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于巨磁阻材料具有极高的磁阻变化率和许多其他的优良物理性能,其在磁传感器及磁阻式薄膜磁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颗粒膜不仅具有优良的磁性能,且发现其具有各向同性巨磁阻效应,因此,巨磁阻颗粒膜材料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1,2]。实验方法本文采用SPF-3...  相似文献   

2.
巨磁电阻 (GMR)多层膜自发现[1] 以来 ,自旋极化电子的传输过程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如何进一步改进材料 ,提高巨磁电阻效应 ,已成为自旋阀在计算机硬磁盘读出磁头等重要信息处理器件方面应用的关键问题。最近 ,通过将自旋阀的部分被钉扎层和自由层进行氧化处理 ,引入厚度约为1nm的氧化层薄膜 (NOL ,nano oxidelayer) ,可成倍地提高自旋阀的巨磁电阻 (GMR)比率[2 ] 。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自旋电子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3~ 6] 。目前 ,人们普遍认为厚度为 2~ 3原子层的纳米氧化层对自旋极化电子产生镜面反…  相似文献   

3.
基于软磁非晶丝巨磁阻抗效应(GMI)的传感器是近年来磁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非晶丝具有良好的软磁特性:如低电阻率、高磁导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矫顽力、低损耗以及特殊的磁畴结构等,利用其GMI效应制成磁传感器,其突出优点是微型化、高灵敏度、快速响应、高温度稳定性和低功耗.本文讨论了软磁非晶丝巨磁阻抗效应的机理,叙述了非晶丝GMI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着重对敏感材料性能及制备、GMI器件结构形式、传感电路等作了介绍,并指出了GMI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GMI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Co基非晶和Fe基纳米微晶材料中观察到巨磁阻抗效应(GMI),受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为了对该效应的应用和开发作进一步研究,我们自行设计和制作了一套基于PXI和LabVIEW的巨磁阻抗测量系统.通过LabVIEW平台控制交流信号的产生和采集,由亥姆霍兹线圈提供外磁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各类材料测定巨磁阻抗的要求,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用巨磁电阻(GMR)材料制成的磁电子学新器件,已开始在计算机存储领域成功地获得应用。对巨磁电阻用于计算机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金属磁记忆检测是无损检测技术中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拾取铁磁构件应力集中区的微弱"纯天然"磁信号.利用非晶态合金的巨磁阻抗效应制出一种新的磁记忆探头,该探头灵敏度高,性能稳定.简单地介绍了非晶态合金的巨磁阻抗效应,较为详细地给出该探头的工作原理、结构、电路设计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金属磁记忆探头对微弱磁信号的检出效果明显,达到了磁记忆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巨磁阻抗传感器应用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零磁致伸缩非晶丝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可制得新一类灵敏度高、响应快、功耗低、体积小的微型磁电式传感器。介绍了目前几种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的传感器,包括磁场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汽车交通监测系统和生物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刹车防抱死系统(ABS)重要组成部分的速度传感器,需要具备灵敏度高、温度稳定性好、材料成本低等优点。日前,由华东师大物理系和软件学院杨燮龙、王江涛、赵振杰等教授组成的课题组,发挥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密切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纳米巨磁阻抗效应(简称GMI)速度传感器,并已通过上海市科委验收,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汽车速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着重论述R型变压器漏磁极小,损耗小、温升低、结构扁薄,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安全可靠、工艺一致性好、并充分利用材料等特点。提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R型变压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纳米微晶巨磁阻抗效应研制的一种新型磁敏传感器已被开发,它与传统的磁通门、霍尔和磁电阻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温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分别应用于汽车测速、电喷发动机点火和其他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添加Tb对双相NdFeB磁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纳米双相类合金能够发挥硬磁相高磁晶各向异性和软磁相高饱和磁化强度的优点而受到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这类合金一般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快淬的手段将材料制作成非晶,再通过回火析出纳米晶粒的硬磁相和软磁相。两者的晶粒尺寸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实现交换弹性耦合,在减小贵重稀土材料用量的前提下提高磁性能。但这类材料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快淬后的回火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鹰  王琳 《激光与红外》1998,28(6):348-350
通过比较磁光盘与磁盘,CD-ROM和CD-R光盘的主要指标,指出磁光盘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阐述了磁光盘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种种设想,以使我国的磁光盘产业迅速走上高速发展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纳米双相永磁材料能够发挥其硬磁相高的磁晶各向异性和软磁相高的饱和磁化强度的优点,受到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这类合金一般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快淬的手段将材料制作成非晶,再通过回火析出纳米晶粒的硬磁相和软磁相。两者的晶粒当尺寸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实现交换弹性耦合,在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磁电子器件的研制及应用动向,具体说明自旋阀-巨磁电阻磁头,磁传感器,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量子化磁盘等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展望磁电子顺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超磁致微位移直线驱动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磁致材料TbxDy1-xFey(GMM)是A.E.Clark于70年代发现的新型稀土-铁系功能材料,近几年来,作为高科技功能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材料由于具有很大的室温超磁致伸缩应变量,高的电(磁)能-机械能转换率,高能量密度,伸缩应力大,机械响应快等优异特性,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设计了一种高出力,快响应,可控性好的超磁致微位移直线驱动器,文中对超磁致微位移直线驱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在MATLAB平台上,以有限元分析(FEM)为基础研制了CAD软件,示出了采用椭圆模态驱动的超磁致振子组合结构的微位移直线驱动器。  相似文献   

