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成核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加速是成核过程的一个属性,也是地震失稳破裂的一个必要条件.地震加速释放是成核在脆性层中的大地震的普遍前兆,且可将该加速过程简要地概括为地震释放速率正比于失稳破裂剩余时间的负幂.基于这一原理,对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Ms7.4级地震序列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主震及后续显著地震的失稳破裂时间和震级可成功地被估算,但要求所测系数r2  相似文献   

2.
1975年辽宁海城MS7.3地震的前震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兆荣  吴建平 《地震学报》1995,17(4):493-498
本文讨论了地震成核问题.加速是成核相的属性,也是地震失稳的一个必要条件.若以方程d/dt=C/(tf--t)n表征成核过程的加速特性,则可将其概括为地震释放速率比例于失稳破裂剩余时间的负幂.根据这一原理,对1975年辽宁海城MS7.3地震的前震序列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主震的失稳破裂时间tf和震级可成功地被估算,但要求所测相关系数r2达极大;且主震时间的估算误差一般小于所用最后一个数据点与主震之间剩余时间的一半或更少.   相似文献   

3.
包头6.4级地震预测与震前电磁辐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浦森 《地震地质》1996,18(4):310-312
包头6.4级地震预测与震前电磁辐射毛浦森(北京庆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36)1前言1996年5月3日11时32分,北纬40°45',东经109°36',内蒙古包头发生T6.4级地震。包头地震前,太原、北京、安阳的接收震前电磁辐射设备  相似文献   

4.
都昌庭  荣艳 《高原地震》2000,12(4):53-56
1997年2月9日在格尔木东南(秀沟)发生了5.4级地震,震后对该地震(从该地区的历史地震,前兆和活动性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震前丰在水温,频次,应变释放和缺震异常,另外还存在前兆震群活动。  相似文献   

5.
1992年6月28日的加利福尼亚兰德斯地震(MW=7.3)是在至少28个地震组成的前震序列之后7小时发生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附近台站记录的波形互相关所得到的高精度定位检验了前震的时空发展过程。利用阵列波形而不是单独波形来得到每个地震的走时记录,我们能很大地改进计时精度和甚至对突然出现的地震也能出走时记录,我们利用改善了走时完成了联合重新定位并降低了相对定位误差,水平方向的误差小于100m,垂直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了国外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一些引起关注的震例,包括回溯性前兆检验的震例和实际预测预报的震例,作为一个不完整的索引,以期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7级强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海昆  苗青壮  董祥  吴琼  黎明晓  宋金 《地震》2009,29(3):1-11
给出加速模型拟合的穷举方法,以中国大陆21次6.8级以上地震为例,在单个震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大陆7级左右地震前地震应变释放的群体特征。 总的来看,7级左右地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模式可分为5类,第Ⅰ类是震前震中周围较大范围应变释放加速、震中附近较小范围应变释放减速(DA),约占38%; 第Ⅱ类是震中附近较大范围应变释放减速、较小范围应变释放加速(AD),约占19%; 第Ⅲ类仅能检测出应变释放的加速特征(ASR),约占14%; 第Ⅳ类仅能检测出应变释放的减速特征(DSR),约占24%; 第Ⅴ类仅1例,各种尺度的时、空范围内,基本上呈现应变匀速释放特征(LSR)。 前兆性地震序列应变加、减速释放的持续时间一般相差3~6年,这表明增强基础上的平静往往是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典型的应变释放特征。 DA模式中震前具有稳定的应变加、减速释放特征的临界区域范围平均来看大约分别是震中附近260~400 km及100~200 km,大约分别是7级左右地震平均破裂尺度的3~5倍及1~2倍; AD模式与此相反。 模型参数m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就应变释放加速现象而言,无论何种应变释放模式、无论应变释放的绝对量如何,其加速释放速率大体相当。 而从应变释放减速情形来看,“外围增强、内部减弱”的DA模式,其应变减速释放特征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苏、鲁、皖、豫交界地区地震活动进行研究,指出该区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出现一个长轴约230km的3级地震空区。该空区及附近地区存在多项中期异常,即ML≥3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能量强,中等地震震中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及低b值等。讨论认为,苏、鲁、皖、豫交界地区存在多项中期异常,与2004年10月24日太康4.7级地震的强度不匹配,未来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9年7月9日姚安6.0级地震发生之前形变观测前兆异常,给出该地震三要素,总结其前兆异常特点,反思运用单台前兆观测资料预报地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地震预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1976年8月16日、22日松潘发生的两次7.2级地震前,静宁地应力电感曲线显示了明显的异常,并据此在震前提出了预报意见。本文对该异常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1.观测条件静宁地应力站建于1975年上半年,从1976年元月1日起正式观测。观测孔深34.6m,其  相似文献   

