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肾脏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疾病,病情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在治疗护理上必须抓住各期的主要环节,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正> 流行性出血热为当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且死亡率较高,流行性出血热病程分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患者常因低血压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内脏出血及心脏肺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做好观察及护理工作,让病人及早渡过危险期,下面就临床上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隔离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主要是由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目前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仍应注意隔离,门窗应装纱窗、纱门、挂蚊帐,室  相似文献   

3.
马玉秋  张云洁 《吉林医学》2007,28(14):1581-1582
目的:总结10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0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108例无并发症发生,能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结论:细心病情观察及护理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李洪华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原性疾病。典型病例临床上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密切观察各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对预后甚为重要。1临床资料本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正>流行性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以肾脏损伤为主.病情复杂多变,临床上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护理工作应根据病情病程的变化,密切观察,把好三关:休克、尿毒症及出血关,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促使病人早日康复.我院1995年1月至1996年9月收治出血热病人45例,死亡1例,死亡率2.4%,现将我们临床护理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血清T3、T4水平的变化.方法对经免疫荧光抗体(IgM)检测确诊的4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进行了血清TT3、TT4水平的检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40.12±10.81岁.轻型5例、中型21例、重型12例、危重型4例.对照组20例,为体检健康者.结果表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少尿期、多尿期血清T3、T4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而且病情越重,血清T3、T4下降越明显,重型危重型患者少尿期血清T3、T4水平的变化较轻中型变化显著P<0.01.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可出现血清T3、T4降低,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0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0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105例无并发症发生,能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结论:细心病情观察及护理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宋瑶  董威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75-175
流行性出血热为传染类疾病,本病发病急、病情重,患者进入多尿期是病情好转表现,多尿期并发精神失常率很低,这样的患者容易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 ,病源体通过破损皮肤、呼吸道和螨的叮咬而侵入人体。临床表现除发热、出血外 ,有明显的肾脏损害。潜伏期 1~ 46d ,一般为 4周。典型病例历经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5期。但多数不典型 ,有“越期”现象。重者可有Ⅱ期 ,甚至Ⅲ期交叉重叠出现 ,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近 2年来 ,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10 1例 ,治愈 98例。其中 ,3例因病情变化自动出院 ,现就 10 1例患者谈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及护理。1 观察1.1 发热期起病急 ,体温…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7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蛋白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动态观察和分析,以期从中找出与出血热肾损部位和程度、病情发展以及预后的相互关系,并探求免疫反应与出血热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结果,除恢复期外,从发热期到多尿期,各型患者尿中LZM(溶菌酶)。NAG(N-乙酰-β-D-氨基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针对各期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9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细致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加强了临床预见性,提高了护理效果,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对此类患者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患者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国内虽有报道,但尚未见各病情完整的资料。我们于1981年10月~1982年1月对47例出血热五个病期的患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血象及骨髓象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全部为住院患者。诊断与临床分型按1975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制定的标准。计男性40例,女性7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69岁,中位数34岁。采集标本时属发热期11例、休克期4例、少尿期11例、多尿期16例、恢复期5例(表1)。  相似文献   

13.
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休克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能引起肾脏损害的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秋冬季节的多发病、常见病。典型的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几个阶段。其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根据我科2002年1月-2003年1月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共分 5期 :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病情重 ,变化快 ,并发症多 ,故死亡率较高。笔者总结了我院 1993~ 2 0 0 0年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 4 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 4例 ,男 35例 ,女 9例 ,年龄 2 9~ 71岁 ,平均5 0岁。经积极治疗护理 ,痊愈出院 39例 ,基本恢复出院 5例。2 护理措施2 .1 细心观察 ,正确处理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 ,及时发现低血压先兆。发现低血压时 ,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同时行吸氧、保暖…  相似文献   

15.
巩晓峰  王小云 《吉林医学》2011,32(23):4773-4774
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60例各病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铁蛋白含量改变与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类型有关,94.4%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高于正常最高值,且自发热期即明显升高,持续至多尿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可作为流行性出血热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同时对估计病情轻重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晶  李德丽  赵丹丹  李萍 《吉林医学》2009,30(24):3171-3171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情危急,病死卒高,危害微大。现结合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此类患者,谈一谈多尿期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杨玉娟 《中原医刊》2002,29(3):F003-F003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典型的病历通常分为五期 ,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而死亡患者中 90 %的发生在少尿期。由此可见 ,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对该病的发展及愈后极为重要。为提高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人的护理质量 ,现总结我院近 5年来 36例病人的护理体会如下。1 细心观察出血倾向 本期中由于小血管不断受损、脆性增加、出血倾向日趋加重 ,除皮肤有大量瘀斑外 ,还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的出血点或鼻衄、血尿、便血等 ,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刘× ,少尿第 6天 ,眼结膜显著充血、鼻衄、呕吐少量新鲜血 ,…  相似文献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性出血热———俗称流行性出血热 ,其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 ,临床经过可分为 5期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特别是低血压休克期是本病的关键期。所以 ,护理质量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本病的转归。我院近两年来收治此病患者近百余例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治愈率高达 99%。现将病人低血压休克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情变化的观察1 1 神志和意识 ,患者于病后 4~ 6日出现精神紧张、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等现象即为休克的早期表现 ,应立即报告医生 ,…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典型者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本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死率高,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性出血热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第三军医大学附一院观察135例,发现本病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强,而细胞免疫功能和补体水平下降.其规律是:体液免疫(以 IgM 为著)病初即升高,低血压及少尿期显著,少尿期及多尿期最显著,多尿期及恢复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细胞免疫及补体水平,病初就下降,极期最明显,以后逐渐回升,病情越重,其下降越显著,回升至正常所需的时间也越长。符合急性感染的原发型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