16.
巨磁电阻(GMR)硬盘磁头由于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巴克豪森噪音小等重大优点,使它在信息存储领域引起了一场新的革命。本文报道了一种自旋阀型多层膜[NiFe/Cu/Co/Cu]n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工艺条件和多层膜结构对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通过对制备条件的优化选择,在常温下得到巨磁阻系数为8%,饱和场强260Oe的优质自旋阀多层膜材料。  相似文献   

17.
超巨磁电阻薄膜物理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在外界温度变化和磁场作用下表现出巨大的磁电阻效应(CMR),超巨磁电阻材料成为一个热点研究课题。CMR材料在硬盘读出磁头,随机存储器上极具潜力,在磁传感器、光热辐射探测器、场效应晶体管及磁制冷等方面的应用也崭露头角。首先介绍了CMR薄膜材料的结构和机理,接着详细讨论了它们在器件应用上,尤其是在激光感生电压热电电压效应(LITV)、Bolometer、传感器等有关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展望了CMR薄膜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BiAlDyIG巨磁光材料的紫蓝光波段法拉第角频谱分析,采用新型热分解法工艺合成优质BiAlDyIG磁光薄膜,经快速循环晶化处理的结果表明,由于晶粒细化,其平均有效法拉第角比常规热处理后的样品大0.5°左右,且随循环数增加而增大。同时由于Al3+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的取代,导致居里温度下降(140~160℃),这些结果对提高磁光盘信噪比以及增大记录密度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Ca掺杂量对La-Ca-Mn-O巨磁薄膜材料的巨磁效应影响,测量薄膜电阻(外磁场强度H=0.5T)磁化强度,温度关系曲线,认为La1-xCaxMnO3体系中Mn^4+的含量是由于掺杂量Ca的调制Mn^4+的含量变化导致磁性结构转变,用双交换模型解释了该象现,对实验给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高磁致伸缩应变λ,能量转换效率高、工作频带宽、频率特性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其磁致伸缩性能不随时间而变化,无过热失效等特点;开发出的TbxDyt(1-x)Fe,合金,在较低的外磁场下就能达到超磁致伸缩效果,并对TbFez,DyFe2,Tb0.3Dy0.7Fe2(Terfenol-D)做了特性对比;超磁致伸缩材料在声频和超声技术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及研究对发展声纳技术、水声对抗技术、海洋开发与探测技术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