11.
青海祁连克克里5.1级地震的主应变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步云  杜学彬 《地震》1996,16(4):409-416
利用祁连县地应变观测资料,对1992年6月青海祁连克克里5.1级地震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主应变比异常理论,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次地震的发震机制,同时分析了祁连建站以来的地应变观测资料,认为肃南~祁连断裂段上及附近发生的地震具有相似性,是在变化的附加引张应力场作用下,载荷弱化,促使正断层或正走滑断层易于活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以川滇地区和青藏块体北部地区198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为依据。分析了在稳健估计理论基础上引出的震级分布偏离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强震前ξ值表现为低值状态,震后转为为高值,构成强震孕育发生的自组织过程;同时,不同地区地壳构造不同,强震自组织性质也有所差异。ξ值可望为为地震中期预测的一种差别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序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粤闽台网和汕头地震遥测台网资料,讨论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的序列特征及震源机制等问题,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为大陆地壳下部破裂的产物,与北东向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其余震具有共轭型分布特征,多种地震学参数在序列中的较大余震前有不同程度异常显示,余震具有较为特殊的地震波形,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相比具有多处异同点等。结果认为巴楚—伽师6.8级地震可能为具有继承伽师地震特点的余震起伏变化较大的主余震型。  相似文献   

15.
杨明德  胡爱真 《内陆地震》1997,11(4):337-344
介绍了青海省兴海7.0级地震前水氡,地下水位,地表形变,地震活动性,气象及动物等出现的异常,并对震前的预报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6.
地震序列类型早期判断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统  彭克银 《地震》1996,16(1):1-8
详细讨论利用地震现场提供的1天、3天和7天观测资料,预测地震序列类型和最大强余震震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47个M≥6.0地震的地震序列实例检验表明,利用7天内的观测资料,准确率可达到85.1%。因此,使用b值横截距法有可能在早期预测最大强余震的震级并判断地震序列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前震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纹由初始的亚临界扩展到发生非线性动力学失稳这一整个物理过程呈加速释放征兆;加速是失稳的一个必要条件。若以方程dΩ/dt=C/(tf-t)n表征这一加速过程,则可将该过程简要地概括为地震释放速率比例于失稳破裂前剩余时间的负幂。根据这一原理,对1962年3月19日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的前震序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推算出库区于3月下旬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与实测主震相比,发震时间有所推迟,震级也偏高,但却能提前20多天发出警报,有利于防震减突对策的布署。  相似文献   

18.
1994年9月16日在台湾海峡南部(22.6°N,118.7°E)发生了M_S7.3地震,发震时福州、厦门、漳州、东山等地普遍有感,个别房屋出现裂缝。震前福建省水化台网监测到水氡、水电导率、Ca~(2+)、K~+、Mg~(2+)、水位、水温等地下流体群体异常,异常序列出现层次性,异常空间分布具有集中性,异常数量达到一定数值。  相似文献   

19.
王卫东  杜长娥 《内陆地震》2001,15(3):240-246
1998年1月5日发生的泾阳Ms4.8级地震是陕西省近40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对这次地震的构造背景和震前的各种异常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震前该区地壳形变、地下流体和地震活动表现出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不同特征。对此次地震的构造背景作了分析,并根据岩石破裂实验和地震前兆理论对这次地震的孕育过程作了阶段性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