4种情景,对长株潭城市群2011—2030年产业碳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30年,长株潭城市群如果保持2010年以前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变,其产业碳排放量将以年均15.99%的增长速度快速上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碳排放、人均GDP、人口、单位GDP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碳排放与体现经济增长的人均GDP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BAU、节能、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碳排放、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时间集中、绝对量大,是建筑节能减排的研究重点。构建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的计算模型,包括建材、设备生产与运输的CO2排放,以及施工过程的CO2排放。利用该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了78栋办公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量。平均来看,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为326.75kg/m2;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碳排放明显增加,超高层建筑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是多层建筑的1.5倍;土建工程的碳排放量占到物化阶段的75%左右,而钢筋、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土建工程的80%以上。分别以建筑层数和建材用量为自变量做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量的预测模型,通过统计学的分析对比,发现以钢筋、混凝土和墙体材料为自变量的预测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5.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综合能源系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推广。提出了社区级综合能源系统(CIES)的基本架构和运营策略,从经济性和碳排放两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包含直接运行成本和综合碳成本的目标函数,考虑功率平衡、发电设备出力限制、联络线传输功率、储能装置容量和储能装置充放电等约束条件,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具有较好的低碳综合效益优势,有助于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灰色模型 GM(1,1)模拟了重庆市2001—2013年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了2014—2020年的排放量。研究发现:自2006年伴随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目标责任制以来,重庆市作为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总量增长率显著下降。采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庆市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对于重庆市碳排放总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对于碳排放总量变化产生正效应,而第一和第三产业是负相应的,其中第三产业负相关绝对值最大,所以重庆市加强第三产业发展是控制碳排放总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